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九福晋闹和离日常

第17章 一更

  • 作者:西凉喵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4-05-22 20:10:29
  • 章节字数:8654字

两辆马车, 二十骑护卫,一路沿官道往三清观去。

刚出城时还能碰到很多出城郊游登高的游人,待他们上官道后人就越来越少, 到三清观山脚下, 一辆马车也无, 只有三五个身穿书生袍的年轻学子在山脚下赏秋。

“怀玉姐姐, 我们到啦!”

叶菁菁先下车,随后亲手扶着她的怀玉姐姐下车。

姚怀玉握着她的手:“我和衡臣都变了, 只有菁菁一点都没变, 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可爱真挚。”

“那不是挺好,只长年岁, 不长风霜。”叶菁菁大方收下怀玉姐姐夸奖。

张廷玉不假思索地回了句:“请你多少长点风霜, 懂点人情世故吧, 怀玉是我的妻, 我知道自己照顾,用不着你三天两头差人上门送东西。”

“你还在翰林院混着吧,就翰林院给你发的那三瓜两枣,够你自己使吗?还有脸说照顾我的怀玉姐姐, 我呸!”

“董鄂菁菁, 怎么说话的?你喊怀玉做姐姐,论辈分你得叫我姐夫。”

“啥?论辈分你不是叫我祖宗吗?”

胤禟正在喝水, 被这声祖宗刺激, 茶水从鼻子里喷出来,他赶紧低着头伸手不停挥着, 小金子立马送上手巾。

“主子爷,奴才给您擦擦。”

胤禟一把推开小金子:“张廷玉,你叫我福晋祖宗?”

张廷玉闭嘴了。

叶菁菁小人得意便猖狂:“他不仅叫我祖宗, 还得跪着叫我才答应。”

“好啦,别吵了。你们俩每次碰上都这样,也不嫌累。”姚怀玉赶紧劝。

张廷玉和叶菁菁对视,眼神里冒火花,随后又分开。

算了,给夫人/怀玉姐姐面子,放她/他一马。

姚怀玉挽着叶菁菁:“我们上山吧,这会儿上去正好赶上中午斋饭。”

张廷玉从马车上提下来许多食盒,叶菁菁叫叶淮派几个侍卫帮忙提。

“走吧!”

叶菁菁和姚怀玉走前面,胤禟落后一步,走后面听福晋跟张廷玉的夫人闲谈。

胤禟自从知道有姚氏这么一号人和福晋如此亲近之后,他也叫人去查过。

说起来,自他今年开始当差后,他看到了户部亏空,看到了卖官鬻爵,更看到了官场贪污积弊之深。

但是,当他看到姚氏,张家,这样的地方大族伸向各处的触角后,他又被打开了一扇窗,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大清,王朝,皇权。

张廷玉之妻姚怀玉,出身安徽桐城麻溪姚氏。

姚氏在京里名声不显,但是却不是什么无名无姓的小家族。

姚氏的祖宗要从西汉的经学家姚平开始论起,后来,子孙后代历经一千多年繁衍生息,其中一支姚氏去到麻溪隐居,教后代子孙读书向学。

麻溪姚氏不仅崇文重教,姚家的气运好,几乎每一代都有子弟做官,能人辈出,这一支慢慢发展成当地五大世家之一。

张家也是桐城另一大家族,张家和姚家世代联姻,张廷玉的祖父亲、叔父以及他自己,嫡妻都出自麻溪姚氏。

安徽,那可是徽商发迹的地方。

徽商靠什么发迹?靠盐商。

盐商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巨贾,代表着银子!

徽商十分重文脉,姚氏、张氏,都是世代做官的家族,他们和徽商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外面的人只能看到皮毛,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内里牵扯。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看到姚氏和张家如此,虽然他出身爱新觉罗,胤禟也有一种他们家不过是暴发户的感觉。

一旦大清崩溃被反,爱新觉罗绝后,传了上千年的姚家,张家,依然是新朝的地方大族。

胤禟真的很好奇,福晋怎么跟张廷玉夫妻认识的?

刚才见福晋跟张廷玉夫妻言谈间如此自如,就知道他们肯定不止认识,而且是熟识,非常熟,应是少年时积攒起来的情谊。

可是,福晋是旗人,姚氏是汉人,一个住北京,一个在安徽,她们如何相识的?

她们的相识是偶然,还是有意结识?

“到啦!”

“好久没三清观了,这一路爬上来,我感觉头顶都热得冒烟了。”

叶菁菁这会儿一身大汗,却感觉舒坦极了。特别是山林间的风吹过来,那叫一个凉快。

“我跟你不一样,我春天的时候跟衡臣来过三清观一次。”

姚怀玉笑道:“之前的病好了后,张大夫去家里给我看诊时,没给我开药方,只叫我多出门走走,这比吃什么人参养荣丸管用多了。”

叶菁菁哈哈大笑:“听张春秋的话没错。”

张廷玉拿了张帕子给夫人擦汗:“我叫人借了两间房间,赶紧去换身衣裳,别一会儿着凉生病。”

叶菁菁也赶紧道:“怀玉姐姐快去换,身子骨要紧。”

胤禟拉着自家福晋:“慧心给你也带了衣裳,你也赶紧去换一身。”

叶菁菁换衣裳,胤禟也跟着进去,叶菁菁叫他出去,他坐那儿不动。

叶菁菁懒得跟他拉扯,转身去屏风后面。

“福晋,你如何认识张廷玉夫妻?”胤禟忍不住问了。

“怎么认识的?那说来话就长了。”叶菁菁配合慧心脱衣裳。

“那就长话短说。”胤禟催促。

“长话短说就是小时候跟我额娘去庙里烧香认识的。”

“就这么简单?”

“是呀,就这么简单。”

叶菁菁糊弄他两句,这边已经换好衣裳了,叶菁菁拉着他:“走吧,去吃斋饭,别叫怀玉姐姐等我们。”

胤禟估计用大力气捏着她的嫩手:“回去跟我仔细说。”

叶菁菁轻哼,嫌他手重,握得疼,不让他牵。

胤禟又轻轻松开,给她捏捏手哄她:“不疼吧,爷按得舒服吧。”

一个白眼送给他。

说起和怀玉姐姐相识,是偶然,也有人为故意。

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叶菁菁那会约莫五六岁,她阿玛被外派去江宁府,叶菁菁跟着额娘也跟去了。

那年春天,额娘带她烧香拜佛,在寺庙里,叶菁菁碰到了一个比她高一个头的小姐姐在画画。

开始时叶菁菁只觉得这个小姐姐真好看,她画的那棵枝繁叶茂的榕树也好看,她看着小姐姐画完,用印,印的是麻溪抱石。

叶菁菁装可爱,问这四个字是小姐姐的名字吗?小姐姐不肯告诉她,后来听到小姐姐的祖母叫她怀玉。

额娘和怀玉姐姐祖母攀谈,知道他们来自麻溪姚氏,叶菁菁才慢慢把怀玉姐姐和她曾经在安徽旅游时,在一座墓地旁看过的碑文联系到一起。

妈耶,这是四大爷当政时期的大红人,实权宰相张廷玉未来的嫡妻呀!

这位小姐姐二十多岁就死了!

结婚十来年没怀孕婆家也未说过她一句!

她死了之后张廷玉终身未再娶!

张廷玉的第一个妾室还是她病重时亲自给张廷玉找的!

当时叶菁菁脑子里闪过好多画面,直到怀玉小姐姐把刚才那幅她特别喜欢的榕树画送给她,叶菁菁决定尽量救一救她。

叶菁菁后来做生意有钱了,大肆搜罗医书药方,培养自己的大夫,最开始的原因不是因为伯父彭春,而是因为怀玉姐姐。

因为叶菁菁主动保持联系,年龄相差五岁的两个小姑娘当上了笔友,此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叶菁菁年龄稍长后,自己个儿带着她的侍卫去麻溪找怀玉姐姐,每次都叫大夫给她把脉,掌握她的身体健康情况。

怀玉姐姐和张廷玉成婚后,张廷玉挺不待见她,觉得她这样不安于世的丫头会把她的怀玉带坏了。

直到康熙三十八年,她带着张春秋和一车珍贵药材把怀玉姐姐从鬼门关上拉回来,张廷玉当场就给她跪下了,喊她祖宗。

偶然,人为,对叶菁菁和张廷玉夫妻俩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处下来的情分,里面还掺杂着恩情。

如无意外,他们的关系,这辈子都会延续下去。

这些话,叶菁菁肯定不会对胤禟坦白,胤禟只需要知道,她和怀玉姐姐关系亲近就行了。

三清观的斋饭论味道稀松平常,豆腐开会,青菜聚头,偶尔吃一顿罢了,也不挑,吃饱就行了。

用了午饭后,四人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喝茶闲谈。

“怀玉姐姐,我记得小侄子的生日是十月底,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他周岁了,你们打算大办不?”

怀玉温柔地摇摇头:“不办,家里长辈说,孩子年纪小就别见外人了,请亲近的人吃顿饭聚聚就算给他庆祝了。到时候你要来。”

怀玉那年病入膏肓,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才能下床,养了几年身体,去年才生了她和张廷玉头一个孩子,家里人十分看重。

张廷玉给叶菁菁倒茶:“永安周岁那日,我们家打算给你的长福庄捐一百两银子,十匹棉布,就当给孩子积福。”

永安是孩子的小名。

叶菁菁手里有钱,除了投资在那些有本事的农人、匠人、大夫等研发人员身上外,叶菁菁还办了个福利院,名叫长福庄

长福庄专门收养那些被家人抛弃的孩子,庄子出钱养活他们,等年纪稍微大一点,就教他们学手艺、干农活、识字等等,等到十四五岁就放出去做工。

叶菁菁也不白救助,养大的普通孩子自己开始做工后,每个月都要给长福庄还钱,养了多少年就要还多少年,虽然每个月数额不多,也算是有了回头钱。

另外,叶菁菁也从这些养大的孩子里面发掘了一些可造之才,这些人长大后都被叶菁菁聘请,加入她旗下工作。

“等等,你说的十匹布,不会都是怀玉姐姐亲手织的布吧。”

怀玉笑着点头:“衡臣捐银子,我捐布,都是我们夫妻亲手挣来的,更有诚意。”

叶菁菁拉着怀玉姐姐的小手,好心疼:“那你不如画几幅画卖给我,用卖画的银子买布,还能多买一些。”

张廷玉看不顺眼,把自家夫人的手拉回来自己握着:“我们夫妻信任你的长福庄,等我这个月的俸银发了我就给你送过去,你给我们办好。”

“你凶什么凶,这么点小事,我随手就给办了。”

见两人又要吵起来,怀玉赶紧转移话题,拉上胤禟:“听说九皇子不辞艰辛去山东赈灾,真是太辛苦了,叫人佩服。”

“啊?也还行。”

胤禟脑子还没转过来,他此时还在想,他福晋手里居然有个庄子专门收养孤儿,他怎么不知道的震惊中,突然被姚怀玉叫名字,他一句话糊弄过去。

张廷玉正色:“孔家人族人虽然缺德,这一任的衍圣公还算知道进退。”

提起孔家人,胤禟表情不屑。

“怀玉姐姐,山东赈灾的时候缺粮,我手下管事就近从安徽凤阳府、庐州府、颍州府调粮食时多亏了江哥帮忙,回头您帮我谢谢他,就说这个人情我记下了。”

“前些日子表哥进京我才知道他手下的铺子给你调粮,这事你不用放在心上,粮用去赈灾也算功德一件,再说,你借了粮食又不是没还,哪里还用人情。”

“以后表哥敢用这件事当人情占你便宜,你跟我说,我去说他。”

叶菁菁笑眯眯道:“还是怀玉姐姐心疼我。”

两个女人聊天,张廷玉不经意地观察九阿哥,他敏锐地发现,九阿哥和菁菁这个丫头成婚好几载,九阿哥可能还不清楚他福晋还有这样一面。

啧,有点傻。

不过和菁菁这个丫头成婚,他也算傻人有傻福了。

胤禟这会儿又在走神,每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福晋了,福晋总会给他展示出另外一面。

胤禟:……我觉得我就是个棒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