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梦境世界冒险指南

3. 第 3 章

  • 作者:Basilic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05 08:14:22
  • 章节字数:5952字

《梦境世界冒险指南》全本免费阅读

高空之上,金属造就的堡垒内,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

曙光小学五年一班,底下的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讲台上的历史教师平静地将板书写到最后一个字,以一个重重的点结尾后,转过身环顾课堂。

房间里是冰冷的人造光源,窗户上是蓝天白云的虚拟投影。大家穿着各式各样,陈旧却干净的衣服。

在老师平静目光的注视下,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

待到教室里变的落针可闻时,教师才说道;“你们都知道,当这个警报响起时,就代表方舟号又有一部分损坏了。“

他停顿了一会,平复自己的情绪。

“你们都很聪明,我鼓励你们关注、思考这些群体的大事。但在课堂上,我希望你们能更专注于眼前的课题。“

他转过身,在黑板上将那几个字重重圈出,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念道:

“回不去的故土?”

来源未知的病毒、方舟号的起源、 “探索派”与“回归派”的产生、地表漫长的极端低温期……

一段段历史被娓娓道来,在物质变得越来越匮乏的堡垒中,纸张大都被用来记录更有价值的信息,个人移动设备等科技产品也早已被管理者回收、拆解、用在了其他更有价值的地方。

人文类知识被存放在数据智库云端。只能在方舟号图书室,用有限的公用计算机借阅。

群体的历史知识大都只能以语言的形式代代传承。

“以上都是客观发生过的事,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现今执政团体“探索派”的说法,正确与否你们可以通过客观事实自行判断。”

“探索派发言人表示,我们无法重新回到地面生活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方舟号于大灾年时期出发,内部多次迭代升级的恒温系统,使我们未受极端低温期影响,不排除堡垒内仍存在病毒的可能,贸然降落可能会对地面的人类同胞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二是当初由“回归派”发起的政变,不仅破坏了通讯系统,方舟号出发时配备的二十架飞行器,也在争端中被拆解、销毁。“

“在物质越来越匮乏的现在,重造飞行器需要的大量零件,必然会影响到地外生存装置的研发进程,这是违背方舟号第一守则的。“

“当然,以上的说法都是主观言论。是否能回到地面生活?各自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自行思考、质疑,下节课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说到这,教师停顿了许久,给学生们接收信息和讨论的时间。

随着下课铃响起,教师以一句话为这节课做了收尾。

“无论身处什么地方,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来处。“

段嘉明放学回到家,父母也刚下班,他们是地外生存装置研究组的成员。

饭桌上,段嘉明向父母分享了今天历史课的内容,最后,男孩向心中无所不能的父母问出了老师的课题。

大人们停下了筷子,沉默许久。

“我们回不去了”,最终,由父亲打破了沉默。

“我们已经和地面彻底失去了联系。”

“通讯装置在政变开始时就被毁坏了,争端持续了太长时间,当局势恢复平稳时,地表正处于极端低温期。“

“人类顶尖的学者都在方舟号上,气温的下降速度又太快,当时的学者们自大的判断,在研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地面的同胞没有可能生存下来。“

“之后,探索派内部对于是否修复通讯设备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最终,多数人认为我们是人类最后的火种,应该把有限的材料和人手用在地外生存装置的研发上。通讯设备修复项目立项失败。”

“再后来,当地表再次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时,通讯设备被快速修复了,但我们发往地表的信息却再也没有收到回复。”

说到这里,段嘉明注意到父母的眼眶都有些泛红。

“对于地表的同胞来说我们是什么呢?“

“在最困难的时候放弃了他们,我们是懦夫,是叛徒。“

第一次,段嘉明觉得母亲温柔的声音有些刺耳。

夜晚,在段嘉明入睡后,夫妻俩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不能眠。

作为地外生存装置的研究组成员,他们曾经是坚定的“探索派”支持者。

但儿子今天提出的问题,唤醒了他们关于故土的思念,他们难以避免地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片刻怀疑。

这段时间,随着方舟号零件损坏的事件越来越频繁,“回归派”再次走到台前,两派的矛盾在不断加剧。

探索派开始全力推进地外生存装置的研发,段嘉明父母的下班时间越来越晚,脸色越来越差。

又是一个周末,提交了本周的实验数据,身为小组长的段嘉启照例询问主任下一步工作安排。

主任翻阅了一会数据后,开口道,“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先休息一周吧。”

段嘉启刚想提出质疑,却被主任打断:

“研究的事不能着急,疲惫的状态只会影响实验的效率与准确度,回去吧。”

带着满腔疑惑回到家,段嘉启见到了妻子,一问才知道,她们的项目主任也给她们放了一周假。

夫妻俩面面相觑,内心同时有了一个不敢相信的推测。

没过多久,他们的推测就有了进一步佐证。

周三,夫妻俩去接段嘉明,在校门口遇到了同为研发组成员的朋友。

在一同等待孩子放学的时间里,朋友小声地分享了最新的传闻。

“听说地外生存装置已经研发成功了。”

“还有还有,后勤部门有传出流言,说这几个月方舟号的零件损坏事件,其实和我们项目也有关系。”

“听说研究原料早就消耗完了,我们近年用的,都是从方舟号上拆下的部件再分解的,这不,拆多了,问题在这几个月集中爆发了。”

夫妻俩被两则流言震惊的一时回不了神,回到家后,段嘉明从父母的沉默中敏锐地察觉到了某种不安的因素,乖巧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们怎么敢的,方舟号……是我们的家呀!”妻子的声音颤抖。

距方舟号启航,已过去了一百多年。

那时,方舟号承载着伟大的使命,他们的曾祖以登上方舟号为荣。

这一百多年,方舟号庇护他们度过了极端低温期,供养了一代代人从出生到死亡。

对于堡垒中的人类来说,方舟号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信仰……

丈夫没有回应妻子,声音同样颤抖:

“明天,我去找主任,问问地外生存装置的事。”

“回不到地面,地外生存装置是唯一的活路。”

周四,夫妻俩一同出门,各自朝自己主任家的方向走去。

中午回到家,俩人交换信息,发现得到了相同的答复。

“地外生存装置确实研发成功了,但搭载它的小型飞船空间有限,考虑到你们夫妻俩为研究做出的贡献,可以给你们一个名额,你们回去商量一下名额给谁,尽快答复。”

夫妻俩下午就把儿子的名字报了上去,然后怀揣着秘密开始不安的等待,为了儿子能顺利登船,夫妻俩这几天很少出门,生怕不小心走漏了消息。

周末早晨,久未得到消息的夫妻俩再次出门拜访领导。

这一次,得到的坏消息也是一致的。

“你们的名额取消了,给了对人类更有价值的人,希望你们理解。”

但这一次也有不一致的信息。

在女人离开的时候,她的主任语气晦涩地对她说了一句:“上了飞船也未必是好事。”

而男人,在离开后又折返,想要再为了儿子争取一下。透过未关严的门缝偷听到了主任的电话:

“好的,今晚八点,我知道了,感谢您给我这个名额。“

存放飞船的位置不是秘密,一百多年来,处在一个封闭空间,没有什么消息能滴水不漏。

下午三点,夫妻俩以参观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由,将段嘉明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