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昶变天下

二八六攻宋一

  • 作者:躲雨的麻雀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4 18:36:23
  • 章节字数:6972字

二八六 攻宋(一)

孟昶小声道:“实不相瞒,自我醒来后,你们猜怎么着。”

三人摇头。

“我娘,还有唐糖她们都在逼我娶婵蕊。”孟昶苦笑道。

“婵蕊姑娘聪明,识大体,娶她很好啊。”与婵蕊共过事的王朴不解地问。

王昭远点头道:“此次三弟昏迷,也是被她唤醒,算是救命恩人,为何你要拒绝呢?”

孟昶摇头不止,“很多事你们不知道的,反正我不能娶她。如果我不离开皇宫一段时间,恐怕最后会被逼娶她的。”

赵普道:“办法是有的,皇上可以去清凉寺清净一段时间。”

孟昶笑道:“我就是这样想的。接下来,你们知道怎么做了吧?”

“明白。”三人答得很干脆。

次日早朝,孟昶刚刚坐定,礼部侍郎天理司监胡蕴便出列道:“其禀皇上,臣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虽明亮,却时被黑云所蔽。”

孟昶好奇问道:“意喻是何?”

“皇上大病初愈。”胡蕴道,“但仍有病魔余孽不甘心,侵蚀皇上身心。”

“臣观皇上眼色也大不不如从前。”赵普跟着出列道,“望皇上不要过于操劳,应静心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理朝政。”

王朴出列,“皇上在宫中很难得到静养。”

“臣建议皇上到清凉寺洗清病孽。”王昭远跟着道。

“这……?”孟昶有些犹豫。

“胡蕴赞同各位大臣的意见。”胡蕴道。

我们还能不赞同吗?毋昭裔等大臣纷纷表示赞同。

孟昶为难地道:“朕也想清净几日,去除病根,只怕后宫太后、妃子们不舍。”

“此事便有我等去诉。”毋昭裔道。

呵呵,要的就是这句话。孟昶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毋昭裔、李延厚、胡蕴、潘佑等人到了后宫,向太后和妃子们诉说此事。

由他们去说最好,若我说,她们肯定以为我是故意躲避。孟昶得意地想。

赵普三人也很得意。只是向胡蕴说了皇上想去清凉寺清净一下,事情便全解决了。

唐晓未离开金陵,便随孟昶、杜逸风同来到清凉寺。

法眼文益早已准备好厢房,将孟昶三人安排妥当。

躲避说亲只是托词,真正的理由也很简单:清净。孟昶需要一个清净的空间来洗漱内心的起伏,需要用一种清净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静听文益大师的论道,从中寻找心灵的净处,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曾经的南唐皇帝,如今的彻玉,同样一个人,到底先前的快乐,还是此时的舒适,很难判断。

再听杜逸风和唐晓两位武林高手的论武,又是另一种滋味。都是凡胎肉眼,都吃五谷杂粮,为何总有强弱高低之分呢?生命总在不停挣扎中坚强,不论是强是弱。

转眼一个月过去,王昭远来到清凉寺,并带来位北汉使节。

“大汉中书侍郎、翰林学士卫融拜见大蜀皇帝。”使节行礼,自报家门。

“来自太原?”孟昶道,“从太原到我金陵,这一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平身吧。”

卫融站起,拱手道:“为人臣,尽人事。既然我皇派我来金陵,即使千难万险,我也应竭力而来。”

“说的好。”孟昶赞了句。

“我皇曾有信给大蜀皇上,但我怕丢失或被他人获得,所以已经毁掉。”卫融淡淡地道。

孟昶笑问:“既已毁掉,卫大人此来岂不毫无意义?”

卫融摇摇头,道:“在毁掉之前,我已私自打开,并牢记在心。”

“私开皇上信笺,死罪!”王昭远在旁提醒道。

卫融苦笑一下,道:“我自然晓得。所以在我诵完我皇之信后,还请大蜀皇上赐我死罪。”

“卫大人先把内容告诉朕吧。”孟昶并未答复。

卫融开始背诵刘承钧写给孟昶的信。开头自是一番恭维,然后便是对赵匡胤篡权称帝的愤恨,最后表示愿与大蜀联手,南北夹击,同夺汴京。

孟昶笑着对卫融道:“卫大人,朕不能赐你死罪。”

“为何?”卫融问。

“因为你死了,便无人带去朕的回信。”孟昶道。

想想有理。卫融道:“待我带去回信,自会请死。”

“卫大人还是不能死。”孟昶道。

“这又为何?”卫融不解。

孟昶笑道:“因为你还要从太原把你们皇上的回信带给我。”

卫融道:“皇上可以派他人来。”

“必须是你,否则朕将不会理会。”孟昶很坚决地道。

这是要救我的命。卫融明白,马上谢恩。

“此去艰难险阻,朕怕信笺有了意外,故将口述与卫大人,还请卫大人安全带至太原。”孟昶道。

卫融随即道:“除非卫融残躯不在,否则将一字不差。”

“好。”孟昶开始口述:“南北夹击,本是好计,朕本应答应。但顾虑有三:汉与契丹勾结,朕所不齿;汉兵力微弱,难成夹击之势,朕所不屑;若夺汴京,谁为主人,朕所不愿。若能消朕这三个顾虑,朕自会考虑。急盼回音,非卫大人,朕皆不见。”

卫融抬头问道:“还有否?”

孟昶笑着摇摇头,“无。”

卫融马上重复一遍,一字不差。

“好记性。”孟昶及王昭远点头称赞。

“卫融告辞!”卫融道。

“慢!”孟昶道,“路途遥远,卫大人来时用了几日?”

卫融算了一下,道:“为逃避宋军盘查,常走小路,绕道颇多,一月有三。”

孟昶笑着问王昭远:“昭远,几日可将卫大人平安送到太原。”

王昭远一伸手掌,“五日。”

卫融不相信地摇摇头,“不可能。”

“哈哈,卫大人何不验证一下呢。”孟昶大笑道。

“好。卫融告辞,很快便将回信带来。”卫融道。

孟昶道:“卫大人,不会有回信的。”

卫融疑惑不已,“既然大蜀皇上知道没有回信,为何还要说回信必须由我带来。”

王昭远在旁解释道:“我们皇上这是在保你的命。你们皇上虽然不会马上给答复,但也不敢马上与大蜀决裂,所以会留着你,以备后用。”

原来这样。卫融再次谢恩后,随王昭远而去。

五日过后,卫融平安回到太原,心中赞叹大蜀的触角之远。一路快马,有人带路,未受到宋军的任何盘查。想起来都不可思议。

口述完孟昶的回信,刘承钧的脸色相当难看,夸奖了句:“卫大人,辛苦了”,便不言其他。卫融心中对孟昶赞叹不已。

刘承钧的脸色很快好转,因为潞州李筠的特使刘继升来到,并递上蜡丸封的书信。

所有人退下后,刘承钧打开蜡丸,阅完书信,乐了。原来李筠准备向北汉称臣。

赵匡胤当然不能忘记李筠和李重进这两位实力雄厚的节度使,在与亲信、军师们商议后,决定先拿李筠开刀。派去使节,加封他为中书令,入朝任职。

官是高了,钱是多了,可我的人,我的地盘呢?本欲将使者拒之门外的李筠在幕僚反复劝说下方才勉强接待。招待酒宴过半,李筠突然令人挂起郭威画像放声大哭,发泄自己对赵匡胤的不满。

赵匡胤三番五次地催促,李筠就是不离开潞州,无奈任命他儿子李守节为皇城使以探李筠意图。

李筠将计就计准儿子入京,窥伺朝中动向。

李守节入宫,赵匡胤开口道:“太子一路辛苦!”

李守节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叩头表示效忠。

“你父也是朕很尊重的前辈,所以朕怕他走邪路,欲挽救他。”赵匡胤道,“你回去告诉他,若听圣令,高官厚禄,朕绝不会亏待。但若一意孤行,恐怕是自取灭亡,后果不堪想象。”

李守节带着惶恐回到潞州,力劝父亲效忠大宋。然而李筠不听劝告,想到了后汉刘承钧,并派去使节联络。

“好,只要李大人起兵,朕必出兵相助。”刘承钧承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大蜀傲气冲天不理会我,自有人助我。

孟昶回到皇宫,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攻宋中。

“由于大宋幅员辽阔,兵强马壮,山河众多,不宜全面出击。臣等商议,应集中兵力攻其重镇。”大地图前,李延厚汇报道。

“说下去。”孟昶注视着地图。

“从江陵出击,路途遥远,军需后勤繁重,被舍弃。”李延厚继续道,“所以臣等认为两路进攻最为有利。一路在西,出秦川,入陕作战,夺长安,出潼关,东向洛阳。一路在东,自寿州、濠州、泗州等地北上下宿州,拿徐州,而后西逼汴京。”

“各路军都已安排妥当?”孟昶点下头,问。

李延厚答道:“西路,以天胜军为主,李廷珪将军统帅。东路,以天定军慕容延钊为先锋,天远军王全斌随后,臣领兵。”

孟昶笑笑,“朕呢?”

“皇上欲亲征?”众人惊问。,

“赵匡胤岂是一般人物,恐怕朕不出手不行的。”孟昶道。猛然间,他突然明白过来,“你们对此次攻宋没有信心?所以才没把朕放进去吧。”

说实话,每个人心中都觉得此次出征有些冒险。大家没敢言语,生怕惹皇上发怒。

孟昶笑笑,“其实朕和你们一样,所以更需要亲征。若十拿九稳的战事,朕还有亲临前线的必要吗?”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