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81.中原被外邦吊打纪年

  • 作者:零度冰川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1-07 19:30:13
  • 章节字数:14744字

李世民自然是不信的, 不信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会如此狼狈。

“异族多骁勇善战,孔武有力,中原王朝若施行重文抑武治国之策, 哪能抵御异族?”非常熟悉外邦人的李世民对这种治国之策极其嫌弃, 并且无法想象这种政策下的中原大地会是什么样子的。

“因异族乱国而闭关锁国倒是过分了。”李渊也觉得不合理, 他们方才虽然也有此想法,但若真的要施行此策, 顶多就是让异族不能登高位罢了。

最后, 臣子们和皇帝一起窃窃私语:“外邦飞速发展?外邦怎么飞速发展?外邦飞速发展之时我们中原没有飞速发展吗?为何会沦落到被吊打的地步?甚至沦落到被外邦轰开大门, 几近消亡!”

“难道就因为闭关自守,没有交流?”

“那些外邦人能够怎么发展,难道个个都是如仙幕以前在其他世界展示的一样发展?”

他们一边猜测一边觉得可怕。

“外族入主中原果然可怕, 竟然让中原人变为低等族, 甚至得剃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学过吗?不提损害发肤, 就只前面剃得圆溜溜的也很可怕,还不如像那群秃驴和尚一样全剃光呢, 剃一半算什么!”

总之,仙幕仅仅说了几句话, 大殿上的君臣就有无数想吐槽之处。

但,又觉得一切还真的有可能。

小皇子李治在脑中设想了下中原被外邦吊打的场景,虽然觉得可能性不大,不过……

“想想秦始皇界面和汉武帝界面的变化,又觉得仙幕所言的中原被飞速发展的外邦吊打还真有可能。”

其他人……

是的, 汉朝后面的变化就是他们曾经一看就惶恐的变化,这是他们很难演变出来的东西。

“尤其是汉武帝界面的变化,实在是太可怕了, 简直……”

简直就是翻天覆地,那大炮一轰,半个城池都没了。

所以,中原大地真的会遭遇仙幕所言的那些祸事?

【唐是包容、自信、交流、坦荡、明快、酣畅的,是边功煊赫,版图辽阔,经济繁荣,文化绚丽,兜揽外邦的。

它是公认的华夏古代文明天花板,是中国封建史的顶峰,是华夏历代王朝最优秀的答卷,更是……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

这意味着,巨唐有多辉煌,后来的朝代就有多落寞。

秦汉的君主制是积极的,是逐渐走向完善的,自从唐朝这个顶峰没落以后,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走向僵化、封闭。】

“僵化封闭的封建制度。”

李世民在想僵化、封闭的封建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是吏治不再开放,还是吸取了他们秦汉唐的教训之后,过度紧张,什么都要做?”其他臣子也在疑惑。

眼见着仙幕能讲的都已经讲完了,感受到仙幕已经在尾声徘徊着,他们其实是放松又紧张着。

放松是因为属于他们大唐的部分能讲的已经讲了,紧张是因为现在仙幕开始在讲后面的朝代,就很怕错过什么大唐可以借鉴但被他们忽视的东西。

比如,为何中原会如此落后。

【低成本区扩张超过了当时的技术水平的限度的盛唐开始向内反噬。

让武将权利过盛成为中晚唐解决了一百多年都没法解决的问题。

最后形成了五代十国那种纯粹的军阀政治。

武将权利过盛的这个问题,也成了下一个统一王朝——宋朝最头疼,也是最害怕出现的问题。】

“解决此问题倒推不就行了?”程咬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盛唐会出现武将问题,是因为权利下放,给予藩镇土地、财务、兵权的自主性国强。”

“现在新朝建立,直接收回权利不就行了?”说着程咬金撞了撞身边的秦琼,“大高个,你说对不对?”

新朝建立啊,一切百废待兴,直接破而后立!

“那得看新朝有没有这个能力收回兵权了。”

其实在他看来继续施行府兵制才是最好的,

府兵制,土地国有,百姓以军功得地,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农合一还自备衣甲资粮马匹「1.」。百姓享有土地,政府无财政压力。双方共赢之举

主要看新朝的能力了,如果无法解决武将的问题,新朝也不过是另一个中晚唐闹剧罢了。

www.youxs.org:www.youxs.org

“仙幕所讲的武将问题,朕已经全解决了。”

这才是赵匡胤骄傲的原因,从诸王割据的五代十国走过来,他赵匡胤却不输任何人,虽然现在还未统一全国,但他却解决了许多唐朝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大的就是——把武将手中的兵权,全部收拢到皇帝手中了!

他赵匡胤真是个厉害的皇帝。

赵普自然知晓自家皇帝的德行,听听这语气就知道骄傲上了。

他附和道:“陛下顺天应人,有君天下之德,定然能统一海宇,祚延延绵。”

赵匡胤自然希望仙幕也是这么夸他的,即使……

他总觉得仙幕在这里提到他的宋朝没什么好事。

嗯是的,因为仙幕在提到宋朝之前可是说了,自唐后的朝代就走进了僵化、封闭的困局了!

赵匡胤原以为榜四能排上名,就一直做围观者,准备看看自己啥时候能排上号码牌,但看现在的架势,别说派上榜四的号码牌了,他所建立的朝代没啥好话的样子。

不过即使如此,赵匡胤也很想努力挣扎下。

万一,坏话出好笋呢?

【是的,众所周知,宋朝最让后世诟病的无疑是武功上的垃圾。】

方才还对自己的武功沾沾自喜的赵匡胤不可置信地挖挖耳朵,觉得自己是不是耳聋,竟然听到他大宋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武功!

【宋朝,中国历史上高度繁荣的一朝

有以武立国的开国君主,开国君主的武力充沛到就差一点点就可以实现内部一统。

儒学复兴,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科技井喷,四大发明三个都出自于它。

了解点儿历史的人,对它的印象几乎都是民殷国富,文采风流,

历史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

但这个朝代却也是中华文明最憋屈的时代。

华夏历朝历代都是让蛮夷叫爸爸,大宋它手握几十甚至上百万大军,却懦弱龟缩于南,以岁币买平安,被北方邻居辽、金和西夏吊打,对着蛮夷叫爸爸。

恪守的文贵武贱守内虚外的辣鸡思想,直接阉割华夏自古以来的尚武精神。】

【弱宋。

宋朝的代名词。】

赵匡胤觉得自己真的快疯了,头上不断冒着问号:“不对啊,朕的宋怎么就被称之为弱宋了???”

仙幕夸得他没骄傲一秒就开始批评他了,甚至称呼他的宋为‘弱宋’!

他可是通过武力夺国的!

想他赵匡胤未登基前以马军两千扈驾扭转局势,大破北汉军,之后又有打败南唐军,攻克连珠寨、寿州、泗州、楚州等战绩,竟然有人说他创立的大宋武功上最让人诟病!

赵匡胤不可置信:“朕的宋不可能憋屈的龟缩于南,也不可能以岁币买平安,不可能向蛮夷跪伏!这不是朕的大宋!!”

赵普也没想到宋朝竟然会在这里看到姓名。

还不是好名。

就挺突然的。

但他也觉得仙幕所说的这些这不大现实啊!

赵普:“臣也以为仙幕所言太过荒谬,陛下您建立大宋后,就相继统一了荆南、湖南、武平等地的势力,甚至已经在储蓄钱财布匹预备赎买辽手中的燕云十六州。仙幕怎能说出大宋乃弱宋一说。”

他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能够从仙幕那边得到解答。

【公元960年,年纪轻轻有个创业梦的赵匡胤趁五代第一好老板柴荣死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勇敢与懦弱并存的朝代,也是未来华夏第四个一统华夏的朝代——宋】

【五代为国,兴亡以兵,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新五代史》「1」

赵匡胤以武立家,自然也怕有人以武偷家。

建隆二年(961年)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瞳孔震惊:“即使释兵权,朕也只是让大将交出兵权,防止历史重演,绝无限制兵权一说!”

赵匡胤觉得自己冤极了。

委屈到甚至不在乎仙幕说他假醉酒,真兵变的事实了。

赵普面色肃穆,释兵权这个策略是他提出来的。

五代十国存在藩镇权力重,君弱臣强的弊病,若想息兵休战,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确实只有削夺兵权,制将钱谷,收将精兵才可,难道此策有问题?

至于围观的其他唐朝臣子,也觉得无甚问题,表面上看无非就是解大将大权,还权给帝王而已。

不过……

“还兵于皇,皇帝再把兵权给易于操控之辈。”

李世民与臣子们沉思。

“国无大事还好,但若有大战,恐不利于军事。”观仙幕评价,宋朝可不是一个安稳的朝代。

削夺大将兵权,往往代表着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有军事积弱之弊,亡国之患。

【但就是这么个国策,却让后世无数武将为之落泪。

因为自此策开始,华夏正式开始斩断武德之路,在对外关系上由积极进取的攻势,变为守势,由外卷变成内卷。】

【或者说宋王朝第一个皇帝宋太|祖还不是真正重文抑武到割裂华夏尚武风气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也是数次出兵进行国内统一战争的,对内还不错,对国外嘛,储蓄钱财布匹以赎买辽手中的燕云十六州,虽然不大争气,但在国内的举动,还是可以看出是一个有武德的皇帝的。】

赎买是个好东西,还是赎买事关中原王朝存亡攸关的燕云十六州。

李唐的文臣武将和皇帝们皆面色复杂。

“中原自己的东西,竟然还要用到赎买的方式,真是……”

或许这个大宋开国皇帝有自己的考量,毕竟燕云十六州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被奸人送出去的,但这个用金钱赎买的方式吧……

他们不能苟同就是了。

武将们窃窃私语:“这要是俺,绝对一刀子打过去,管他是谁送的,只要是在我中原的领地上,就是咱们自己的!”

“对对对,就应该直接干过去就是!”

尚且不知老祖宗们在这般吐槽的宋太祖并不觉得自己现在的做法是错的,毕竟攘外必先安内,他内都还没有安,能够想出以金钱赎买的方式,很不错了!

至于为什么不打……

绝对不是因为打不过。

【虽然宋太祖在对外关系上没有很争气的样子,但是被普世认为,需要对宋朝‘羸弱’背锅的,是他的继任者

——宋太宗赵匡义。】

“?”

赵匡胤满头雾水,只觉得是自己瞎了,要不然怎么看到自己的弟弟登上了皇位。

他不可置信地转头问赵普:“爱卿,朕看错了吗?为何仙幕会说朕的继任者变成了赵匡义?”虽说他弟开国后改名赵光义了,但赵匡义这名字化成灰他都能认得!

所以他的皇子呢?全没了??

赵普也觉得此事很棘手,赵光义一向与他合不来,两方势力常起争端,若有朝一日赵光义能上位,他的处境,不妙啊。

不用赵普回答,赵匡义先自问自答起来了:“不可能,朕不可能传位赵光义,他喜好奢靡,不堪大用,朕怎会让他为君!”

难道……

不用宋太祖瞎想,仙幕就揭开了这件事的真相。

【随着斧子落地声响,宋太宗赵匡义上台继续推进统一事业,并且真正做出了实绩。

漳、泉二州归附、亲灭北汉,实现局部统一「1」。】

【公元979年,宋太宗不顾大臣反对北上伐辽,被辽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公元986年遣二十万大军再次被辽打得落花流水。

兵败高梁,驴车漂移,仓皇逃走。

自此,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

【对外不利,内部又局部统一,朝中武将又有在他受伤失散时想拥立太祖儿子的黑历史

——那武将们手中就别想有兵权了。】

【所以在宋太祖的基础上,宋太宗矫枉过正。

从意识形态和国家政策、机构上层层限制军队。

重文轻武、偏重防内,保证皇权和文官政府对军队的绝对掌握。

牺牲军队的战斗力根本不算什么,毕竟外邦没一个打得过,守内虚外才是‘正途’。】

“烛影斧声,篡位谋杀。”赵匡胤咬牙切齿,只觉得他的刀还是太钝了。

“啪!”此时殿内的亲信侍从早已吓得跪趴在地板上瑟瑟发抖了。

知道了顶头上司会被谋杀篡位的消息,这不是早死的节奏吗??

“爱卿,赵光义在开封广交豪杰,培养势力,实有结党营私之兆。爱卿觉得如何?”

他死了,看仙幕后面显露出来的史料,他的孩子赵德昭、赵德芳也死了,既然都死了,那他亲爱的弟弟赵光义也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

一直与赵光义不对付的赵普尽量让自己不要笑出来。

结结实实应声道:“臣以为陛下说的是。”

一句话,一个宫侍走出大殿,按死了现在还在开封茫然不知结交势力、挥金如土的开封尹赵光义的性命,至于真相如何,自会有人查明。

【宋朝“祖宗家法”已定,崇文抑武、守内虚外已成定局。】

【于是宋朝军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频繁调动将领,让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对士兵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赠予身上刺字的罪犯等级‘黥面勋章’

皇帝代言人——以宦官为主的监军们权利更是大到可以直接干预和控制军队。】

【这还不算,中央君臣人均变为微操届大师:

——朝廷赐诸将阵因,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相救,以至于屡败《宋史》

京城画好作战图,前线军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就是得按照这份攻防图打,打是死,不按这份作战图打即使赢了也是死。

前线无灵活性和主动性的情况下,宋朝战事摆烂,败多胜少。】

【宋朝很厉害的以一己之力让百姓心目中‘驾马从军去,慷慨赴边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汉家男儿投笔从戎气概不再,让气壮山河,男儿本色的职业变成了废材至极,无处可用才会去参战的低等职业。

让军营在百姓心目中变成了垃圾熔炼厂,变成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自此,没有燕云十六州作为战略缓冲的中原——一马平川,外敌纵骑焚掠,出没自如,长驱深入,若践无人之境——《历代名臣奏议》】

这一幕幕看得人直皱眉。

李唐的君臣百思不得其解。

“秦代商鞅变法改革军功后,百姓有望通过军功晋升、封候,打破阶层,当兵皆为百姓所重,这些人怎就敢直接斩断武德的?”

“外邦虎视眈眈,重文抑武不怕被外邦吞吃入腹???”

“功名祗向马上取,才是英雄一丈夫的风气不好吗?虽说武德过盛非好事,但全盘否认算什么?自掘坟墓吗?”

李世民身为帝王,也无法理解宋太宗这个帝王的心思,所想强行解释,只能说……

这个皇帝心中扭曲了吧?经历战败差点成废帝后心里就扭曲了。

作战可不容儿戏,有着严格的作战规范,军队指挥层包括基层军官都得受过军事教育,都得有着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妄图中央指挥的样子,实在扭曲。

别说李世民不懂了,赵匡胤这个皇帝也不懂,只觉得……

“果然是这个赵光义的问题。”

赵匡胤眼中的嫌弃之情溢于言表,气得准备待会儿给赵光义来点儿狠的。

“这个混蛋是把朝堂当儿戏吗?竟然敢做得如此绝??以中央调控行兵图给前线,他怎么不上天啊!”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相救,不败才怪!

后面的情节他都可以想出来了,难怪会直接被外邦吊打!

【之后,宋朝进入被外邦吊打纪年。】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给辽银10万两岁币、绢20万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1」】

西夏、宋签‘庆历和议’,岁币再现,宋需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不等。「1」

兄弟国辽不爽也没事,重兵压境宋增岁币。】

【金于靖康年作耻崩天,让汴京繁华成空。

漏网赵构偏南隅,直把杭州作汴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

【绍兴和议,宋又增加了金这个需要送岁币的‘兄弟’。隆兴和议后甚至不满足于岁币,开始卖给金六州之地了。

岳飞恨见十二道金牌,辛弃疾只能继续在郁孤台叹行人泪。

金带给宋的靖康耻,终未能雪,那位八十五岁的诗人也等不到王师北定中原的消息。】

沉默,但震耳欲聋。

“有钱没处儿花,实锤。”

“这得多有蠢才会把这些钱给敌人,这些钱用来养士兵不好吗?用来买兵器不好吗?要是买兵器不知道能够养多少兵了!”

此刻,无论是赵匡胤和李世民世界的人,都掉钱眼里了。这白花花的银和绢啊,就这么打水飘了,换谁受得住啊!

尤其是唐朝的李世民,他本来看开元盛世会有武德过盛的弊端,还想施行下斩断武德的措施,现在是一点都没有这个想法了。

他们大唐在对外关系上一直处在战略攻势,不提胜利能得到别人的领土或者国家,就说失败吧,失败了也没有损失什么顶多就是唐军退回去修整再来,哪有像宋朝那样,每一场失败都损坏自己国土和金银财宝,即使是赢了也没有得到什么,敌人退回去修整再来。

和大唐完完全全就是反着来的憋屈嘛!

大唐的君臣现在躁动极了。

尉迟敬德:“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呢!”

都是钱啊,这得看得多憋屈了,都快气死人了!

等到仙幕播放出‘靖康天崩,汴京一片繁华空,赵构偏南隅’的视频资料后更是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渊:“京师,天下之根本也,宋朝完了。”而且这个陷落是比他们大唐更加屈辱的陷落。

毕竟他们大唐可从未跪舔异族。

赵匡胤呆立原地,喃喃自语:“中原本位汴京破,中原破。”

中原破,不提这些皇亲国戚,沿路被路过的村庄乡镇能完好无损?不能。

自我阉割,自灭武德,崇文轻武的下场就是这样子吗?

可是刚经历过五代十国那么久的军阀混战,确实得抑武啊,难道这是错误的吗?

他所创立的大宋果然是弱宋,比大唐不如许多,大唐从头到尾从未屈服于外族铁骑之下,但他的宋……

不仅仅屈服于外族,甚至真的跪舔外族。

自我阉割,自灭武德,崇文轻武,是错了,而且是错的离谱,还好,他还有机会挽救。

比如把那个矫正过枉的赵匡义砍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国“大蒙古国”

大蒙南侵,临安陷落。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忠心护主

终在崖山海战后,来到了大宋的故事结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臣下做到竭尽全力,至死方休,至于事情成败,非臣下所不能预见。「1」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

文天祥从容就义,陆秀夫背幼主投海殉国。

至此,宋朝彻底灭亡,元朝建立。

华夏进入另一个武德毁灭纪年——武德充沛的汉民族有识之士将会被一个个击杀的纪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