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我是导演,努力当富一代

第101章 拍摄(中)

  • 作者:窝要增肥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3-12-08 10:19:50
  • 章节字数:8926字

赵斐一直是位极其重视视觉感的摄影师。

《一代宗师》的时间背景跨越民国、抗战、内战。

南君策为呈现这段史诗般的武侠特意强调过,这部影片不在于故事,而是把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刻画人物身上。

他要用一个个武林的鲜活人物,去展现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武林的辉煌和落寞......

镜头语言多用特写和大特写,好多镜头都顶在人脸上拍,让人物的每个表情,都能凝固成一种性格或态度,这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也就是着重意象。

这正好符合赵斐,可以说这也是后者所擅长的。

通过光与影来展现嘛。

同样,这也很符合姜闻的口味。

可以说,赵斐擅长光与影的运镜,而他则擅长刻画人物。

不过,说是如此,但其实并不容易。

影片的视觉需要呈现融汇时间的沧桑、武功的奇绝、角色内心的挣扎与坚守。

就要求每一帧画面,都得精益求精。

姜闻觉得特别有意思。

还是那句话……

这样拍电影才有劲!

怪不得那小子一直强调我是他的半个偶像!

影片追求诗意画面,才是一個导演的最高追求。

姜闻回头望着南君策,轻笑了一声,道:“君策,你这部电影改变讲故事的低级状态,而是追求意象,不怕别人看不懂了?”

监控器前,南君策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道:“所以我要出书啊,虽然说懂又不懂在于眼光,但若是让观众看得一知半解,那就不美了。”

他也不想!

但是王佳伟的模板如此,他有什么办法?

况且,这部电影,用画面和镜头语言传递天朝文化和武术神韵。

这种涉及文化和思想内核,需要用画面去艺术表达。

若是单纯酷炫的武打场面,反而落入俗套。

只能说天朝文化的太极图的阴阳鱼,文化内涵和思想性太强。

贯穿始终的“一横一竖”、“有灯就有人”……

也只能通过物、景形成的画面张力去表达。

至于人物特写,也是一样,故事里面每一个人物性格特点、状态、情绪、思想等都不同。

若是把每个人物都拍成一个样子,那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想在一个空间,表达清楚不同的人,不同的内心的时候,只能这么去刻画拍摄……

或许这就是艺术性吧。

只要不是艺术形式大于内容,那他一定不介意。

他拍这部电影,纠正的地方无非就是一些他自己感觉不爽的地方。

在原导演王佳伟看来,功夫动作最重要的是情绪,而不是动作本身。

他也认同王佳伟的观点。

但是,画面必须让观众在荧幕前感受到。

原版有一些场面,他觉得有点过于零碎。

举个例子,原版展示咏春六点半棍的画面,他就觉得很假。

这与原主角的功力有关。

而恰恰相反,于诚惠老爷子在《箭士柳白猿》展示回马枪,就非常出彩,成为全片最经典镜头

于老爷子的枪术一点多余的东西都不带,力都运在点子上,是真武术大师。

两相对比之下,原版展示咏春六点半棍简直不入眼。

所以,他追求情绪,也追求《箭士柳白猿》展示回马枪这种效果。

这部影片的武打戏,是先通过全景的镜头捕捉到整场武打的氛围,然后细分每个动作,蓄力、发力、应力,以中近景捕捉动作的细节,让观众仿佛贴近每一拳每一脚,仿佛对着他们铺面而来。

姜闻摇摇头,笑骂道:“呵,反正怎么说,你都是对的。”

其实姜闻认同南君策的观点。

但是他的电影,明显与《一代宗师》这种武侠电影不同,想要表达的东西,他还没法详细解说。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否则,就是被封禁的下场。

“不然呢?你想一下,若是观众与导演完全不同频,不能从电影中找到共情和共鸣的东西,曲高和寡,有什么意义。”

“这跟你用画面呈现艺术有关系?”

南君策瞥了他一眼,抬杠是吧?

“这部电影文化内涵那么深,书籍你自己也看过,你说,格调能低吗?”

艺术性这种东西,他不会刻意去追求。

况且在这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

若是形式大于内容,或者为艺术而艺术。

那就作茧自缚。

比如:张一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就是艺术大于内容,故事很弱,所以他一出来就被骂了,有一点为商业而商业的意思。

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后面的《无极》、《夜宴》好不知多少......

商业电影只要求画面视觉冲击和讲好故事内容,其实,内容才是电影的本质。

其实《红高粱》才是最纯粹的张一谋,思想文化内涵没得说。

当然,某些六代目或者以前的很多所谓文艺电影,为艺术而艺术的,就另外说。

这只是南君策自己的个人看法。

姜闻沉吟了一会,想起前几天南君策跟他掰扯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话题,问道:“那你觉得画面呈现艺术重要,还是故事重要?”

南君策:“我个人看法是,得看电影类型,有些电影我也感觉导演很刻意的追求某些东西,电影的本质毕竟还是内容。”

其实电影这玩意,其实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审美,他们制定的规则,尤其是戛纳,奥斯卡,必须符合他们的审美规则才能获奖。

很多时候,太追求艺术的东西反而倒显做作,也就是形式远大于内容。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就像法国大餐,你能说它比京城烤鸭、东北烧烤、火锅好吃,更营养更美味么?不见得,它倒上了国际排面,一个大盘子里一小点,装饰的挺好,又是什么鱼子酱,海豚卵什么的,总之,一句话,还是西方的价值导向。

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认可,他们有他们的,再想想,电影这东西,终究还是娱乐,永远缺不了娱乐和票房。

你说,没接受过像你这种深度思想熏陶的,那些文艺片谁能看的明白,反正电影本质就是内容,讲故事也不俗,这是本质。

如果每次看电影都看不懂,台词都是拐弯抹角,让观众琢磨半天,或许电影的艺术价值是有了,但是不接地气。其实很多时候,功夫电影,观众还是喜欢看程龙、李联杰的,太文艺的激发不了他们荷尔蒙或者肾上腺素。”

望着还没忙完的赵斐,姜闻想了一下,说道:

“话虽如此,不过,用饮食来对比电影我都认为不妥。每个人口味不同,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有其创作规律的。

我举个例子哈,停车做.爱枫林晚。

是不是很有感觉?

但是若是按照它字面的意思,停下车做.爱,在枫林的夜晚,也一样有感觉,但是缺乏那种美感,觉得俗了,很没劲,对不对?

至于你说的台词或者镜头语言拐弯抹角,太浅了没意思,很陋,太深了看不懂......反正我还是觉得这样有趣,既然奥斯卡戛纳搞了这么多年了,应该有他存在的道理。

电影还是要艺术,要逻辑推理,要眼光,要境界......”

南君策沉默,反正他追求内容,而不是追求传达思想境界。

让人看不懂,然后不明觉厉,何必呢?

艺术电影他看过蛮多,比如《圣山》、《布达佩斯大饭店》、《哭泣的草原》、《简爱》等等。

这些电影,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没有认认真真系统的读完西方美术史、宗教史、哲学史,了解每一种艺术流派、风格背后的逻辑,谁能看得懂它是为什么服务,支撑的是什么认识论、世界观。

南君策无力反驳,回了一句:“嗯,你喜欢就是硬道理。”

姜闻一脸欣慰,道:“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追求。”

扯淡吧,他还是那句观点:若是做电影只想表达自己,不在乎有没有人看,那一定是形式大于内容,为艺术而艺术。

这时,姜闻眼神一动,又来了一句:

“我想了一下,其实伱可以试试把《一代宗师》故事用章回体的形式拍出来!”

南君策嘴巴一抽,这就很无语。

“我的偶像,你怎么想的,现在这种编年体我都怕观众看不懂......要不,你给我打个样?”

姜闻跃跃欲试:“那按照我的方法来?”

南君策赶紧制止,“老哥,别搞我。”

他觉得姜闻不当人子!

怪不得拍电影费胶片,骨子里血液决定的。

姜闻很自我,或者说,他对电影有自己理解的一套东西。

不在他脖子上拴上链子,材质是合金钢那种,谁都拉不住。

两人在监控器旁,你一言我一语。

没多久,操控摄影机的变成了齐磊,赵斐走了过来,问道:

“南导、姜导,你们看效果如何?”

“赵老师,看起来可以。”

南君策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赵斐的镜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擅长构图和运镜、光线与色彩,通过精致的光影造型,大量低照度高反差、区域性的柔光运用,让画面如油画一般。

刚开拍时的雨戏,就是这样。通过自上而下的逆光主光,将磅礴的雨势烘托的淋漓尽致,华三等人物在雨中显得刀锋版锋利,也把华三以一敌百的紧张情势通过画面反差推向了极致。

姜闻也跟着点了点头。

“我们先试拍一下,看看效果。”

“行。”

没多久,李叶返回,表情有点犯难。

南君策抬眼,道:“师兄,怎么了?”

“周晓飞老师刚刚纠正了一个动作,带巩莉姐在旁边熟练,要不我们等一等?”

南君策皱眉道:“你去叫一下赵文琸老师和刘施施过来。”

“唉,好。”

......

“那按照于老的说法,这书籍原来还真是有考究的啊。”

剧组另一边,老戏骨正扎堆聚在一起。

牛奔、于嗨、于诚惠、于容光、徐瑾江、尚铁龍、冯元正、于合伟、杜玉鸣、李鸣……

今天又多了一位,计春骅。

这些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于诚惠,都是配角。

于诚惠,出演宫宝森。

徐瑾江,饰演熊委员,画面不少,台词就两句。

尚铁龍,饰演老姜,他的戏份比较多,贯穿始终。

杜玉鸣,饰演账房先生。

于嗨,饰演灯叔,有一段非常燃且热血的台词。

李鸣,饰演勇哥。

于容光,饰演寿哥。

牛奔,饰演华三师父,就一个镜头,一段台词。

冯元正,就是一个挨打角色,华三到香江,挑战华三,然后被打拜师华三

……

但是,演戏嘛,对于这些老戏骨而言,戏不在少,配角同样能出彩。

所谓没有小演员,只有小角色。

他们被上影邀请过来,只是拿到了角色剧本,并没有书籍阐释那么透彻。

因此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本昨晚刚拿到手的《一代宗师》小说书籍。

他们原本就当故事看,方便了解故事背景,揣摩和理解角色的人物形象、性格等等,方便他们去表演。

结果发现,这本书,人物虽然是虚构,但都有原型,而且故事也不是胡诌,里面还涉及的各种文化内涵。

于是众人便讨论了起来。

在这群人中,于诚惠、于嗨两人是中心,可以说了解民国武林的故事,两人都是名家。

刘施施则在一旁伺候着,端茶倒水,很是乖巧。

不过一双眼睛,始终打量着计春骅和杜玉鸣。

两位性格相似,而且样貌也几乎一毛一样。

这让她有点傻傻分不清。

反正看起来都是凶狠毒辣的恶人。

不过,听他们说话,感觉又很随和......

张缙、赵文琸、雷家音也在一旁听着。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