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大明第一莽夫

第265章 背刺

  • 作者:朕闻上古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6-09 18:28:02
  • 章节字数:6310字

乾清宫内。

汤昊还在与朱厚照商议细节。

然而一个人的到来,却是让君臣二人顿时傻眼。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太后,朱厚照的亲娘!

一见到张太后那怒气冲冲的模样,汤昊和朱厚照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不安。

这是哪个混账狗东西,将消息通传给了张太后?

来不及追查此事了,朱厚照必须要想办法度过眼前的难关。

他笑着上前想要搀扶张太后坐下,却是直接被张太后给无视掉了。

“除了汤侯,所有人全都出去,任何人不得靠近门口一丈之内!”

听到这话,宫女官宦吓得连连告退,禁军甲士当即手按刀柄严阵以待,任何人胆敢窥伺就会出手拿人。

大殿里面,只剩下了张太后、朱厚照和中山侯三人。

看着张太后如临大敌的模样,朱厚照故作疑惑地开口问道:“母后,这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你做的好事”张太后脸沉了下来,怒斥道:“皇帝,你想做什么?难道连这皇位都不要了吗?”

“儿臣没做什么事啊,母后这是又听了什么谣言……”

朱厚照着糊弄过去,可惜张太后早已知道了实情。

“哀家虽在这深宫之中,却不是聋子瞎子!”

张太后怒气冲冲地质问道:“皇帝,你是不是打算引宗室入朝?”

“没有的事,儿臣怎么可能会让宗室藩王再次掌权呢?这可是祖宗成法啊……”

朱厚照强忍着心中的惊怒,继续跟张太后插科打诨,试图先将他老娘给糊弄过去,然后再去追查那个该死的内贼!

“你少跟我这打马虎眼!你是我生的,你有什么心思别人看不出来,哀家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张太后直接表态,厉声道:“不管你们君臣二人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此举绝不可行!”

“解除藩禁,重用宗室,一不留神我家就得重蹈建文的覆辙!”

“太祖高皇帝的儿子们哪个是好惹的?太宗文皇帝当年都不敢把他们的权力全部剥夺,而是慢慢地废掉了他们的兵权,这才坐稳了江山!”

说完这句话,张太后的语气也不由软了下来。

“儿呐,你一定要留神呐!”

“不要以为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室天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些藩王哪个是好惹的?”

“太宗皇帝费尽千辛万苦这才将他们给削废了,结果你现在倒好,反而要重新给他们掌权的机会,万一他们生出异心,联合起来就又是一场靖难啊!”

朱厚照下意识地扭头看向汤昊,后者也是满脸阴沉。

距离他们商议宗藩新制,过去还不到一天,就有人猜测出了他们的真正目标,并且还将此事捅给了后宫之中的张太后,借用张太后之手来约束皇帝,还真是好手段啊!

朱厚照心中同样惊怒到了极点,他想不明白究竟是何人所为。

后宫早就被四卫禁兵清洗了两次,那些外朝安插的眼线大部分都被成功拔除,仅仅只留下了一些故意释放假消息的眼线罢了。

那么,张太后是从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又是哪个不怕死的混账,想要“借刀杀人”?

“母后,这消息从何而来?”

朱厚照冷着脸追问道。

但张太后却并没有正面回答。

“不管你们想要做什么!”

“绝不可以引宗室藩王入朝,绝不可以让他们掌权!”

“皇帝,这江山社稷不是你一个人的,若是出了什么闪失,哀家有何脸面下去见你父皇啊?”

听见这话,朱厚照心中更是烦躁不已,怒火也在不断升腾!

就在他即将发飙的时候,汤昊终于开口了。

“太后娘娘,这是微臣之计……”

“哀家就知道!”张太后勃然大怒,“中山侯,你究竟想做什么?”

“蛊惑圣听,进献谗言,难道你非要搅得天下大乱不可吗?”

面对张太后的无端指责,汤昊依旧镇定自若。

他很清楚,张太后就是一个没有政治智慧的妇道人家,被人利用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所以他懒得跟这样的人置气,而是语气平静地反问道:“太后娘娘可知,这些藩王宗室积攒下来了多少财富?”

张太后闻言一怔,并没有开口回答。

因为,她确实不知道。

“如晋王、秦王等从洪武年间就开始就藩的一代亲王,藩国不除传承至今,他们一方面通过繁衍后代向朝廷不断索要更多的钱粮,另一方面则是在封地内兼并田地搜刮民脂民膏,一代代积攒下来的财富说是富可敌国都丝毫不为过!”

“而陛下想要中兴大明,那钱粮就是绕不过的难题,不管是训练战兵还是朝廷开支,各个方面都要花费钱粮,若是钱粮充足那中兴大明自然不在话下,所以这些藩王积攒下来的家底,不如拿来给陛下治国!”

张太后眉头一皱,冷笑道:“你是想用重新掌权的机会,换取皇帝得到这些藩王宗室的支持?”

“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藩王如今虽然是馆在笼子里面的老虎,但是在笼子里面的老虎依旧还是老虎,皇帝一旦给了他们尖牙利齿,你怎么保证不是在养虎为患,日后皇帝不会遭到反噬?”

说到底,张太后真正担心的,还是天家易主!

毕竟靖难之役的教训就摆在面前,皇帝此刻却想引宗室藩王入朝,给他们重新掌权的机会,换做是谁恐怕都会心生不安!

“他们没有这个胆子去反噬天家,也没有这个机会!”

汤昊面容平静,道:“藩王一旦入京,就会立刻被锦衣卫和东西二厂给盯着,若是胆敢做出什么勾结朝臣图谋不轨之举,厂卫就会立刻将其拿下,然后该杀的杀该废的废,没什么好说的。”

“太后娘娘担心的,无非就是天家易主,可是娘娘想过没有,藩王宗室被禁锢在地方上面,就是一头被关在笼子里面的老虎,他们没有实力与天家争夺皇位,但是他们可以争夺百姓血食。”

“与其任由这些藩王宗室在地方上面祸害百姓,不如把这一头头老虎给放出笼子,谁敢张牙舞爪心怀异心,那就砍死便是,留下那些听话的宗室藩王,辅佐皇帝陛下中兴大明,何乐而不为呢?”

“娘娘方才也说过了,这些藩王宗室已经失去了兵权,就算给他们一些决策权和议论政权又猛能如何?他们没有行政权,自然也没有掌控兵权的机会,就算当真心怀异心,难道还能说服满朝文武拥戴他窃取皇位吗?不可能的!”

“再者,自从天顺之后,文臣缙绅把持朝政,推行愈发严苛的藩禁政策,明显就是故意打压宗室藩王,二者之间本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陛下引宗室力量入朝,朝堂之上才会多出一股新兴势力与文臣缙绅抗衡,打破他们对朝堂的掌控封锁!”

这些道理,张太后难得听明白了。

不过她还是难以理解,或者说不能接受藩王宗室重新掌权。

“哀家记得你们不是把都察院收入麾下了吗?那为何朝堂之上还是文臣缙绅的一言堂?”

“因为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同样是出身士绅缙绅,说一千道一万也难免会有私心存在!”

汤昊叹了口气,解释道:“就好比朝廷让一个御史去追查他亲眷所犯下的罪行,自己人查自己人,最后还能查出来个什么?”

“朝廷安稳运行的正常模式,应当是朝堂之上有两三方势力互相角力,即便会有明争暗斗,但只要皇帝能够压制得住,那就足以确保江山稳固!”

“然而现如今的大明朝堂,却是文臣缙绅的一言堂,即便他们内部也有争斗,但终究是一致对外的,比如对宗室藩王的打压,比如对武将勋贵的压制,这就是最好的证明!”(www.)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