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乡长升职记

第44章 我把青春赌明天

  • 作者:梦筠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4 19:44:04
  • 章节字数:10858字

接下承包任务后,凌玲的自信是如此的坚定,预算的工程费用就三万元左右,这三万元,对冷水的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不是金河人不敢接招,这该死的钱啊,虽然最近几年实行承包制,农民只是不少吃的了,但一个钱字,还重重地压在大家的头上,一分钱都逼死英雄汉,更何况是几万元,www.youxs.org。

凌玲能大胆承包这么大的工程,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正面算一算,整个凌家,就五六个人,虽说也有几间大瓦房,不过总的产值加起来,也不过是万元左右,要想一下拿出几万元,还真可能是笑话,但凌玲为什么又能如此放大话呢,其实她也是麻着胆子在用青春赌明天,这中间的奥妙,只有她心里最清楚。

和大家一样,凌玲在冷水也是一方人物,作为本地的精英,她和刘云锋曹英是同班同学,一同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后她没有刘云锋等人的背景,自然只有回农村,直接在自己的土地上上工。

大队的民办小学在她们毕业这年,又新增加一个班,论理凌玲是不二人选,谁又想到,半路杀出个李鬼来,大队支书的侄儿小三正好也是初中毕业,高中的没有干过初中的。大队妇女主任找到凌玲,在权力和人情面前,凌玲作了让步。

民办教师没有当成,却成了一个官,大队团支书,看着小三每天从自家门前往学校去,凌玲感到满心的委屈,她在田地上挥洒无奈的泪水,让劳作的强度来麻醉受到伤害的心,在清风中挨,在雨点里凑,让时光一点一点地掩埋那狰狞岁月,让痛苦伴随心碎一起化作清风而去。

事实上凌玲的团支书并不是大队支书所赐与,这和她的老同学刘云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云锋就任冷水的团委书记之后,他来到金河,发现原来的团支书早就过了年龄,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整个大队的团组织工作,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刘云锋也要出成绩,他想到了自己的同学凌玲,找到凌玲交换了看法,回到公社,刘云锋向曹书记作了汇报,本来农村基层团组织就是一个可严可宽的团体,要说这个团体,要钱没钱,要权没权,纯活动组织一个。

上届书记见有人来接班,乐得一下就放下了包袱,他爽快地向凌玲作了移交,凌玲也认为这个团支书不上品,本不想干。倒是刘云锋点醒了她,你要一辈子在农村呆下去,你就别接这个团支书,你要想走出农村,你就把这个小官接住,并且好好地干。

我可告诉你,最近几年,公社所缺的人员,基本上就是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提拨,你如果没有这个最起码的条件,www.youxs.org。

凌玲做人的信条是:做就要做好。基于这种性格的支配,成就了凌玲一生宁可杀头而绝不愿掉臂的倔强特点,从小如此,长大愈是更加坚定这种作法。

本来因没有考上大学而失落,回家之后本可当孩子王,又让他人登先。几次的失败,几多的悲情,让她愈是无法去考虑今后的路。只是刘云锋适时的出现,才没有让她打算早早嫁人,离开这个她认为是不毛之地,在无助无语的时候,www.youxs.org。

接过从刘云锋手上递来的任命书,凌玲一刻也没有让自己停下来,她首先对金河的年青人进行摸底调查,在刘云峰的帮助下,她很快就熟悉了团组织工作的一般程序,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个支部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整个金河的青年工作,在冷水遥遥领先。

为此,凌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和凌玲的家庭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凌家劳力充足,凌玲从学校出来,家里就没有让她成为主要劳动力的打算。出任团支书后,她在家里劳作的时间就更是越来越少,哥哥嫂嫂也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特别是嫂子,总希望小姑子好好折腾,将来她出息了,也好让家里沾沾光,少受一些外人的气,虽然妹子早迟要走人,但在家一天也就风光一天。

凌玲有家里的大力支持,她干得更加卖力,常常带着一帮小青年,帮贫扶弱,利用大队拨给团支部的那一亩多的土地,她们修缮好以前的图书阅览室,办起了农技科学版报,www.youxs.org。这样既为大家带来了优良的品种,又为支部筹划了一笔不菲的经费,同时大家的劳动也没有白付出,至于酬劳的多少,完全是根据贡献的大小来确定。

在团委书记刘云锋的大力扶持下,金河大队团支部先是公社的先进,既而又是青山县的优秀基层团支部。最后还被地区选为青年文明创新团支部。接连而来的荣誉和奖励,让凌玲出其不意间就成了冷水的名人,只可惜夏天对她的认识不足,把她看作一般的人,却没想到她的本事有如此之大。

对凌玲没日没夜的折腾,大嫂讥笑起她来,还说凌家不出官,现在就有一个了,还是凌官。凌玲还击她,那你就更该明白,凌官会管事的。得了罢,说你胖,你就喘了。说完嫂子哈哈大笑起来。

夏天来到冷水之后,也曾和扬婧一起到金河,对团支书凌玲也是有所了解,扬婧还俏皮地告诉夏天,这凌玲可是人家刘云峰的心腹干将,你别乱打人家的主意哟,夏天当时是还不曾想到其它的方面去,他从心底下暗自思索,这女孩子也真是,哪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

一个人到金河,他和凌玲终于邂逅了,凌玲和夏天愉快地交谈着,凌玲略微有些羞涩和比较陌生的夏天谈论,她还不时地理着自己的衣角。虽然大家都认为她是和刘云锋走在一条道上,但她的说法和看法却和刘云锋之间有不小的差距,这是夏天认为凌玲最可贵之处,那就是务实不务虚。

凌玲悄悄地把夏天和刘书记作比较,她虽然认为刘云锋给她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但是刘云锋那种一心往上而不在乎别人感受的做法,实在是不能让人苟同,而夏天的理智分析能力,全面观察以及综合总结结论,无不让凌玲耳目一新。她想,刘云锋固然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和夏天相比,不同的地方确实很多,什么是智慧型干部,什么是感情型干部,都从这里找到了答案。

从感情上讲,凌玲不能因为夏天是大学生就否认刘云峰这个高中生,可是夏天的所作所为又不得不让凌玲从心灵深处佩服。不错,人家刘云峰是自己前进路上的领导者,又一手把自己这个团支部树立为冷水的典范,让人为难却不好取舍,凌玲内心处有了偏向夏天的倾向。

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凌玲对夏天的好感已经超过了对刘云锋的信赖。当夏天和她一起探讨金河有多少优势,有哪些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时,凌玲简直被夏天所折服了,夏天的新理念,新思维,一切都把她带入一个新天地,所谓观念上的更新,在这里都一一得到诠释。

夏天和扬婧一起到黑龙滩了解情况,有几次凌玲也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对金河多山的地形,夏天更是超想法地提出了搞家庭式的小水电,以前从没人想出个这种方法。

夏天给她和扬婧俩算了一笔账,金河的小溪有四五条,通过溪边住户有十多家,把从他们身边流走的水能利用起来,就解决了他们一家的能源问题;还可能把多出的电集中起来搞活经济。夏天说这小水电作业,投入少,一劳永逸,为什么不让这溪水为大家作贡献呢?

凌玲和扬婧都被夏天的论证说服了,她们也在思虑,这么多年来,怎么就没有人从这里入手,难怪最近几年,上面总是强调,要把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央领导人提出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创新的思路,迟早是要被淘汰的,我们这一大帮子人,是要好好地充电了。不然被历史潮流拉下的人就是我们,扬婧与凌玲有同样的看法。

本来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平坦的大道,在修建黑龙滩电站的问题上,大队的头面人物们也是很费尽心机了,开始的方案是由大队集体承包,主任一句话,这不是又回到大锅钣的年代了吗,这个方案就被否定了,民兵连长提出了由大队干部来承包,支书反驳,这可不行,明摆着好处是当官的,话柄不能落给群众。

再说我们在坐的各位,谁又拿得出那么多钱,说句心里话,我们都是当干部的,今天来一个夏天,带着大家搞开发,明天再来一个大爷,让我们搞经济,我们还不是要照办,大家就算有几个钱,最好也不要丢在泡都不冒一个的水洞里。

听了支书推心置腹的话,在场的几个人都点头称是,他们也没想过,事成事败至今还不好说,最好的办法是让那些没有城府的人去先吃点苦头,知道什么叫做锅儿是铁铸的。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就不占群众的便宜了,公开承包,既是民主了,又让大家都有竞争的平等机会。

这次大队干部会,凌玲因故没有参加,本来主任在会后要将内容告诉她的,支书特地提醒他,凌玲是公社某某的红人,她有什么动作,自有人为她解难,她愿咋干是她的事,再说她的能力够大的了,还用得着我们这些人来给她提醒。本来一个黄毛丫头,一出来就把风头出尽了,上级还认为我们这帮人都是饭桶。大队主任也是心里不平,算了,我们就看她这次知不知趣。

承包会开了好几次了,就是没有英雄好汉站起来,在夏天主持下的这次,也差一点就流产了,没想到凌玲把这事应承了下来,夏天松了口气,在场怀着各式各样想法的人们也放下了心,无论是成与否,都有好戏看。

夏天在兴奋的同时,又为凌玲担心,就算劳工不要付现钱,买水泥这一类的工业品,是必须要钱才能办到的,这笔钱不知她如何解决,在夏天起凝问的同时,凌玲也在问自己,当然凌玲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她有一个最大的秘密,钱的事不是一难题,但一用它,自己就把自己给卖了,在这无能为力的时候,管它呢,先把急应了再说。

事先不知道有人在给她下套,凌玲也不想让心中的偶像在大庭广众之中形象受损,而且那几个缩头缩尾的干部,也真让人脸红,凭借一股冲动。凌玲在心里为自己加油,为年青人争口气,就赌这一回,相信拚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出生在农村的凌玲,虽然是高山血统,但她一点也不象山里人,在读书期间,同学们一直把她看作是一个城区出生的女孩子,回乡后,她又没有过多少日晒雨淋的机会,自然要比其他的女人好看。

女大十八变,凌姑娘正巧在这个年龄上。她有一个小叔叔,很小就离开了家,后来在县城的郊区结婚生子,他们一家就成了凌家人们热捧的对象。

叔叔的一个妻侄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看到了凌玲的身影,他为姑父的本家出了这样的美人而激动不已,他被凌玲的体貌所倾倒,多次找姑姑帮忙,要想把凌玲变为自己的女人。要说那小子配凌玲,也算是相匹配的一对,刚开始时凌玲认为自己很落魄,就拖了一阵子,而后凌玲在仕途上开始展露头角的时候,对方开始向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虽然凌玲并不急于把自己推销出去,婶婶来家里不知催促了多少次,家中对对方的家庭和个人本来就没有意见,母亲也开始劝说凌玲爽快地应承下来,凌玲也准备答应了。

正巧凌玲因事去县城,碰上叔叔一个熟人的女儿,她又是凌玲的同学,当凌玲向她打听邓小华(所谓的未婚夫)的时候,她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凌玲突然从中惊醒。

同学告诉凌玲,邓小华的外表长得象明星,家里也十分富有,紧靠着城边的人家,要想在附近找一个朋友,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他们家就是怪,既不在当地找,又不在熟人中找,曾经有人把自己介绍给邓家,只和邓小华见过一次面之后,我就不想和他往来了。现在据说他到了一个很是落后的山区地方找了一个对象,还说要不了多久就要结婚了,我看呀,八成又是把对方蒙在鼓里了,同学你若是找朋友一定要了解一下对方的身世,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毛病的,不然后悔就迟了,我算是抽身得早,嘿嘿。

凌玲本想问问同学,邓小华有什么毛病,话到口边又难于启齿,但同学的话让凌玲多了一个心眼,她是一个不愿糊里糊涂的人,回家之后,凌玲没有大惊小怪的,更没有一穷到底,她只是悄悄地打听邓小华的情况,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任何人。

邓家人见女方老是不回应,怕这样长久下去坏了大事,凌玲愈是不动,邓家愈是不放心。就在前几天,对方发了狠话,只要女方答应这门亲事,邓家将拿出三四万的钱作为聘礼,其实象邓家这样的菜农,家中拿出这么多的钱并不是什么难事,当然象凌玲这样的家里,这就是一笔大钱了。

电站招标僵持不下的时候,凌玲心里明白,之所以没有人来接招,是因为大家荷包里没有东西,自然腰就硬不起来,说话也不敢大句,不是金河人无胆量,而是无钱壮胆。当然她并不知道有人使诈,毕竟她还年轻,不是那些老滑头的对手,她总是以君子心来量度那些人们。

最不想见到的事就是夏天的思路被毁,在总是无人来实践夏天的蓝图的时候,凌玲抽时间去了一趟叔叔家,给对方回了话,对方见凌玲亲自来人作答,都暗暗感激起关公大老爷来,在他们看来,钱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有了它,何愁没有办不成的事。

事情的发展正沿着邓家人的思路进行,因为凌玲在答应这门亲事的同时,提了一个小小要求,她想去承包水电站,虽要三四万元的先期投入,对方一口认定,并说马上就可以到银行去取现,凌玲不想对邓家有所欺骗,立即声明,和邓小华耍朋友是一回事,向邓家借钱又是一回事。小华妈妈聪明地认为,你凌玲是我邓家的人,你要用的钱还不是我们家用的钱,当凌玲说要打借条时,小华妈妈倒觉得这个姑娘太认真了,她不想让凌玲认为她讨嫌,也就顺着凌玲的意思,让凌玲打了借条。

拿来了承包工程所需款项,凌玲既高兴又难过,细想起来,这和卖身有何区别,管它呢,先把工程接下来再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是什么样。

凌玲在得到那一笔钱的同时,也郑重地向邓家表示,她要等到电站建成之后,才可能和邓小华谈婚论嫁,邓家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下来。凌玲当时还和小华妈妈开起了玩笑,将来出现新的情况,你就后悔迟了。小华妈万分自信,她骄傲地对凌玲道:“我的眼睛告诉我,你是一个讲信誉的人,再说几万元对你们来说,也不是小数,订了婚就是提前扯了结婚证,你现在就是我家的人了,一家人还说俩家话。”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