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我想种田很久啦

第38章 生意【修】

  • 作者:兩碗米饭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1-17 16:20:00
  • 章节字数:6840字

这两天虽然说是休息,但是也没闲着。

她和黄婶子终于把她想要的布偶做出来了,第一个成品是一个小老虎。

今年是虎年,这个小老虎就当是给三三的满月礼物。

这个试验品只有手掌那么大,里面塞着旧棉花,小老虎鼓鼓的身子,摸起来软软的,看起来像是真的一样。

十月打算做的大一些,将老虎身子拉长,弄成枕头的样子,里面塞上棉絮,或者稻壳,摆摊卖出去。

黄婶子一听可以卖钱,干劲十足。开始调整尺寸重做样品。

十月画了一个小老虎,之后又画了小狗、小猪、小兔子。

她按照现代的玩偶的样子画的简笔画,根据记忆,剪裁成形状不同的布片,然后让黄婶子缝上,看哪里不对,黄婶子再调整。

黄婶子效率很高,一天就把四个小动物的样品做出来了。

两人又到到裁缝铺子买了些碎布回来,又让黄大叔帮忙看看哪里可以弄到稻壳,到时候塞到布偶里面,可以给小孩子做枕头,也可以用来没事抱着玩。

当然最好是弄棉絮在里面,只是棉絮贵,摆摊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所以一个样式,只有两个是塞棉絮的,其他的都塞稻壳。

这两天,两人一直在挑布,拼色,弄造型,最后成品都是黄婶子的动手做的,还绣上小动物的头,鼻子嘴巴,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塞上碎布,不是很平整,但是样子是出来了。

阿平和金金几乎爱不释手,大家都说肯定能卖钱。

黄大叔也找到青山县的一个磨坊,装了两大袋子稻壳回来。

稻壳这东西磨碎了可以用来喂猪,但是这些粗壳,喂猪也不行,而且县城里几乎没什么人养猪,这些东西,往日都是扔掉的,或者谁家造房子和黄泥的时候,掺上一些。但也不是随时都有人用的。

黄大叔去磨坊的时候,坊主正准备扔了,听说黄大叔要,直接让装了两袋子。

看着被稻壳填充的鼓鼓的四个可爱的小动物,既有古代绣工的典雅,又有现代卡通玩偶的萌感。

十月对这生意更有信心了。

再过三天就是青山县的赶集日,可以利用这三天做上十几个,因为是用的碎布拼的,配色不同,最后出来的效果,肯定每一个小玩偶都是不一样的,每个都是独一份,而且不会再有。

这两天十月和黄婶子在忙着做布偶,黄大叔把木板车也修好了。

每天运水有工具了,最重要的是去北地的重要工具有了。

自从黄大叔登记去北地,他们一家人都忙了起来。

黄大叔天天出来找活干,有天帮人做木工,主家剩下不少木料没什么用,说是要当柴火烧掉。黄大叔问主人家讨要过来,正好用来修木板车。

黄婶子自从在这边有的忙,几乎不回家了。

黄大叔和二黑子每天回家,爹娘也不留饭给他们爷俩,他天天在外面找零活,随便在外面对付一口。

二黑子几乎都是散养着,偶尔帮谁家跑个腿,也能赚个包子混口饭。这几天爹娘都在这边,他也跟着过来帮着打下手。

这两天爷俩几乎都在这边帮着干活,然后在这吃一顿饭,晚上只回去睡觉。

黄大叔也看明白了,爹娘心里没有他这个儿子,他走的也无怨无悔了。

黄大叔修好了木板车,还剩下几块木料,就顺便做了一个木架子,放在开元他们的屋子里,他帮着开元把院子里的石板放在木架上,就是一个简易的学习桌了。

开元每天就在窗前的这个位置,认真写写画画。

这两天家里人多,阿平也不怎么出去玩了。

偶尔小豆子也过来,他们俩再加二黑子,三人叽叽喳喳的在院子里说闲话,唐开泰看着他们无所事事,于是在一边教他们背书识字。

从《三字经》开始。

其实阿平学过《三字经》的,但是这一年来奔波逃难,学的那点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

不知道是因为觉得新鲜,还是对读书有某种敬意,三个小孩学的认真极了。

先学了“人之初,性本善”,很快会背了,还急着让教下面的。

唐开泰不肯,在地上用树枝划出字的样子,让他们记住。

开元把这六个子写在纸上,让他们盯着看,记在脑子里。

黄婶子看着二黑子蹲在地上划拉着写字,眼睛都红了。

她想,去北地的对的,以后就跟着唐家大郎他们。这一家子以后肯定差不了。

这几天忙着弄布偶的同时,十月又有了新的赚钱计划,她打算孵小鸡。

有天门外有人叫卖小鸡崽,那会儿正是阿平他们休息的时候。

阿平听着小鸡崽唧唧咋咋的叫声,跑去院子外面看。

他只看到过别人卖大公鸡或者老母鸡,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小鸡崽。

卖鸡崽的老伯,放下篮子,掀开盖子,里只有十几个黄嫩嫩的小鸡崽挤作一团。

他好想去摸一摸,但是他不敢,怕给人家摸坏了。只跟着买小鸡崽的人家后面看。隔壁两个邻居,一家十只,一家八只,全给买了。

卖鸡崽的老伯拎着篮子走了,阿平才回到院子里。

见大家正坐在那看着他,他有些紧张,大哥教他们认字背书的时候,太严厉了,他以为大哥气他贪玩。

“小鸡崽好看吗?”唐开泰问。

阿平站在离唐开泰三步远的地方,看了唐开泰一眼,看样子不像生气,但是也很严肃,他低下头,小声回答。“好看,黄色的毛毛,小小的。”

说完抬头看唐开泰,见他没有笑,又去看十月的屋子,恰好看见十月推开窗冲他笑。

“想不想要养小鸡?”

阿平点头。

“先好好和你大哥背书认字,到了北地,咱们也养。”

“嗯!”

唐开泰倒不是和阿平生气,而是有些微的急躁。

三个孩子习,阿平是最聪明的,也是因为之前稍微有点底子,背的快。但是他注意力不集中,一点都不自律。不像二黑子,二黑子干什么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就是小豆子都比阿平认真。

说了阿平几次,他还不长记性,大家都在院子里,他竟然就跑出去了。

可是阿平年纪最小,他也不是真的夫子,有点火气,也不好直接就撒出来。

只能给他点脸色,让他长长记性。

从外面有叫卖小鸡崽的声音传来的时候,十月就问黄婶子小鸡崽好不好卖。

黄婶子告诉她好卖,尤其是村子里很多人买。

像这种走街串巷卖鸡崽的,应该是家里孵的小鸡崽多,提前出壳了,还没到赶集日,自己养浪费米粮,才走街串巷的卖。这种情况非常少,而且很快就卖没了。

十月算计了一下,孵小鸡大概二十多天就能出来了。就是不知道成活率咋样。

一个鸡蛋在县城里买是一文钱,一只小鸡崽三文钱,这个钱可以赚。

小时候自己被丢在农村,和奶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

每年春天,奶奶都会孵小鸡卖钱。

偶尔中午回家吃饭,奶奶忙着做饭,还让她帮忙掀开孵小鸡的被子,给里面的鸡蛋翻翻身,透透气,免得太热了。

卖了小鸡崽赚了钱,奶奶会给她买新玩具新衣服。

她对孵小鸡是很熟悉的,也知道怎么看这颗鸡蛋是不是可以孵小鸡。但是从来没有自己操作过。所以心里没底。

而且他们租的这个院子,没有炕,加热也是个问题。

运气不错的是,黄婶子的爹就会盘炕。

十月都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运气。当下决定一定要试试孵小鸡这个事。

可是她说想要盘炕孵小鸡,在走之前赚一笔的时候,黄婶子和黄大叔都摇头。

“还得盘炕,还得买鸡蛋,还得孵出来才能卖,卖不卖的掉还不一定。折腾这一通,就只能孵一次就走了。不值得。”黄婶子说。

黄大叔也说,来回收鸡蛋,还要准备柴火花费人力。最重要的是,十月自己没有实际操作过,要是不成,就全都白折腾了。

两人一说,十月也有些动摇,再看看金金也是皱着眉头满是担忧。

这个生意他打算和唐开泰一起做,到时候赚了钱一半一半分,于是看向唐开泰。

似乎在等她询问一般,他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试试,不成就当积累经验,反正到北地也是要弄的。成了就赚到了。”

阿平早就跃跃欲试想要说话了,大哥说完也立刻表态。

“我相信十月姐姐一定可以孵出小鸡。”

有人支持自己,十月自己就更坚定了。

“好,那咱们就试试。”

她自己算了下帐。

盘炕就盘一个两米长一米半宽的,一次至少可以孵五百个鸡蛋,五百个鸡蛋直接到村子里收,四百文没问题,盘一个炕满打满算一百文。

卖小鸡崽的话,三文一只,就算只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那也是一千两百文的收入。

扣掉成本,一个月可能赚七百文,这真的不少了。都翻一翻了,非常值得冒险一下。

在这青山县,能卖两次衣服样册赚点钱,这种机会不多。到了北地,衣服样册这些怕是更难赚钱。

现在是有一点赚钱的机会,她都不想放弃。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