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离职后,我中了五千万

第736章 有区别对待

  • 作者:我在丛中笑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21 08:25:14
  • 章节字数:3606字

“老板,我们去晨济药业了,刚开始还挺客气的,但是后来我们报价了以后,对方就换了一副面孔,不想和我谈了。”

前去关中洽谈的投资经理在向刘伟汇报进度。

“什么情况?你们难道乱报价吗?报低了?”

“没有,没有,老板,一切都是按照您的意思报的,我们也报了2亿5千万,我们也对他们做过一个简单的评估的。”

“这价格有问题吗?”

刘伟也是一脸问号,不是都说准备两亿多卖给小鬼子,自己出这个价格有什么问题。

“他们说我们的出价太损了,这么大个公司竟然才开这么点价格,至少也要5个亿,一点没诚意,我提了下小鬼子的消息,他们竟然说是不实的,和鬼子国的谈判是集团上面的人专门负责的。”

只言片语,但是已经能捕捉到了一些信息,大概这就是要区别对待吧,5个亿和2点5亿的区别。

倒也不是非要买下这家中药公司不可,只是图个省事,但是不代表他人傻钱多,这下就没什么好期望的了,先看看热闹吧。

“行,我知道了,你在那边再待几天,看看有什么变动,有什么最新进展再告诉我。”

“好的,老板!”

收购不顺也很正常,这种生意上的事,还是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这么来看,人和那边可能是没有对方的好啊。

虽然他很想破坏掉小鬼子收购的计划,但是他也不能乱出价,到时候出到个四五亿,对方一拍手成交,然后跟小鬼子分钱去了。

传出来的信息说,这个收购中药的小鬼子公司背后其实是三井财团控股的,已经在国内染指了很多行业,从钢铁到水到中医药等等。

他对三井家族确实没有好感,但是也不能因此不顾一切的去阻拦,把自己先给干懵了。

有这么些钱,还不如拿去投资中草药或者买点实用的。

刘伟制定的初步计划,是在今年内投资个3家制药公司,医院的话就是随缘了。

医院这一块,大部分都是公立的,但是从前几年医院自负盈亏以后,很多医院都在积极拓展自己的外部收支渠道,比如合作分院,医生串台等等。

大家都是需要吃饭的,自负盈亏,那就需要加大医生自己的业务量,去靠多看病多做手术拿到提成。

全国共有医院数量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862个,占比不到20%。这些医院都包括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此外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还包括中医类门诊部、诊所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0个,总数达到了个,全国一共有103万,中医类不足10小时。

这些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分布于各个城市,并且还涵盖了农村和偏远地区,这个赤脚医生政策和以前的中医流传有关。

中医更多是以诊所的形式存在,这其中一个原因是传承的问题,中医的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有历史的诊所多数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父传子子传孙,或者带着几个徒弟开枝散叶。

现在很多医院和诊所都还肩负着帮忙抗疫的大旗,要在其中投入人力物力。

当年非典的时候,中医也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很多中草药尤其是板蓝根,银翘片,清瘟胶囊等等被纳入了治疗方案中。

中医有它的独特之处,但是现在快节奏的社会,并不一定会给与它时间去发展,他们总是想快,并不知道标和本的区别,只要眼前看不见了,那就是都好了。

所以很自然的,中医在发展上得到的重视,并没有西医那么多,似乎有股力量一直在压缩它,在限制它,在排挤它。

中医的发展也离不开中药,大多数中药的种植时间很长,一年生都已经是很短的药材了,但是西医的药相对比较容易生产起来,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

而且现在的药材商,为了能让药材长得快,很多都是各种高科技手段,使得药材的药效也远不如以前,这些问题,都是影响中医发展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医和中药药材是需要并行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等他们从关中回来,再去洽淡下有意向要融资或者出售的中医诊所,刘伟的目标是要打造两个不同的类型,一个下沉,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让中医发扬光大。

另一个往上做,为那些富人病们寻求合理的调理健康方案。

让刘伟万万没想到的是,三井至健此时已经来到华夏了,他就在长安。

英格兰受挫以后,这哥们现在又重振旗鼓,要来华夏走一遭,寻找点适合做的事。

“少爷,村上宏志报告说,有一家来自魔都的公司来问价,想要和我们公司抢那个中药企业,我查了下,您猜是谁?”

池草耀司在和三井至健汇报情况。

“刘伟???”

三井至健直觉就猜到了刘伟的身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