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刘辩:开局召唤林黛玉拔杨柳

第37章 京兆尹盖勋手中的长安营

  • 作者:笑西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2-01 05:57:40
  • 章节字数:5084字

长安城北,渭水河畔。

夜幕降临,星辰寥落,皇甫嵩的大军只能安营扎寨。

“前面就是京兆尹长安城,我们大军行经之处,并不能遮掩行踪,想必以盖勋盖元固之能,应该早就发现了大军行踪!”

皇甫嵩眺望渭河,心里并不轻松。

“将军放心,如今我军探马已经撒开百里,牛辅大军要真的追来,我们有充足时间备战。”

荀彧的确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帮手,皇甫嵩如今将军中的情报和文书工作,都委托给了他。

“长安得到消息,意味着安邑的牛辅也一定得到消息了。”

皇甫嵩不知道牛辅的大军为什么反应会慢一拍。

他不知道的是,盖勋的确知道了皇甫嵩大军到长安的消息,甚至是刚出扶风郡就知道了。

但盖勋并未阻拦大军过境,而且是紧急调动长安营人马,准备与皇甫嵩一起对付董卓。

而牛辅同样得知了消息,不过这家伙忌惮甚至畏惧皇甫嵩的威名,进军缓慢迟疑。

牛辅以快马向洛阳传讯,打算自己苟在后面,等待董卓的指令或者援军。

只能说董卓的这个女婿,多疑而胆薄,的确上不得台面。

此时的盖勋,就在长安城墙上眺望着北方的渭水。

“士孙都尉,槐里侯的大军已经安营扎寨了吗?

“府君,槐里侯的大军已经于渭水北岸安营扎寨了!”

长安府鹰鹞都尉士孙瑞,全身甲胄抱手行礼,看向盖勋的目光十分敬重。

“府君,槐里侯尽起三万大军,直奔司隶,此举不和朝廷章程,恐非好事?”

破敌都尉魏杰忧心忡忡,大汉兵马调动都是有规律的,雍营尽起,一看就有山雨欲来的乱世之感。

“当今,洛阳局势风云激荡,我正担心董卓势大,我不能匡正,如今槐里侯大军至此,定是安我大汉社稷!”

盖勋并没有多做解释,如今洛阳的乱局不过十来天,长安这些都尉不可能尽知董卓与天子的博弈。

能被灵帝看重的盖勋,的确本事不俗。

盖勋虽然在长安为官,但深得灵帝刘宏的信任。

每逢有军国大事,刘宏都会下手诏向盖勋请教对策,并多次赏赐盖勋,这样的荣耀,让盖勋对汉灵帝可为忠心耿耿。

刚到长安的时候,长安营只有官兵五千人。

盖勋为了对抗凉州叛军,便向朝廷奏请征募士兵凑齐一万人,并表奏征辟士孙瑞为鹰鹞都尉,魏杰为破敌都尉,杜楷为威虏都尉,杨儒为鸟击都尉,第五儁为清寇都尉。

要知道都尉与校尉是一个级别,也就是说,盖勋相当于在长安给汉灵帝又拉起来了一个北军五校。

“牛辅的西凉军动向如何?”

“牛辅大军皆为西凉铁骑,行动迅速,估计明日午时就能追上槐里侯的雍营大军!”

士孙瑞这个人也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出身书香门第,起家大将军梁冀属官。

中平五年(188年),擢鹰鹞都尉。

初平元年(190年),担任执金吾。

经司徒王允引荐,出任尚书仆射,参谋诛杀董卓,事成之后,归功于王允,拒绝封侯。

兴平二年(195年),担任卫尉、尚书令,从驾东归洛阳,途中为乱兵所杀。

盖勋挖掘他后,一直当左膀右臂培养。

“长安营怎么样了?”

“府君放心,一万大军整练一年,虽不说能媲美北军五校,但也绝不是西凉叛逆所能匹敌!”

士孙瑞满脸自信,长安作为大汉故都,一些机构设置并没有荒废!

汉武帝时期留下的武库和将作大监,在盖勋来长安后,迅速恢复运转。

如今的长安营,论装逼,可能比西园军也不差。

“好好好!

皇甫义真为臣忠恳,此行东去定是戡乱勤王!

我盖勋蒙受先帝恩德,今日当报!

董卓逆贼,祸乱朝廷,今日合该剪其羽翼,断其臂膀!”

盖勋手锤长安城墙,拳头直接砸出血丝来也毫不在意。

刘辩作为汉灵帝的嫡长子,继承皇位可谓是传承有序,他十分认可。

只可惜,大将军何进太废!

而牛辅作为董卓的女婿,手上掌控者三万西凉铁骑,是守护董卓西凉大后方的威慑力量。

“府君,末将请战!

给我五千人马,定叫那牛辅小儿葬身渭水!”

士孙瑞士气高昂,顿时一旁的破敌都尉魏杰,威虏都尉杜楷,鸟击都尉杨儒,清寇都尉第五儁也纷纷请战。

“好好好!

将有敢战之心,士有争先之气,大汉煌煌啊!

传我将令,鹰鹞都尉士孙瑞、破敌都尉魏杰,威虏都尉杜楷率领本部人马带着粮草肉食,跟我一起去劳军!

鸟击都尉杨儒,清寇都尉第五儁镇守长安,但有趁机起乱者,斩!”

一条条军令,有条不紊的布置下去了,整个长安顿时以军管形式高效运转起来了。

对于这一天,盖勋早有准备,就在董卓准备行废立的那一天,他就收到了朝中尚书令卢植的来信。

实际上两人品性相投,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可惜,因为手上兵力不足,他没有轻举妄动。

正准备联络皇甫嵩,没想到他自己率领雍营大军直入长安了。

“将军,京兆尹盖勋,带着肉食粮草,还有军械前来劳军,不过是数千人马押送的!”

早有夜不收,将长安城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回报给皇甫嵩。

“文若,怎么看?”

皇甫嵩皱着眉,这带着大军而不是世家门阀劳军,他还是第一次见,是敌是友难以分辨啊。

“将军,盖元固声闻海内,与先帝更有相知恩遇,此来定是为国援手!”

荀彧眼眸中,闪烁着精芒。

守宫令掌皇帝用纸笔墨及尚书诸财用、封泥。

这让荀彧有足够的机会熟知朝野诸位大臣的品行和关系。

“嗯,煌煌炎汉,天命不绝,自有忠臣良将安邦定国!

传我命令,打开辕门,随我出营迎接!”

皇甫嵩气宇轩昂,如同苍鹰傲立在渭水之滨。

沿岸的火把,亮如白昼,照耀着盖勋大军渡河的艨艟。

“槐里侯,别来无恙乎?”

盖勋一舟当先,身披轻甲,腰悬利剑。

“元固兄,洛阳一别,已有经年啊!”

皇甫嵩比盖勋要年轻几岁,他对盖勋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品行也十分敬佩。

“槐里侯,你大军过境,不知是否得到了洛阳的消息?!”

一上岸,盖勋也不遮掩,直接问起皇甫嵩调兵的意图和原因。

“元固兄,稍安勿躁,来,我介绍一下,这是大汉守宫令、雍营监军荀彧荀文若,他带来了天子诏命,我才尽起雍营大军!”

这种事情,当然要荀彧来说,才更有说服力。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