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第39章 齐岳山成为拦路虎 3

  • 作者:赵瑜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19:26:32
  • 章节字数:9626字

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9月在重庆召开。名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建设技术研讨会”。会议层次极高,成为中国铁道学会第十一届中国科技年会一个分会场。由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孙永福和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坐镇开会。宜万铁路揭示处理溶腔多达900余处,其罕见的高风险施工历程,把常务副指挥长朱鹏飞第一个推上发言席位。朱先生的论文长达3万字。我从会议中得到一份,反反复复琢磨了半年,结论——很抱歉——还是没看懂。但是其中一段话,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再也不会忘记,朱总写道:“复杂岩溶隧道的建设,尚无系统的、完整的、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随着中国铁路发展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岩溶隧道在建设中面临着高风险,那么,控制工程灾害的发生,减少不可预见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正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朱总这段话,应是全体宜万工程指挥者共同的切肤之痛。几年来,80多位死难弟兄的面影,时常晃动在他们眼前。打开朱总的电脑,立见一段监控录像:工人们前头拼命逃生,恶水狂涛在后面紧紧追赶,跑着跑着,“刷”的一下,录像没了,监控摄像头被洪水瞬间吞没,屏幕上只剩下没有生命信息的一层暗影……

朱总说得对。今后几年,已经列入国家建设规划的铁路线,光是隧道里程就达到了5000公里以上。而整个中国的地理特征恰恰是:西北西南高而东南低,崇山峻岭遍中华,江河湖海流日月,打隧道,是不可回避的基本功。而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正在奋勇穿越黑暗深邃的重重洞穴,迎接着光明。

一条短短的铁路,一连7次高端会议,聚集中国铁路工程大牌科学家之多,想来也创出一项筑路“之最”了。

齐岳山,这场百年收官之役,我们能够夺取最后胜利吗?

山西人受命于危难之中

前头说到,董裕国率领中铁十二局将士,克服重重困难,到2008年8月间,攻克齐岳山隧道进口标段,纵深挺进5公里,胜利完成任务。而出口标段这厢5公里,由中铁十五局总工程师许建赋坐镇攻坚,却极不顺利。于是,宜万总指张梅和朱鹏飞下决心调兵布阵,不但不让董裕国所部得胜回乡,反而让老董接过新图纸,率部增援十五局,继续向前掘进200米。

对此,中铁十二局高层明确表态,坚决完成增援任务。没办法,董裕国硬着头皮接过令旗,重新动员全体将士,转身扑向隧道。老铁道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坚决服从命令。

是啊,老铁道兵转为企业以来,他们一方面保持了军队优良传统,一方面更需树立企业新形象,以利于多多争取好项目、大项目,为长期生存发展而战。虽然说一连数年耗在宜万路上,把各个企业拖得够呛,全军普遍赔本,但是必须苦干下去。赔了就是赔了,将来北京方面还可以给咱补齐;倘若赔了本,连一声吆喝也赚不上,那才叫赔到家呢。

中国国情如此。前些年更是这样,铁路建设投资总盘子很小,篮子里只有那么几苗菜……

弟兄们,干啊,干完早回家,杏花汾酒加拉面啊!

不就是援建200米吗?真是哀兵必胜,董裕国所部官兵突然爆发出一股子邪劲来——2008年9月接标,谁也想不到,当月就完成了130米!全是优质工程。而出口处十五局那厢,2008年全年只完成了9米深。

你说这是咋干的?董裕国、赵西民、席继红,这“三驾马车”究竟有何秘诀?

震惊全线啊。

因此说:张梅和朱鹏飞两位老总的决策,是正确的。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更是闻所未闻,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没有先例。

照着先例不去突破,改革开放不会有今日。

照着先例不去突破,宜万铁路永远修不通。

宜万铁路开了多少先例?全是世界级的。

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史上亦无先例。

这故事说的是:董裕国所部又一次打点行装,全体将士二度高唱凯歌,这时候,张梅、朱鹏飞这两位指挥官,再一次站在了董裕国面前。而且,不是来举杯送行的。来者不善啊。

上次说:老董你不能走。

这次说:老董你走不成!

为什么?

你说为什么?只为了宜万铁路全线快通车。

可是我们又把200米干完了,要喝庆功酒啦!

可是全线通车的庆功酒,大家都喝不上呢!

那俺们能怎样?老董有些急了。

话说到这里,只见朱鹏飞老总站起身,把案上酒瓶子翻过来,瓶子口朝下,转眼倒出一大茶杯高度老白汾。他举杯过头,说一声:辛苦老董了!

不等老董反应过来,一大茶杯汾酒,咕咚咕咚进了老朱腹中。

老董真急了:你们这是咋回事嘛!

大杯子灌酒,越灌越有。朱鹏飞先干了大杯,更有资格发话。下边这番话,把个董裕国重新推上了生死线。

张、朱二人如此灌酒,就是要告诉董裕国:中铁十二局齐岳山全体将士,接替中铁十五局出口标段全部遗留工程,直至贯通!

老董说:十五局弟兄们怎么办?

老总说:补给1000万,全体撤回开封。

董裕国,这条山西万荣汉子,这位老铁道兵,百感交集,他至今仍然可以清晰地诉说当时那滚滚思潮:一为十五局弟兄们的大撤退同悲,二来生出了“鞭打快牛”的委屈,三者感受了铁道部对我十二局将士的巨大信赖,四者体尝到男子汉迎接挑战最自豪,五者动了共赴“国难”义不容辞的元气,六者又陡添阵阵恐惧——英名受损、前功尽弃姑且不说,弄不好,百丈深穴妖风起,这里就是弟兄们的葬身之地啊!

忧思种种,诉说不尽。

老董只记得,那场酒,在朱老总自灌大杯的激励之下,他横下一条心,站直啰,高仰脖子,把同样一大茶缸老白汾吞了下去。顿时,人人胸中,燃起了烈火。

事情就这么定了。各位专家读者,大家千万别以为,如此重大决策,鲁莽尽在酒中。事情当然没有这般简单。事实是,科学决策在前头,烈酒助阵在后头,不是“酒后驾车”。

山大沟深,壮士远行,岁月漫漫,万事劳心,缺了酒喝,情何以堪?

大杯酒伤身,一两日方能清醒。清醒之后,脑子还可以缜密思考。那么,中铁十二局董裕国他们干得好,到底有没有秘诀呢?

这秘诀,要说有他就有,要说没有也没有。

宜万总指阵前换将,忍痛撤下十五局,推举十二局受命于危难之际,是经过极其慎重考虑的,绝非一时心血**。董裕国所部确实与众不同。

说起来,老董故乡万荣县,是个相当有名的地方。在中国,许多地方之所以出名,或因山水奇特,如桂林;或因古迹发达,如西安;或因伟人高岸,如韶山;或因史实突出,如南京;或因神秘传奇,如拉萨;或因皇城巍峨,如北京;或因风情绚丽,如云南;或因交通要害,如武汉;或因地标独耸,如珠峰;或因发达前卫,如上海;或因矿产丰富,如山西;或因制度不同,如港台——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唯独一处古河东万荣县,却是由于当地人民善思睿智的头脑而出名的。换言之,“万荣人”的异想奇思,往往令常人不可企及,因而出名。常人面对万荣人,日日“脑筋急转弯”,还是不赶趟。古往今来,众多“万荣笑话”,早已编纂成多种版本畅销书而流行于世,成为当地促进改革开放的一个品牌了。我屋里就有四大册《万荣笑话》,在书架上。当代万荣笑话,在山西新闻网上,居然列有专栏。

试举一例:某日有京城高官巡视山西,眼见现实严峻,多日不苟言笑,明显心情不畅。省府首长在焦虑中求救于万荣下属:高官巡至你处,如何博其一笑?万荣人答,这有何难?我等不着一词,即令彼“龙颜”大悦。省府犹疑。不日,沉郁高官果至万荣。地方豪绅出迎,引领高官巡看工厂。厂主肃然上前,双手奉上名片,并不开口。京官见多识广,今日却感有异,遂接过名片稍览,当即笑逐颜开。且小心翼翼将此名片贴肉深藏于西服内袋不提。是日一番巡察,人皆欢畅,此官多次乘兴夸赞万荣。而后高官回京,常以此名片转示于政局同僚,阅者无不陶然,中南海会议因而格外和谐。万荣那晚,宴毕收兵,省府首长连连称奇,赞叹万荣人完成任务甚佳。待无人时,省府首长暗中索要名片,低语曰:不妨悄悄让我一阅。看毕,此官同样会心微笑,细心收藏起来。原来,那名片上写道:

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万荣县、地方国营水泥厂、支部书记兼厂长——王二旦(正股,相当于副科)

有什么错误吗?没有。咱们谁不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干部呢?干部讲级别,且用括号注明,规范得很。

此事无伤大雅,读者不必较真。有时候,山西其他地方产生种种段子,人们也习惯性地添加到万荣人头上去了。

山西人爱动脑筋,万荣人更以认真出名,这一点没有疑义。

我向董裕国老总讲了上述段子,众笑喷。老董沉吟道:二旦是个懂规矩的好同志啊,他是哪个乡镇的?这样的好同志,早该提上来嘛!

幽默,是以智慧为基础的。

老董这批山西将领在施工中的认真,无疑提升了全队管理水准。隧道安全施工,头一条就是制度细密,纪律严明。不干侥幸冒险的事,不干欲速则不达的事,不干拍脑门决策的事,不干准备不充分的事,不干偷懒的事,不干越过操作规程的事,其内涵丰富古远,处处渗透着山西晋商深入骨髓的敬业精神。就连工区的外观和卫生,同样一丝不苟。诚然,他们确保完成了自家标段,又出色地援建十五局200米,这些胜利,与前头几大隧道工程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密不可分,没有马鹿箐、大支坪、野三关、云雾山等各支队伍的艰苦探索,也很难有齐岳山的最后胜利。但是,大家都处在同一平台上,具备了同样条件,为什么有的队伍却失败了?

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其背后,一定还有更深的文化因素、历史因素。

譬如说,专家院士们在工程之初,特别强调引进和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设备,要求各大施工团队迅速掌握和应用这项技术。因为我们在以往的隧道施工中,使用同类国产设备,预测预报不足以对付宜万铁路这一世界级难题。老设备只能测知前方危害地质几米深,再深就测不到了,测不准了。可是,全军各个队伍在看待和运用这项技术时,认识却是参差不齐的,是有差别的。有的队伍在观望中等待拨款;有的在侥幸心理作用下仍然沿用老设备;有的则反复对比考虑价格因素,德国的?日本的?贵的?便宜的?各大企业量米下锅,难处多多。

这一套精良设备,少说也要好几百万乃至上千万。而面对同样问题,驻扎山西的中铁十二局集团高层,却毫不含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后是一种理念支撑。当董裕国向本集团高层详尽反映了齐岳山艰难现状后,高层管理者们一致认为:要买就买最好的,买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晋商史上节俭,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是为优良传统,但在该花的地方,不花办不成事的地方,必得一掷千金,决不颤抖。所谓确保安全,以人为本,是处处体现在成本当中的。就这样,董裕国他们在本局高层支持下,咬紧牙关勒紧腰带,最早地购买和运用了世界上最好的地质预测设备,花掉近千万元而不曾叹息。

山西人说,这次用完了,下次还可以用,将来我们就是遇到任何地质难题都不再担忧,因而可以更大效益地回报于企业,你说合算不合算呢?

几年施工的胜利,证明他们很合算。不仅没有死掉一个人,而且完成了重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时代,单纯强调人的“革命”作用,过分夸大了“精神原子弹”作用,反对“唯武器论”,虽然也有一定功效,但是,忽视科学规律,往往事与愿违。从小处说,许多工程因干不下去而报废;从大处讲,人民公社齐跃进,百姓挨饿受贫穷……

董裕国所部,在拥有先进设备、运用先进技术基础上,重新制定出一整套新的规章制度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克敌制胜。

这个例子,比较容易听得懂。

文化积累,对于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杯子喝酒,确实是一种职业习性吧。在矿山,在钢厂,在油田,在海洋,在祖国一切艰难困苦的工地上,小杯小盏不过瘾,不舒畅,不能表达侠肝义胆热心肠。这与缜密的思考、科学的决策、周全的指挥、果敢的行动,是不相矛盾的。

攻克齐岳山,尚待时日。老董他们能行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