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回到北宋当明君

第一百六十四章 军功爵均田露出一点边角

  • 作者:吾谁与归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4-30 11:41:03
  • 章节字数:4848字

不找罪魁祸首,找张孝纯这个软柿子捏吗?

李嗣本乃是将门李家之后,童贯乃是异姓王,金兵至,或逃或降,对得起大宋给他们的优待吗?!

他们何曾有一点勋贵的觉悟?

“幸太原军民一心,据守朝曦、开远、金肃、怀德之门,屡次击退金兵,设壮兵,专充修城,昼夜不止,此间大义,天地泣啼。”

“昔有鬬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今有太原百姓毁家纡难,奋死报国,朕,大惶恐。唯恐无颜以面河东乡亲。以负民意。”

“吾皇万岁。”太原城民瞬间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没有白做,他们是真的把自己的家都毁了,抵抗了金兵兵锋。

官家直接将他们写在了诏书里,那再多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王禀军都,惟尔公忠秉性,智勇超伦。系江山安危与一身,不负圣命,忘生死而决。我宋之定国侯也。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种师中进太尉衔,擢集团军将,遣河东路制置使。种朴进上将军衔,擢集团军副将,遣河东路保卫指挥使。宗泽进偏将军衔,擢偏将军,遣河东路营田使,岳飞进中校尉衔,擢旅级,遣云州观察使,统亲事官四千余人,镇守雁门关。”

“种师道进大元帅衔,擢广阳郡王,遣天下兵马大元帅。钳制天下兵马。”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王禀进上将军,擢军都指挥使,遣河东路保卫指挥副使。”

“太原城民人人升爵三级,为下士衔。”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入内内侍省都知赵英,宣。天下兵马大元帅种师道,奉。河东路制置使种师中,行。”

“授玉鱼袋、金鱼袋、银鱼袋、铜鱼袋。”

这些差遣,太原城民听懂了,都是升的这些守城大将,在河东路之战中有大功之人。

只是这些衔是什么意思?

他们一脸糊涂。而且好像太原城民每个人都升爵三级,是何种意思?

赵桓看着太原城民疑惑的眼神,知道这需要解读,赵桓也早就准备好了文书。

所有的衔,都是种师道这一个月半月的时间里,写下的大宋新兵制。

上等卒为经过训练后的普通军卒,分田十亩地。

下士、中士、上士因有功有别于卒,是为士,分田二十亩、二十五亩、五十亩。

偏都尉、下都尉、中都尉、上都尉为基层军官,分田百亩、一百五十亩、二百五十亩,配铜鱼袋。

偏校尉、下校尉、中校尉、上校尉为中层军官,分田十顷、二十顷、三十顷配银鱼袋。

偏将军、右将军、左将军、上将军为上层军官,分田二十顷、五十顷、一百顷、两百顷。配金鱼袋。

太尉、节度使、元帅为高层军官,分田三百顷、五百顷、一千顷、配玉鱼袋。

大元帅,分田一万顷,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对于这一级,赵桓只打算给种师道一人,如果种师道离世,就废除此衔。

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衔实在是太危险了一些。

是为新军功爵均田乡吏二十等。

现在地都在地主手里,怎么分?成为了一个让赵桓有些头疼的问题。

所以他的新军衔的释疑里,并没有把分田多少写出来。

但是。新军衔释疑中,解释了为什么要分新衔。

原来那套五十二转军爵不能用吗?

不能。

这就是赵桓的回答,因为军爵五十二转是糊弄天下贼配军的一个梦想。

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终北宋南宋完成这五十二转,普通人做到建节这一级的只有两人。

狄青和岳飞。

狄青被文臣活活吓死,岳飞更是千古奇冤。

连螨清皇帝都看不下去,给岳飞建祠堂,又给武穆祠面前铸四跪像。

那为什么建立新军爵?

完全是下士可转业安置为里长,中士可转业安置为亭长,上士可安排为书令史、偏都尉可以安排为县尉,是不入流品的官员。

而下都尉可以安排为县衙从九品入流正官,中都尉可以安排为县丞一级从八品官,到偏校尉则可以安排知县事,县令这一级别的正八品官员了。

这才是真正毁灭将门勋贵、毁灭士绅把持县以下一级权力的杀手锏。

太原城里有几处公栏,专门张贴此事,只是太原守城的时候,连太守府都拆了,这公栏,自然也是拆的干干净净了。

随便找了几块大石头,一些随军文书,开始给太原城民解释这新军衔的各种好处和理由。

每说到一处,都引起阵阵惊呼。

当兵的能退役,不仅能退役,还能当官?

这大宋是要变天了吗?

而赵桓的车架也没有停歇,走到了安置王禀的伤病营。

进屋之前,赵桓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草酸味,这个味道很熟悉,有点像后世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

消毒,胡元这家伙倒是会活学活用,有几分样子了。

赵桓也见到了王禀。

【王禀:汴京人,字正臣,行伍出身,官至婺州金华观察使、步军都虞候,参与镇压宋江起义。而后镇压方腊起义力战敌将景德,声名鹊起,擢捷胜军军都指挥使,从童贯攻打辽国,败于白沟,驻守太原。】

【金兵至,而建武军节度使李嗣本投降,王禀率三千捷胜军出城力战,战通敌卖国李嗣本,靖康元年,太原援绝,军民断粮,城陷,犹率次子王荀等疲兵巷战,身中数创,投河而死。】

【完颜宗翰寻得王禀父子尸首,剁成肉泥,拍马践踏王禀尸身。】

【太原城四十万军民,尽数被屠。太原军民坚守二百五十余日。】

【王禀尚在襁褓的孙子王沆,被王家忠厚老仆抚孤乞讨南下,中岛临安长平乡,结草为庐。】

【而后其王禀被追封安华郡王,王沆袭封安化郡王,为海宁安化王氏始祖,近代著名大师王国维为王沆二十九世孙。】

【对你的忠诚度77/100,对大宋的忠诚度100/100.】

赵桓沉默,他摸了头上一把冷汗。

如果当时在汴京第一次庙算的时候,他稍有迟疑,没有让种师中率领秦凤路精兵转道晋中,前几日的太原城之战,太原城怕是要被破了。

幸好,幸好当时自己没有怂啊。

赵桓还在庆幸,王禀已经从病榻上翻下了身。

“罪将王禀见过官家。”王禀这个大动作,让本来愈合的伤口,又沁出了些许的血丝。

罪将?这如何说起??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