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长媳(重生)

第 51 章

  • 作者:希昀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3-09-30 13:50:18
  • 章节字数:7960字

落下。

迷离的

王书淮看不清她的脸, 只听得她,似指着他的方向与孩儿道,

“珂儿, 快看看,

孩子一直很想爹爹, 果然, 呼啦啦车轮声朝他这边驶来。

雪雾渐渐散去, 王书淮眼底的迷雾也被拨开, 重新踏上厅堂的台阶时,一切情绪收敛的干净,她就站在不远处, 他没有瞧她,而是蹲下来, 将扑过来的女儿抱在怀里,又将她从木车里抱起来。

小珂儿在爹爹怀里兴奋地扑腾着,王书淮搂住她小腿, 另一只手托着她后背, 看着那张玉雪可爱的脸蛋,那隐隐肖似谢云初的轮廓, 微微失了神。

谢云初站在下风口,怀孕后她对气味格外敏感, 闻到他身上清冽的雪松气息,她立在不远不近的距离,看着他们父女俩闹。

王书淮瘦了些, 轮廓深邃而分明,神色难掩疲惫。

谢云初轻声问他,“二爷用午膳了吗?”

王书淮目光看着女儿, 余光却注意到她,“用过了。”

“二爷要在京城待几日?”她好安排他的饮食。

王书淮眼睑似被什么压着,变得沉沉的,瞳仁不知不觉眯起只剩下一条缝,

“傍晚便走...”

谢云初有些意外,经历过纳妾一事后,二人现在气氛有些微妙。

谢云初不太明白王书淮明明想要却又不接受纳妾,既如此“忠贞”,前世后来为什么接受谢云秀做续弦?或许他瞧不起出身低贱的女子,罢了,她以后不做便是了。

孩子又闹着从爹爹身上下来,王书淮将她放入木轮车里,珂儿笑嘻嘻的在爹爹与娘亲之间来回打转,夫妻俩的视线不约而同落在孩子身上。

王书淮的余光看着谢云初的小腹,心情极是复杂,回想收到飞鸽传书那日,喜悦油然而生,她又有了他的骨肉,以后怎么都不会再提和离了,心里无比踏实,于是迫不及待回京,可笑的是,她竟然给他当头一棒。

她怀着孕,他又怎么忍心去责她。

也没有必要去责她。

她心里没有他,他还能强求不成?

侍卫在这时匆匆奔来,递给他一道文书,里面夹着圣上册封南安郡王世子的副旨,王书淮握着背在身后,目光始终不曾离开孩子。

稀薄的日晕渐渐西斜。

谢云初站得有些久了,身子发虚,问他道,“二爷用了晚膳再走吧,我这就去吩咐人备膳。”

“不必了。”他眼皮淡淡一掀看了一眼天际,“我这就走。”

谢云初眸色顿了顿,叹道,“那您路上小心。”

一股没由来的酸涩涌上心头,王书淮艰难地咽了咽,嗓音干涩道,

“好。”

凝立片刻,转过身来,终于抬目和煦地看着温婉娴静的妻子,隔着一段距离,露出一如既往的笑容,“你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孩子。”

语气温柔淡漠。

熟悉的画面再现,这样的王书淮才是谢云初所熟知的王书淮,她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二爷放心,家里一切都好,您万事小心便是。”

王书淮俯首轻轻揉了揉孩子的发髻,孩子笑眼弯弯,王书淮掩饰着那一丝不舍,转身离开,自始至终,他脸色平静得骇人。

接下来的日子,各自都很忙。

谢云初一面害喜,一面盘算铺子的进帐进货,设计开春的款式,每日紧张而有序的忙碌。

而王书淮呢,换了刘琦亮回京,所有事务堆在他一个人身上,起早贪黑,好长一段时间忙得是不见天日。

齐伟的家书照样每三日一封,准时准点抵达他的桌案,王书淮却迟迟没有开封。

不仅如此,连着过去那些家书,与谢云初的寥寥数封的来信,以及孩儿的涂鸦玩具悉数交给明贵,

“收起来吧。”

明贵看着桌案上未启的信笺,及这些七七八八的旧信,不知出了什么岔子。

老老实实将所有东西装入一个箱笼,放在耳室的柜子里。

原先信王那盏花灯一直被他搁在桌案,用以自省,如今也吩咐暗卫冷杉,“扔了吧。”

桌案上收拾来收拾去,只剩下那颗孤独的象牙球,及窗台边上那盆不再被浇灌的菖蒲。

王书淮将那封诏书送给江澄后,江澄果然十分动容,感受到朝廷的诚意及面前这个年轻人的魄力,江澄决心支持王书淮,江澄态度一变,王书淮推行国策便少了很大的阻力。

王书淮雷厉风行在金陵周边郡县开展田地清丈。

大的州县容易拿捏抚慰,江澄一封文书过去,几乎可以摆平,但小地方的地头蛇却盘根错节,便是江澄也有心无力。

腊月初十,王书淮顾不上大雪封山,带着十几名官吏来到宜州县城,此地的县老爷是个软脚虾,县衙的循吏均是豪族亲信宗亲,那为首之人伙同周边一些豪强聚集了上千人来王书淮跟前闹事。

彼时王书淮只有五名随同官员,并十几名衙吏,那些豪强家丁将他团团围住,见他刚及弱冠,年纪轻轻,生得又是那般芝兰玉树,没太当回事,言辞挑衅,举止浮夸,就想将王书淮给吓退。

这个年轻人,提着一柄尚方宝剑,姿容楚楚,眉目凛然立在人群最前,一袭青色官袍如墨水染就,似浩瀚无垠天地间一块无法掩盖的丰碑,

二话不说着人抬着一架棺椁往前方一扔,随着棺木落地,他拔剑削去棺木一角,动作一气呵成,发出蹭的一声锐鸣,唇角也跟着咧出一阵阴沉的笑,

“我王书淮来了,便没打算活着回去,你们有本事就留下我,否则就等着送死!”

众人为他气势所摄,纷纷汗然。

王书淮毕竟是官身,手里拧着尚方宝剑,真把他弄死大家合族跑不了,这么一块狠骨头,谁也不敢与他硬碰硬。

有人识相率先出阵,其他人陆陆续续退缩,只剩下为首的那浓眉大眼的汉子不服气,嘴里嚷嚷着骂王书淮是个白面小生,没有甚真本事,叫大家伙别怕他。

王书淮满身戾气,抬剑一刀削了对方的脑袋,血渐了他一身,四目横扫,

“还有谁要试试本官刀锋?”

众人吓退不敢言。

王书淮并非真的只带着十几名衙吏前往,他暗中布置了一支奇兵在林子里,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血流成河。

此事很快传遍江南各县,原先尚有些豪族打算负隅顽抗,见王书淮胆魄摄人,最终屈服。

震慑了豪族,接下来王书淮打算收拾不积极的官吏,他手腕老道,在金陵官署区的衙门前铺了一面大旗,上头写着各地官员的投名状,这可关乎着官员政绩及升迁,谁也不想落人下乘,被逼无奈,各县令主动去金陵户部投诚立状,挂帅组织清丈田地人口。

豪强被震慑,地方官员被调动,王书淮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彻底铲除了阻碍,将国策顺利推行下去,至此他的威望空前高涨,人人道他有宰辅之姿,金陵官员争先恐后结交这位未来的阁臣。

除夕将近,江澄主动邀请王书淮过府吃席。

江夫人作陪,便将一叠亲自烹饪的水晶脍推至他跟前,

“书淮尝一尝,这是我的手艺。”

她神情温和,姿容华贵。

王书淮看着那小碟水晶脍,余光注意到那张肖似的脸,神情生出恍惚,想要动筷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止住念头,惭愧地将那小碟菜推还给江澄,

“夫人好意,淮本不该拒绝,实在是每每吃此肉,心头绞痛,有癔症之状,不敢擅领,还请夫人恕罪。”

吃脍肉起疹子常见,得癔症却是头一次听说。

江夫人笑笑表示理解。

江澄很遗憾,二话不说将肉夹入嘴里,“那书淮可是错过了一道美食。”

王书淮客套一笑。

“对了,除夕将至,书淮很快要回京了吧?”江澄问他。

原先盼着回京,如今嘛,也不知盼着什么。

王书淮眉棱冷隽,心里空落落的,不是滋味,“尚未得到朝廷答复,不敢轻易离开南京。”

江澄了然,“若是不回去,除夕便来我府上吃酒。”

王书淮喉咙哽了一下,回敬一杯酒,“多谢了。”

独自一人回到宅院,来到桌案后坐下,

桌案的家书不知被明贵收去了何处,除了一叠文书,桌面一空如洗。

他已经许了明贵回京过年,昨日明贵带着浩浩荡荡的年礼回京,宅子空旷依旧,只剩下一对老仆打点家务,一暗卫在廊庑外遛鸟。

王书淮看着空旷的屋子,书册已被明贵收拾带回京城,架子上了然一空,窗台上那盆菖蒲无声无息枯萎了,只留零星一点枯梗矗在僵硬的枯泥中,泥面开裂,泥色发白,一如他干涸的心。

天色渐黑,屋子里还未点灯。

王书淮沉默地翻阅文书。

不一会冷杉立在洞开的窗棂外问王书淮,

“国公爷来家书催您回京,南都户部的秦洸秦大人遣小厮来问您,若是您回京,他便留在衙门当值,叫您放心,他一定上心,不会出乱子的。”

王书淮双手搭在宽大的桌案上,一袭官袍未褪,眼神幽黯似渊,没有半分光色,“他家里尚有老母,让他回去过年,我来当值。”

冷杉哽了哽,终究什么都没说。

跟着王书淮一同负责清丈田地的共有七名官员,大多是年轻的官吏,家里不是有年迈老母,便是有娇妻稚儿,王书淮念着他们跟着自己辛苦了大半年,给他们放了假。

左右家里一切都好,妻子也不需要他,他回去做什么,还不如彻底把江南的事料理干净。

腊月二十八这一日,谢云初收到了王书淮的家书,信中寥寥数字,

“尚有要务不能回京,勿念。”

熟悉的字迹,秀挺力钧,十分好看,前世这个除夕,王书淮就没陪着她过,就连她生珝哥儿也不在身边,今生收到这样一封信,习以为常。

饶是如此,念着丈夫在外风餐露宿,谢云初还是着人备了厚氅春装,并一些能存放的食盒及银两送去江南给王书淮。

谢云初这一月虽然没出门,却没碍着她掌管玲珑绣的生意,年底了,玲珑绣也推出几款新年衣装,共四个品类,每一个品类只有二十件,全城哄抢,谢云初数银子数不过来,直到除夕前一日还在算账,再忙再累看着账面上的结余,心里怎么着都是高兴的。

除夕这一日晨,长公主与国公爷回了府,府邸上下装扮一新,许久未曾出门的谢云初也在这一日来到清晖殿参加晚宴。

她怀着身子,来的晚了些,也无人跟她计较,只是刚一踏进门槛,却见王书仪哭哭啼啼捂着嘴跑出大殿。

姜氏并窦可灵跟在她身后追。

谢云初满脸疑惑,问迎过来的王书琴,

“发生什么事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