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一章 岂不是一桩美事

  • 作者:张九文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18 00:37:29
  • 章节字数:9172字

肥皂的名声就如一阵风吹遍了长安城,就当是给这个将来的市场先吹吹风。

李承乾揣着手坐在崇文殿的墙边,又是一声叹息。

于志宁蹙眉道:“殿下何故叹气?”

“诸国使者都是想和亲的吧,就如薛延陀的夷男可汗。”

闻言,徐孝德点头道:“夷男可汗确实向陛下递交了国书,尚公主愿与大唐结为连理。”

李承乾皱眉道:“自周襄王为了伐郑,娶狄女为后,以来近千年,就算是有汉和亲往下一年一年的数,和亲之策的失败之处显而易见。”

于志宁笑道:“臣本以为殿下无心国事。”

“孤怎么会无心国事,那都是孤的手足兄弟,手足姐妹。”

只要不说他的女儿如何如何,徐孝德面对其他事还是很积极的,他连忙道:“殿下是想反对和亲之策?”

“在你们看来孤不该参与这些国事,是吗?”

于志宁连忙道:“殿下若反对和亲,臣愿意替殿下劝谏陛下。”

李承乾揣着手还是一脸的无奈,又道:“让两位见笑了,反对国事,反对朝政,可能到了我这个年纪,你们都觉得孤叛逆了。”

于志宁连忙道:“殿下,万万不可这么说,若和亲之策不合适,臣一定会进谏的。”

或许别的孩子有叛逆期,李承乾根本没有叛逆期,还要怎么叛逆,又不是被爹娘宠坏的孩子,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大唐足够强大又何必和亲?孤始终想不明白,两国外交又何必嫁女呢?”李承乾啧舌道:“近来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于志宁与徐孝德相视一眼,也是无言。

不多时,宁儿脚步匆匆而来道:“殿下,太上皇来了。”

闻言,于志宁道:“殿下的疑惑,臣回去之后定会好好思量,再给答复。”

徐孝德也是躬身行礼,“臣告退。”

宁儿瞧着两位离开的背影,低声道:“殿下,他们还是不够坚定。”

李承乾揣着手站起身,准备迎接太上皇李渊,一边回道:“让宁儿姐见笑了,孤心中寂寥,难寻知己。”

“殿下如今是需要与东宫能够一条心的人。”

“一条心?他们不批评孤就不错了,况且孤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

宁儿姐又道:“陛下还未答应和亲之事。”

李承乾颔首道:“就算是有,也要搅黄了它。”

有时候觉得当一個太子,身上的担子又很重。

家事国事哪个都要担忧,一想到现在大唐捉襟见肘的外交手段,实在是头痛不已。

有时候真的很想自己做皇帝,学刘邦将父皇封个太上皇,从此大唐爷孙三辈人,就有两个太上皇了。

这难道不是一段佳话吗?

站在殿前,李承乾继续与宁儿低声说着话,道:“宁儿姐,要不你来当东宫主官如何?我看你来辅佐孤就很合适。”

宁儿捂嘴笑道:“殿下又拿奴婢开玩笑了。”

“你与孤的价值观就挺合适的。”

“殿下!”宁儿忍着笑意又是一瞪眼。

明明知道殿下真有这种想法,宁儿深知自己的身份,脸上带着笑意,只想将这些当玩笑话。

不远处有争吵声传来。

一位两鬓微霜的老人家快步走来,他一边走还在与身后的太监争吵着。

“陛下,容老奴先去禀报太子来迎接。”

听老太监说着,李渊神色不悦道:“通禀什么?这是朕的孙子。”

李承乾跟着宁儿迎上前,作揖行礼道:“孙儿,见过皇爷爷。”

李渊抚须,沉声道:“你的病好了?”

李承乾笑着道:“孙儿痊愈了。”

左看右看,李渊不住点头,又是一掌拍在这个大孙儿的肩膀上,道:“这身子骨还是不够硬朗,我李家的孩子不该如此孱弱的。”

“皇爷爷说的是,将来孙儿一定好好锻炼体魄。”

李渊神色严肃,扫视四周,道:“听孝恭说伱东宫的饭食不错,朕近日看宫里的饭菜实在没胃口,来你这里用饭。”

说罢,这皇爷爷再次扫视四周,道:“高士廉人呢?”

李承乾看了看身后的崇文殿,道:“就在殿内。”

李渊走路大步流星,走入殿内,就见到了正在煮着拉面的高士廉。

原本棋盘上的残局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被他收拾了起来,现在的棋盘上也空荡荡的。

“来了?”高士廉像是见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一脸的笑容。

“拿酒来!”李渊朗声一句,便坐了下来。

宁儿与东宫一众宫女拿来了酒水与一些简单的家常便饭,一个葱花荷包蛋,一碟羊肉,还有些豆芽菜。

高士廉盛好了一碗拉面,道:“尝尝。”

李渊端过碗,喝了一口清亮的汤水,而后便大快朵颐往嘴里送着面条。

李承乾在一旁坐下,揣着手有些惆怅。

这下好了,东宫真的成面馆了,而且还是不用付钱的那种。

李渊吃着面条道:“当初说起的婚事,现在又有了波折,你个老家伙也松了一口气吧?”

高士廉抬眼看了一眼太子,又道:“是呀,老夫当初也不答应这门婚事。”

李渊嘴里嚼着面条。

这太上皇一副老顽童的模样,说来就来,说吃就吃。

皇宫中,上上下下,谁敢拦着这位太上皇。

李承乾坐在一旁,手撑着下巴目光看向殿外。

李渊又灌下了一口酒水,感慨道:“李孝恭那小子说得不错,东宫的饭食滋味更好,朕当初吃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那些东西真是给人吃的?”

闻言,让那位陪着太上皇而来的老太监无地自容,只能默然。

太子是高士廉的大外孙,太子又是太上皇李渊的大孙子。

李渊是爷爷,高士廉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外公,毕竟他是长孙皇后的舅舅,而当年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就是高士廉抚养大的。

两家亲家能够坐在一起,在孙子的东宫喝着酒吃着饭。

酒水喝得正酣,李承乾忽然拿起筷子敲着碗唱道:“珍惜上天赐予我的金色华年,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一年复一年……”

孙儿忽唱起来,李渊聚精会神听着。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日月旋转……”

也不知是不是酒水上头,李渊红着眼也跟着唱了起来。

歌有着十分豪迈的调子,大声唱出了那句再活五百年。

一曲唱完,殿内又是久久地寂静。

可这世人谁又真能活五百年,李渊与高士廉都已是一头白发。

李渊瓮声道:“好歌,男儿就该唱出这等豪迈!”

高士廉笑道:“若真能活五百年,此生也就够了,可人生短短数十年当真是不够。”

说话间,两位老人家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位孙儿的身上。

李承乾连忙道:“看您二位坐在一起,孙儿有感而发。”

李渊道:“听闻你将立政殿那帮孩子都接到东宫了?”

“回皇爷爷,母后身体需要调养,孙儿才想着为母后分忧。”

“嗯,这样也好,朕也听闻了,撤走了香炉之后,立政殿内空气洁净,很适合养病。”

只要长孙皇后还好好的,高士廉就愿意一直帮着李家。

李渊心知肚明,也不愿意直接说破,而是觉得酒足饭饱了,便起身离开。

走到李承乾身边,他停下脚步,重重拍了拍这个孙子的后背,嘱咐道:“承乾啊,你是个好命的孩子,你的这位舅爷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话语声不大,就爷孙俩能够听到。

李渊继续道:“于志宁也好,徐孝德也罢,都不如你的这位舅爷,若他能够教导你,朕也死而无憾了。”

悄悄话说完,李渊走出了崇文殿。

李承乾站在殿外行礼相送。

送走了爷爷,再次回到殿内。

高士廉抚须道:“太上皇与殿下说什么了?”

“皇爷爷说于志宁也好,徐孝德也罢,都不及舅爷您来辅导孤。”

高士廉摇头道:“老朽年纪大了,那两位也是老朽向陛下举荐入东宫为官,殿下放宽心,他们都是正直之人。”

“孤自然是相信舅爷的。”

“嗯,少打人家女儿的主意。”

“孤没有。”

“没有?”

“有一点。”李承乾讪讪一笑,道:“让舅爷忧虑了,孙儿只是觉得那丫头很面善,而且很有天分。”

高士廉又看了看一旁的宁儿,眼神犀利仿若能洞察人心,缓缓道:“在你身边有如此厉害的女子还不够吗?”

“若孙儿不是太子也就罢了,可孙儿是太子,对东宫储君来说不够。”

“哼,好大的口气。”

一边说着,高士廉眼中多了几分欣赏的神色,道:“你们都先出去。”

宁儿与其他宫女稍稍行礼,快步离开崇文殿。

眼下殿内就剩下了爷孙两人,高士廉道:“那日休沐,太极殿宴席过后,得知你让东宫女官照顾徐慧,老朽便让人打听了,你的眼光很不错,徐慧确实是个有才学有天赋的丫头。”

“原来舅爷早就在为孙儿打算了。”

“你是老夫的大外孙,老夫不帮着你,还能帮谁?”

李承乾又是讪讪一笑,“谢舅爷帮扶。”

高士廉气馁道:“不是一次两次了。”

“谢舅爷屡屡帮扶。”

“杜荷的事是你授意的?”

“原来这也被舅爷看穿了。”

高士廉接着道:“你以为他长孙无忌凭什么给杜荷一千贯钱?那还不是老朽让他拿钱出来,好在这件事他并不知晓内情,此事老朽已帮你堵住了。”

言至此处,高士廉干脆坐在了这个孙儿的身边,皱眉道:“你的东宫明明什么都不缺了,还要让杜荷给你造纸?”

李承乾淡淡道:“舅爷,东宫的一切都是来自父皇。”

高士廉反问道:“不然呢?”

李承乾回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闻言,高士廉眼神多了几分欣赏,道:“实话实说,你比李泰那小子强。”

“青雀不论是才思还是文章都比孤厉害。”

“你比他更有野心,青雀不过是个有点小聪明的孩子罢了,不足为惧。”高士廉说得轻描淡写。

李承乾尴尬一笑。

高士廉压低嗓音,俯身道:“什么赵节,什么红楼,或者你要什么样的女人,只要老朽一句话,徐孝德都会将她的女儿送到东宫,交给你,这些都不重要的。”

李承乾神色狐疑。

“哈哈哈。”高士廉摇头一笑,忽又神色严肃,道:“不过只有等东宫有了太子妃,老朽才能成全你,那丫头很漂亮吗?”

“看起来很一般,孙儿在意的是她的才能。”

“你觉得太子妃应该是个什么人选?五姓女如何?”

“孤的妻子要温良贤淑,并且女方母系一脉简单,人丁不能太旺,好控制。”

“还有什么事,是老朽不知道的。”

“其实根本没有曹先生。”

“嗯,接着说。”

李承乾道:“孙儿与河间郡王有生意往来。”

高士廉点头道:“再说。”

“孙儿现在就想做皇帝。”

“嗯……”高士廉抚须半晌,啧舌道:“嗯?你刚刚说什么?”

“一点念想,让舅爷见笑了。”

殿内一声叹息,高士廉缓缓道:“做皇帝又不是儿戏,在老朽看来,天下是你们李家的,你是储君,这天下也迟早是你的。”

“您也说了,是迟早的。”

“唉……”

高士廉对这个孙儿还是很满意的,就是太满意了,与这位太子再继续说下去,说着说着,再说下去,就要开始谋划造反,谋反篡位了。

“天色不早了。”高士廉忽然道,他吐出一口酒气,缓缓道:“老朽今天喝得有点多了。”

李承乾道:“舅爷,您是醉了吗?”

高士廉点头道:“老朽这就回去。”

“您慢走。”

“殿下不用送了。”

李承乾还是送着高士廉走出了皇宫的承天门,在门外还有他老人家的仆从等在这里。

看着舅爷被仆从搀扶着走远。

李承乾这才收回目光,揣着手走回东宫。

见殿下一脸的愁容,宁儿上前道:“殿下,与许国公谈得如何?”

李承乾淡淡道:“东宫该有个班底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