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晶莹的星空

第410章 麻烦的处境

  • 作者:胡思乱想的小t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3 20:11:35
  • 章节字数:4356字

第四百一十章 麻烦的处境

参谋人员的稀缺到不是最关键的,最麻烦的还是泰坦的问题。

食物,燃料,这两项都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的舰船上都携带了足够四个月的量,再加上武器弹药全部为晶体聚焦模块,只要消耗能量就能发射,几乎没有损耗。但是其他物资就有问题了,要知道先头部队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主动俘获敌方船只并且加以分析,然后将其中的优势武器加以改造之后装到自己船上,同时将信息发回去。但是没有泰坦,超大功率的通讯器其他船只上都没有,所以短时间内是没指望练习另一边将情况发回去的。倒是之前的那些无人机,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一个星球都没有发现呢?还是说每次投送的位置差距太大已经不是一个星系了?

下次无人探测器的发射,在两天后,如果正好在附近的话,还可以依靠其通讯设备连接一下,不过现在嘛,没戏了。

接接上通信,各舰队的舰队长以及参谋人员都开起了临时会议。

“现在这情况,有什么提议么?”

左看看,右看看,没什么人先开口。几分钟之后,才有一名舰队长开口说道“我认为现在我们应当以保存实力为重,等到下一次投送开启,获取最新情况之后再进行判定。”

为什么要将参谋全部纳入会议体系,还不是为了分析各个建议的可能性。在这人说完的时候,立马参谋就忙开了,各种演算任务塞满了各舰队的舰载计算机。最后结论认为,这个方法可行,毕竟太空当中,有屏蔽设备的情况下想要准确的找出来一个舰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只要相等,呆在星系外一定距离的位置,就可以很轻易的躲过追击。

“但是任务怎么办?我们的任务,就是给这文明制造麻烦,以免影响我们的战争转型,现在,见到这个庞大的戴森球,你们认为在攻坚战上我们还有胜算?如果不进行骚扰作战的话,我们的麻烦就太大了。”

对于戴森球,实际上有几名舰队长还是不太了解的,所以在参谋一边对任务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规划的时候,就由随舰队出来的几名科研人员进行解讲解。这次舰队一共带出来了四十多名太空环境研究人员,为的就是在陌生环境当中能有应急的处理能力而不是碰到特别的麻烦是就直接全体挂掉。但是现在,作为临时工厂存在的泰坦已经没了,这些人的用处也削减了不少,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加工具体的装置了。还有就是当时一半多的科研人员其实是在泰坦上的,都随着自毁直接没了。

戴森球的基本原理很简单,用材料包裹恒星形成一个内部的生存区。其实这种东西的能源获取平分到面积上之后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最大的优势在于极为广阔的可居住面积,半径达到一亿公里的球体面积,都是可居住的,而且具备常规引力,只需要让这个装置自转,再配合两极的部分重力协调装置就能做到恒定引力环境,形成超大范围的可居住区。这么一个球形建筑,内部可居住的人口加一块可能比整个联盟或者帝国都多一些,这是剩下的几名科研人员根据面积估算的人口数量。

但是这样的星系绝不可能有太多,所以周围的其他星系就成了最好的切入点,既然这东西防御力强到变态,那就规避过去好了。只要能看到恒星光芒的,都不是被完全遮挡住了的那种,侦察任务的话向着那些地方飞去就可以了。对于跃迁引擎的干扰,在离开球型建筑一定距离之后就逐渐减弱了,所以航行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为什么我们不分头行动,这样遇到探测器的几率会更高,另外我们也携带了一定量的通讯卫星,完風雨文学络。”文海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始发言“对方的船只有不少具备跳跃引擎,但是我们的跃迁引擎在机动力上并没有削弱太多,即使分开来走我们也可以实行狼群战术,只要发现目标的话。另外我觉得我们还是将目标定在对方的工业船只上比较好,从基础上对其进行打击。虽然不直接削弱对方战斗力,但哪怕是让对方增加护航船只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兵力分散。”

文海的提议从出发点上没有错,要想打击一个文明,必须从根基上着手。而支持一个文明的根基,包括人口、文化、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至于军队,那只是衍生产物,如果这四条当中消灭了任何一个,那么这个文明肯定完蛋。

就现在而言,文化和研发能力是最难打击的,前者双方的种族隔离较大不存在文化侵略的可能也没那个时间来弄,后者众人可都不知道对方的技术研发基地在哪,根本没机会进行打击。

至于人口,附近的星系当中肯定还有常规的星球,但是就现在而言并不好直接对星球进打击,否则双方一旦进入超限战那可就麻烦了,相互之间拆星球看谁拆的快么?就像文海这次能够渗透过来一样,对方也很快就能完成初步舰队渗透工作,所以过不了多久各国家就要考虑如何解决内部流窜的小型舰队问题了。所以这个开口绝对不能先开。

所以说剩下的能进行打击的只有生产能力了,包括矿物开采以及加工制造,至于说剩下这点舰队能够打击的,基本上只有太空运输船队了。

经过参谋的分析,再加上其他舰队长的补充讨论,一套临时作战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几十分钟之后,参谋完成了对战斗方案的优化,为各舰队制定好了目标,并且下达到了每艘船当中。

按照方案,各舰队会分头行动,通过抛出的通讯卫星进行联络,前往周围的各个星系,顺带的绘制星图。通过无人机传输回去的数据量比较小,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绘制完整星图,所以个舰队对于这片星图还是很不了解的,采用了新技术的跳跃通道投送系统对于舰队能投送的距离是相当远的,已经离开了原本居住区的可观测距离。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