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三国]对酒歌

第 38 章

  • 作者:骨中香彻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09-24 22:14:45
  • 章节字数:6498字

天之将雨,先必与云而后雷【1】。

崔琰写到这句话的时候,天边是浓墨一样的云团压下来。一阵凛冽的狂风呼喝而来,竟然破窗而入,险些吹得桌案上的书卷就此洋洋洒洒满屋乱飞。

好像还真的快要下雨了。

崔琰迎着风眯起眼睛来,他这样想着,便起身要去关窗。而就在这时,书房的大门被猛地推开,小宛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崔公子!有信来了!”

不推门倒也罢了,小宛这风风火火的一开门,一股穿堂风吹了进来,桌子上的纸张书卷哗啦一下尽数飞了起来。

崔琰的目光多了几分哀怨:“小宛姑娘……”

“哎呀,对不起嘛!”小宛倒是不管这个,将手中信函猛地抖了抖,又冲上前去,啪的一下将那封信拍在了桌面上,“是崔三小姐的信!崔三小姐来信,你当真不看一眼?”

“看看看,那我当然要看!”

崔琰愣了一下,很快就顾不上那满地的纸张,也顾不上埋怨小宛了,他长腿一跨,走上前去,就一把抓过了那封信。

还算这阿妹有些良心,这么长时间不来一封信,天知道他远在北海,到底是有多担心……

然而,还没看完信,崔琰就愣住了。

信写得很简单,归结起来只有寥寥几句话。

全国各地的太平教徒要提前起义了。为什么?我干的。我现在在袁本初那里当谋士,一切都好,但是,你们记得避难。

字他都认识,怎么连在一起,崔琰就有些读不懂了呢?

崔琰吞了口唾沫,将那薄薄的几页纸翻了又翻,看了又看,这才将整件事情捋得顺了一些——崔有仪本没有这样长远的打算。然而,在送唐燕香那姑娘去颍川的路上,她看见各地都流窜着太平教徒的势力,加上袁绍早就有意愿要一举除去朝中专权的宦官势力,是以便有了这样的计划。

而等到她到了洛阳后,情况有变,却变得不大。曹操的堂妹来求助,想让曹操帮忙救下自己的丈夫,曹操一筹莫展,崔有仪却有办法,她化身歌女阿竹,在袁绍宴请中郎将何进的时候现身,袁绍配合着崔有仪演了戏,说曹操因为与他相争阿竹,负气辞官,在整个故事中隐身,从而剔除了一切干系瓜葛。

而后崔有仪又托名说是何皇后的同乡,递了一封信进去,软硬兼施地哄着何皇后让她进宫,从而帮着袁绍和何家达成联合,将两股力量捏到了一处去。

离开皇宫后,她便又上山去寻了隐居在道观中的史子眇,请他帮忙演一出汉朝龙气未尽的戏,与此同时,她又找到了安插在洛阳的太平教徒,三言两语便将其策反,交代出了朝中的黄巾探子。

很快,那些探子和洛阳及其周边的黄巾军就要被朝廷一一拔除,到时候风向有变,黄巾军便不得不早些起事。借此机会,何进便可以以剿除匪祸之命登上大将军之位,掌控朝中权利。

届时,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就不得不相互制衡,假以时日,便不愁剪不掉那些权宦的翅膀。

这,这竟然是他那个小阿妹想出来的连环妙计?

在崔琰的印象里,崔有仪尚且还是那个躲在屏风之后,偷听他们背书,然后找准了机会对答如流,好等着父亲夸赞的小阿妹。可谁知道,在不知什么时候,这个小阿妹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清冷孤绝,像是一把匕首,不知何时,便能毫不犹豫正中问题要害,剖出一滩脓血来。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阿妹聪慧,却未必通晓人情世故,她这样孤身一人,他这个当哥哥的,又要如何放心?等到这边的事情落入尾声,他便去找崔有仪汇合。

不过在此之前,他必得回清河一趟,大哥一人守在清河老宅,母亲又抱病在身,他和崔有仪迟迟不归,家中的人必然担心。最起码也要跟大哥和娘亲讲起崔有仪如今所在,让他们放宽心才是。

事不宜迟,他得快些动身了。

崔琰这样想着,抬眼望向天边去,只见不知在何时,天边的云又阴沉了几分,随着呼喝的狂风向着远处堆积而去,如同一重又一重的墨山。

天之将雨啊。

一道闷雷就这样在天边劈将下来。

而与此同时,远在清河的崔家老宅,也同样收到了一封来自崔有仪的信。

在写给大哥和娘亲的信中,崔有仪倒是没敢直接讲起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只是隐晦地提及如今朝中形势晦暗不明,太平教徒隐隐作祟,大概不久整个天下风向便会有所变化,希望他们待在清河一切小心为上。还叮嘱大哥和秋兰好好照顾娘亲,让娘亲等她回来,好一家团圆。

至于她自己,如今正在洛阳待得好好的,眼下也算是袁本初的半个谋士,大事小情两个人商议着来,总归多了一份保障。而且洛阳怎么着也算是天子脚下,这里安稳得很,让他们在清河老家好好生活,切勿担心她的近况。等到她和袁本初的大事解决完了,一定会赶回来。

“什么?三小姐的意思不就是在说,她短时间之内,不会回来了?可是、可是……”

秋兰嘴快,但到底反应也快,脱口而出的话只说了一半,剩下那一半便还是照旧咽回了肚子里去。但崔霸还是从她不自觉便撇向老夫人的目光中看出了那未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

娘亲的身体越发不好,神志也不那么清楚了。前些日子尚且能在秋兰的照料下吃些清粥小菜,这几日便又没了胃口,躺在床上病歪歪地睡着。而此时听了崔有仪写来的信,她也只是睁着一双混浊的眼,好像根本想不起来崔有仪是谁一样。

可崔有仪总要回来看看吧。若是到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待,想来她也会后悔的。

崔霸这样想着,低头看向自己的母亲。这一看,便险些落下泪来。

他的母亲如今病容憔悴,哪有一点当年的风姿?

崔霸还记得他小的时候,母亲尚且年轻,也没有因为生育而损伤身体,偶尔得空,还喜欢在院子里舞着外祖传给她的那杆长枪,长枪尽头那一点银色寒芒映着日光,被阿娘舞得嘶嘶破风,父亲就在一边乐呵呵地看着。

可如今的母亲,再也提不起枪来了。

崔霸正想着,就看见母亲忽而睁开那双恹恹的眸,看向崔霸站在身后端着药碗的秋兰,颤抖着唇瓣问道:“有仪,你怎么回来了?你回来了?你回来做什么?”

秋兰愣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老夫人是将自己认成了离家远游的三小姐,便又像以往一样柔声细语地哄着:“对呀,我回来看看夫人。就走、就走。娘亲想不想我?”

谁知道,这次的老夫人不愿轻易干休,竟然像是受了惊厥一般,猛地从床榻上坐起了身来,又一把抓住秋兰的袖子,也不知哪来的力气,在把秋兰推了个踉跄后,还要把人往门口推:“谁准你的回来的!走啊!快走!你不是说要去看看这天下的样子吗?怎么回来了?快走啊…!”

崔霸被母亲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开口劝和道:“娘、娘,你看仔细些,这是阿妹的丫鬟秋兰,这些日子都是她照顾你的。阿妹她……”

“阿妹她,尚在北海,归期未定。但您别着急,她应该是快回来了。”

“哦,她还没回来啊。”方才还歇斯底里的老夫人在这一刻又重归安静,用力搓了搓眼睛,看着一旁的秋兰,叹了口气,便又缓缓躺下,喃喃自语一样地说道,“没关系。好啊,不回来才好啊……”

“天南地北,她都要出去看看。”

老夫人醒了,再想睡着便难了。再加上她意识本就不大清明,时而以为崔有仪尚在府中,时而又不记得自己除却崔霸之外还养过两个孩子,时而却又盯着崔霸看了许久,才恍然大悟一般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可把崔霸闹得不轻,一个时辰过去,这才好容易哄得母亲喝了粥,又吃了药,在药力的催动作用下,那身形佝偻的老人这才又缓缓躺了下去。

崔霸见母亲许是又要休息,便也不多打扰,为母亲掖了掖被角,就准备起身离开,换秋兰进来伺候。可谁知道,他捻起被角俯身凑近了一瞧,才发现母亲苍白皲裂的唇翕动着,好像是在低声念着什么。

他仔细一听,这才听得母亲是在说什么:“有仪呢?怎么还不回来?怎么不回来啊?”

“我等不了咯……”

崔霸似有所感,几乎快要落下泪来,他重新屈膝,在母亲的床榻前跪下来,像是在哄小孩子一样,轻声说道:“不急的,娘,阿妹马上回来。她在赶路呢。”

“是啊,不急,路那么远……”

老夫人深以为然,动了动脖颈,做出点头的动作来,喃喃自语道。

“不急,不急……”

就这样,她缓缓闭上了眼。

【1】出自郑玄《易纬坤灵图》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