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悬疑推理 > 小村魅影二

第34章 曹大年突然来访 忆往事无独有偶

  • 作者:独眼河马
  • 类型:悬疑推理
  • 更新时间:2021-07-04 14:39:29
  • 章节字数:6018字

第三十四章 曹大年突然来访 忆往事无独有偶

一月十六号的早晨,六点半钟,有五个人上了二墩子的渡船,他们分别是刘局长、郑峰、卞一鸣、史可染和蒲著文。刘局长和郑峰要到省城去,他们的任务是请医学和刑侦学方面的专家破解荣子豪溺水身亡的真正因;卞一鸣和史可染跟随蒲著文前往南京和上海,他们的任务是寻觅陶曼失踪的有关信息。

李云帆等人将刘局长他们送上船。

雨已经停了,天依然阴沉着。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许多。虽然只有很微弱的西北风,但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

蒲著文的身上穿着一件军大衣,那是李云帆强加在他身上的,蒲著文的衣服已经干了,穿在身上有点皱巴巴的,蒲著文的身体也完全恢复了。

蒲著文的到来,使“69——11。12”案的侦破工作出现了新的转机,所以说,蒲著文在这个案子的侦破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云帆一边目送渡船向河对岸驶去,一边与陈皓商量下面的工作,他们准备再到周庄去一趟,希望能从夏清泉夫『妇』的口中了解到更深一层的东西。根据同志们手上掌握的材料来看,这种条件已经成熟。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忽略不计,但有些东西是无法回避的,人们可以忽略树叶的飘飞,但季节的更替是无法遮掩的事实,因为它是客观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着的东西。

现在,再到周庄去的计划必须往后放一放了,因为曹大年来了,他是划船来的,从丁家滩而来:“李——队——长!李队长!”

李云帆一行准备回村公所的时候,身后传来了急促的呼喊声,只能听见声音,看不到人,正要寻找时,从黑河南边的峡谷密林深处驶出一只船来,定睛看时,船头上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曹大年。

曹大年的船像离弦之箭,直『射』向渡口。船还没有靠岸,曹大年就从船上拿起一根绳子,跳下船,将绳子系在一块石头上。

“曹会计,你有事吗?”

“是——是有事。”

“你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事情?”说话的是孟书记,孟书记将曹大年拉上岸,孟书记是从河西村赶来的,李子荣跟在他的后面。

“可不是吗?一早就醒了,想早一点过来,又怕搅了同志们的觉。”

“曹会计,我们这里,你什么时候来都行啊!”李云帆道,他的身上披着一件羊皮袄——是一件崭新的羊皮袄,这是吃早饭的时候,葛大娘从柜子里面翻出来的。用李云帆的话说:“比军大衣暖和多了。”那是自然,除了暖在了身上,还暖到了心里。

“曹会计,你还没有吃早饭吧!”李云帆看了看手表道。

“心里面有事,着急啊!吃饭不急,天还早着呢,回去再吃不迟。”

早晨的气候异常的寒冷,大家坐在烤火炉周围,孟书记往炉子里面加了几把木炭,炉火立即旺了起来。这就是木炭的好处,燃点高,遇火就着,烟灰少,而且没有怪味。

王萍已经将笔记本放到了膝盖上。

“李队长,荣家的案子,是不是和荣家有关系?”

“对,不但女孩子的死有问题,就连荣子豪的死也有诸多疑点。蒲著文昨天从上海回到黑河,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陶曼,你认识吗?”

“陶曼?就是黑河村的『插』队知青陶子吗?”

“对,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而且你竟然知道她的小名。”

“这就对上号了。”曹大年用木炭火点着了陈皓递给他的香烟,猛吸了一口。

“对上号?怎么讲?”

“我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陶子的眉『毛』中间有一颗黑痣。”

李云帆和陈皓的眼神不期而遇:曹大年所谓的“好像在哪里见过,绝不是一句虚幻的话。他之所以一时想不起来,就是因为模拟画像上少了一颗黑痣。

“你现在想起来了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她经常到河东村去,我们河东村有一个知青点,就在我家的前面,她和一个南京知青走得比较近。”

“这个南京知青的名字是不是叫柏寒燕?”

“我听别人喊她燕子,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情况也是蒲著文提供的。蒲著文说,陶曼谈了一个对象,听柏寒燕说,这个对象是本地人。”

“我想起来了,怪不得,大少爷好几次到龙华堡去的时候,让我在渡口等他一会,很可能是去见陶子。”很多支离破碎的东西,都开始往一个点上集中。但在李云帆看来,曹大年所想起来的事情绝不止这些。

“曹会计,你有什么要跟我们说吗?”

敢情曹大年的正题还没有开始,其实,他在无意之中已经说了很多了。

“我跟你们说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不知道和荣家的案子有没有关系?”

从蒲著文的出现,到葛大娘的回忆,“69——11。12”案似乎正在走向明朗。

下面是曹大年的一段回忆,他说出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和葛大娘提供的情况互相印证。曹大年讲:这个秘密,除了当事人以外,知道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荣老太太,一个是曹大年本人。

其实,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还要加上葛大娘和葛大爷,还有夏清泉夫『妇』,说不定还有其它人,也未可知。

有一天夜里——具体的时间是在曹大年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大概是一九五三年前后,曹大年闹肚子,上茅房——茅房的位置在后院的西南角上,他刚准备进屋的时候,就听到南院门响了一下——南院门就是荣老大家的后院门,不一会,他看到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朝后院的小门走去,曹大年就爬到一棵香樟树上,站在他的屋门前是看不见小门的,在他的屋子的北边还有一间佣人的房子,要想看到小门内外的情况,就得爬到树上去。

黑影移开门闩,轻轻地拉开小门,朝院子里面看了一眼,然后关上小门,接着就是锁门的声音,黑影过了河谷,钻进了松树林。

“你就看见一个人吗?”

“我看见了两个人,小门刚锁上,又从南院门里面有走出一个人来,她想打开小门,拽了一下,没有拽动,她在小门跟前站了一会,然后钻进了小门北边的厨房。”

看来,厨房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在这个故事里面,已经有两个人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躲在这间厨房里面。

“这个人,你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她就是荣老太太。”

“荣老太太?”

“对,她头上的月牙型的头箍非常明显。”

很显然,荣老太太对发生在荣家大院的**之事是知道的,曹大年所看到的剧目只是这出戏的一大半,一个人是无法在松树林里面做苟且之事的。

“约『摸』过了一袋旱烟的功夫,有两个黑影从树林里面钻了出来,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过了河谷,来到小门跟前,一个打开锁,又按上锁,一个黑影推开门,朝院子里面扫了几眼,然后进了小门,这个黑影闪进了南院门,然后『插』上门;门外的黑影这才走进小门,『插』上门闩,闪进了北院门。”

“那荣老太太就要在厨房里面将就一夜了。”

“没有,我就在树上耐着『性』子等,我不敢动啊!万一老太太从厨房里面走出来怎么办?半个时辰以后,荣老太太果然从厨房里面走了出来,她把南院门的门闩拨开了,我等她关上门、『插』上门闩以后才从树上下来。”

“这两个人是谁?”

“我姑『摸』是荣耀祖和佟海棠。”

“荣光宗在家吗?”

“在家,头天晚上喝了不少酒。”

“这件事情,你跟谁说了?”

“谁也没说,连我爹都不知道。荣大爷对我们曹家不薄,这种戳心窝的事情,如果让荣大爷知道了,那还了得。俗话说得好,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

后来,曹大年还发现,只要荣主任一回来,夜里面大多和佟海棠在一起,地点就在荣家大院后面的松树林,如果荣老大不在家,苟合的地点就在荣老大的房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