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中国哲学史

第四编·第七章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4

  • 作者:郑红峰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19:24:35
  • 章节字数:9326字

人们通过行,可以从不知到知。这些都是肯定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在行中形成的。关于第二个阶段,他解释说:“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所以然者,盖欲免错误而防费时失事,以冀收事半功倍之效也。”这是说,在科学发达时代,先掌握科学知识,再去行动,就可以不犯和少犯错误。关于科学知识,他评论说:“夫科学者,系统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也,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行永远是获得新知识的必要途径。因此,他的知行观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他认为,根据科学知识制定出计划,不论事物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都能够顺利地制造成功。由此他得出结论说“革命建国计划,本世界进化之潮流,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思之稔熟,筹之有素”,总之,是按着科学知识和革命的经验制订出来的,只要按方案去做,不费多少气力,就能把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新国家。

孙中山关于知行先后问题的辩论,在我国哲学史上有其重要的意义。他所说的“知”,主要指各种科学知识以及他所提倡的革命学说和革命理论。他所说的“行”,指个人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其中包括生产活动和革命行动。他对知行的了解,突破了“封建时代哲学家把知行主要限于道德修养领域的狭隘看法”而直接予以了认识论的一般意义,并且从革命斗争的需要研究了认识论的问题,这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史上是很少见到的。他把人类的认识过程分为两大阶段,断言在第一阶段中知是从行中来的,而且认为即使进入第二阶段,要获得新知识,仍旧不能离开行。他说:“科学虽明,唯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又说:“且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径也。”

孙中山自认为他的“分知分行”说,可以驳倒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实际上和王守仁的唯心主义一样,又把知行关系割裂了。在孙中山看来,世界的进化主要靠少数专家的发明创造。他说:“自有人类以来,必有专门名家,发明各种专门学说,然后有各种政治实业之天然进化。”少数专家所以能发明创造,他认为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天资极顶聪明”,有“天赋”的才智;一是“受社会种种之教养”,社会为他提供了生活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孙中山又认为“天赋”的“聪明”是主要的。由于孙中山不肯承认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他终于倒向了唯心主义的天才论。在这种唯心主义的支使下,他导出了“知行分工”说,认为知可以不依赖行,从而使他不能将知行观中的唯物主义成分贯彻到底,又为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开了后门。

但是,孙中山的知行观,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一样,没有也不可能正确解决知行的关系问题。他所说的“行”,仍旧是指个人的实际经验,不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他把科学家的个人试验以及探险家和冒险家的行动看成是“行”的基本内容,便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哲学所讲的“行”的实质。这种关于“行”的理解,实际上是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经验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把孙中山讲的行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等同起来,是完全错误的。孙中山承认知是从行中来的,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是,从实际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是否正确,仍旧要靠行来检验。

在这个问题上,孙中山的知行观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相反,他却认为,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只要照科学的知识去做,就可以把事情办成功。这种观点意味着已知的科学知识总是正确的,不再需要行来检验了。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竟把科学中的假说甚至错误的理论当成了真知识,坚信不疑。这样,他又将知行的关系加以割裂,其所谓“知”,便成了永恒的绝对真理。在“知而后行”这个问题上,孙中山又离开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陷入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泥坑。

由此,孙中山又认为,“行而后知”只有少数的天才人物才能做到,而人民群众没有知识,只是“不知而行”。因此,就认识的主体这一方面说,他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三大类。他说:“以人言之,则有三系焉:其一先知先觉者,为创造发明;其二后知后觉者,为仿效推行;其三不知不觉者,为竭力乐成。”又说:“文明之进化,成于三系之人,其一先知先觉者即发明家也,其二后知后觉者即鼓吹家也,其三不知不觉者即实行家也。”他认为,这三种人都是不可少的,但在知行问题上各有分工,“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特别是在科学发达时代,这种分工尤为必要。

五四运动后,他把这种唯心主义的天才论进一步夸大,在认识论上终于承认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说教。他在《军人精神教育》的讲演中,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三种:“(一)由于天生者,(二)由于力学者,(三)由于经验者。”他认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孙中山的这些说法,同孔子所鼓吹的先验论便没有什么区别了。后来他又在《民权主义》的演讲中,竭力鼓吹人生来就有“圣、贤、才、智、平、庸、愚、劣”的差别,并且用“各人天赋的聪明才力”的不同,进一步解释了他在《孙文学说》中提出的三种人。关于“先知先觉”,他说:“这种人有绝顶的聪明,凡见一件事,便能够想出许多道理,听一句话,便能够做出许多事业。”关于“不知不觉”,他说:“这种人的聪明才力是更次的,凡事虽有人指教他,他也不能知,只能去行。”这是公开宣扬“圣人生知”说和“群氓无知”论了。

辛亥革命之所以流产,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不能动员广大农民力量进行彻底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多次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都又失败了,仍旧是因为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孙中山的知行观的严重缺点,就在于他不懂得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尺度,不懂得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的知行统一的辩证法。因此,他并没有从认识论上真正总结出革命失败的教训。他从资产阶级的经验论和形而上学出发,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奉为绝对真理,自认为他的革命学说绝对正确,问题仅在于革命党人不肯实行他的学说。事实是,在帝国主义时代,旧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通过革命实践证明,没有正确反映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民主革命问题。这一点,孙中山便认识不到了。最后,他得出结论说:“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这就夸大了主观认识的作用,公开鼓吹唯心主义了。

五、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五四运动后,我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中国的民主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旧中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旧中国,在思想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孙中山作为一个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虽然在政治上愿意同合作,但他的世界观同者仍然是有根本区别的。他不赞成的宇宙观和科学的社会革命论,终于把他的哲学体系引向了二元论或唯心主义。

孙中山企图以唯心史观作为他的民生主义的理论基础,这就更加清楚地表明,他的民生主义不是什么,而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孙中山欢迎同中国合作,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政治上他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新三民主义仍旧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的宇宙观是同的宇宙观根本对立的。他始终是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1922年,孙中山在《军人精神教育》中,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时,明确地提出了心物二元论。他说:“总括宇宙现象,要不外乎物质与精神二者。精神虽为物质之对,然实相辅为用。”这是说,物质和精神是对立的,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区别,他说,物质是“体”,精神是“用”;就人来说,五官百骸为“体”,属于物质;言语动作为“用”,是精神的产物。他认为“体”和“用”不可分离。物质和精神也不能分离。如人丧失了精神,虽在,却不能言语,不能动作,便成了死物。所以一个完全的人,必须具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他说:“世界上仅有物质之体,而无精神之用者,必非人类。”又说,“人者有精神之用,非专恃物质之体也”。

什么是民生史观?他说:“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又是为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不是物质。”

他认为“人类求生存的问题”才是“社会进化的定律”,“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这就是所谓民生史观。

孙中山所说的“民生”,包括“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在内。他承认经济生活的改变,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化的原因之一。就这一点说,他的民生史观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这是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但是,他认为,物质环境的变迁以及由于生产发展引起的“阶级战争”,对人的行为和社会的进化不起决定的作用。在他看来,社会的进化还要依靠科学知识的发达以及“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所谓“经济利益相调和”,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政府用和平改良的办法,使各阶级中的人都能满足自己的利益。

这就是说,社会的进化靠物质的(经济的)和精神的(政治和教育的)两种因素,而精神的东西又不为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这是在历史领域中宣扬心物二元论。孙中山的这种二元论,同样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孙中山又认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决定于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是人类求生存的需要。他说:“人生不得需要,固然不能生活,就是所得的需要不满足,也不能充分生活。”因此,他把人类求生存的看成是社会一切活动和社会进化的“原动力”,说什么“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病症”。又说:“马克思只可说是一个社会病理家,不能说是一个社会生理家。”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说到底,在于反对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一原理。因此,他就不能不站到历史唯心主义那一边去。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人类求生存的归根到底是受一个时代生产方式制约的。

孙中山的心物二元论,在他的历史观中也有表现。在《孙文学说》中他还没有提出民生史观。直到1924年,他在《民生主义》演讲中才明确提出民生史观。民生史观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针对唯物史观提出来的。说:“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

他虽然以体用关系说明物质和精神的特征,但并不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相反,他强调依靠精神才能成为有生命的人。这就是说,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在人这个有机体中互相依赖,精神靠物质表现自己的作用,物质又靠精神产生运动。这就是宣扬心物二元论。

这种二元论以“相辅为用”的说法否认了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二元论实际上是唯心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终归要倒向以精神为第一性的唯心主义。孙中山认为,物质和精神虽然相辅为用,但从力量方面说,精神大于物质。他说:“物质之力量小,精神之力量大。”又说:“精神胜物质。”他论证说:“武器为物质,能使用此武器者,全恃人之精神。两相比较,精神能力实居其九,物质能力仅得其一。”由此他得出结论:战争的胜负和革命的成败,全靠人的精神。孙中山的这些议论,从反对唯武器论这一点说,具有合理的因素。但因此认为“物质之不可恃”,把人的主观作用片面夸大,否定了客观条件和物质力量,这就是宣扬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