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

第四十章

  • 作者:寤藜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17 10:51:06
  • 章节字数:4614字

《给古人盘点我推的历史名人们》全本免费阅读

【汉朝武帝之后的皇帝是主播知识盲区,只知道有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和永元之隆,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和帝刘肇都是挺优秀的皇帝,具体多优秀咱也没细致了解过,反正汉朝明君多就对了,这里就不聊了,我们进入第二部分——闲话唐宋。】

被点名的汉朝皇帝们:……

你知道的也不算少啊,怎么就知识盲区了呢?依我们看你就是懒!

【聊秦汉的时候用的是顺序,唐宋咱换个方式,用倒序,先聊宋朝。】

唐朝人:莫名松了一口气。

宋朝人:心,又悬起来了。

【有一说一,宋朝经济文化和科技确实都挺繁荣的,不然也不会成为存在感最高的割据政权。具体高到什么程度呢?主播以前背朝代顺序的时候唐宋元明清背得极其丝滑,完全意识不到宋是混进了大一统王朝堆的不和谐因素。】

其他朝代的人:哈哈哈哈!你到底是在夸宋朝还是嘲讽宋朝啊?

宋朝君臣齐齐自闭了,为什么一开始就是如此直击灵魂的嘲讽?

【除了祖传软骨之外,宋朝可以夸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医学上有“儿科之圣”、“幼科鼻祖”钱乙和“法医学鼻祖”宋慈,数学上有著名数学家杨辉和秦九韶,艺术上有王希孟和张择端,还有闻名世界的博物学家苏颂、“活字印刷术鼻祖”毕昇和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沈括。】

“沈括?”章惇和赵煦惊讶地对视一眼,是他们认识的那个沈括吗?

【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人,嘉祐八年进士,北宋时期科学家、政治家。可以说是世间少有的全才。《宋史》评价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著名学者张荫麟说沈括“不独包办当时朝廷中之科学事业,如修历法,改良观象仪器,兴水利,制地图,监造军器等;不独于天学、地学、数学、医学、音乐、物理学,各有所创;不独以文学著称于时;且于吏治、外交及军事,皆能运用其科学家之头脑而建非常之绩”。同时,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也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1979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新发现的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星”。】

“虽然之前已经见识过一次后世对百工之技的重视,但再次听到这种极高的待遇还是会感到很震撼。”赵顼对着王安石感慨。

“再过不久,沈存中的孝期就满了。”王安石道。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彼此的想法不言自明。

沈括可以被拉出来好好干活了。

与此同时,正在家看光幕的沈括莫名其妙打了喷嚏。

【除了科学和艺术之外,宋朝的文学也是极其繁荣的,像什么柳永、范仲淹、晏殊、李清照、秦观、周邦彦、陆游、辛弃疾那都是咱的老熟人了,当年上学的时候就没少背他们的诗词。还有唐宋八大家里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一群成为了必背考点的男人们。想当初主播默写唐宋八大家的时候总是记不住曾巩,经常把一些熟悉的诗人词人混进去占他的位置,还疑惑明明写诗词写得好的诗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我不熟的曾巩入选了八大家呢?后面错多了才后知后觉唐宋八大家是散文八大家,不是作诗作词的八大家。啊,只能说感谢曾巩不爱写诗,不然我们要背的诗词量可能就不止现在这些了。】

北宋

曾巩:感谢就不必了,我比较希望你能记住我的名字。

赵顼:朕的朝堂还真是卧虎藏龙,居然满朝都是名扬后世的大文学家和科学家。

“宋朝的文化确实繁荣。”李世民算是对那句“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的话有了点实感了,“后世人只是凭借记忆随口一提就能说出这么多人,那她没记住的呢?估计更多吧?”

【要说宋朝文坛巨擘,那必然得数苏轼,东坡居士论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论词直接开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论散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论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论画也是该领域的一代重要人物。总之用一句话形容就是:非常之优秀!】

满朝文武将目光投向苏轼。

众臣:为什么有些人不仅现在出名,以后更出名啊?

【但惊艳了主播时光的北宋白月光是王安石。】

赵顼:有眼光!

【主播也说不清到底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先进入了视线,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先刻进了脑海里,亦或者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先照进了现实,反正当主播意识到的时候,这些诗已经再也忘不掉了。很神奇,主播背过很多诗,也忘过很多诗,唯独王安石的诗从来没忘过。】

“王荆公的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陆游笑道。

【主播之前想过要不要专门整一期王安石专题,但后来发现重心不太好找。首先主播不是啥文学专家,做不到深入分析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其次王安石除了文学家之外最重要的身份就是政治家和改革家,想分析他的政治成就避不开王安石变法,很不巧,这也是个很难完成的大工程。虽然知道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已经三冗两积,国家财政年年亏空,变法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富国强兵,但具体改革措施主播还是没办法了解透彻。而且讲改革就肯定要涉及党争问题,什么新党旧党,你攻击我我陷害你的,苏轼差点折在乌台诗案里,蔡确真实成了车盖亭诗案的牺牲品,看多了容易气死。】

苏轼:你们是真的可怕!

未来的党争竟然恶劣到如此地步吗?王安石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总结就是新党上位搞旧党,旧党重新得势搞新党,再然后新党翻身疯狂报复,旧党攻击新党小人误国,但旧党自己也不见得是啥好东西,把打回来的地送出去这种事他们也没少干,而且新党旧党各自内部还有争斗,整个过程主打一个胜利者的狂欢,全员恶人。

最后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