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睡了解缙女儿,你夸我是好圣孙?

第12章 儒生不听话?杀!

  • 作者:涛水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10-01 18:37:45
  • 章节字数:4670字

“和尚,我知道你很气,但你先别气。”

什么废话文学?

看着朱瞻基嘴角带笑,姚广孝眼前一亮,“你有主意?”

“难道你没有?”

而人只是互看一眼,您似乎都已经明白个大概。

姚广孝是有个想法,之所以要私下谈,主要是想帮朱瞻基解围。

可实际上在朱瞻基眼里,姚广孝的做法显得有些多余了。

不过也好,给丘福一点压力,谁让那老狐狸不安分?

二人对话间,朱棣悄然而至,“你俩有主意?”

那双精明的狐狸眼,在两人身上来回打转。

自己为了那点名节急得焦头烂额,他俩有主意,居然还藏着不说!

知道你俩关系好,但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

转眼,御书房。

朱瞻基和姚广孝相对而坐,面对沉着脸色的朱棣,二人异口同声:“要不你先说?”

姚广孝开口道:“那臣先说。”

“依臣之见,这件事最好的办法便是息事宁人。”

“那些儒生之所以暴乱,就是觉得方孝儒死得冤枉委屈,那咱们就给方孝儒个好名声。”

“这样,就等于将儒学推上一个新高度,也算变相给那些儒生面子。陛下在施以威压,软硬兼施,这件事可以平息。”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朱棣却有些不乐意,“那个方孝儒给脸不要脸,朕本想拉拢他,是他自己一心求死还让嚷着,诛十族,朕自然满足他。”

“给他好名声,那不就是让朕变相承认自己篡位之事?”

虽然是篡位之举。

可在朱棣心里,他自认为无论文武方面,自己都是完胜朱允炆。

御民之道,治国之策,朱棣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比那个侄儿更有天赋!

他不否认自己篡位,可这件事情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那就是对他的不公!

姚广孝可不惯着朱棣,直言道:“木已成舟,陛下何必自欺欺人?”

“做过的事情已经不可挽回,排位泛滥成灾的局面尚有一线转机,如何抉择,全在陛下一念之间!”

不愧是黑衣宰相,说话做事就是刚。

大概也只有,他才能动摇朱棣的心思。

的确篡位使人尽皆知,只有他在自欺欺人。

不让别人说,并不代表这件事没发生过。

可眼下,如果那些儒生同心协力共同反抗自己,自己难道也要将他们杀干净,断了儒家的根?

纠结片刻,他突然看向朱瞻基:“你刚才不是说自己也有主意?”

“可别告诉朕,是和姚广孝一样。”

对于朱瞻基,跟朱棣一直十分看重,只是倒是多了些许期待。

朱瞻基从容笑道:“自然不同,我的想法是,该杀!”

就是一分语出惊人,朱棣瞬间眉头紧皱,“杀儒生?”

则包括姚广孝,也觉得朱瞻基有些荒唐,他是没脑子还是在装傻。

就是因为那些儒生动不得。

他们现在就跟导火索似的,再轻举妄动,其他人能坐得住?

朱瞻基笑道:“当然不是杀儒生,而是他们背后挑拨怂恿之人!”

又是一番语出惊人,瞬间吸引两人的注意力,“具体说说!”

“敢问陛下,因那是被杀的儒生一共有多少?”

朱棣思索片刻,开口道:“根据统计,一共二百三十五人。”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却死于非命,这些人何其愚蠢!”

朱棣有感慨也有惋惜。

这么多人里面,说不定就能出一两个国之栋梁。

也许有第二个夏元吉,有第二个姚广孝?

读书人啊,怎么会如此冲动呢?

朱棣感慨时,朱瞻基却不合时宜地笑了起来,把他们的思绪再次拉回现实。

“这个数目不小啊,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方孝儒都死了几年,在他开始死的时候,儒生的情绪应该达到顶峰,那个时候他们都没乱,为何偏偏在几年后突然就乱了?”

首先就是这件事情爆发的突然性。

然后从数目来看,两百多人不算小规模,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不是有人组织,他们又怎会如此齐心协力?

归根究底,在这些闹事的儒生背后,一定还有一个暗地挑唆之人。

方孝儒都诛十族了,那还有什么为他报仇的人可言?

就算真的有,人家估计得十分惜命,哪里敢出来冒头角?

像这种规模的行动,挑唆之人必然也有一定威望。

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朱棣重新推上风口浪尖,让朱棣垮台!

只有人心所向,才是天选之人。

如今天下为儒生发言,口口声声讨伐朱棣,人心不稳则失天下。

这种情况,正是某些乱当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听到朱瞻基的分析,朱棣惶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这次的儒生行动是早有预谋!”

姚广孝也接话道:“太孙所言有理有据,将陛下谢俞众失之地,想让陛下下台,怕是只有前朝余孽了!”

朱棣上位时,虽然杀了不少。

但难保有些苟分的人表面装作臣服,自愿屈居于偏远之地,却在暗地搞那些小伎俩!

“好啊,那群迂腐的老顽固,朕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一心,为国为民他们都瞎了吗?为何非要揪着一个废物不放!”

朱瞻基安抚道:“陛下先别激动,当务之急是得稳住汉王殿下。”

“虽然二叔平时做事冲动了些,但我想他还是有理智的,两百多人怎会说杀就杀?”

“当然,说不定二叔也能为我们找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言下之意,朱高煦是受人怂恿。

而那个怂恿之人,便有绝大可能是真幕后主使!

“那个莽夫,让他多读书,他就知道打打打!”

朱棣一掌砸在桌子上。

朱瞻基和姚广孝离开。

一路安静,朱瞻基有些不自在,率先笑道:“和尚,今日我表现不错吧?”

姚广孝点点头:“不错,你很聪明,甚至连和尚我都自愧不如。”

“那你怎么不夸我?”

“比起我的夸奖,点一下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更多。”

“不过有句话我还是得说,有时候人还是得学会藏匿锋芒,否则很容易受人觊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