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嘉和纪事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根究底

  • 作者:四时清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4-23 05:36:22
  • 章节字数:6478字

不到一日的时间,两家粮店先高价卖粮,再低价收粮,粮食一点儿没少,却赚到了不计其数的银子。可谓是这场风波的最大赢家。

听到这里,卢明远对这两家粮店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便向李伍其追问这两家粮店的背景。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还真问出些猫腻来。

据李伍其所说,沛县县城中的这两家粮店一家姓黄,一家姓周。都是在城里经营了数十年的老店。

不过,常去这两家粮店买粮的熟客都知道,早在几年前他们的主家几乎在同一时间换了,早就不姓黄和周了。只是不知为何,这招牌却一直没换,还是叫黄记和周记。

庆云楼身为城中最大的酒楼,自然少不了跟这两家粮店打交道。与他们来往的多了,便知道他们背后站着同一个新主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这个新主家似乎跟县令大人高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那两家粮店恰是在高呈上任后不久换的主家。这似乎更加坐实了高呈与他们的关系。

李伍其话里话外,都传达着一个意思,那就是粮店与县令高呈沆瀣一气,利用县衙散播出去的假消息在百姓中造成恐慌,借机获利。

卢明远对粮店可能跟高呈勾搭成奸一事并不感到意外。他更在意的是这两家粮店是哪来的那么多粮食供全程百姓疯狂购买。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他的这个问题很快就从李伍其那里得到了解答。

李伍其信誓旦旦地表示,以两个粮店正常的库存,是绝不可能在百姓的疯抢下卖了大半日粮食还没卖完的。最有可能的解释便是,沛县粮库被盗的粮食落入了他们手中。而所谓的粮库粮食被盗运出城不过是一个障眼法罢了。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那沛县粮库和武库被盗一案,大概率是县衙之人自导自演的一场监守自盗的闹剧。

这样一来,此案是否真如县衙官员所言的那样,是青州反贼暗中指使,就很难说了。

青州反贼很有可能不过是县令高呈等人推出来的替罪羊而已。毕竟青州反贼大逆不道,把脏水泼到他们身上,既合乎情理,也能把自己给择干净。

当然,后面这些猜测都是卢明远自己推想的。李伍其只是点到为止地指出那两家粮店看似卖不完的粮食或许与丢失的粮库有关。

但不论如何,沛县县令高呈站在大齐朝廷的对立面,这个事实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唯一不确定的是,他到底代表哪一方势力。或许高呈本身就与青州反贼是一伙儿的,他命人把田贵等人抓起来,强行给他们扣上协助青州反贼偷盗粮库、武库的罪行,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的戏码。

有了这个猜测,卢明远又跟李伍其打听起高呈的身份背景来。

卢明远此前在彭城郡城的时候,倒是听郡丞刘全禄说过一嘴沛县之事。当时刘全禄颇为不满地表示,沛县官员背后有皇亲撑腰,一向不怎么听郡守府的管束。

那时候卢明远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便没有多问。所以他对沛县这些官员的具体情况了解得并不多,只能求助于李伍其。

李伍其也没有辜负卢明远的期望。他把县令高呈还有县尉李于泽等人的身份背景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县令高呈出身于司州高氏的嫡长房。司州高氏也是个传承久远的世家,但他们在司州的势力和影响力却远远比上郑氏、王氏这些大世家。

这主要是因为高氏最初兴起和扎根之地并非司州,而是北方的凉州。大概百年前,这世上还只有凉州高氏,而没有什么司州高氏。

前朝末年,世道大乱,凉州地界脱离了当时朝廷的掌控,被各种势力所割据。各个势力之间今日你打我,明日我灭他,相互征伐,乐此不疲。

与此同时,北边和西边的域外势力也趁乱把黑手伸进凉州,想要分一杯羹。使得凉州更成了不见天日的混乱之地。

混乱之处,凉州高氏还可以仗着数百年积累下的家族底蕴得到各方势力的忌惮或敬重。

但随着凉州地界混乱程度的加剧,局势越来越糟糕。凉州高氏再如何长袖善舞,也无法同时与所有的割据势力保持良好的关系。

尤其是那些出身底层,靠着一身武力和江湖义气拉起一支人马的势力首领,反而看不惯凉州高氏这种高高在上了无数年的世家大族。他们与凉州高氏的人产生摩擦后,根本不会有什么顾忌,直接抄家伙就干,让凉州高氏十分被动。

随着凉州地界的局势越来越糟,凉州世家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有一些世家选择抱团取暖,或者干脆选中一个割据势力倾力支持。

也有一些世家对当时的朝廷还抱有期望,决定举族向南迁徙。司州高氏当时便是向南迁徙的凉州世家之一。

他们在迁到司州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局势也就比凉州好一些。朝廷无能,天下大乱,到哪里都无甚差别。

无奈之下,凉州高氏便留在了司州,成了司州高氏。

虽然有世代交好的司州本地世家相助,高氏从凉州迁入司州,并在司州真正扎根下来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但这些其实还不足以让高氏伤筋动骨。真正让高氏一落千丈的,是他们将宝错压到了与大齐太祖相争逐鹿中原的另一势力上。

大齐立国后,太祖为人宽和,并未追究司州高氏。当然,他也不可能像对待那些支持他的世家那样,对司州高氏一视同仁。

司州高氏也有自知之明,一直小心翼翼地低调行事,生怕有朝一日不慎惹了事,让大齐太祖新账旧账一起算。

司州高氏沉寂了数十年,自然无法跟得上其他不停高歌猛进的世家大族,实力严重折损。慢慢沦为了彭城刘氏这种二流世家。

若不是他们传承久远,在司州有无数姻亲故旧只怕连叫司州高氏的资格都会被剥夺,只能冠上一郡甚至一县之名了。

司州高氏显然是不愿意继续沉沦下去的。在多次试探了大齐皇室对他们的态度之后,他们最终做了一件让天下世家大族都惊掉下巴的事。

泰和二年,司州高氏主动上书求娶皇室公主。

要知道,因为顺宗朝那场世家与皇子之争,大齐世家与皇室的关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便是此前与皇室关系亲近的世家也有意拉开了与皇室的距离。

这种影响直到当今皇帝即位之初,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世家与皇室宗亲之间关系泾渭分明,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双方极少通婚。

司州高氏在这种情况下公然求娶皇室公主,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背叛了世家集团。

这对于一些保守的世家,尤其是在顺宗朝那场风波中利益受损的世家而言,是赤裸裸的背叛,绝不能容忍和接受。

其他世家明里暗里质询、责问的声音不断传到司州高氏。当时司州高氏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即便压力和阻力重重,司州高氏还是坚定地把和皇室通婚一事执行了下去。

而他们求娶的皇室公主,昌邑公主,也绝非等闲之辈。

昌邑公主并非当今皇帝的亲生女儿。她的父亲是顺宗朝的皇子,当今皇帝的异母弟弟,宪郡王。

宪郡王生母不得宠,连带着他在顺宗皇帝那里也得不到多少关注。

但宪郡王是个好学且有大志向的人,只是他的志向并非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而是当个驰骋沙场的大将军。

他为了这个志向每日勤学苦练,甚至在顺宗皇帝为他指婚前便与一个志同道合的武将之女私定终身。他足够幸运,最后成功求娶了那位武将之女。

顺宗朝时,北漠入侵,在大齐北境掀起了连年的战争。在大齐边军节节败退,北境情势危急之际,宪郡王夫妇数次主动请缨前往凉州抗敌。

顺宗皇帝再不把这个儿子放在心上,也不愿意放他去随时可能性命不保的战场。所以,一直不肯松口答应宪郡王夫妇的请求。

但是,随着北境的情势越来越紧急,士气低迷,民怨沸腾,眼看着前线就要全面溃败,终于有朝臣联袂上书请求顺宗皇帝恩准宪郡王夫妇北上抗敌的请求。

他们认为宪郡王乃皇子之尊,去往北境既能代表皇帝陛下犒赏三军,提振士气,也能以身作则,鼓舞军民上下一心,共抗外敌。

顺宗皇帝最终没能顶住朝臣的压力,放宪郡王夫妇去了北境。

宪郡王夫妇到北境后,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稳住了北境局势。之后,他们夫妇二人便坐镇凉州,与北漠大军周旋。

北漠人很快也注意到宪郡王夫妇成了他们攻破大齐北境的最大障碍之一。他们不惜以数千精锐做饵布局,将他们夫妇二人逼入绝境。

宪郡王夫妇不愿被北漠人抓住,成为威胁大齐的人质,双双自刎而死,只留下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女。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