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浪漫青春 > 勇敢成长

第15章 等快开学时找我

  • 作者:纵横一方
  • 类型:浪漫青春
  • 更新时间:2021-07-04 08:26:40
  • 章节字数:5030字

金志成从后爹后妈那里搬出来后,和焦淑环凭借自己的双手吃饭,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因金志成为人老实,焦淑环为人善良,比如亲戚朋友,邻居之类的就会少要一些钱,修修补补之类的活儿金志成都会不厌其烦地前去帮忙,因此结了不少善缘。金志成的业务不断,很多都是老客户帮忙介绍的。

二人夫唱妇随,虽没挣到大钱,但日子过的也有滋有味。

不久,金志成一家又要面临一次搬家。

原来,应县城发展的需要,金志成家现在住的地方被规划成一条南北通向的主干路,凡是在主干路上的人家都要搬走。政府会根据住宅面积的大小给予相应的面积。

当时,金志成家有两块地方的选择,一块是城北,一块是距主干路不远的市中心位置。城北因地方偏远,给的面积大很多。市中心这块跟实际面积一致。

金志成原打算要大面积的城北位置,被焦淑环劝住了,选择了市中心离主干道不远的位置。

事实证明这个农村来的女人是很有远见和魄力的,大事面前头脑一直是清醒的。

又搬了一次家的金志成家离国家机关都很近,医院不远,教育局就在附近,银行,政府等机关都在附近。多少年后这里变成全县,不应该是全市最贵的地段。后来,县城发展迅速,人口百万,政府招商引资,无数名企纷至沓来。县城成为全国百强县,脱离地级市的管制,升格为省辖市。

在这一片居住的金志成很容易认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家家都需要家具,盖了新房子,都需要装饰一番,而这恰恰是金志成所擅长的。金志成爱结交朋友,知道交朋友一定要真诚,不能耍奸使诈。当时的金志成不过三十来岁,却已经结交了很多对金志成来说重要的人。上至公安局局长,法院院长,下至银行或信用社普通的职员。这些都是金志成式的微笑和真诚的心换来的。当时的老领导老机关干部偏偏都喜欢这个实诚的小伙子,对他的身世也有所了解,心中难免都有一丝恻隐之心。中国人最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这一层关系,给多少钱也办不成事情。有了这一层关系,明显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教育局的朱泽就是家装的缘故认识的,朱泽没有官架子,一身朴素打扮,为人不爱说话,文章写得一流棒。每次家里暖气罩子坏了,或是墙砖脱落什么的都会直接到家里来找金志成,慢慢俩人就熟悉了。

这次二女儿的事也得去找朱泽。哎,为了孩子的事,再难也要咬紧牙关往前走,要不孩子就上不了学。

朱泽家住的地方反而不如金志成家的位置好,在离市中心远的城东。

金志成骑着二八式自行车,顺着政府前的东西方向的主干路一路向东骑行。走了大约八里地,往路边一个胡同一拐,推着车子又走了几步,来到一户红色的大铁门前,门前有台阶。墙外可以看到院子里的玉兰树长得郁郁葱葱,肥厚的树叶一片挨着一片,枝繁叶茂。玉兰树的花期已经过了,茂盛的树冠间零星点缀着紫色的花骨朵。

金志成提前给朱泽打了电话,门只是虚掩着,推门而入,把车子支在一边。

“哥,在家吗?”这个院子金志成来过很多次了。

”小金,来了?呵呵呵,快进来。”一个矮胖的将近四十的女人从中间屋子走出来。

“嫂子,你也在家呀。”金志成式的微笑又露了出来。

”嗯,我今天呀,就等着你来呢。“女人一看就是爽快的性子。

”谁呀?是小金吗?“一个肤色黝黑的身形干瘦的男子出来了,戴着一副眼镜,身材跟旁边的女人形成强烈的反差。

”走,进去说。“你嫂子给你准备了一壶好茶。

”哥,我不进去了,你们都挺忙的。我来就是家里老二上高中的事。孩子非愿意上二中,你看,我只能靠你了。哥,你得帮帮我,要不我不知道怎么办了。”金志成来的路上就把要说的话想好了,所以一说出来就说了很多。

“这个事等到二中快开学时我给你答复好不好?”朱泽有所考量,并不是卖关子。

“等到快开学时,哥,你放心,打点的钱我已经带来了,不用你破费。”金志成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就要递给朱泽。

“小金,你听我说,学校现在是正常录取阶段,后期才会处理一些关系进去的学生,先把这个收起来,放心,老二上学的事跑不了。”朱泽顺手把金志成的信封送回到他的口袋里。

金志成还要坚持。

“小金,收回去吧,事成之后再说。”朱泽的媳妇上前来劝。

金志成从朱泽家出来,心里没有底,哎,老二能不能去呢,钱也没收。不管了,到时不管还去找,一直找到能上为止。

这个暑假金志成一家过的忐忑不安,心里总是有一块石头压在心头。金春也为金夏发愁,怕上不了学,父母发愁。

还有十几天开学,金志成再也坐不住了,两口子咬咬牙,拿出八千块钱,装进信封里,比上次去找时多了两千块钱。两口子的目的很明确,能让老二上学,用钱砸也得砸进去。

金志成走后,焦淑环在家坐卧不安,干什么也干不下去。一会儿走到大门口去张望一下,没回来,又走回院子,拿起扫帚扫起院子来,扫了几下,又扔下扫帚,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轻轻地叹了口气,唉,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高中,自己家的两个孩子二中也考不上,虽说当时的二中也不好考,跟一中的差距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大。

焦淑环记得自己的小学同学跟自己一样嫁进城里来了。只不过自己嫁给一个二婚的木匠,小学同学嫁给一个修自行车的。论长相,金志成一表人才,就是从小被压迫惯了,性子温和。小学同学王果儿嫁的那个人黑瘦黑瘦的,瘦的像猴子,跟白的发光的王果儿形成强烈的反差。没办法,村里的姑娘想进城,就不要挑那么多,能进城过城里日子,不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了。

王果儿也是两个女儿,不过,这两个女儿不爱上学。上学时,一到六日就骑着自行车欢快地跑到乡下姥姥家玩。两个女儿小学毕业连初中都没上,早早进入社会打工挣钱。

每次王果儿到焦淑环家玩,院子里静悄悄的,纳闷地问,“你的孩子们呢?”

“屋里学习呢!”焦淑环回答。

“哎呀,我的天,这么憋得住,我的那俩儿早就去玩了。”王果儿感觉很惊讶。

后来王果儿的孩子们打工挣钱了,每次她来总会说,:“淑环,别让孩子们上了,花那么多钱,你看我的孩子们不花我的钱,还挣钱回来。”

焦淑环笑而不语,不接话茬。自己的两个孩子虽说不算聪明,但愿意上学,对于这一点,焦淑环还是欣慰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