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七零:科研大佬嫁糙汉,她一胎双宝

第19章 制药厂危机

  • 作者:桃七妖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6-12 01:14:04
  • 章节字数:4722字

两人一路不停歇地到了华星工厂的筒子楼。

李翠兰正好买了菜回来,就看到他们。

“小姨

小姑。”尹棉跟李博明几乎是同一时间喊出口。

李翠兰眼底有些湿润。

但看到他们手里提的东西,又板起脸来。

“昨天你送来的肉我都还没吃完了,又给我送东西来,家里这是发大财了,让你们如此挥霍。”

她脾气跟李老婆子简直是一模一样,都是嘴硬心软的主。

两人相视一眼,笑笑没说话。

跟着李翠兰一块上楼。

中午是在李翠兰这吃的饭,尹棉亲自炒菜,打下手自然就是另外两个人了。

吃饭的时候,李翠兰突然提起他们的工厂的事。

“我们工厂的机器最近出了点问题,已经停止生产药片,但国外有一批订单要在最近半个月内交出去,否则就要赔付违约金,我们主任都快急死了。”

可惜她只是个小小的车工,并不会修机器。

那主任平时对他们都很好,工作认真,从不在他们这些小员工面前拿乔,甚至家境不好的,他有时还会适当帮点,可以说是很好的人了。

李翠兰不想这么好的人受到处罚。

尹棉好奇地问了句,“制造药片的机器坏了?”

李翠兰点头。

“具体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但现在车间已经停止运作,我们部分员工放假了,现在请了外国人过来帮忙修机器,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

“你也知道,那些外国人,个个鼻孔朝天,要是有尾巴恨不得将尾巴都翘到天上,一个个长得丑,还骄傲。”

“说来修,一连三天屁事干不出来,还天天让我们主任请他们到外面吃好的,我看就是他们太穷,来这混饭吃。”

说到这,李翠兰恨不得将那些人打一顿。

听了个大概的尹棉,对这些来修机器的外国人很是不满。

这个时期,他们国家百废待兴,很多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自主研发的也有,但没有别国那么先进。

还在进步阶段,这也让那些外国人扬起了高傲的头颅,看不起他们。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她知道以后他们的国家会让全世界都惧怕,改头换面,走在经济发展前端。

让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仰望,羡慕。

如今只是时间问题,给‘他’一点时间,‘他’一定能站起来的。

经历过上一世的磨难,尹棉并不打算做个废人,她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也要为国家尽一份力。

这件事她放到心里。

让小姨带她去厂里。

两人差点以为她好奇外国人,想要去看。

这年头他们乡下人能见一两个外国人是很稀奇的事,可不得赶去看看热闹。

但药厂跟其他厂不一样,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自然是拒绝了。

但尹棉说,“小姨,你忘了,我妈妈是做什么的?”

妈妈,这个词很久没当家人的面说出口,她觉得有些怪异。

而听的人也有些不习惯。

仿佛尘封已久的记忆被唤醒。

特别是从小就被姐姐带大的小姨,想起她来,心疼不已。

虽然他们没人知道李晓兰是做什么工作的,但从尹棉带回来的一些书中也能猜到一二。

她是伟大的,也是可敬的。

“可是,你也不懂修机器,去了也白搭。”

“我又不是去修机器的,只是去看看而已,这些年我也看了不少书,说不定能看出什么问题来呢。”

李翠兰只觉得外甥女遗传了她妈的好奇心,起了玩心。

但她向来是个会宠外甥女的,自然有求必应。

“只能在外面看,不能进去胡来。”

尹棉点头。

她不会胡来,只会修。

李博明对厂里的事不是很感兴趣,打算去逛逛,顺便给家里人买些东西,就没跟她们去。

华星工厂离她们医药厂也就二十分钟不到的路程。

第一次带外甥女来,好在门口的看门大爷好说话,没有为难她们。

等她们进去了,尹棉才知道,医药厂的大。

以前只是在外面看过,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

虽然房子不算太新,一栋楼有4层高,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顶好的。

进门的左侧有几辆二八大杠,旁边便是两辆货车,用来拉药品的。

药味十分浓郁,除了部分机器出故障之外,大部分的机器还在正常运作,所以能闻到药味很正常。

主任带着两个金发碧眼的人进了一楼大门。

李翠兰道:“就是那两个吃白食的猴子。”

他们身上毛发浓郁,李翠兰一直都是这么称呼他们的。

尹棉觉得还挺恰当。

她想进去,但李翠兰只带她去自己的生产车间看一眼,这个时代其实很多管理都比较松散,没有后世严格,带家属来参观的人大有人在。

只是不能进到里面去,就在外面看看还是可以的。

进去的人都要全副武装,以免造成污染。

两人刚进去就听到几个工人在跟翻译面红耳赤。

时间紧迫,那两个外国人丝毫没有紧迫感,进去了一人在机器前随意摆弄,而另外一人就在旁边看着,也没有要搭把手的意思。

几个等着赶工的工人实在受不了,对着翻译一顿输出。

翻译被惊得浑身是汗,有好多话他都不敢直接翻译,捡着温和地说。

大家也是看出来了,必须要翻译原封不动的翻译回去,让那两个吃干饭的知道他们有多急。

翻译无奈,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交涉。

但那两个外国人似乎完全不在意,也不知他们到底听懂了没有,还是根本就不是来干实事的。

有了这个想法主任急得就像热火上的蚂蚁,这几天他钱也花了,人也陪了,什么也没干成,一种挫败感让他觉得自己好像不适合这个位置。

其中一个外国人,用蹩脚的中文说,“你们着急我们也没办法,机器不是说修就能修得好的。”

胖胖的工人呸了一声。

“你们不是专业的吗,修一个机器需要修那么久?要是干不了就滚蛋。”

话糙理不糙,干不了就滚,换一个能干实事的来。

他们明知道人家着急,却偏偏不如你意,显然在拖延时间,给工厂致命一击。(www.)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