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九零年代养崽日常

第165章 养崽致富

  • 作者:七月冬火
  • 类型:穿越重生
  • 更新时间:2023-12-31 17:40:05
  • 章节字数:15210字

“大家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座山里,没想过出去。”元厂长说,“我们在山里过得也滋润,猪肉就算卖不出去,我们自己也能吃,不会饿死嘛!”

有些地方,山里的农户拼了命也要把自己、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山去,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但也有些排外又封闭的地方,居民认定了自己世世代代都在山里长大,就没想过要出去。外边再好,也比不过自己家。就算在外边赚了钱,也是要回山里盖房子的,才不想在城里定居呢。

很不巧的是,资城、南山这一带,大多数山村都属于后者。千百年来养成的观念,没那么容易改。

元厂长说:“山里是我们的根,离了大山,我们能去哪儿?”

元厂长嘴上这么说,但苏观月看他神色,明显就是心动了。苏观月往下瞟,看见元厂长手在打抖,他激动着呢。

山村里别人不想出去,可是元厂长想啊!他负责代管养殖场,和外面公司谈交易,他去过大城市,见识过外边有多宽广,自然就想留在外边。

元厂长是想多赚钱的,如果有机会,他也想留在大城市里。

苏观月耐心给他讲利弊,画大饼:“现在养殖业前景很好,只要你们肯搬出大山,到外面去开厂子,肯定再也不愁销路。天蜀跟你们合作了这么些年,就是信任你们的质量!只要你们肯迈出一步,以后你们的肉猪不仅能销往蜀都,还能销往全国各地!”

“说不定以后做成了大企业,还能上电视呢,中央台采访!全国人民都能看见你们。”苏观月熟练地画饼,“就说是蜀都养殖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西南地区养殖行业发展,多好啊?”

元厂长听得很馋,他没上过电视,但他看自家叔叔上过报纸!就在七十年代那会儿,天蜀帮他们拓开销路,还叫报社来采访他们了,说是什么“西南农业领军人”,可出风头了!

这年头,能上报纸,上电视,在元厂长看来,简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

苏观月又说:“以后赚得越来越多,你们还能在山里盖别墅,一家一栋小洋楼。还可以盖度假村,外面羡慕死了!”

元厂长越听,就越觉得心痒痒。

苏观月:“再说了,扩大养殖规模,你们也不用出太多钱,主要是天蜀这边投资。你们出技术,不用担风险啊!”

“苏经理,你真是……句句都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不是我不愿意出去开养殖场,主要是农户……唉!”元厂长一拍手,当即决定,“我这就去和农户们做工作!”

元厂长一溜烟,跑远了。

“这人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呢?”胡云广盯着他的背影,挠挠头,“老大,我们真的要和他们合作啊?”

“暂时不确定。”苏观月打个哈欠,“我这趟就是来考察的。之后我们还要跑几个地方,衡量一下我们自己建养殖场,自己干活的成本。多方面考察,再决定要不要和他们合作。”

还有蜀都附近别的养殖场,苏观月都会去考察,看他们有没有发展的潜力。

这一点,苏观月也会和元厂长说清楚,给元厂长施压。免得元厂长以为天蜀只有一条路可选,漫天要价。

“还是老大想得周到。”胡云广挠挠脑袋。

之后的考察就很漫长了,苏观月也不急,慢慢来就是。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苏观月隔三差五就出差,在蜀都附近游走,日子过得忙碌、规律,又无趣。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观月都快无聊死了,终于找到了点儿乐趣:

茶茶拍的第一部电视剧,终于播出啦!

时隔两年,剧组竟然还记得客串的茶茶,给她寄了一套明信片,还有日历,上面都印着主演的照片,翻来覆去也没有茶茶的身影。

茶茶也不觉得失落,反而很期待地说:“等明年《江湖儿女》播出了,是不是明信片上就有茶茶了?”

“是啊。”苏观月点头,当时拍电视的时候,还专门给茶茶拍了宣传照呢!

只是不知道《江湖儿女》明年能不能顺利播出,戴飞白的性格很鸡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苏观月看到有关他的采访,说是他上一部电视剧打磨了整整五年才播出!

……

茶茶拍的第一部电视讲的是老上海的故事,讲述一家子在海城拼搏奋进,显露出时代更迭变化,电视就叫《大海城》。

当初导演拍这部电视的时候很有野心,是奔着拿奖去拍的。可谁知道,电视播出后的效果却不怎么样,剧情又沉重又无聊,苏观月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崽崽们了,每天看得打瞌睡。

而且茶茶在电视里只有一个镜头,连多少集都不知道,茶茶和哥哥们每天在电视面前等啊等,等得不耐烦,就去各干各的事儿,一个不注意,就把茶茶出场的镜头给错过了。

茶茶看着大结局的片尾,目瞪口呆:“我、我呢……?”

最后只在演员表里看到了茶茶的名字。

竟然还是乔初雨打电话过来,激动地和苏观月说:“观月,茶茶的电视剧播出了!我看到茶茶了!”

转眼,苏观月已经快一年没和乔初雨见面了,听见听筒里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苏观月怔了几秒,才出声:“……初雨?”

“是我是我!观月,你不会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了吧?”乔初雨语气元气满满,声音还有点儿哑,的确和以前有一些区别。

“怎么会听不出?就是……”苏观月呼口气,“初雨,太久没见,我都想你了。”

乔初雨那边也沉默了,几秒后,她嫌弃地“啧啧啧”几声。

“好了,不说废话了。”苏观月笑着问,“初雨,你也在看那部《大海城》?”

“是啊……茶茶在最后一集才出场。可给我惊喜坏了,我都不知道这就是茶茶在海城拍的那部片子呢。”

最后一集?

苏观月看了第一集就想睡,乔初雨竟然能看到后面,苏观月没忍住笑:“这电视……也难为你能看到后面了。”

“你别说!”乔初雨气不打一处来,“我现在啥电视都要看,不仅要看,还要写观后感,写万字观后感,交给戴飞白批改!要是不合格,我还得重新写呢!”

“戴飞白那个龟儿子,他、他就是有毛病!白天我要跟着他到处拍,拍,拍,晚上还要窝在屋里看电视,看烂片,写他妈的观后感,分析他妈的镜头语言,我……”乔初雨说到激动,委委屈屈,“这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苏观月安静听着她吐槽,眼中浸着笑。

戴飞白是真心把乔初雨当徒弟,对她要求就特别严格。

苏观月也懂,她以前做游戏的时候,也得大量把同类型的游戏翻出来玩,玩到她想吐,分析游戏机制,分析优缺点,还要和同类型的游戏横向对比……一部两小时流程的小游戏,她都能写上万字的分析。

终于等乔初雨吐槽得差不多,苏观月轻声问一句:“那……要不你回蜀都休息休息?”

“才不要!”乔初雨立马表态,“观月,我这边还有观后感要写,我先挂了啊!”

电话挂断。

苏观月笑着摇摇头。

乔初雨喜欢现在的生活,再苦再累,她都喜欢。

乔初雨还给苏观月带来一个好消息,《江湖儿女》制作已经彻底完成,审查那边批复得也很快,最多再过半年,电视剧就能上映了!

苏观月去知会崽崽们一声,等到第二天电视重播的时候,崽崽们终于在电视里看见茶茶的身影,总算觉得心满意足了。

虽然电视不好看,但茶茶演得还是很好的嘛!

不过茶茶还是有一点不满意:“小时候的我怎么这么矮?”

电视已经是两年前拍的了,当时的茶茶才八岁多,瘦瘦小小的,不像现在,茶茶已经有了点儿少女的轮廓。

“你现在还不是矮矮的小不点儿。”苏观月轻声笑,“再过一两年,你才到长个子的年纪呢。到时候我们茶茶一定能长得很高很高。”

茶茶本身就比同龄人要高出一些,比班上很多男孩子都要高呢。

茶茶期许地点头:“嗯!茶茶想要长得比哥哥们还要高!”

……那怕是有点困难。

阿勃的身高已经在缓慢地往上蹿,现在接近一米六了,等他正式开始抽条,应该能长到一米八几。修狗和同龄男生比,也要高出很多。

不过苏观月还是鼓励茶茶:“那茶茶一定要多吃点儿,保证营养,保证运动。”

总算在电视剧里看到自己的身影,茶茶满足了那么一小会儿,又开始算日子,《江湖儿女》还有半年才能播出,等得她心焦嘛!

“没事儿,说不定这半年里,茶茶又能接到什么拍摄邀请呢?”就快要暑假了,茶茶正好错开上学的时间,去拍戏。

《大海城》电视剧播完了,修狗那边也考完升学考,迎来了小学毕业生漫长的暑假。修狗的升学考成绩很理想,不出意外地考进了榕树中学的宏志班。

也就是这会儿,修狗才知道,榕中宏志班和竞赛班的学生,每个月都能拿到奖学金!

班上竞争也很大,采用的末位淘汰制,连续三次月考考差就会被踢出班上。

修狗去问阿勃:“哥,你怎么没和我说过奖学金的事儿呢?”

阿勃毫不在意:“你也没问我啊。”苏观月也从来不问他奖学金去向,只让他自己保管,自己好好存着。

这几年,修狗一直都在学校做些“小生意”,帮忙清理橡皮、修铅笔修钢笔、修转笔刀,帮忙抄作业也能赚钱,班上很多人都会帮别人抄作业,尤其是暑假作业。但修狗觉得这样不对,他从来没做过。

修狗的小脑瓜里总是会冒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像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就知道搞会员制,去赚同学手上的零花钱。但自从苏观月和他认真聊过天,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他就不会再把那些奇特的想法用在同学身上了。

可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学习竟然也能赚钱。

而且奖学金也是分等次的,年级排名越靠前,奖学金也就越高。

修狗一下子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他想拿最高等次的奖学金!

不过,现在离开学还有两个多月,不急着学习。当务之急是……陪着苏观月四处调研、考察!

苏观月还有些诧异地问他:“真的要跟着我到处跑啊?要不要报个旅游团,出去好好玩一玩?”

修狗坚定地摇头,就是想要跟在姨姨身边。

苏观月答应了。

其实这几年里,苏观月工作忙,在家里,和她交流得最多的崽崽就是修狗。修狗会好奇她的工作,听她聊公司里的各种事儿。

但说实话,苏观月也渐渐察觉到了,明明交流最多,可是三个崽崽里,她最不了解的,也是修狗。

他太懂事了,很多时候乖巧到苏观月压根注意不到他,在茶茶和阿勃身旁像个透明人似的。

茶茶性格外放又自信,她有什么需求,都会直接告诉苏观月。阿勃性格虽然内敛,但他的情绪变化也很容易就能被人注意到,苏观月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但也能及时地给他安慰,帮他调整心态。

唯有修狗,他好像就没有过什么特别的需求,情绪也没什么起伏,永远都是那副乖巧笑着的模样。

苏观月也是最近才发现,比起另外两个崽崽,修狗好像过于粘人了,但他粘人也粘得极其有分寸,不会给苏观月带来负担。

苏观月就想着,把他带在身边,多交流交流,多了解他一下。

修狗嘴甜又乖巧,之前几次跟着苏观月出门,早就跟批发部的人混熟了。

公司里大家都知道,苏观月家里有个小侄子,说是侄子,但一直养在身边,和亲生的也没差别了。

这回,看见修狗跟在苏观月身后,帮忙拎包、拿笔、拿牛皮本,苏观月缺什么他就递什么,胡云广都看得眼馋:“老大,我都想要个儿子了。”

旁边小宋笑他:“你?你有老婆吗?”

还真没有。

胡云广以前一直吊儿郎当,就靠着家里关系过活,工作不上进,又不会做家务,在蜀都城里,哪儿讨得到门当户对的老婆哦?

蜀都城里流行着这么句话,男娃子不会做家务没人肯要的。

胡云广又不乐意向下兼容,不乐意去找那些家庭条件差一些女孩子,觉得看不上人家,于是就单到了现在,都快奔四的年纪了。

胡云广瞬间蔫了。

他现在工作倒是上进了,但他也发现,时间一旦花在工作上,就没私人时间了!他哪儿有空去谈恋爱啊?别说恋爱了,相亲的时间都拿不出来!

不过他也没蔫多久,立马就打起精神继续工作了。有的人就是这样,一把年纪了还是小年轻的心态,说着想要儿子,也只是眼馋一下,其实压根没有成家的打算,没做好准备,他还觉得自己一个人多自在呢。

之后一路考察,有了修狗这个小家伙在身边,一路上也没那么枯燥了。

修狗再懂事也还是小孩子,谁不喜欢逗小孩子玩呢?尤其那人还是漂亮嘴甜的小孩。

走遍了蜀都周边大部分山野、田园,把附近养殖场都参观了个遍,苏观月终于下决定:

养殖场的选址就在德都的山里。

德都位置很好,南边是蜀都,北边就是涪都,不愁没地方销。而且比起资城,德都山里交通已经修好了,不是那种荒无人烟的深山,反而有大把的开阔地,进山、出山都很方便。

接下来,苏观月就专注在德都附近的山里考察,顺便和周边小型养殖场联系,看看究竟是自己建场呢,还是去和别人合作建场。

经过德都都城的时候,苏观月竟然看见了天蜀分公司开的便民小超市!

超市就开在德都的一个小区门口,小区是新修的,气派的七层小洋楼,外立面是青色砖瓦,特别耐看。出入小区的人流也多,苏观月注意到,和她设想的一样,很多人去市场买完菜,回到小区外面,都先去小超市里逛一圈,买点儿什么再回家。

苏观月也进去逛了圈儿,门口摆着鸡蛋、牛奶还有早餐面包,和天蜀分店很像。但面积小了一大圈,收银台挂着标识:【电话费、电费、水费、煤气费代缴处】

很多人排队缴费呢!

苏观月装作好奇的样子,跟着去问:“这还能帮忙缴费啊?靠谱吗?”

立刻就有阿姨对她说:“怎么不靠谱了!天蜀可是大公司!”

“妹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天蜀是好公司,处处都想着我们老百姓。以前是天蜀带头收纳下岗工人,现在呢,也是天蜀带头给我们方便。”

“天蜀买的东西质量好,又实惠,我就喜欢在这儿消费!”

短短几年时间,天蜀在蜀都外的名头算是立住了。

“刘叔,”出了超市,苏观月给刘不闻打电话,笑盈盈的,“你的小超市已经铺展开啦?”

“哈哈哈……”刘不闻笑着道,“现在只开了几家试点,德都这边有两家店,涪都有三家。如果下个月收益不错,再接着扩张。我这不想着等作出成绩了,再来向苏总汇报吗?”

这声苏总叫得可真好听。

苏观月挑眉笑:“给我汇报?”

刘不闻:“小超市的想法是苏总想出来的,报告也是苏总主笔的,我就是个实施人,当然要向苏总汇报情况。”

刘不闻给苏观月讲他开这五家试点店铺的历程,他本来以为,小超市改革或多或少会遇到点儿困难,没想到简直是一帆风顺!

这五家店铺,是由两家分家拆分而来的。换地址、装修、员工培训,都没有一点儿问题。超市规模缩小了,管理还比以前容易许多。

刘不闻以为最难的事儿是去谈代缴资格,没想到他一去和政府沟通,那边直接给他开了绿灯,派人去和各大厂聊!

“刘总,这是利民的好政策,我们当然要给予支持!给予帮扶!”政府也希望天蜀能做出成绩。便民便民,为人民服务嘛。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时间,第一批小超市就成功转型,顺利开张了。

刘不闻:“只看周营业额,以前,同成本的分店只能勉强在外资店的挤压下苟活,赚不了多少钱。但现在的便利小超市,利润的的确确高出不少。就看这个月结束后的营收情况了。”

苏观月:“刘叔,我也等着你那边的好消息了,你那边要是做得好,天蜀总部才敢跟着改革。”

苏观月挂断电话,汽车驶入德都的山里。

车上还放着几本养殖相关的书籍,苏观月一行人有空的时候就看看书。要搞养殖,他们都得从头学起,胡云广和小宋时常喊累,但也只是喊着玩玩,都在知道多学一门技术不是坏事儿。

养殖看着简单,但养猪养鸡还是养鸭养兔,每种动物需要的饲料都不一样,对水质、气温甚至土壤也有不同的要求,还要考虑周边环境,考虑排废水的问题。

现在的废水处理没有后世那么先进,就算是二十年后的大型养猪场,也才刚刚引入变废为宝,把粪便变成肥料盈利的技术,而现在只能利用最基础的沼气池发酵技术,去建立生态养殖场。

苏观月他们都不是专业的,但他们必须得懂一点相关知识,免得选址的时候被人忽悠。

小宋和胡云广都是文科生,看着这些生科资料,看得脑袋疼。

修狗不怎么看得懂,但他大受震撼:原来做生意什么都得会啊!

苏观月会修家电,会开超市,现在连养殖也学会了!小男孩看向姨姨的目光都满是崇敬,看得苏观月背上起一层鸡皮疙瘩。

越往山里考察,苏观月就越觉得,把养殖场开在这里是有前景的。

首先是南北相通的地理位置,交通方便,可以轻易把肉制品输入川南川北,甚至输送到省外。其次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水质都很适合养殖,而且地域开阔,建造成本很低,不会占用农田。

再有一点就是人力便宜,有大把的劳动力。

德都政府在搞扶贫,要是能带动山村居民致富,不仅政策上有优惠,还能有扶持金!

苏观月刚开始倒没有动扶持金的念头,毕竟开养殖场成本高,这点儿金额也就是蚊子腿。直到她去几座山村里考察一遍,突然就动了扶贫致富的念头。

她在周边几家小型养殖场里考察时,那些养殖场的管理人或多或少都会向她抱怨:“在这儿开厂什么都好,就是得防着周围居民!”

“为什么呢?”苏观月问。

“嗐,穷山恶水出刁民啊!”管理员一脸痛苦面具,“偷鸡偷鸭偷猪的都算好的了,还有人往你的养殖场里投毒!他赚不到钱,他就希望你也赚不到钱!”

说得苏观月一行人心惊胆战,苏观月恨不得回蜀都,找柳三旺借几只狼狗再来考察。

然而真正进山逛了一圈之后,深入了解这几个山村的生态情况后,苏观月的想法就有了改变。

说到底还是一个穷字。

山里的村民穷,自家饭都吃不起,你却在人家旁边开养殖场,养那么多鸡鸭鱼肉的,人家怎么会不眼红?

人性如此。

憨厚老实的人当然也有,并且不少。但一两个红眼病,就足以带坏整个村子的风气,搅屎棍啊!

苏观月当然反感村民偷鸡摸狗甚至投毒的行为,如果是她遇到这事儿,她恨不得直接把人弄进局子里。

但在工作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苏观月也知道,反感是没有用的。道德约束更没有用,法律也仅仅只能起震慑作用,解决不了根本。

要想长远地做下去,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带动村民致富,不管是对村民,还是对天蜀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事儿。

村民们能赚到钱,天蜀也能拿到优惠,做好养殖场,两边互惠共赢。

既然要扶贫,就不能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给人养活自己的技术。苏观月目前的构想是,天蜀可以建一座大型种猪场,用低价把猪苗卖给农户,等农户将猪仔养大出栏,天蜀再进行统一的回收。

还可以促进农户成立合作社,形成良性的养殖氛围。

以前村民眼红别人的养殖场,但现在他们人人都开始养殖了,人人都有合作社的股份,谁还会舍得下毒乱搞嘛?

这么一个多月过去,资城那边的养殖场也终于给了回复,元厂长大老远跑来德都,亲自和苏观月谈。

山里的老人还是不愿意离家,不愿意去外边发展产业,但元厂长愿意!他想走出大山,技术入股,跟着天蜀单干!:,,.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