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科幻空间 >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第426章 印度买航母!

  • 作者:那年回响
  • 类型:科幻空间
  • 更新时间:2024-06-15 16:53:27
  • 章节字数:9622字

会议室里,王烨略显焦虑的抓了抓头发,回忆起刚才周委员说过的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在正常的历史中,现如今国内排水量最大的战舰是051d,其中d并不代表迭代型号,而是代表“定型”,排水量也只有3670吨,等到了九十年代,也就是94年的时候,052驱逐舰的首舰才下水了,可是排水量依然只有4800吨。

而且排水量小就算了,数量也不多,所以那个时候,面对老美的航母,其实是充满了绝望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国家最终决定从俄罗斯引进现代级驱逐舰,最先引进了两艘,交付时间为99年和00年,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了将近八千吨,对于那个时候的海军来说,已经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尤其是上面搭载的“白蛉”也就是西方代号ss-n-22“日炙”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在那个时代被无数军迷称赞为“航母杀手”,是保护海疆的神器。

“八千吨,还远远不够啊!”

“而且吨位虽然关键,但是更关键的是武器。”

“导弹要强,要强到航母战斗群拦不住,等到那個时候,才能和老美的航母战斗群掰掰手腕子。”

“哪怕是千里走单骑,也无所畏惧”

想到这里,王烨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开始低头忙碌了起来。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一日,大早上造船厂就喜气洋洋,隐约能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因为今天不只是导弹艇下水的日子,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对于部队和军工单位而言。

上午八点半钟,造船厂码头位置。

一眼望过去,只见码头的观摩区是一片人山人海的模样,数量最多的是各种技术人员和工人,同时还有一些妇女以及儿童,很明显造船厂的很多家庭,都拖家带口的过来围观导弹艇下水了,这对于一辈子呆在造船厂,或者在造船厂出生和长大的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新的战舰下水,代表造船厂再次踏上了前进的征途。

现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热闹非凡的模样。

“好了,开始吧!”

等时间来到九点钟之后,王烨对旁边的工作人员如此说道,那工作人员点了点头,拿着大喇叭喊道:

“现在,我宣布,红星造船厂海狼级导弹艇下水仪式现在开始!”

“鸣礼炮!”

等那工作人员的声音落下,瞬间船台的位置响起了“砰砰砰”的声音,几个年轻人忙碌着,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礼炮升空的痕迹,还有一朵又一朵礼炮爆炸产生的云朵。

正常来说,新船下水要举行一个掷瓶礼,也就是把香槟酒扔到船头击碎,预示着未来船只在海上平平安安,不过王烨取消了这个流程,一方面下水的是战舰,而且还是要外售的战舰,平平安安这个选项其实并不需要,一方面掷瓶礼是外国的习俗,王烨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个东西,如果真的要搞一个什么祈求平安的仪式,还不如拜一拜妈祖之类的。

“礼炮鸣放结束,请厂长致辞!”

等礼炮声音结束之后,那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如此说道。

伴随着他的声音,瞬间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鼓掌声,还有山呼海啸一般的叫好声,在无数人的注视下,王烨往前走了几步,站到了麦克风的位置。

“各位同志们,上午好!”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海狼级导弹艇的一号舰下水仪式,前来验收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成果。”

“所以我建议,我们再次鼓掌,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导弹艇的设计、生产、以及未来测试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志的付出和努力,感谢他们的辛劳工作,谢谢大家!”

当王烨的声音落下,瞬间现场响起了更加热烈的掌声,掌声如同潮水一般,回荡在码头的位置,最终飞到了天空中,飞向了辽阔的蔚蓝大海中。

等掌声再次熄灭之后,王烨拿着话筒,扫视了一圈围观的众人,然后声音肃穆的说道:

“大明1405年,郑和率领使团下西洋,开始了这片土地和海外交流的最重要的一步。”

“从1405到1433这二十余年之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让整个大明朝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有那么辽阔,在大海的另外一头,还有一些相当强大的国家和军队。”

“原本,这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契机,但是囿于封建王朝的局限性,下西洋活动被取消了。”

“甚至因为倭寇的侵扰,连近海出海也被禁止了。”

“一个王朝,进入了故步自封的时代。”

王烨的声音回荡在天空中,围观的无数人寂静无声,在短暂的停顿之后,王烨继续说道:

“1492年,来自意大利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托,带着呈递给东方君主的书信,开始了横跨大西洋的探索路途,寻找前往东方世界的航道。”

“同年10年12日,他抵达了新的大陆,也就是现如今的北美洲。”

“1519年,来自葡萄牙的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同样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托,开始了环球航行。”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漂浮在虚空的球体。”

“1620年9月16日,有一条船从英国出发了,这条船上面共有102位乘客,他们中有传教士、有工匠、有渔民、有贫穷的农民,甚至还有一些奴隶。”

“这条船,叫‘五月花号’,它之所以会被历史所铭记,是因为在这条船上,诞生了五月花号公约。”

“而这个公约,奠定了美国独立的基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蓝本。”

伴随着王烨的声音,现场的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惊讶的模样,虽然这些人都受过一些教育,但是囿于教育的水平、历史课本的篇幅、以及课堂睡觉打盹儿走神儿等情况,他们对于王烨说的内容,或许有一些只是略有耳闻,而有一些则是完全不知道,就比如五月花号的事情。

就在众人略显惊讶时,站在那里的王烨轻咳了一声,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我之所以要说这些东西,是为了陈述三个观点。”

“第一,大海绝对不是只有水,大海代表了无穷无尽的财富,我们已经错失了一个伟大的机会,那么在未来,我们不能再错失后续的机会,而想要抓住机会,那我们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

“第二,我们永远要有足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开放的态度,因为只有好奇心,才能驱动我们去探索,而只有探索,才能真正的走向未来,并且我们要保持足够开放的态度,才能掌握世界发展的规模和脉搏,才不会落后到被整个世界所超越,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之巅,而我最欣慰的是,现如今我们正在这么做,并且做得很好。”

“第三,永远不要小看一个似乎不起眼的东西,就像是五月花号一样,没人知道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船上,最终会诞生出来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而我们也是如此,就像不远处即将准备下水的导弹艇,虽然它的尺寸很小,但是它所代表的意义,一点也不小,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它是我们走向深蓝海军的一个起点!”

“所谓的深蓝,就是遥远的大海!”

当王烨的声音再次落下,现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同时还有一片欢呼的声音响彻云霄。

“开始下水!”

就在掌声连绵不绝的时候,那边的工作人员也适时的下达了命令,只见原本停泊在船台上的导弹艇,在去掉了阻拦块之后,开始沿着船台缓缓的滑动,速度越来越快,直到一头扎进了大海中,泛起了一片浪花。

“我宣布,导弹艇下水成功!”

最后,看到导弹艇漂浮在水面上左右摇晃,欢呼的人群越发的狂热了起来,而礼炮也再次“砰砰砰”的响了起来,欢快的气氛回荡在造船厂的上空。

上午十点钟,下水仪式彻底结束,王烨离开了码头,坐车回办公室。

因为导弹艇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在船台建造时,基本上各种设备就已经安装到了上面,等到下水之后,简单的调试之后就可以出海测试了,这一点和大型的军舰或者船舶不同,那些船只在下水之后,绝大部分只是一个空壳子,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舾装,也就是把船只的各种设备和仪器,以及各种武器装备按上去,就像是房子盖好了要装修一样。

“还需要多久时间进行海试?”

在回办公室的途中,王烨对导弹艇的项目总师如此问道。

“一周左右,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了。”

“只需要简单的测试一下,就可以开始海试了。”

听到他这么说,王烨看向了目前造船厂的常务副厂长然后问道:

“船台和船坞呢?准备的怎么样了?”

“如果那边海试能通过,可以立马开始大规模的建造吗?”

面对王烨的这个问题,那常务副厂长点了点头,语速很快很笃定的说道:

“可以,只要需要,马上就可以开始。”

“按照目前我们的船台和船坞规模,满负荷工作的话,同时可以开造二十四艘。”

等他说完之后,王烨微微点头,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叮嘱说道:

“时刻准备着,我感觉我们的订单已经不远了。”

“今年的夏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再等几个月克斯米尔山区就会进入冬天了”

伴随着王烨的感慨声,其他人微微点头表示明白。

与此同时。

印度,新德利,郊区的一座军事基地。

只见一架飞机正在滑落,随后在跑道上滑行减速,最后稳稳的来到了停机坪,此刻停机坪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为首的正是那位军官,带着头巾的萨霍。

“伊万诺维奇先生,再次见到您真高兴!”

随着飞机停稳,舷梯车开始对接,然后飞机的舱门打开,那个熟悉的苏联人出现在舱门口,顿时萨霍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起来,大步的走过去,来到了舷梯车的脚下,抬头看着上面的人,笑呵呵的挥舞着右手打招呼。

“萨霍先生你好,今天是个好天气。”

从飞机上下来的伊万诺维奇握住了萨霍伸出的右手,摇晃了一下如此说道。

随后两个人一边寒暄一边走,坐上了旁边早已经等待的汽车,片刻之后就离开了机场,直奔市区。

一个小时之后,两个人并列而行,走进了会议室。

“伊万诺维奇先生,请坐。”

走进了会议室,萨霍笑着以主人翁的姿态,开始邀请伊万诺维奇落座,伊万诺维奇也不客气,甚至似乎还有一点微微的走神儿,点了点头就直接坐了下来,随后其他的工作人员也纷纷的坐了下来。

等所有人都坐下之后,萨霍努力的控制着他自己的面部表情,看着伊万诺维奇的脸,语气略显压抑的说道:

“伊万诺维奇先生,最近的战况想必您是知道的。”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面,我们在不断的想方设法不畏牺牲的继续攻击着敌方的部队。”

“但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大量的来自北方和红星联合体的武器装备,导致我们的进攻一点也不顺利,无法取得更加有效的战果。”

“就就比如靠近阿富汗的西部地区”

会议室内,萨霍喋喋不休的唠叨着,讲述着战场上的一些问题,甚至是翻来覆去的说,就为了突出一个重心,那就是目前战争进行的不顺利,装甲部队推进的速度很慢,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很坚韧的阻挠和拦截,而巴基斯坦之所以能进行如此强有力的反抗,主要原因是他们拥有相当充沛的物资和武器弹药供应。

“其实,我想说的是,伊万诺维奇先生。”

“我们希望采购航空母舰的方案,贵方同意吗?”

最后,萨霍如此说道,同时他整个人看起来很紧张,期待着来自苏联人的回答。

“同意了。”

下一秒,伊万诺维奇的声音平淡响起。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