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抗战之铁血战将

第二百六十三章 跨过鸭绿江

  • 作者:骥君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11-27 08:55:19
  • 章节字数:6352字

高波政委听说朱淑玲不再撒泼了,就继续找她谈话,做思想工作,朱淑玲终于死心了,她答应部队的条件,接受了师政治部开具的婚姻无效证明,在离开部队之前,马龙见了他一面,还给了她十块银元,这还是母亲捎给他的,他这么多年也没有舍得花。朱淑玲这是等了马龙十一年之后,第一次和他见面,她觉得马龙年轻英俊,又是解。放。军的团长,他们确实不相配,只好流着眼泪回去老家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全国人民正投入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之中,全力以赴地医治战争的创伤,人民解。放。军正准备(无法展示)和进军西藏,统一全中国。可正在这个时候,朝鲜政府在苏联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下,发起了解放南朝鲜的战争,准备完成朝鲜南北统一大业。战火燃起后不久,朝鲜人民军攻势凶猛,势如破竹,南朝鲜军逐渐失利,最后溃不成军,朝鲜南北统一的曙光就在眼前。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美国政府悍然介入朝鲜内战,利用常任理事国的权威,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提出的援助南朝鲜政府的提案,纠集十几个仆从国的军队,以所谓“联合国军”的名义,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同时,美国第七舰队根据美国总统的命令悍然开进我国管辖的台湾海峡,公然阻止人民解。放。军(无法展示),实现国家统一的正义行动。

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逊上将违反美国政府的诺言,率领美军高级将领组成的军事代表团,对我国的台湾省进行了所谓的访问,其意就在于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决意与国。民。党统治集团沆瀣一气,共同霸占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而那位被人民解。

放。军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打得屁滚尿流的国。民。党总裁,也觉得机会来临了,竟然洋洋得意地宣称:由于能再次与老盟友美国合作,(无法展示)的胜利就有了保证。这位国。民。党总裁还对侵朝美军总司令麦克逊上将访台一事大肆张扬,妄图与美国勾结颠覆新生的人民革命政权。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长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九五零年十月八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北方出动,协同朝鲜军民向以美国为首所谓“联合国军”作战,并争取最后的胜利。

刘勇军长和高占武政委已经接到中。央军。委和华野总部的命令,准备率领部队开赴东北地区的安东市集结待命。为了保证所属部队顺利开拔,刘勇军长和高占武政委连夜召集师团干部开会部署任务,要求各部队一边动员一边准备,于十月中旬在京津线上几处火车站分别登上火车出发。

红军师党。委。立刻在全师进行战前教育动员。当时部队指战员们的思想工作非常难做,各个部队老兵多是从华北等地入伍的。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他们抛家舍业,参军入伍,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付出了极大的牺牲,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当全国解放后,他们大多数抱着该解甲归田、享受老婆孩子热坑头的田园生活的念头,可现在还没喘一口气,又要出国参加抗美援朝,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打仗,有一部分人思想不通。加上干部战士多年未见的亲属都闻讯纷纷来部队探亲,一时间部队应接不暇,有些

干部战士的亲属还出现拉后腿的现象,他们在部队住着不走,还说打败了日本鬼子、国。民。党,又来了美国鬼子,哪有那么多鬼子?这仗何时才能有个头啊?甚至还有个别老人找部队首长要求放他们的孩子复员转业,有的老人还要领孩子回家结婚,在部队的部分战士中一时有些思想混乱。

张子清师长和孙家新政委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立刻召集师党。委。会进行研究,要求各团在部队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广泛的动员教育工作,反复宣传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大敌当前,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的道理。华北人民是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血与火中锻练出来的,他们刚刚分得了土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深知共。产。党的恩情。各部队党组织对干部战士的亲属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后,他们大多数理解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他们很快就转变了思想,坚决支持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绝不拖部队的后退,愉快地返回了各自的家乡,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之中。

马龙接到师部的命令后,面对一团干部战士存在的思想问题,他和高波政委立即研究部署,召开了全团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发动,要求各连提高认识,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等候上级的出发命令。

全团经过各连党支部的宣传鼓动,战士们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有些干部和战士还向党支部写下了血书,要求党组织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考验自己。当部队在开赴东北安东市之前的宣誓时,战士们的士气已是空前高涨,纷纷写下决心书和请战书,没

有一个战士拖后腿,一团的这种高昂士气受到了师党。委。的表扬。

十月中旬一天,红军师接到了军部的命令,从津城地区的火车站就近上火车,乘两天一夜的火车赶到了东北与朝鲜接壤的鸭绿江畔的安东市集结,各团立刻整理装备,进行防寒训练,开始准备开赴朝鲜前线与美军作战。马龙和高波分别深入各个连队,认真检查战士们的服装及武器装备情况,向战士们讲授防空、防寒知识,鼓励战士们要树立必胜信念,不必害怕美国鬼子,我军经过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有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指挥,我们的背后还有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大力支持,就一定能够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

苍茫的暮色里,志愿军各部队根据上级的命令,按照预定计划纷纷从驻地向江边集结。夜晚一支支部队秘密地行进在安东的大街上。夜渐渐沉下来,城市实行着灯火管制,街道上黑洞洞的,几乎看不到百姓的身影,使人越发感受到即将来临的战争气氛的重压。志愿军各个部队源源不绝地开过来了,部队指挥员整理好队伍开始过江,成千上万人马和车辆像一道道钢铁洪流似的涌上鸭绿江大桥。他们跨上这座钢铁大桥的瞬间,回头眺望着祖国大地,似乎在向祖国母亲告别,接下来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雄赳赳、气昂昂、精神百倍地跨过了鸭绿江大桥。

从西伯利亚呼啸而来的狂风,夹杂着飞雪发出一阵阵怪啸声,挟裹着路边的枯枝败叶在半空中飞舞着并渐渐消失,一排排高大松树和柏树摇摇晃晃的,树枝发出了一阵阵“咯吱咯吱”声响,尽管寒风怒吼寒气

逼人,但志愿军指战员的情绪高涨,士气高昂。当志愿军部队入朝鲜后,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白天不能行动,每到太阳一落山,部队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汽车、火炮、马匹、人员,延绵几十里长。

红军师各团在夜幕的掩护下秘密跨过了鸭绿江,马龙率领一团指战员扛着枪、背着干粮袋和子弹袋,一个跟一个,大步向南,奔上朝鲜战场。他们没有喧哗,没有怪话,动作迅速,而步调一致,每一张或纯朴或机智的脸上,都透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出身,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他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当新生的祖国面临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跨过了鸭绿江,决心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军。

马龙率领一团按照红军师司令部的电令,为严格保守秘密,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军至翌日凌晨四时停止行军,掩蔽扎营,当天亮以后,各个营都已经隐蔽完毕。高波政委顾不上休息,率领团部警卫班,深入到各营甚至连队认真检查部队隐蔽情况,不检查不知道,通过他的认真检查,还真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他立刻命令营长进行纠正,他不厌其烦地告诫道:“别看这个问题似乎很小,一旦被美军的侦察机发现,就会危及整个部队的安全,所以你们务必引起重视,以后不论谁出现了这类问题,必须立刻纠正,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马龙站在军用帐篷前,望着我军各个部队,汽车、火炮牵引车、坦克和高炮轰隆隆驶入山林中隐蔽,不露一点儿痕迹。等到夜幕降临了,他和高波政委率领一团和大部队一起开拔,奔赴即将厮杀的前方战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