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第22章 若臣无法完成任务,愿辞官!

  • 作者:许阿姨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03 22:25:53
  • 章节字数:6768字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全本免费阅读

此刻,詹徽等人看向陈寒的目光都变了,心想:此人确是办事的能手。

想从陈寒手中转移这些资金到户部,对他而言是艰难的决定,毕竟他清楚,双方此刻已势如水火,此刻涉及权力交接,日后必然伴随着诸多纷争。

但他别无选择,战争对他至关重要,他必须在有生之年,为孙子扫清所有障碍,北方的鞑靼是个巨大的威胁。

然而,陈寒竟在如此困境下给出了如此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样既协助朝廷筹集了军费,同时,陈寒的权力丝毫未减,恐怕文官们的计划再次落空,他们会气疯吧。

朱元璋见文官们面色不悦,嘿嘿一笑,“不过陈大人,你可不要勉为其难,这样的繁重计算事务你能担当得起吗?”

他的话语瞬间让

户部尚书直言不讳:“陛下,朝廷中精通算术的官员已遭遇困境,哪里还能寻得更优秀的人才?我们理解陈大人对救灾的热忱,但也需认清现实。”

“如此巨额一旦有误,将对后续无数事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望陈大人三思。”

此刻,他必须奋力一搏,毕竟那是数百万贯的巨款。

最重要的是,若这些钱悉数归户部,陈寒岂非会受制于人,事事需看他们脸色?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意图。

而陈寒岂会不知他们的阴暗心思?

于是,此刻的陈寒绝不会因小事妥协。

文臣们一个个愤恨不已,却对陈寒无可奈何。

他们未曾料到,陈寒的决心竟如此坚定。

他们在朝会上突然抛出反对意见,意在打陈寒个措手不及,却不料陈寒迅速找到了对策。

朱元璋端**,看着陈寒与文臣们针锋相对,心中畅快。

他对陈寒的信任,一半是信,一半是疑,更确切地说,他害怕陈寒权力过大。

同样,他也担心陈寒受制于文臣,无法施展拳脚。

因此,他在矛盾中放手,同时期待陈寒自我解决。

现在,陈寒做到了。

朱元璋询问陈寒是否有能力处理这复杂的计算任务,陈寒立刻回应:“陛下,即便办不到,总不能坐视不理吧。”

“您从我这里取走五十万贯,还望陛下日后能支持救灾行动。陛下放心,财务之事,只要您信任微臣,定不负所托。”

此言一出,让朱元璋颇感尴尬。

毕竟,在他人辛勤的成果中挑选,自己却不付出,实有不妥。他只好尴尬地笑道:“行行行,能办成就行。”

而户部尚书显然不甘心,他们精心策划的布局就这样被陈寒破解。

原本设想能从陈寒手中夺过这笔钱,再利用户部职权牵制他,迫使他低头。

不料却被陈寒轻松化解。

他又道:“陛下,就算拨出五十万贯充作北伐军费,剩余的二百多万贯也非小数目。”

“若陈大人无法完成此重任,却夸下海口,岂非在鼓励朝臣对抗朝廷?”

朱元璋再次望向陈寒。

“陈卿,李尚书言之有理,你有把握吗?”

陈寒终于明白,为官并非易事。

像朱元璋这般狡黠如狐的帝王,他期望臣子间彼此勾心斗角,以便他坐享其成,从中渔利。

明明已收了他的大量财富,却还要随同文官一道给他设难题,编织各种幻象,诱使那些文官沉迷于与他较量。

这实在是用心险恶,也是他作为帝王的权谋手段。

不得不钦佩他的决断,看似推卸,实则巧妙地操控局面,驾驭群臣的智慧。

朱元璋虽出身农家,多年的抗争历练出他超凡的掌控力。

正如现在,他这小人物在老谋深算的朱元璋面前,的确难以掀起波澜,只能忍辱负重。

只好再次开口:“陛下若真信任微臣,微臣定将救灾之事办得圆满。 若办不好,微臣愿弃这顶乌纱帽。”

朱元璋朗声笑道:“言重了,不过陈爱卿有此决心,甚好。你先去,尽快把钱送到兵部,战事紧迫。”

见陈寒立下如此誓言,文官们还能说什么?

难道要迫使他在朝堂上发誓,若不完成任务便割头谢罪?

这确是他们所想,但不能过于咄咄逼人,否则自己也将背上失礼的骂名。

陈寒转身瞪了文官们一眼,大步流星离开了朝廷。

说实话,他厌倦这种争斗,但要做大事,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整个朝廷的风气。

户部尚书茹太素虽未多言,但望向陈寒的目光充满怜悯和同情。他尽管正直清廉,却也

詹徽等人从奉天殿走出,个个唉声叹气,因为他们明白这次较量,双方都受了重创。

陈寒虽重创敌人,自己也损失惨重,而文官集团成了帝王摆布陈寒的棋子。

起初他们以为帝王会支持他们,逼陈寒将钱转至户部,然后他们从中拿钱充作军饷。

如此,文官集团将在帝王面前成为钱库,帝王必将更加依赖他们。

不料陈寒出其不意,直接绕过他们捐出五十万贯给帝王。帝王既得了钱,目的已达,不再需要他们的计策。

文臣集团与陈寒都遭受了损失,唯有朱元璋稳**,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五十万贯的财富,同时并未违背他对陈寒的诺言。

他未曾直接向陈寒索要,而是陈寒自愿献出,他既获得了实利,又保全了声誉和颜面,可谓狡猾如狐。

詹徽等人此刻只能默默承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毕竟他们无法与帝王抗衡。

詹徽自认为能洞察朱元璋的心思,如今却觉得自己过于幼稚,因为帝王的心思深不可测,变幻莫测,他又一次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搞得晕头转向。

他一无所获,反而彻底得罪了陈寒。

权力未曾到手,反被陈寒狠狠地上了一课。

这小子果真有大格局,五十万贯财宝说放弃就放弃,只为换取帝王的支持,实在豁达。

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人的决断和选择让这些老谋深算的人都感到惊讶,谁有如此慷慨?

五十万贯,意味着什么?

他们这些二三品的大臣,年薪不过三四百贯,就算倾尽一生,也无法积累五十万贯,而陈寒却毫不犹豫地赠予,让帝王陛下

他一年征战需花费多少?五十万贯足以支撑两次大规模战役,他自然会极力维护陈寒。

况且,陈寒还直接告诉他,只要得到支持,金钱之事,尽可交给他处理。

帝王更加喜悦,岂不是要日夜讨好于他。

陈寒不仅巧妙地化解了危机,同时也狠狠地教训了文臣们,那就是与他较量还太嫩,他有的是钱,足以用金钱淹没他们。

“尚书大人,看来我们这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让陛下得了实惠,我们成了恶人。”户部侍郎的话语充满了怨气。

谁又能说不是呢?他们听信詹徽之言,坚信能迫使陈寒交出财富。

必定能将商务司的权力转移到户部,然而事与愿违,未能达成目标,更未料到帝王看到财富便心动,并未按他们的意愿行事。

起初确实是他们拙劣的表演让帝**白,只有控制陈寒才能得到金钱,所以帝王按照他们的剧本演戏。

却未料到陈寒的自我牺牲,他不仅看穿了他们的计谋,更看穿了朱元璋的真正意图——只在乎敛财,过程无关紧要。

不论陈寒掌控权力,还是户部执掌,金钱终将落入他的口袋。

只是朱元璋这位帝王精明至极,不愿背上强迫陈寒献财的恶名。

因为当初陈寒允许他自由处置这些财富时,就已经告诉陈寒,他可以任意安排。

战争需要资金,身为君主,不能亲自向臣子讨要,于是明智地将财政大权交给户部,期望他们能妥善支付军费。

然而,朱元璋未曾料到,陈寒竟有这般胆识,爽快地满足了他的需求。

君主自然心怀感激,而那些如詹徽般的人,则又一次遭受重挫,当着君主和陈寒的面,他们成了被戏弄的对象,内心愤愤不平。

这种**感让他们急于寻找机会报复陈寒。

詹徽咬牙切齿:“既然不能公开对付他,那就暗中密切监视,几十万难民中难免有些歹徒,找出这些人,我要让陈寒从内部瓦解,让他明白对抗我们的后果。”

……

另一边,陈寒心中同样怒火中烧,回到府邸,猛地一拍桌面。

“一群贪婪之辈!”

“一群贪婪之辈!”

他口中这“群”,恐怕连君主也在其中。

“真是见钱眼开!”陈寒怒不可遏:“我早就在朝堂上明言,这些资金由我全权调度,你们倒好,一看见财宝就红了眼。”

“从君主到臣子,没有一个正直之人。”

幸亏陈寒在屋内发泄,否则在外,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致命。

他担忧府中可能有锦衣卫的耳目,因此在府内布置的人手甚少,尤其禁止任何人轻易接近他的房间,以免被监听。

他正咒骂间,笃笃笃……敲门声响起。

“谁?”陈寒在屋里问。

门外的夏荷吓得一颤,“少爷,是我,你怎么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