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第107章 感到头皮发麻!水泥路为何如此平整!!

  • 作者:许阿姨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03 22:26:13
  • 章节字数:5410字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全本免费阅读

朱允熥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没想到陈寒这时竟会为那些出丑的人辩护。

他也仔细想了想,才意识到陈寒说得没错。

那些人真的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

自己之前一直认为他们傻,是因为他们宁可在这种时候出丑,宁愿此刻站出来表达忠诚,那种滑稽的样子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但现在想想,正如陈寒所说。

这些人真的丑态百出吗?

在当时的情境下,他们确实显得有些另类,确实让人鄙视。

但如今听到陈寒的分析,他顿时觉得这些人深思熟虑。

他们用这种方式告诉陈寒,若将来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尽管找他们,他们确实有意向与他合作。

他们是真正的智者,用这种出丑的方式让陈寒印象深刻。

陈寒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只有自己还觉得他们在众人面前装乖是丑态。

或许皇爷爷早就看出这些人并非真傻,所以并未生气,甚至配合着在朝堂上装疯卖傻地大喊大叫。

这并不是装疯卖傻。

这只是在朝堂上,面对尴尬的情境,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化解。

毕竟陈寒以无赖的方式气得礼部尚书那般狼狈。

如果不找个妥善的办法让大家觉得这场闹剧该结束,那朝会又该如何继续?

想到这些,朱允熥觉得自己似乎真的不了解这些人。

似乎真的被他们**于股掌之间。

如果不是陈寒为他解答疑惑,他还会认为在那种环境下,那些人丑态百出。

原来只是自己不了解罢了。

真正的朝堂,并不像话本和戏剧中表现的那样,总是在算计对方。

而是用寻常的话语掩盖所有的争斗行为。

想到这里,他立刻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

再说此刻正缓缓向聚宝门赶去的运粮队伍。

他们都在咒骂。

最前面的马车上的两个士兵正在抱怨。

“见鬼,绕了几十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快把老子累**。

老子今天本来可以交班回家的,谁要我们去聚宝门啊?

这辈子运粮都没走过这么远的路。”

另一个士兵抱怨道:“谁知道呢,上级的命令就是要我们走这条路,也不解释原因。

看着这么多粮食,绕这么远的路,我都担心会掉进江里。

咱只是个小兵,上面怎么说,咱就怎么干。

如果我们违抗了,等着我们的就是惩罚和鞭笞。”

原先说话的那个士兵满脸愤怒:“但这岂不是耍弄人吗?明明从神策门可以直接到军营,却偏要从狮子山开始绕路。

这一路上经过仪凤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三山门,这么多城门都能进去,还能少走些冤枉路。

非要到聚宝门外,这南北两端来回折腾,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真是给我们找麻烦。

那些官员坐在舒适的厅堂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当然无所谓。

我们这些做事的人,都快要累垮了。”

他的同伴连忙劝阻:“你少说两句吧,再这么抱怨下去,要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堂官会以大不敬之罪处置你,到时候被发配到岭南服役,你就有的苦头吃了。”

提到这,负责运粮的兵头又叹了口气。

心里琢磨:自己这个小兵真是毫无自由,明知道这条路不对,明明神策门和聚宝门南北相对,中间隔了几十里,却非要这样折腾。

原本他们可以直接从长江进入秦淮河,在狮子山脚下下船,向东直抵神策门,立刻就能进入军营。

这条路他们走了不下一百次,既快捷又方便。

今天突然接到命令,说要在狮子山卸下粮食后向南行,沿着城郊直到聚宝门,然后进城回到军营。

他们感到很奇怪,又不是押送犯人,何必让百姓在南城看到。

这么多运粮车有什么好看的,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虽说给了三天的宽限,但也不能这样戏弄人。

带着满腹怨气,他们在河边远远看见聚宝门外,竟然**了几百名百姓。

百姓们并没有阻碍道路,反而都在路边低声议论。

尤其是看到他们的粮车队时,更是踮起脚尖指指点点。

从他们的口型看,似乎在说:来了来了,看,真的来了。

就像看马戏团似的。

士兵们上下打量了自己的军服。

没错,就是普通的军装。

也摸了摸自己的脸,没长毛,也不是猴子,为什么这么多人盯着我们看?

带着疑惑,他们赶着吱吱作响的马车,朝聚宝门驶去。

粮车不是载人的,能糙就糙,只要耐用就

行。

所以一路上,都是吱吱嘎嘎的声音,仿佛随时要散架一样。

当运粮的队伍踏入水泥路面时,他们才意识到,

实际上围观的人数远超数百,恐怕已有数千之众。

百姓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运粮队伍踏上灰白色的水泥路。

大家都想亲眼验证这水泥路面是否能承受如此沉重的车轮。

那运粮的车队,每辆马车载着上千斤粮食,

每辆车由两匹马牵引。

若是寻常道路,这样的重量定会留下深深的车辙。

他们甚至记得,在狮子山脚至神策门那段路上,早已有了两条深深的沟壑。

即便路面铺满坚硬的石头,也无法抵挡马车日复一日的碾压,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如此沉重的马车驶上水泥路面,

水泥路却仿佛毫无反应。

尽管留下的白色印记清晰可见,但相信只需轻轻擦拭,便会消失无踪。

许多人还注意到,起初马车在颠簸的路上吱吱作响。

行进时摇摇晃晃,幸亏粮袋捆扎得牢固,否则早就散架了。

但一上了水泥路,瞬间安稳如山,就像武林高手静止不动的站桩。

没有丝毫摇摆。

就连马车,除了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吱吱声,再无那种似乎承载不住重量而发出的吱吱嘎嘎。

仿佛老哮喘患者瞬间痊愈,不再气喘吁吁。

反而显得轻松许多。

而且肉眼可见,两匹马也步履轻盈,不再那么吃力。

这一刻,百姓们沸腾了。

“真是不可思议,水泥路面经受住了千余斤的马车碾压,竟然毫无破损。”

“比石板还要坚固得多。”

“石板路被这样沉重的马车压过肯定破碎,而水泥路却安然无恙。”

“太强了,太强了,如果这种路能用上几十年,我们的出行将大大便利。”

“没错,陈大人还提到,水泥路不怕雨水,下再大的雨也不会变成泥浆,以后雨天行走也不怕满脚泥了。”

“那岂不是和城里的石板路一样珍贵?”

“正是如此,现在只铺设了这一段,陈大人还打算将这种路推广到全国。”

“那就太方便了。”

“可不是嘛?”

“对我们这些赶马车的人来说,长途跋涉一天,颠簸得骨头都要散了,得休息好几天才能恢复。如果全都是这样的路面,岂不是轻松多了?”

众人纷纷议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