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第242章 准备南迁的半导体产业

  • 作者:煜煜吃鱼鱼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16 20:23:19
  • 章节字数:5090字

“同志们,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摇头。

老领导点燃香烟,站了起来。

“林凯峰同志,我代表上级部门正式通知你,云十项目将由三机部转交到你们北方机械公司,由你们公司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后续研究工作。”

“至于你的走出国门,面向海外,可以将胆子放得更大一些,外事部门,外汇部门和我们在海外的同志,会协助你们公司,一块完成你想完成的工作。”

“至于国内,各有关部门会进一步,向北方机械公司提供政策支持。”

林凯峰的慷慨陈词是为国为民,还是另有目的。

瞒得过别人,瞒不过现场众人。

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领导,从林凯峰的话中,听出拳拳爱国之心。

鼓励年轻人,帮助年轻人,允许年轻人犯错误。

这些问题,老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过。

能者,上庸者下,多扶持一些年轻干部。

年轻人有活力,有朝气,更有敢想敢干的劲头。

相比于已经上了年纪,思想逐渐固化的老人。

是时候让年轻一代担一担重担,多负责一些重要工作。

“谢谢首长的支持,我一定不辱使命。”

“不但会将北方机械公司做大做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充当咱们工业部与国外进行商业合作的桥梁。”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只要咱们有的,国外需要的,我会尽可能地促成这些生意往来。”

“哗啦啦……”

当林凯峰讲出这句话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同于一机部和三机部,其他工业部都和军事项目有关。

民用商品可以出口创汇,军工产品能不能创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几个工业部的一二把手。

备荒备战年代,为应对苏盟的军事入侵,几个工业部下属企业,制造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随着战争信号解除,各家军工厂库存的武器数量庞大无比。

严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产能和动力。

当初,几个工业部下达武器生产任务,完全是按照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行的。

分配下来,每人能获得五枚手榴弹,一支步枪,一支手枪。

库存的手榴弹数量,多达二三十亿。

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单兵火箭筒,各类型机枪。

任何一种的数量都超过一亿。

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行。

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龙国真的能在一个月内,为七亿人口装备全套武器。

等到掌声落下,林凯峰看向五机部李部长。

“林凯峰同志,你怎么一直盯着我?”

“李部长,我想和你要一个授权,假设我在沙漠各国进行商务活动,有一些国家需要从我们龙国进口武器装备,我能不能代表国家,代表五机部,和他们谈一谈这方面的事情?”

“这……”

李部长看向老领导。

老领导灭掉手里的香烟,用鼓励的语气说道:“如果人家真的看上了咱们的武器,你就和他们谈一谈,争取为咱们国家创汇,多做一些贡献。”

“保证完成任务。”

有了老领导的这句话,林凯峰的心也算是落下了。

别人不知道。

林凯峰可太清楚了。

都说龙国的武器老土落后,偏偏沙漠地区的任何一场冲突中,都能看到龙国武器的身影。

拉克国和波斯国的战争,甚至出现龙国坦克对龙国坦克的局面。

与此同时。

龙国有三种武器,被誉为游击战神器。

分别是56式自动步枪,40火箭筒,107火箭炮。

40单兵火箭筒脱胎于大名鼎鼎的RPG火箭。

56自动步枪又与AK有着大量相似之处。

这些武器价格便宜,维修简便,拿起来就能用。

无论是雪地,沙地,还是沼泽。

性能不会受到半点影响。

特别是40火,没有发射架依然可以打出去。

打火机也能当成发射器。

会议结束。

林凯峰的大飞机之行,也算是正式落下帷幕。

开了多次会议,终于为北风机械公司拿到了云十大飞机项目。

又与各个机械工业部,经济部门,进一步地拉近关系。

承诺明年,机械公司在沿海经济特区鹏城,构建一座大型半导体工业园。

半导体行业涉及的上下游产业,甚至比某些汽车产业链还要庞大。

北方机械公司所在的县城,已经再无空余土地。

想要发展,必然离不开更多的土地和人力资源。

鹏城经济特区毗邻港城,有着大量空置土地,与海外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

将企业版图从当地扩散到外地。

属于林凯峰制定好的发展方针。

不久前,林凯峰在港城和王磊共同成立了房产投资公司。

通过房产投资,在内地修建商业住宅,大型涉外酒店。

首批投资,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

二期重点发力申城,京城等一、二线大城市。

距离会议结束,林凯峰返回北方机械公司,时间过去了十天。

林凯峰带回来的不仅有上级领导的批示。

还有一大堆的建筑设计图纸。

牛永贵,陆长顺等公司领导,悉数来到办公室。

刚刚进门,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

办公室里贴满了建筑图纸,图纸一张接一张地连在一起,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

牛永贵惊讶地说道:“凯峰,这是哪家工厂的厂区图纸?面积怎么会这么大。”

从图纸的外形看,很像是工厂厂区,但是和常见的工厂不同,规模过于宽阔。

位于办公室中间的几张图上,众人看到了医院,学校,托儿所,保育院,图书馆,俱乐部等一系列大型企业的配套单位。

也是因此。

大家才认为这些图纸,代表着某家大型国有工厂。

林凯峰说道:“你们看到的不是工厂设计图,是我在京城托设计部门,为我们公司设计的半导体园区发展图。”

“半导体园区?咱们公司不是已经有半导体企业吗?”

陆长顺不解道。

“三叔,咱们公司确实有半导体企业,但是规模较小,当地的土地以及一些条件,不适合修建与之配套的半导体上下游企业,我构想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将会落户鹏城经济特区。”

“王部长已经帮我们联系了鹏城经济特区那边,他们会给我们公司批复大量的工业用地,协助我们修建学校,家属楼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咱们工作人员到达鹏城,不会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无论是国家还是城市发展,都存在着瓶颈期。

北方机械公司总部所在地的面积和各方面软硬件,已经很难满足林凯峰的进一步发展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