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鹤公子有所荼谋(重生)

22. 回府

  • 作者:桃园团子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08 08:34:02
  • 章节字数:4894字

《鹤公子有所荼谋(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谢芸一身素色绣花袄裙,被婢女扶着款步从谢府的大门中走出来,身后还跟着穿着宝蓝色云纹团花直缀的谢芃。

“是英哥哥回来了!”

她快步走到谢英的跟前,向谢愉恩行礼问安后,又笑吟吟地看着谢英道:

“芸儿见过英哥哥,多年未见,哥哥愈发气质沉稳、英姿飒爽了。”

“听闻哥哥此次下场把握极大,芸儿在这给哥哥提前道喜了。”

说话间,谢荼已经被她挤到了一旁,谢愉恩的话头也被她打断。

可她却浑然不觉,伸手接过婢女手中的锦盒递给谢英,语气殷切,脸上挂着的浅笑温柔得体:

“这是芸儿特意挑选的冰纹端石砚,锦盒之中另有两支紫毫笔,送给哥哥平日里习字用。”

谢英瞥了一眼身边立着的被冷落了的妹妹谢荼,冷静地清了清嗓子,语气说不上有多冷淡,但也不热络:

“芸妹妹不必多礼,无功不受禄,等放榜后再恭喜也不迟。”

谢芸嘴边的笑容僵在那儿,但她调整得很快,只一瞬就恢复如常。

她的目光楚楚,嘴角噙着微笑,指了指一同前来立在一旁没吭声的谢芃,向谢愉恩解释道:

“还请二伯父见谅,是祖母特意命我和哥哥到门外来迎一迎英哥哥,她老人家在益晖堂等着英哥哥回来呢。”

“祖母已经命人备好一桌酒菜,就等着英哥哥到家呢,等久了祖母怕是要着急,有什么话咱们去益晖堂说吧!”

谢芸双手捏着帕子往侧边退了几步,让出一条路请谢愉恩往里走。

那日在益晖堂闹得不欢而散后,谢愉恩虽然每日会去给谢老夫人请安,可两人的关系却很微妙。

谢老夫人这是要借着谢英从贡院回来的机会,递个求和的信号给二儿子呢。

“如此,你便跟着一起先去益晖堂见见你祖母吧,我先去书房一趟,晚膳前我再去益晖堂和你们一起用膳。”

当着一堆仆妇小厮的面,谢愉恩不好拒绝谢老夫人的好意,但是他是告了假回来的,还有公务等着他去处理,

因此只得顺着谢芸的意思,先让一双儿女先去益晖堂请安。

“英哥儿回来了。”

王氏正带着谢老夫人身边的童妈妈站在益晖堂的院门口等着。

远远见着一行人走来,她扬起笑脸就迎了上来,问候完谢愉恩便转头亲昵地冲着谢英道:

“婶婶特意问了英哥儿喜好,亲自盯着益晖堂的厨房做了一桌子好菜,给咱们未来的进士郎庆贺一番。”

谢英忙躬身行礼:“见过婶婶,婶婶辛苦了。”

王氏捏着帕子摆摆手:“不辛苦不辛苦,咱们谢家这一辈就属英哥儿最争气,你算是给你芃兄弟打了个好样,等你闲了,定要好好督促你芃兄弟读书上进。”

“他是个好的,就是没什么正头先生带着,这才难以出头。”

王氏果然提起了要谢英带着谢芃读书的事情。

可她这话就说得有些过了。

在老家兖州给谢芃他们几个请的西席先生,可是谢愉恩亲自上门交了束脩包了车马费用求来的。

王氏习惯性捧一踩一,完完全全忘记了谢愉恩多年前的劳苦功高。

谢英心中一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芃哥儿是个有读书慧根的,婶娘不必着急。”

几人说着话,绕过壁影穿过垂花门,由童妈妈撩开了益晖堂正厅厚重的门帘。

谢老夫人正坐在紫檀木祥云罗汉床上,手中捻着佛珠阖着眼诵着经。

“给祖母请安。”

谢英几人规规矩矩给谢老夫人行礼问安。

“回来了。”谢老夫人眼皮子掀开一条缝,看了一眼谢英,转而望向跟着进来的谢芃,嗔怪道:“芃哥儿出去接人,也不知道穿件厚实的。”

“我记得我的库房里有一件灰狐狸毛皮,做了大氅最合适不过,童妈妈回头你就去寻了出来给飞烟阁送去。”

谢芃亲亲热热地向谢老夫人道了谢,直接坐在了谢老夫人的身边,被谢老夫人搂在怀里。

谢荼怔忡在原地,她看着规规矩矩站在正厅中央的谢英,心里很不是滋味。

自己被谢老夫人干晾着她能理解,因为她没有任凭谢老夫人的安排,把谢府的事情交给王氏插手。

可同样是孙子的谢英为何也是这般待遇?

此前他们兄妹俩一贯被免了晨昏定省的时候,她只当谢老夫人一心礼佛,不喜人来益晖堂打扰。

可谢老夫人分明对谢芃和谢芸兄妹俩充满了慈爱。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身为父亲谢愉恩的子女,就不配得到祖母的爱了吗?

沉浸在忧思之中的谢荼,忽然察觉自己的袖摆正在被人有规律地扯动着。

顺着袖摆看过去,是哥哥谢英正在冲着自己使眼色。

“幸好妹妹心细,你哥哥我吃好睡好,今年定能高中。”谢英压低嗓音凑了过来,小声说着俏皮话。

“那祝哥哥一举登科!”谢荼心中一软,扬起笑脸悄声应道。

自从母亲去世后,哥哥心细如发,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波动的心情。

谢英从不是个喜欢说大话的人,定是以为自己羡慕祖母对待芃哥儿的态度,这才出声打岔,逗自己开心。

谢荼心中不由大定。

自己重活一世,本就为着自己最亲近之人,其他不相干之人对自己的态度如何,又能怎么样呢?

————

定远将军府中的气氛远比谢府还要诡异。

长宁郡主陷入了长久的昏睡之中。

请来的邹神医之徒薛素,虽然找到了产生昏睡病症的原因,却得到姜鹤的要求开始下手治疗。

按照宫里太医院的规矩,王太医每隔十五日便会来给长宁郡主请平安脉。

而在长宁郡主病情反复期间,王太医更是每隔三日就会来根据脉搏的情况调整药方用量。

这也是姜鹤苦恼与纠结的问题所在。

若长宁郡主中毒背后的那双黑手,是皇室中人,那么薛素一旦介入治疗,王太医的定期把脉就会发现。

说不得这王太医就是导致长宁郡主中毒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他在,才能控制着长宁郡主体内的毒素深浅。

可是如果一直放任不管,任由这毒素侵害长宁郡主的身体,即便此毒非伤人性命的剧毒,长此以往,这毒素对长宁郡主的身体也会有一定的危害。

姜鹤此时才真正意识到,母亲长宁郡主长久以来的谨慎小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平静的京城之中,安宁的姜家背后,暗流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