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第49章 泡澡塘子和挖红薯

  • 作者:感冒没药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10 14:42:59
  • 章节字数:9192字

她说,等到了冬天来这里洗澡。

江淮还记得,他当时的尴尬和不自在,现在再来,当时的感觉已经都没有了。

两人找了个角落,把换洗衣服拿了出来。

刚一进门就有穿着白衣服的服务员过来,“两位小同志,是来洗澡吗?”

谢昭昭点点头,“都有什么价格?”

公共澡堂的门票是一毛钱,茶水,瓜子另算。

小孩票一毛钱,不光没床没柜子,还没有其他服务。

谢昭昭选的是大人票,加上理发搓澡一共是四毛钱,两人八毛钱。

交了钱,谢昭昭两人就分开,公共澡堂里面是大澡堂加淋浴。

澡堂里面还有服务员,谢昭昭一进去,她很热情的走上前来打招呼,“小同志你好,跟我这边走。”

女澡堂明显人很少,只有零星几个,摆放着十几张可躺可坐的床,旁边是一间两把椅子的理发房。

不只男浴能理发,女浴这边也可以。

谢昭昭跟她来到一个床前,服务员蹲下用一个带钩的小棍,将用木板钉的拖鞋从床底拉出来。

然后又去取了浴巾和毛巾送过来。

“小同志,这是你的柜子。”

服务的很周到,态度也很好。谢昭昭谢过她后,先去理发房,把头上的头发剪短。

“剪到哪里?”理发的师傅问。

谢昭昭比划了个脖子向上点的位置。

师傅咔咔就捡起来了,没给谢昭昭半点犹豫时间。

没两分钟,师傅就说“好了。”

真的只是剪短而已。好在谢昭昭没有其他心理预期,接受的还算平静。

进了热气腾腾的浴室,透过水雾缭绕的蒸汽,首先看见的就是里面的搓澡师傅。

澡堂不光有茶水,瓜子,还有白开水,每人三分钱,随便喝,续杯不加钱。

谢昭昭进到白色瓷砖的大池子,舒服的长叹一声,她决定要在里面多泡一会儿,她喜欢被温水包裹的感觉。

谢昭昭泡着的时候,每隔一会儿,服务员就会过来温馨提示,拉着长音喊“少洗多晾,防备晕塘。”

虽然不是特意还给她听得,但还是有点小尴尬。

谢昭昭爬出来去找搓澡的阿姨,搓了澡。

冲洗干净出去时,外面的服务员给谢昭昭递过来一块开水烫过并拧干水的热毛巾。

“谢谢姐姐。”谢昭昭接过毛巾擦了擦脸。

服务员笑眯眯地说“不用谢,小妹妹。你躺会,姐姐去忙了。”

谢昭昭点点头,换上身干净衣服,想等头发稍微晾晾再出去。

头发八九分干,谢昭昭就出去了,以前原主的头发太长,发质也不太好,这次谢昭昭直接剪成齐脖短发。

她出来的时候江淮还没有出来,谢昭昭找了个长椅坐下等着他。

“昭昭,谢昭昭。”

谢昭昭迷迷糊糊睡着了,听到江淮叫她,揉揉眼睛,“你出来了?”

“怎么剪这么短?”

谢昭昭摸摸头发,这会儿已经完全干了,“太长了,冬天打理起来不方便,这个好,干得快。”

“走吧。”

谢昭昭跟在江淮后面,只觉得江淮和她第一次见的时候大不相同。

可惜,那时候没留下纪念。

“江淮哥。”

江淮一听她叫哥,就头皮发麻,总感觉有事,果然,“咱们先去照相馆拍张照片。”

一听又是花钱的事,江淮赶紧摇摇头,他不去。

“别啊,去吧。”谢昭昭赶紧抓住他的手,“留个纪念,省的你长大后,忘记我小时候长啥样。”

“我不会忘,所以不用去。”江淮不上当。

“我会忘,我要去,我要记录下我小时候的样子,你是陪我去,还是自己先回去?”

谢昭昭让他选。

还用选吗?当然是一起去。

一起去了,江淮最终没逃过拍照片,被谢昭昭拉着站在刺眼的聚光灯下,拍下了第一张照片。

回去的路上,江淮的脸臭臭的,还是不高兴。

谢昭昭瞅了她好几次,他还是不得理她,只好哄哄他,“对不起,你以后不喜欢拍照,我不勉强你了。”

-----

为什么她的老家不在山区啊啊啊?

谢昭昭颓废的想着这个问题。

瞅瞅她现在的环境,没有山,没有水,没有野生动物,啥也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地上除了杂草就是庄稼。

囤了这么长时间粮食,除了数量比别人多点,种类和普通农家一样。

海鲜类,鱼虾没有,菌类更是没碰见过,野生的傻狍子,野猪,在大平原更是看不见。

人家女主们日子过的那么好,只有她,过成渣渣。

一点都不厉害,天天扮老虎吃猪。

想囤粮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地里的粮食都收回来。

谢昭昭走回去,把刚才发泄的时候,扔出去的工具再捡回来。

她还要挖红薯。

大队的种的其他粮食,交完公粮能分到手里的其实没多少,只有红薯才能保证每户人家冬季的粮食和来年可能出现的春荒。

以往每年开挖前,大队都要开几次会,做好动员工作。

今年,还是是算了吧,谢昭昭和江淮直接翻出去年的记录,改了李家父子不合理的地方,剩下的直接拿过来用。

开挖。

有些实在是挖不了的,就几户合在一起挖。

挖红薯的时候人们心情会好些,因为知道这些红薯挖了都是他们的。

面对如此繁重劳累又令人欢喜的活计,辛苦可想而知。

天刚蒙蒙亮,就早早去地里挖红薯,一连几天,除了吃饭,几乎都在地里干活。

谢昭昭也每天扛上镢头和锄头,拿上镰刀,带上竹笼和水,早早地去挖红薯。

就是这样进展也很缓慢。

红薯蔓上都是露水,谢昭昭刚才徒手一抖,弄得上衣和裤管上都是,这才爆发。

谢昭昭拿起镰刀,把覆盖在土地上的叶蔓全部清理掉,露出两行隆起的红薯埂子。

后面谢建军和江淮已经脱掉外套,身体一弯一展,不停地抡着镢头每挖一窝,谢建军还无师自通的学会鼓着腮帮向两只手掌“噗噗”地吐口唾液。

谢昭昭赶紧回过头,她怕一会儿江淮也这样操作,简直不能接受。

在她被红薯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谢大军和朱队长他们终于又赶回来了。

这次他们回来的心情比上次还要沉重。

一路上看到太多,没收的粮食,没播种的地,直接扔掉的棉花。

朱队长因为路远,看到的更多。

这回,不用别人提醒,他们都知道到了明年日子会有多难过。

回来后,干部们看见先前的地已经都种上,高兴坏了,直夸两个人厉害,还能借来拖拉机。

谢大军他们回来后,开会讨论几次,直接按照红薯地块和面积,给社员分了。

前些天收的红薯也给社员分了。

谢昭昭知道他们其实没有分完,放了一大部分在房后的地窖里。

谢昭昭和江淮也分了三亩多地的红薯。

弄得谢昭昭这个,挖红薯小弱鸡直看江淮,“你说咱俩要干多少天啊?会不会别人家都干完了,只剩下咱俩。”

“怎么可能。”江淮放下饭碗,催促道“昭昭快点吃,咱们赶紧去挖红薯。”

江淮自认为是种地小能手,接受不了自己落后。

谢昭昭认为倒是不必,非要在这方面作比较。

等江淮拉着谢昭昭出门的时候,谢大山和朱队长他们,已经拉着几架子红薯车回来。

两伙人正好走了个对头面,他们问完好刚想离开,朱队长叫住两人。“你们俩是去地里挖红薯吗?”

看到两人点头,朱队长指指后面的车,“不用去了,我们给你们挖回来了,快去开门,让咱把车卸了。”

谢昭昭支支吾吾的说道“为,为什么啊?”

谢大山摸摸她和江淮的头,“你们都是好孩子。”

江淮鼻子一酸,扭过头去,他曾经拼命想得到谢大山的认可。想让他回头看他一眼。

现在却得到了。

“谢谢,谢谢各位叔叔伯伯,辛苦你们了。”

谢昭昭对他们表示感谢。她也知道是为什么。

“不用谢,你俩加起来才多大点地,我们起个早就干完了。”

大队干部替他俩挖红薯,是因为他俩为村里做的不错,到现在为止,地里的活一点儿没耽误,不像别的地方,不仅地里的活几乎全荒,家里也是天天混水饱。

再来呢,就是三亩地真的不多,可以说对干熟了农活的汉子来说,非常少。

所以他们愿意,拿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帮谢昭昭挖红薯。

卸了车,谢大山带着人就走了,谢昭昭往后一靠,倒在红薯堆上,“感谢大队。”

谢昭昭剩下的时间都在和江淮收拾红薯。好的,完整无缺的清洗干净收到空间里,坏的,半截的,打算切成片,晒干后磨面。又留出一部分打算以后,再跟会做淀粉和粉条的人家换点。

两人把碎、坏、残红薯洗干净,切成片,一片一片码放的整整齐齐,准备晒干磨成面。

挖完红薯,剩下的就没多少事了,谢昭昭把钥匙还给谢大山,一并还有房后地窖的钥匙。

现在里面都是粮食,她也不适合进去。

挖完红薯,队里直接把菜地里的菜也分了,菜能收了,直接砍回家就行。

当初办食堂收上来的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剩下的让他们直接都拿回家,食堂的东西更是隐晦的分完,,他们大队的食堂彻底名存实亡。

敢这么干,是因为他们听说有些地方,因为没饭吃,已经解散食堂了。

至于当初种下的卫星田,实在是没时间管,也没办法管,只能放着,爱怎么着怎么着吧,烂地里拉倒,直接报个减产。

孙银花这次回来,准备不让两个闺女再跟着去了,冬天修水利,对姑娘身子影响大,家里又不是没人。

和她做一样决定的有很多。

知道了棉花的事,她还过来送了点吃的,隐晦的表达了谢意。

等他们再走的时候,队里留下了不少人,大丫、二丫这样的闺女,谢老头这种老头、谢大树、谢建国这种小子。

大概就是二十岁以下,五十岁以上。

反正回去一句话,队里庄稼收不完,再不留人大家就一块饿死。

他们都是跟着别的大队学的操作。

家里的人多了,谢老太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她叫过谢昭昭去,“家里的棉花,要请人来弹,你们的要不要一起?”

“要的。”谢昭昭本来还在上愁,这些棉花咋办。

谢老太让她回头有空弄过来,棉花匠在家里住几天。

谢昭昭点头,棉花匠归公家管,这算是偷偷出来挣外快,自然不敢让人知道。

谢老太也不可能只问她一个人,大丫和马大宝都问了,结果就是机会不容错过。

弹好棉花,谢昭昭想让谢老太帮忙做褥子,谢老太让她去找大丫。

“昭昭,你大丫姐在家待不了一两年了,你回来还没和她好好处过吧?”

“大丫姐,不怎么出门。”二丫还能看见机会,大丫,谢昭昭看见的很少,感觉她一直在家待着。

谢老太听了她的话,“你都没好奇过,你大丫姐每天在家都干什么吗?”

谢昭昭摇摇头。

“织布,她在家织布,你做褥子是不是要布?你有吗?还有二丫,也在学织布。”谢老太告诉她大丫不出门的原因。

织布?谢昭昭懵了一下,“这不是只有古代才会干的事吗?”为什么会出现在大丫、二丫身上。

“你这孩子,咱们农村一年才几张布票,供销社的衣服哪买的上,你以为我们的衣服都是哪来的,当然是自己织。你以为你大娘凭什么才想着大丫高嫁。”

谢昭昭一直以为是孙银花嫌贫爱富,正好谢大山当上干部。就是没往谢大丫,可能本身是个优秀的女孩子身上想。

罪过,罪过。谢昭昭跑回家,“你知道大丫姐会织布吗?”

“知道,家里都知道。”江淮随口说道,没觉得是多大问题。

“我不知道。”谢昭昭摇摇他,“我一直不知道,没人和我说过。”

江淮想到谢昭昭刚回来弄得一出出事,再加上,大家没多久,就分开住了,“大丫姐,挺好的,你当初看见的烂单子,就是她给我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