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穿成小奶包,全家听我心声开挂了

第91章 大灾年蝗虫过境,人畜避让!

  • 作者:又又就是双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4-30 23:28:02
  • 章节字数:5250字

蝗灾要远比旱灾还让人畏惧!

旱灾还能盼着下雨,蝗灾不仅是地里的庄稼被吃得干干净净,蝗灾时期的蝗虫还有毒。

先前有人不忍粮食被蝗虫祸害,就抓了落单的蝗虫,打算把它们烧了做干粮。

结果,一家子都被毒死了。

且蝗灾的蝗虫又是无孔不入,一个不慎门窗没封好,就会钻进来。

要是钻入地窖,那是连里面的东西都会一扫而空!

就连人和牲畜它们都不会放过。

曾有人见地里的庄稼,马上就要能收了,却被这些可恶的蝗虫祸害了。

哪个能不心痛啊,这些都是活命的口粮,便出门下地收粮。

结果,人被蝗虫咬得到处都是包,没多久便因伤口感染死掉了。

还有些活畜没有保护好,也是被蝗虫啃得干干净净!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的,只有经历过,才知道那种绝望。

毕竟如今草都要绝了,若是闹起蝗灾,没有东西给这些毒物饱腹,可不就是要嚯嚯牲畜和人嘞!

本以为蝗虫已经走了,便是安全的,没成想却又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

难道真是老天爷要绝了大家的活路吗?

干旱再起,还没有完全解决,已经让很多人心生绝望,各地方也有多股暴动。

刚刚自妹妹那得到的寻水之法,还没来得及分发至地方,结果这又来蝗灾!

到底是为何啊?

难不成真的是皇帝失德,所以上天降罪人间?

哎!……

霍子珩无力地闭上眼睛,他已经无法想象蝗灾时,将是怎样一幅人间惨剧。

姜麟也是眉毛皱得紧紧的!

他是暗卫,虽然听不到唐昭昭的心声,但是自霍子珩的神情,他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件非常……

不好的事!

唐老太倒是还好,毕竟她早就从孙女那得知,会有蝗灾。

唐家又早早养了鸡和鸭,足足有上万只!

唐昭昭此刻焦急不已,嘴里啊啊个没完,小手一会抓住霍子珩的衣服,一会向唐老太招招。

【咋办?这是蝗虫的初期状态,叫若虫也叫蝗蝻,因与蝗灾时期的蝗虫有所不同,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这就是蝗虫。】

【而这时候却是治理蝗虫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后面的治理就难多了!】

【照目前的形态来看,也就是一个月后蝗灾必成!】

小娃娃因为担忧,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她这副模样,让唐老太和霍子珩忍不住一阵心疼。

本该无忧无虑,懵懂无知的小娃娃,却每日操心得比他们还多。

明明她自己不需要担心这些,可是她却想得比谁都多。

偏偏嘴硬,从不承认自己善良。

【我有一整套的方案,可是……可是我不会说话,咋办?且我的文字和现在的也不相同!】

【鸡和鸭放在田里,让它们找地里的蝗虫吃,这个倒是好沟通,我画画就好了。】

那治疗蝗虫的药咋办?我的那些药不方便拿出来。

且那些药要是被有心人发现,难免会招祸,到时候自己这一大家子咋办?

【那就只能诱捕蝗虫,再用草药进行驱赶这样才安全!】

【哎!好想现在就会说话,真的好想啊……哎……愁娃啊,真的好让娃犯愁呀!】

“嗷呜……嗷呜……

小家伙急得最后学了好几句狗叫,秒睡!

众人:……

好好的娃儿咋学够叫

见熊彪屁颠屁颠的围着主人打转转,全都笑了,以为这是娃娃和狗狗之间的沟通。

只有霍子珩和唐老太知道,这是唐昭昭急狠了!

心疼又无奈地苦笑。

“唐奶奶,关于蝗灾的治理办法,请您一定要告诉我,我会安排人分发各地,事关天下万民,此等功德无量之事,我代万民谢过唐家!”

“其实连年灾荒,朝廷早已没粮赈灾,就连军粮也要没了,全指望这次秋收。”

“如果再赶上蝗灾,就算度过了瘟疫,也是要饿死更多人。”

“且北方其实战事频发,将士们都是饿着肚子在抵御蛮人,所以唐奶奶,我……我……”霍子珩低声说道。

“放心吧!蝗灾这是大事,老婆子我分得清。”

想到前线饿肚子的将士,唐老太心里难免一阵唏嘘。

“咱们这里的粮食,都拿去给将士们分分吧!无论怎样也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这哪还有力气杀敌呀!”

说着,唐老太就抱起孙女,回了!

一路上都是眉头紧锁,这前线将士饿肚子那是天大的事!

搞不好那就是要亡国!

她虽读书少,但也明白,一旦做了亡国奴那子子孙孙就全完了!

蛮人习惯将别国子民变成奴隶!

奴隶可比现在更苦啊,看了一眼自家的子孙,心里暗自下定决心。

晚饭后。

唐老太将儿媳妇们叫到了一处,把白日的事情,全交了个底儿。

一时间屋内愁云密布,叹息声此起彼伏!

却又一筹莫展……

大家都知道事态的严重,谁也不愿意亡国做奴隶!

可,这不是十个人、百个人,而是整整十万将士的温饱。

这得要多少粮食!!!

不敢想啊,因为那数字实在是庞大到让人绝望的地步。

柳芸娘眉头紧锁,瞥向院外的树,灵光乍现。

“哎唷,娘,我想起来了,咱们山里还有几棵栗子树!要是全部采摘下来的话,估摸着还能有六七百斤!”

众人点头,大家受此启发,思想纷纷活跃起来。

张翠云:“娘,咱家先前种的菜也都长起来了,马上也能顶顶肚子。

尤其是那豆角不仅开花还有长长的小豆角,这东西顶饿不说,我看那产量还不低。

有了地里的菜,那咱家先前存的那些熏兔子,野菜干就都可以拿去送给前线的将士。”

高兰兰:“娘,咱们萝卜也种了不少,虽然还没到丰收的时候,但萝卜缨子也能吃,倒是可以间一些出来,也能充野菜。

哎!这时间太不凑巧了,若是能等到上秋收就好办了。”

唐老太深深叹口气。

“今年这个秋收怕是也两说啊,地里已经有蝗虫了,老张头把老二老三叫过去,怕是为了商量这事呢!

今儿下午小川他们几个去地里抓虫子玩,结果咱家丫头认出了蝗虫。

打明儿起,咱家就要把鸡和鸭赶到地里去吃蝗虫了。

这是大灾年,草都不见几颗,那些蝗虫饿很了,可是不会放过活畜和人的。

虽然娘对咱家丫头有信心!

但对这乱世的人心,没把握啊!

所以蝗灾要想办法带着大家一起度过去,不能只顾咱们自家一亩三分地。

到时候大家没收成,就咱有粮,那咱家不就成了活靶子,自然也就没了活路不是……

这几日多多动员人,下地先抓蝗虫,甭管是不是,抓就对了。

总之要想办法,不能干看着!

啥事,干就对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