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换宋

第6章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赴新途(求收藏!)

  • 作者:迷路的小野人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01 03:05:17
  • 章节字数:3488字

天高云淡,秋意渐浓。

吉水县往西边的官道上,奔着两匹骏马,若是仔细观察,却也能瞧见两匹马后面,还坠着一匹马。

此马倒也寻常,只是马上之人,魁梧硬朗,在这年头很也少见,吃的粮食尚且不够,哪里还有余粮长身体,多是天赋异禀。

“谢相公本意将你由吉水知县转任户部员外郎,只是韩相公觉得你长于赋税一事,且江南西路匪患严重,给你担当大任,迁转江南西路转运判官。”

丁常任勒马放缓速度,到底是上了年纪,这本策马奔腾,畅快倒是畅快了,只是,这身子骨着实受不了,加上身边又不是什么外人,索性就停了下来,说些未完的闲话。

“倒是何澹何相公,不知道是何缘故,争论你的寄禄官阶,竟然是想直接一步到朝奉大夫,要知道,老夫目前也就是这个官阶而已。”丁常任颇有些感叹,倒也没有什么嫉妒的心思,毕竟,他这个年纪,已经不知道有几年好光景。

刁珣默默听着,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任官者,但常食其俸而已”,这寄禄官阶,实际上才是真正意义上,官的意思,就是能拿到多少俸禄,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差遣才是为官者最重要的权势依仗,由此转化成收入来源,真要靠俸禄吃饭,那倒是无可置疑的清官了。

自己目前的官职乃是从事郎,差遣知吉水县,等到吏部公文下来,差遣便改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提举常平茶盐司。

从事郎乃是官阶末尾,用后世常用的比方来说,临安城清河坊随便一板砖下去,都不可能仅仅是个从事郎,随随便便就是某某大夫,再不济也得是个朝请郎,这从事郎简直是喽啰中的喽啰。

简单粗暴点来计算,将乱七八糟的俸禄折算,知县一年不过一百多贯收入,若是所有开支都自己出,的确有些捉襟见肘,不怪乎胡家管事的常服都比自己光鲜亮丽,而朝奉大夫则是中级官员,乃是六品,收入三百多贯一年,当真是极大的飞跃。

“谢深甫谢相公老夫了解不少,颇有古君子之风,他压下你的官阶在朝请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须知,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朝堂之上这些年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点,但还是纷争不断,且慢慢从容过渡为好。”

丁常任似是有些担心眼前的少年郎因此心生怨恨,出言解释道。

他本以为靠着印花之策,刁珣迁转京官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心中也有些担心,他是真的将刁珣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郎当真自家子侄来看顾。

这临安虽大,但扎下根,却是没有那么容易,随时就能成为权力倾轧的牺牲品,因为,没有靠山,还不若在地方磨勘,积蓄力量。

“知州所言,我明白了。”刁珣微微颔首,这结果比他预想的好上不少,毕竟还是正向反馈,即有功者赏,并非是掠夺为先,侧面来说,这个体系,上下还是通畅的,更何况,这朝奉大夫与朝请郎不过相差一个官阶,就是好听点,并无所谓。

至于相公们的想法,是为公为私,更是没有去想的必要,无他,离得太远,自选烦恼罢了。

丁常任捋了把胡子,少年郎心性踏实稳重,有此一点,已经强过这朝堂之上,大部分的庸庸碌碌之辈,加之能力出众,将来或可出将入相。

“还有这转运司,转运使与转运副使,通常并不同设,如此一来,这转运判官,往往就是转运司的副贰,位高权重,并非虚言,骤登高位,光斗,须得小心应对才是。”

丁常任或是到了年岁,这会儿竟是谆谆教导起来。

刁珣倒也没有什么不耐,只是默默听着这老者几十年的为官经验,以及,那淡淡的关心。

有宋一朝,地方设置路、府(州)、县,路一级设置转运司,建炎南渡后,转运司职权扩大,几乎成了路一级的最为强势的管理机构,这转运判官的权势,已经不在寻常知州下面,实际上,一般来说,这转运判官,一则由通判转任,或是由京官充任,直接从知县提拔上来,可见朝廷酬功还算的上有诚意。

只是,加了个提举常平茶盐司的差遣,并且要解决江南西路盐匪之患,这可就不是一般的难度。

若是庸庸碌碌在任上没有作为,后面被丢到哪个偏远小州任知州,已经是可以预料之事,但要想有所作为,其中利益牵扯,就连丁常任本人都觉得头疼,毕竟是从嘉佑年间,就遗留下来的旧事。

这么多年,更是盘根错节。

让一个少年郎解决,当真是难于上青天。

是进亦忧,退亦忧,丁常任今日方觉得自己有些老了,没了年轻时候的冲劲。

“走吧,此间事,还未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