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堂堂吕布,为何要去做谋士

第33章 乱世无文章

  • 作者:灵草谷的唐伞小僧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3-11-28 11:27:04
  • 章节字数:4954字

就连张飞和关羽都忍不住眼神一紧。

弓箭不是他们俩的强项,他们虽然也善射,但是也就是跟他们武力值匹配的射术而已,并没有多擅长。

这臧霸武艺虽然娴熟,可还不在他们眼里,但是这射术,他们感觉自己比不上臧霸。

刘备却是点点头,忍不住大声叫好,徐州有此等战将,刘备忍不住为吕布高兴。

拿到二十颗珍珠,臧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吕布笑着说道,“宣高好骑术,好射术。”

臧霸拱手笑道,“臧霸此等小术,如何能跟温侯神射相比。”

吕布的部下,很多人都知道,半年之前,吕布曾经辕门射戟,一百五十步外,正中方天画戟横枝。

此种射术,才是真的惊世骇俗。

一百五十步,也就是一百八十米远,说句不好听的,正常人连方天画戟上的横枝都看不到,甚至视力差点的,可能连方天画戟都看不到。

不客气的说,别说射戟了,大部分的武将,不,根本就是除了吕布以外的所有其他武将,都根本无法把箭射这么远。

所以,当时吕布要打赌,纪灵几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因为即使是纪灵这等战将,也觉得不可能射得中。

这时候,各郡官员开始起哄,请温侯亲自射一箭,让大家开开眼界。

吕布也不推辞,呵呵笑道,“既然诸位想看我射箭,那我就试射一次,给诸位助助兴。”

这下,不仅武将们兴致盎然,就连文臣们也忍不住期待起来。

刚才臧霸的射术已经让人大开眼界了,吕布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来呢?

吕布手一挥,立刻就有人送上弓。

这是吕布平时用的弓,号称九石硬弓,一般的武将,别说用这弓射箭,就算拉都拉不开。

众文武官员一愣。

吕布这是要坐在高台之上表演吗?

果然,吕布呵呵笑道,“我今日就不下台了,就在这高台之上给众位表演。”

众人齐齐吸了一口凉气。

吕布所在的高台,离箭靶足足有二百步远。

这样的距离,有人能射的到?

俗话说,一箭之地,一箭之地,一箭之地是多远呢?

一百步。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的弓箭手来说,能把箭射到一百步之外同时还能造成杀伤,就算合格了。

有人被强弩之末这个词造成了误解,以为射箭射出了五十米,那么有效杀伤就是二十几米三十几米,这完全是不理解古代弓箭手利用重力势能造成杀伤的原理。实际上,如果箭能射一百步,那杀伤距离至少也有九十五步,顶多只有最后五步算是强弩之末。

而射到百步还能造成杀伤,那么这箭最多也就射一百一十步远。

普通弓箭手,能射到一百步,就算合格了。

只有顶级武将,才会追求射到一百步还追求准度。

所以刚才吕布把靶立到百步之远,只要中靶心者就能获得珍珠二十颗。

现在吕布要在高台之上射两百步远的靶?

别说射中,能射到都已经足以惊为天人了。

吕布屏气凝神,看着远处的箭靶,挽弓,九石的硬弓,被他拉满,然后松手。

这还没完,吕布立刻又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箭,拉弓射箭,似乎九石弓在他手里就是一个玩具而已,拉开弓根本不需要时间。

再一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又是一支箭从吕布手里射出。

三支箭在空中立刻排成一排,朝箭靶冲过去。

竟然是连珠箭!

这个世界上,能够射连珠箭的武将有不少。

但是连珠箭,无疑是要为了速度牺牲力量的。

一般能用三石弓的武将,为了射出连珠箭,只能用两石弓。

不过射出箭的距离跟弓的力量也并不成正比,两石弓,拉满最多能射百步远,三石弓,拉满也就一百二十步,五石弓,拉满也才一百五十步。弓力越强,箭射出弓时遇到的阻力会越大。

吕布竟然能用九石弓射连珠箭?

这,这还是人吗?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传说中的十二石弓?

在众人的讶异神色中,吕布射出的连珠三箭,先后命中红心。

三支箭攒在一起,在靶心中组成了规则的三角形。

全场鸦雀无声。

太帅了!

这样的射术,配上吕布极其魁梧的身材,英俊无双的面庞。

竟然让整个徐州的所有官员全部陷入了沉思。

温侯,莫非真是神仙中人?

一时之间,徐州的官员,突然之间感觉自己跟对了人,何为盖世英雄,眼前的男人就是。

乱世中,跟着这样的英豪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关羽和张飞看到,也不禁对吕布大为叹服。

这次是真服了。

让他们在战场上,一对一的和吕布单挑,他们未必会怵吕布,但是吕布这种箭术,如此轻描淡写的用九石弓射出连珠三箭,命中二百步以外的目标,他们感觉自己再练一辈子也练不出这种水平。

臧霸在场上的表现,无比的华丽,花里胡哨,极富想象力,人,马,弓,合三为一,手,脚,腰,三力并用,显示出极强的技艺。

然而吕布却连马都没上,就在这高台之上,平铺直叙的三箭,就胜过臧霸无数倍,让天下所有武将叹为观止,难以望其项背。

超级神将,当如是也。

随着吕布的三箭射出,年会上的武艺展示就此结束了。

接着吕布又开口道,“两年来,咱们徐州百废俱兴,越来越兴旺,我非常的高兴,正值今日年会,有各郡各县的饱学之士,都汇聚在徐州,各位何不各写一篇文章诗赋来,以供大家一乐。”

他巡视一眼各方,接着说道,“各位的文章,如果有称我心意的,赏珍珠三十颗,我平日所穿锦袍一件。”

话音刚落,众文臣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三十颗珍珠虽然珍贵,但主公的锦袍,对于任何一个臣下,都是至高的荣耀。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又有什么英雄豪杰,会把诗赋文章放在眼里呢。

盛世文章,盛世文章,只有盛世,才有上位者去重视文章。

其实乱世的文章未必比盛世文章差,甚至还更胜一筹,但乱世文人,实在是太不值钱了。

他们这些文臣,举孝廉,穷儒学,做文章,辛辛苦苦半辈子,混到一个县令,也许还不上一个伍长战场上一个首级的功劳。

就算是王粲,陈琳,徐干,文章写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又有哪路诸侯尊重过他们?

除了孔融依靠士族中的名声,混到了一个太守,天下的文章大家,哪个不是低人一等,毫不起眼。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