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清穿)

第 17 章

  • 作者:四担白米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4-30 04:29:32
  • 章节字数:4526字

到达东堂的时候,天边尚有一些烟青色。

东堂距紫禁城很近,据说只有一华里左右,从钟楼上远眺,就见那肃穆庄严的金瓦红墙,在晨晖中仿若一头渐渐苏醒过来的雄狮,由内向外一层层传导出来的唱喝声就像狮吼一般,震慑整个京城。

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我才为自己穿越到这个时空略感庆幸!

我将亲眼见识中国作为世界最强国的风范,我将看到千古一帝康熙,我将踏着历史的脚印笑看大清风云!

下楼来正遇上郎世宁,手里抱着一个偌大的罐子。

他关切地问道:“秋,贝勒府怎么样?吃早饭了没?”

“一言难尽,回头再说吧,你们要做什么去?”我摇头,贝勒府的人吃早饭的时间是在下早朝后,往往等着男主人回来一起吃,早晨起床之后一般不吃东西,如果饿的话,就垫几块点心,早晨赵嬷嬷拿了几块萨其马给我,甜的有些腻了,我实在吃不下。

我好奇地掀开他怀里的坛子,一股清香的米粥味窜入鼻中,顿时口水泛滥起来,“这是什么?你们的早餐么?”

朗世宁道:“这是要送去慈善院的粥,给你留了早餐,在餐厅里。”

此时罗怀中抱着拿着几本小册子出来,那小册子的封面上画着鲜红的十字架,估计是要去讲经。

戴唯德则在门外喊道:“秋,你先去吃早餐,我们等你一起走。”

我点点头,郎世宁把罐子交给杜德美,带我一起来到餐厅。

途中遇见两个东堂原来的神父,他们没跟我讲话,只是冷漠地点了点头。

“能住习惯吗?”郎世宁为我端上今日的早餐,在我对面坐下来。

我直言道:“不习惯。”

不过这久违的粥和油条也太赞了吧!!还是中国好!回来是对的!

我发自肺腑地感叹道:“真好,你们也开始接受中国特色早餐了!”

朗世宁摇头笑道:“不,不,这是特意为你准备的。”

我挑了挑眉,只在他眼中看到了无边的柔光,心里的烦躁慢慢沉淀下来。

“刚住一天,不习惯也正常。假以时日,相处久了也许就习惯了。不过,我听说皇室家庭一时风光一时惨淡最是变幻无常,大清皇帝最讨厌儿子们结党营私,因此不愿意皇子们同宗教扯上关系,咱们有很多教友因为劝皇子入教或者跟皇子亲王们走得太近而被皇帝诛杀,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可知道?”他担忧道。

我心里一惊,一口粥卡在了嗓子眼上。

康熙皇帝不禁天主教传播,却禁止皇子入教,还用雷霆手段警示传教者不可靠近皇子亲王。安东尼明知如此,还安排我住进贝勒府,而十四贝勒居然接纳了!他们这是合起伙来抚皇帝的逆鳞啊!我不会成为最后的炮灰吧?

郎世宁见我惊惧的模样,双手握拳在桌上锤了一下:“我们去找安东尼,你今天不要再回贝勒府了。”

我都站起来了,忽然想起安东尼昨天说的话,心里很没底:“就这样去找他可能没用,他肯定回拿教廷和传教事业的发展来压我们。而且……”

我左右看了眼,压低声音道:“而且,这事儿可能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郎世宁没太明白。

我有些模糊的猜想:安东尼如此亲近十四贝勒,恐怕不是他个人行为,会不会是教廷授意?教廷提供给我们很多皇室成员资料,是有用意的,他们怕是以为十四贝勒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想提前押宝,以提升在华利益。

否则我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大胆。

和朗世宁说了以后,他的看法是:“传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何况安东尼的安排根本是在和当权者作对!教廷不会冒险支持这种举动。我们先找他,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就把这里的情况写信报给教廷。”

“好!”

可惜安东尼一早出门,并不在教堂。我们决定先去慈善院,回来再找他。

慈善院就在东堂附近,由前任司铎所办,迄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是专门帮助穷苦人特别是穷孩子的机构,性质相当于现代的收容所。

城内一些流浪汉和孤儿在这里常住,还有些穷苦人也经常到这里求助,东堂的神父们每天都在这里施粥,也给他们治病。

罗怀中认为这是个绝佳的传教机会——在人们受苦受难时,给他们帮助,告诉他们这些都是仁慈的上帝赐予,那么人们自然感激涕零,并且相互转告,长此以往,上帝就会成为中国人心中新的救世主。

其实康熙治下的中国被称为盛世,至少京城是担得起这个光鲜称号的,所以乞丐并不多见。

于是,慈善院里就有一副令人哭笑不得场景:等候我们救助的大多数是那些懒得动弹的流氓乞丐,求药的也不全是抓不起药的贫民而是有钱舍不得掏的葛朗台。

流氓乞丐懒洋洋地窝在墙角里晒太阳,像指挥自家佣人一般指挥着我们盛饭加菜,而‘葛朗台们’则揪着罗怀中的衣袖不依不挠地追问:“怎么就给这么点药,你们耶稣老爷这么小气啊?”

还好,这里的孩子们还是天真烂漫的,也是懂得感恩的,吃完饭就很乖很听话。

我们把画册发给他们,郎世宁给他们讲述圣经中的故事。我坐在他身边,和孩子们听得一样认真。

虽然这些故事早在船上的时候就听了好多遍,可他讲故事的时候那种平和的声音、安详的神态,总给人一种平淡幸福的感觉。

戴唯德的方法更妙,他教孩子们唱圣歌。

众所周知,音乐是无国界的,音乐也是流传最快的,想一想,如果满大街的孩子都唱圣歌,谁还不知道仁慈的耶稣?

只可惜他唱的是英语,我打算回去钻研钻研,将歌词翻译成简单易记的汉语。

下午我们回到东堂,用过午饭之后小憩了一下,然后接着要去中国教友家里讲经,查访他们近来的心灵感悟。

刚要出发,安东尼回来了。

他满面红光,十分热情地同我们打招呼,然后告诉我们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在近几天,皇帝陛下很可能会接见我们!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