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四合院之家和万事兴

第五十三章 房山(二)

  • 作者:戈壁孤狼夜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03 07:03:55
  • 章节字数:4638字

何雨水经过这么长时间,改变很大,不在是那个小心翼翼的样子。

以前的何雨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紧紧的跟着何雨凯或者蔡文清,深怕自己被丢下。

现在已经沦为社交大牛,以前的小李和牛牛现在更是雨水的忠实追随者,当然这和零食还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三舅家的小丫头不可避免的沦陷了。

做饭的做饭,闲聊的闲聊。

聊到了蔡文清母亲,一家人也没有悲伤,都感觉自豪。

蔡文清的母亲杨立霞,年轻的时候去京城女子高中读书,后面就和家里联系逐渐减少,应该是成为了学校进步女青年。

何雨凯掌握的情况,是杨立霞当时高中毕业后就随着大家前往革命圣地学习,途径晋省遭遇小日子,被386旅所救。

最后在总部参加的培训,培训结束和蔡勇派往京城执行任务,一直到和平前夕牺牲。

“清儿,几个月了”

蔡文清大舅母,看见老汉聊得差不多了就问蔡文清。

蔡文清的姥姥去世了,女人家的事情,还是大舅母问问比较合适。

“大舅母,已经七个月了”

“我看你这肚子感觉大很多啊,去检查了没?”

“检查了,身体好着呢,其他的雨凯不让问,说只要身体健康就行”

“嗯,我看着比一般同龄孕妇肚子要大很多,我们家有双胞胎的历史,你们回去后检查检查。

万一是也好提前做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如果要是开始生产忙不过来就捎个信儿回来,我和你二舅母过去,你也没有個婆婆”

“好的大舅母,我知道了”

双胞胎的事情何雨凯早就确定了,第一次检查后医生迟疑的话引起了何雨凯的注意。

专门带着蔡文清去军区总医院检查了,只是没有告诉蔡文清而已。

这件事情没有告诉的必要,现在这个时代生孩子还是一道门槛,没必要增不必要的担忧。

“那时候,你妈学习很好,也争气,自己去求学还进了女子高中学习,据说是一个老师资助的。

后来回来的时间越来越少,据说还去了圣地学习,那时候我们就听说组织的队伍是打小日子的队伍,不过自己的闺女出去了怎么可能不担忧?

小日子赶走后,你妈带着你爸回来了一趟,后面走了就没有回来了。

建国后才知道你妈牺牲的消息,唉,我生了四个孩子,就你妈最惹人疼爱,咋就那么走了呢”

“外公,您也不要伤心了,现在的日子过安稳,可不就是岳母这样的人牺牲奉献得来的嘛!

我们要展望为来,不能悲伤过度,您的身体是一个方面,小清的情绪也是一个方面,咱们说点高兴的”

“好好好,看来我是真的老了,怎么说我也是参加过游击队的人,我的女儿没有丢我们的脸,我自豪”

“小凯,这是我的大儿子,叫杨武,高中毕业,女儿叫杨丽,来见过表姐、表姐夫”

“表姐好,表姐夫好,柱子哥你好”

“你们好,看着也是文化人,怎么没有出去工作”

“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不算啥文化人,工作的事情还在等公社的通知呢,表姐夫”

“表姐夫,我就初中毕业在家里务农”

“唔,我们轧钢厂过段时间要扩招,到时候我给你们通知,伱们俩都过来吧,我手里也会分到几个名额”

何雨凯想着自己手里的几个名额,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给杨家,也算是抚慰杨老了。

女儿走了,肯定伤心,杨武和杨丽的工作算是女儿的遗泽吧!

“谢谢你,表姐夫”

杨武和杨丽肯定高兴,红星轧钢厂可是京城的大厂,不仅能进厂,还能吃上商品粮,肯定开心。

“二舅,你们家的孩子呢”

“我们家三个孩子,老大当兵去了。老二和闺女,还在上学”

二舅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简单介绍了一下,二舅母倒是能说会道。

也想给孩子要个名额,不过没有开口,现在也不是时候,何雨凯看着三兄弟还是比较团结的,不知道是不是蔡文清姥爷的缘故。

没有因为工作的事情开始争强,杨家关系确实和谐。

“姥爷,你现在还是村支书是吧?”

“是啊”

“我这边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怎么样,您老给我参谋参谋?”

“哈哈,我就是个庄家把式,能给你参谋?

不过,小凯你说来听听,老头子毕竟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是能给点建议”

“姥爷,您客气了,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指望您给把关了。

我是这么想的,我看见村后面有的山就不错,能不能村里面在里面建立个养殖场,当做计划外物资,养一些猪、鸡、兔子之类的?

到时候,全部卖给轧钢厂。

厂里面都是重体力劳动者,肉食的缺口还是很大的,村子里也能增加收入”

“唔,这个事情不知道政策是不是允许?事情是好事情,就怕政策不允许,京城周围作为试点已经成立生产队了,以后都是集体所有了”

这个事情的好处当然能看的出来,就说这些家畜换来粮食也能解决村里的温饱问题。

可是对政策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万一犯了忌讳可就不妙了。

“应该没有问题,厂里面立个契约,我们也不是为了自己,对应的是公家单位,公社这边应该不会过问。

哪怕是过问了也有厂里解决,这是公对公,互惠互利的事情,村里解决粮食问题,厂里解决肉食问题,两全其美”

“那行,这个事情,我打听打听,好事情不能办差了不是,还要谢谢你,成功了给我们创收,给村里的一百多人保底了”

何雨凯早就有这个想法,提前建立契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能给轧钢厂减轻采购压力,能让工人吃的好一点。

困难时期来临后,物资供应压力很大,特别是肉类的来源,就是个大事情。

杨家对于这个外甥女婿很满意,何家的情况知道后,虽然对何大清颇有微词,对何家兄弟都很满意。

兄弟两个一个是轧钢厂保卫科长、一个是食堂大厨。

大厨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吃饱的代名词,荒年饿不到厨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