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文世明商路笔记

1.2.4

  • 作者:霸天马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4-05-24 11:37:20
  • 章节字数:6662字

隔天一大早,牛振伟也不顾得由于前一天走路过多,而造成的腰腿酸痛。楼下又传来牛振伟的声音:“文世明……”随着这一嗓子,文世明的爷爷生气的骂到:“明明,我说你一天不好好复习,明年就高三,你和那个牛振伟一天鼓捣啥?我和你奶奶拉扯你这么大容易吗…?”文世明陪着笑脸打断到:“爷爷,别生气,我给牛振伟支点招赚钱,下午可能还得问您借点钱……”话还没说完爷爷更加不悦的说到:“你们小P孩子,能赚个P的钱,还问家里借钱,我告诉你,想也别想。”文世明知道爷爷正在气头上也没再提钱的事情,调转话头说到:“爷爷,我先去和牛振文聊一会,然后我就去梁老师家上课!”听到去梁老师家里面去补习,爷爷的脸色略微好看了一些,只是也没搭理文世明扭头进了自己的屋儿。文世明见状,穿好衣服便飞奔下楼。“牛头,怎么样?和家里说借钱的事了没?”牛振伟一脸无奈的回答道:“说是说了,可答复不是钱的事,而是一顿臭骂。”

“哎,我也是一样呀”文世明摇了摇头接着说:“不说这个了,钱的事我回家再和我爷爷奶奶好好商量商量,你也一样回去和你爸妈好好说说,现在咱们先琢磨怎么卖货。”

牛振伟毫不犹豫的说:“我没什么想法,明子你怎么说咱就怎么办!”

文世明不由的说到:“我靠,你这牛大脑袋多少动动行不?”不等牛振伟开口接着又说:“这样吧,咱们先去镇里瞧一瞧、转一转,做个价格调研卖,否则再多想法也是幻想。”

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便到了离厂区宿舍最近的一个小集市。这个集市步行也就几分钟,由于人们通常只是购买一些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所以衣服鞋帽类很少有商贩售卖,两人扑了个空,只好接着去往更远的另一个集市,半小时的路程对于两个对赚钱充满渴望的年轻人并不算远,好在这里没有让两人失望,各类商品算是琳琅满目,一条街道几百米长,街道两旁尽是售卖着各种生活所需,吃的用的穿的可谓应有尽有,在沿街小摊儿的背后一两米处还有一些二层楼的商场,门口的音响放着各种流行音乐以及低价打折的广告,逛街的人们也比厂区集市那边多出不少,两人终于如愿以偿的进行了市场调研,一圈下来结果另两个人兴奋不已。

牛振伟说:“明子,三四十呀,咱们可真赚翻了,等进回来货我也去摆个摊,你就等着哥们给你分钱花吧!”原来通过两个人的调研,街边摊位上售卖的衣服每件的差价基本就有三四十块钱,商场里面的就更不用说,虽然质量和款式没有太多可比性,但价格始终让二人兴奋不已。文世明想了一会说:“你是猪头,根本不是牛头,咱们要快点赚钱,不能像他们赚那么多,比如我们5元进价最多卖20,搭配套装的话按17元去卖,这样才能让人们快速形成购买!”文世明还给牛振伟举了“全球最低价”那个女老板的例子,人家不就是低价销售?所以才能把人都聚集在自己摊位前嘛!显然这个说法已被牛振伟接受。顿了顿文世明又说:“你来这卖也没问题,但我觉得还要回咱们厂集市卖,那里没有卖衣服的摊位,而且晚上还要去学校门口、去咱们北山镇厂门口卖,这样才能有点差异化,这样人们也不需要因为买衣服走半小时,或者花钱坐车到大集市去!”停顿了一会文世明若有所思的说:“你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多想想问题,其他商贩是人追着商品走,咱们是商品追着人走。再说咱本身也要花钱买东西,买东西的人舒服,咱们也就赚到钱了不是?不然呐你只能赚个P。”这也是文世明后来做大综商品贸易时的思路之一:“我们宁愿在10个人身上,每人赚他们1块钱,也不要在1个人身上赚10块钱,除非你做的不是大综贸易。”牛振伟听文世明说完竖起了大拇指:“你是牛头!”

两个人合计了一阵很快又回到了现实问题,进货的本钱现在成为两人最大的障碍,不过这个调研使两人信心倍增,于是文世明开口说到:“你早点回,回去把咱们的调研结果好好给家里讲讲,我先去梁老师家补课,晚上回去也和家里再商量一下。”两个人分手后牛振伟便直奔回家,这个点老爸还没下班,就想着先和老妈好好的说道说道,看到老妈在楼下乘凉,于是凑过去坐到老妈跟前说到:“妈,我回来了。”牛妈忍不住絮叨起来:“又跟文世明溜达去了?你看人家知道玩儿也知道学,你这孩子,不上学了该怎么办呐。”牛振伟带着些许内疚的看着老妈开口到:“妈,我是确实学不进去…”接着把去进货和今天的调研情况和老妈说一通,结果牛振伟的老妈却破了一盆冷水说到:“你呀,别想那些不现实的事儿,你爸知道你不读高中,想让你明年去厂办技校上学,毕业后去厂子里上班,将来呢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别整天尽想着什么发大财。再说你爸呀,肯定不会同意。”牛振伟见母亲说到这儿,也不好再说什么,因为他们北山镇北山厂的人,好像世世代代都应该为厂区服务,然后赚着工资、结婚、生孩子、再去北山厂上班,然后依次循环下去。就像是某年,一位记者采访一位牧羊人,记者对牧羊人提问到:“您有什么愿望吗?”牧羊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很是腼腆的答到:“等羊儿长大喽,卖了羊儿,取个媳妇、养个娃儿。”记者又问到:“那么养了娃儿之后呢?”牧羊人思考一阵后说到:“等娃儿长大,羊儿长大了,卖了羊儿、给娃儿取个媳妇、再生几个娃!”记者无奈,接着追问到:“那你的娃儿生了娃儿之后呢?”牧羊人不耐烦的答到:“接着养娃儿、养羊儿、然后卖羊儿、生娃儿、最后娶媳妇、生娃儿……”工厂与牧羊似乎在不同的环境下,做着相同的循环往复。

北山厂是北山镇办企业,涉及了煤矿、铅锌矿、面条厂、福利厂等,当时效益还算过的去,北山镇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在北山厂上班,有些子弟则是小时候偷厂里的废铜废铁去卖,长大了和北山厂在做一些配件生意。这种生活已经被帖了北山镇的标签。文世明他们这代,已经有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只生活在这个北山镇的世界里,循环往复。

牛振伟也没了主义,他觉得听老爸老妈的安排似乎也没什么错,北山镇的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我又能怎么样呢?就是文世明将来,没准儿也要往复这个循环,只是这从现在到明年上技校的时间应该会由自己安排。牛振伟仍然被这眼前的利益诱惑着,只是不知道文世明那边能不能搞到钱,明天自己也得想办法去搞些钱来。想到这里起身和母亲说到:“妈,那到明年上学时这段时间我做什么您可甭管。”牛妈答应到:“行,只要不犯法,怎么都行。”牛振伟应了一声说到:“妈,那我先回家,您呢?在坐会?”牛妈见儿子没有在坚持所谓的买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面,于是说到:“嗯,你先回吧。我和你张阿姨聊会儿在回。”话没说完张阿姨就走了出来,牛振伟见状和老妈、张阿姨打了声招呼,便回家思考,钱从哪里来。

文世明从梁老师家回家后,很是认真的和爷爷奶奶说了好一会儿,爷爷固执的让文世明把所有的心思用到学习上,别的什么都不要想,对于当下,这个肯定没什么错,老人仍然在为孩子着想,但要真正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吧,在该做什么的年龄做什么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奶奶虽然不知道大孙子究竟想做什么,但看着自己从小带大,如同儿子一般的孙子,心不由的软了下来。

于是在晚上十点多趁着老爷子睡着,悄悄的进了孙子这屋说到:“明明,还没睡呢?”

炎热的夏日,晚上一般都不会睡的太早,这会儿文世明正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本钱的事情,根本是毫无睡意,看到奶奶进来于是坐起身子说到:“奶奶,你怎么还不睡呀?”奶奶谨慎的回头看了看没有说话,只是掏出一个用旧了的手帕,翻开后里面零零碎碎包着一些钱,很是认真的数了100元说到:“知道暑假你们想折腾,你爷爷又固执,从年轻他就那样,顽固的要命。这钱你装起来,奶奶不懂你和牛振伟去做什么,反正不要乱花钱。也不要和你爷爷说这事。”奶奶心疼孙子,和老伴一遍又一遍的去讲,再想想自己的四儿子也不在孙子身边、母亲就更不用说,文世明这孩子从小董事,老太太实在不忍心,也担心文世明被逼着去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儿,于是便把为数不多不多的私房钱,给了孙子100元,文世明鼻子一酸,略微有些哽咽的说到:“奶奶您放心,赚钱了一定还您。”平时爱唠叨的奶奶这时却也不再多说,比了一个嘘的手势又忍不住说了一句:“还是要好好学习呐,考个好大学。别让你爷爷一天没完没了的唠叨。”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奶奶忽然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便迈着蹒跚的步子独自回屋。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