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穷门出贵人

第230章君臣之间

  • 作者:嚣张异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10 10:38:04
  • 章节字数:5532字

得知姜丰果然带了几船的洋货来,徐夫人私下对丈夫说:“我说什么来着?别小瞧姜大人,他可是个奇人。”

姜丰的事迹,她也听说过,甚至有一种传闻,姜丰是陈皇帝的转世……

施伦笑道:“夫人神机妙算。也是徐恭厉害,拿着姜丰给的海图就真敢远航,还把洋人给打劫了,真是痛快!”

成立远洋水师、建深水港都是施伦首先上奏折提议的。不过,他一开始只是想着自卫,抵抗扶桑海盗、荷国、葡国这样觊觎本朝的侵略者。

万万没想到,姜丰胆子比他还大,才刚刚把水师建起来,就敢拉去外洋抢劫。

“陛下让姜丰来做大湾知府真是神来之笔!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施伦越说越高兴。

他不怕姜丰胆子大,就怕姜丰胆子小!和洋人打了几年仗,他对外界的局势也颇有了解。这世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姜丰跟施伦分赃完,又发了一笔横财。正是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带着人在白水州和周边州、县大肆采购起来。

凡是大湾军民能用到的,买!买!买!

“大人,再买……我们的船就装不下了……”负责出纳的侯扫红苦着脸说着。

姜丰脸色一僵,这不缺钱的感觉太爽了,一买就停不下来啊!

“那就先别买东西……让你们去乡下招人的事办得怎么样?招到人了我们就回去。”姜丰问道。

大湾如今缺人啊!工坊、修路……到处都要用人。

“招了一些,可是不多。”侯扫红答道,“如今的人安土重迁,不到逼不得已不会远走他乡。倒不如去人牙子那里买,只是要花钱。”

侯扫红自己就是姜丰从人牙子那里买的。如今想来,都跟做梦一般,他跟着姜大人,不仅读书识字,还脱了籍,甚至在大湾府担任了户房的经承。

“也罢……花钱就花钱!反正我们现在有钱,就当解放奴隶了!”姜丰沉吟道,“凡是愿意去大湾的,一律帮他们脱籍,恢复良民身份,开荒能得地。”

侯扫红一怔,轻声说:“大人仁德!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有那些豪强的家奴逃到大湾去?”

奴隶不敢逃,是因为逃奴没有身份,被捉到是大罪。如果逃到大湾就能脱籍了呢?开荒就能都地呢?

姜丰意味深长地一笑。这正是他的意思……到时候,要是有内陆的奴仆逃到大湾去,他不就有现成的人口了吗?

看到姜丰还真有这个意思……侯扫红叹道:“大人,你这样会得罪人的!”

奴仆是地主豪强的私人财产,官府也是严厉打击逃奴的!

看到姜丰主意已定,侯扫红也只能照办了。

回程的时候,姜丰又带上了满满的粮食、种子各种农具,还有一些惶惶不安的人。

这些人都是新招来的工人,他们原听说大湾贫瘠,如今来到鸡笼城,眼见到处都在建设,还挺热闹的,才放下心来。

这些人,就交给了苏垒。

如今苏垒担任了工房经承,负责一应织造坊、洋皂坊的工坊的建设和生产。

他这个秀才在大湾算是有学识的人了,也正儿八经地当起官来,可让他得意了好一阵!

看到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苏垒也很高兴,安顿好这些人之后,就对姜丰说道:“如今我们的织造坊也开始生产布匹了,卖到哪里去呢?”

“我们不去抢中原的市场……先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以后考虑销往高丽、暹罗和天竺吧。”姜丰说道。

苏垒诧异地问道:“销给这些地方?”

“自然!你别小看人家。高丽和暹罗这些地方,都是有钱的。”

“不……”苏垒轻声说,“我知道他们有钱。我以为,你是要靠抢的……”

“胡说!”姜丰瞪着眼睛,“我又不是土匪!我也是读书人!光靠抢是不行的,也要辅助商业输出嘛!”

“不抢?”苏垒不是很相信地说。

姜丰轻咳:“一步步来……世界那么大,一口吞不下,先搞利润大的地方。”

说到底还是要抢……苏垒脸皮抽了抽,回去工作了。他也是来了大湾才知道,他心目中端正严明的表弟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湾这里的各项事务逐渐踏上了正轨,临近中秋,姜丰将工作托付给唐昕、郑达和苏垒等人,在卢胜的护送下乘海船北上、远赴京城。

他们是在津港上岸后再换马车,一路往京城而去。从津港到京城也有水路,但如今没什么商船。

大湾的秋天还是烈日炎炎,姜丰登船时穿的还是轻薄的单衫。到了京城,满地金黄,夜里就要穿上夹衣了。

这一回虽然是打着替外甥办婚事的名义、告假来的。但既然进京,自然要进宫汇报工作。

姜丰匆匆回家洗刷一遍,换了一身干净的官服,提着一叠厚厚的文书就进宫去了。

这一回,皇帝在养心殿单独见了他。身边只有一个大太监高金良,连起居郎都没有留。

“陛下,微臣回来了。”姜丰跪下,恭恭敬敬地行礼。

皇帝挥了挥手,让他平身。仔细一看,笑道:“卿又晒黑了些,朕瞧着,比上回从开建回来还要黑。”

“陛下圣明!”姜丰叹道,“那大湾的太阳也是穿透力极强!再加上臣日日出外巡视工地,难免晒黑了一点。”

“哦?听说你们大湾如今不缺钱了,建设得如火如荼啊!”皇帝轻笑。

姜丰也笑了起来,将徐恭打劫西洋船、找施伦销赃的事都说了出来。虽然他不说,徐恭和施伦也早就上报了。

但是,事情由他说出来又不一样。果然,皇帝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姜丰看皇帝心情不错,话音一转:“虽然发了小小一笔横财,可用钱的地方更多,大湾有天然的优良港口,也要建设起来。”

皇帝皱了皱眉:“你要建深水港?”

“陛下圣明!”姜丰答道:“大湾最好的三处港口,分别是鸡笼城、南屯城和大佳腊。我的计划里,南屯是军港,鸡笼城是商港,大佳腊是官港。现在府城治所在鸡笼城,来日计划搬到大佳腊府。”

“大佳腊?”皇帝命人取来一副大湾地图,研究了一下说道:“是个适合建大城的地方。”

姜丰微笑,这是当然,大佳腊就是“台北”。

皇帝收起地图,笑道:“按照你的规划建设,大湾就不是一个州府,而是一个省了。你这知府才上任,就想做巡抚了?”

姜丰义正言辞地说:“官职大小,臣也不是很在乎,都是为人民服务。”

皇帝笑道:“那你就一直做知府好了。”

姜丰立刻换上一副苦瓜脸:“陛下,臣觉得升一升也可以的。”

皇帝哈哈大笑,笑过了之后,才说道:“姜丰啊!朕最欣赏的就是你的坦诚!”

“陛下!臣也觉得臣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诚实!”姜丰发自肺腑地说道。

皇帝又笑了,半晌道:“好,朕愿意相信你!”

看到姜丰诚惶诚恐的样子,皇帝才笑着说道:“你的计划很好,那就照你想的去做吧。有什么需要的,就去找施伦,朕让他配合你。”

“谢陛下!”姜丰感激地说,又拿出一张张图纸和计划书,接着介绍大湾的建设情况。

皇帝仔细听着,时不时提出一个问题,最后才放姜丰离开。

看到姜丰远去的背影,皇帝突然对身边的大太监说:“东缉事厂的探子,继续留着。”

“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