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第108章 找茬儿

  • 作者:何半仙儿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4-05-02 17:42:54
  • 章节字数:4952字

苏景云一路心情愉悦,可刚一回到家,就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什么?”

苏景云眼睛微眯,“你说张典史要查封苏记商铺?”

“是的,苏掌柜!”

齐大柱点点头,说道:“好像是说咱们苏记商铺的门市月厘、铺捐、住税,没交够。”

门市月厘、铺捐、住税,都是这个时代商税的一种!

自从苏记商铺营业之后,苏景云已经吩咐苏景元了解税收问题。

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商税,大体分为两大类——住税、过税两项。

住税,则是针对城镇铺面,征收的商税税银。

过税,则是针对往来过境贩卖的商人,运送货物征收的商税税银。

住税,相当于后世的营业税。

总体来看,值百抽三,税率和后世差不多!

对于小商小贩们来说,也能够承担得起!

不过,这个时代,多了一些税赋名目,就是所谓的门市月厘、铺捐等等杂项税赋。

这些税赋,大都是地方官府的办公支出等花销,综合起来,向各家商贩摊销下来的。

按月征收,每个月征收的税银,也不多。

大体在几厘银子左右,因此名为门市月厘!

而铺捐,则是前些年,为剿匪事宜,摊派到商户头上的捐银!

这些税赋名目虽多,不过每个月缴纳的银子,并不多!

自从苏记商铺营业之后,全都按时缴纳,并无丝毫拖欠!

今日,怎么会被张典史,因为这点事,前来查封苏记商铺呢?

不对!

一定是他们故意为之!

变着法地来找苏记商铺的茬子!

这个张典史,还真是没事找事啊!

“齐大柱,”

看着齐大柱,苏景云沉声道:“走!去县城看看去!”

离开三岔沟村,苏景云等人就朝着县城走去。

来到苏记商铺外,苏景云就看到张典史带着一群人,围在苏记商铺外面。

虎视眈眈地盯着苏记商铺。

在旁边,还有皂班、壮班的一众人,正和张典史手下的快班,相互对峙着。

“张勇!”

张典史站在前方,伸手指着张勇,厉声呵斥道:“不要仗着背后有柳县令为你撑腰,就敢和我作对!”

“说到底,三班衙役,直属上司还是我!”

“我奉劝你乖乖给我闪开!”

张勇却像是没听见一般,昂首挺立在苏记商铺外面,一动不动。

“张勇!”

张典史面色一沉,一挥手,喝道:“你再不闪开,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张典史,”

张勇冷哼一声,说道:“我们壮班职责,乃是保护柳知县安全!”

“现如今,柳知县在此,我们自当尽职尽责!”

“呵呵!”

张典史大手一挥,不屑一顾地说道:“你少拿柳知县来压我!”

“今日就算是他在这里,我也照样查封苏记商铺!”

“这苏记商铺偷税漏税,证据确凿,就算是把官司打到知府衙门,打到巡抚衙门,我也不怕!”

“此事关系颇大,乃是我朝平乱的根基所在!偷税漏税,罪责严重!就算他柳知县,也包庇不了罪犯!”

“赶快给我闪开!”

张勇却依然未动。

“哟,怎么回事啊?”

“这么热闹!”

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众人回头一看,正是急匆匆从三岔沟村赶来的苏景云!

“苏景云!”

一看到苏景云来了,张典史冷笑一声,“你来得正好!”

“苏记商铺偷税漏税,罪责严重,今日证据确凿,特奉令抓捕罪犯苏景云!”

“上!”

张典史一挥手,几名快班衙役就围了过来。

嘭!嘭!

苏景云飞起两脚,直接将靠近自己的两名衙役,踢倒在地。

那两名衙役,痛苦地哀嚎起来。

苏景云环视四周,沉声喝道:“我看谁敢!”

“苏景云!”

张典史爆喝一句,“殴差拒捕,寻衅滋事!”

“罪加一等!”

“给我抓了!”

苏景云淡淡瞥了一眼周围那几名衙役。

这一看,所有衙役逡巡不前。

没有一个人上前。

刚才那两脚,彻底打出了威风。

“张典史,你在干什么呢?”

这时,苏记商铺内走出来一名身穿官服的老者。

正是柳知县!

柳明德望着张典史,开口说道:“光天化日之下,你张典史不好好理你狱案,来人家商铺做什么。”

“柳知县,”

张典史丝毫不惧,拱了拱手,说道:“苏记商铺偷税漏税,证据确凿!今日,我特地前来查封,拒捕案犯!”

“噢?”

柳知县淡然一笑,说道:“我记得这追缴欠税一事,乃是户房、赋役房的事,干你典史何事啊?”

“柳知县……”

这时,后方两名典吏畏畏缩缩地上前一步,抱了抱拳。

“柳知县,苏记商铺的确拖欠税款,经年不交!”

“眼看着要到年底了,我县赋税还要解送楚镇大营呢!”

“柳知县,我等也是被逼无奈!”

柳明德眉头微皱。

这两人,正是北山县户房典吏、赋役房典吏!

“你栽赃陷害!”

苏景元上前一步,反驳道:“自从我们苏记商铺开业以来,月月不拖欠税款。”

“门市月厘、铺捐,住税,全都有交!”

“这是缴税凭证!”

“上面还有你们户房、赋役房的签字!”

“现在你们来栽赃诬陷我们,你们找错地方了!”

“我们苏记商铺不怕你们!”

苏景元的一番话,令户房典吏、赋役房典吏一愣。

张典史瞪了一眼户房典吏。

户房典吏上前一步,拿出厚厚一沓纸,念了起来,“经查,观前街十八号商铺自隆绪十二年来,拖欠门市月厘,共计三十八两四钱五分六厘!”

“自隆绪二十三年来,拖欠铺捐,共计一十六两三钱八分五厘!”

“自隆绪一十七年来,拖欠住税,共计一百三十二两余!”

“金额较大,罪责严重!”

“经呈报府城户房,特签署追缴令!”

“限期补齐欠款,并罚银五百两整!”

“欠款补齐之前,查封店铺!”

……

户房典吏的一番话,令在场所有人一阵哑然。

“啥?隆绪年间的欠款,都能查到?”

“是啊!现在是佑祯十三年,这都四五十年过去了!”

“这人啊,是变着法子来找茬儿的吧……”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