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乡长升职记

第169章 借此喻彼

  • 作者:梦筠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4 19:44:49
  • 章节字数:6746字

夏天还在为自已走出了过去而高兴,现在终于可以让自己把那些不快给摆脱了,至少冷水的大多数人还是认同自己做法的,他心情一好,就想找一个人来和自己交流,对了,好久没和余鸿才老师呆在一起了,他可是自己文学上的至交。

就在夏天盼望到文化站去走一趟的时候,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心里想着某一个人时,这个却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看到余鸿才走路的样子,夏天不知他是否又看到了什么好的名言佳作,一般情况都是这样,每当余老师得到好的作品时,他很多时候都有要设法来与自己一起分享。

对于余鸿才,夏天一直认为自己没能让他摆脱那个最后留下的尾巴而内疚,和他交往了那么久,也看出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公社有人就认为他命该如此。

自己也和王县长谈过他的事,可是人家王县长的事那么多,可能专门把你提出的事作为一件大事来办,再说都有过去那么久了,有些事是说不清的,王县长也可能对他的事无能为力。

县上的平反工作小组早就给他作了结论,他余老师这一生,恐怕一辈子都要把那个尾巴拖到底了,余老师也对自己讲,如果就这样下去,他还是感到满意的,只不过在满意之中略带一丝遗憾罢了。

今天他余老师连走路都有与以往不同,他会有什么样的好事呢,夏天正在反问自己,莫不是他真的得到了摘掉尾巴的好消息。

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夏天对自己的判断持否定的态度。

不要乱猜测好不好,他余老师来找你,很可能就是想和自己又来品《三国》,或者就是评《水浒》,他这人只要把自己钻到书里去,就可以把世界都给忘记的。

从来冷水后,夏天在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课题上外,很多时候他愿意到公社文化站去,在那里可是夏天的世外桃园,在那里他可以随心所意地翻看所有的书籍,对于他来讲,除了工作之外,读书也是自己的最爱。

夏天不由想起那次和余老师关于如何对定位时他们的那番争论,最后虽然也统一了,但是各人的观点其实并不合在一处。

余老师对自己也很友好,他总是把自己从书上看到认为对夏天有用的东西都给夏天保留好,让他到来时可以节约时间,余老师就他这种方法叫做精华学习法。

夏天也曾笑他这是给自己培养懒惰的思想,老是你帮我把要读的内容都先找出来了,这不是和的读书法有何两样。

一提到读书法,余老师就来劲了,“虽然现在成了敌人,但是人家硬是有一套的,不说别的,那东北大后方基础的奠定,那辽沈战役的胜利,那四野的显赫威名,可不是三两句话就说得清楚的,我认为晚年的让人不耻,可是他的前生还是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的。”

“你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很正常,你余老师就是想在我的面前证明你也和别人一样,也有自己过去的辉煌。”

夏天正翻着余鸿才为他准备好的那本《成功七十二法》中提到的掘地三尺,黄金就埋在地下那三尺二的地方了,本对余鸿才的话并不在意,对伊凡的作品,夏天一直都是极为喜欢的,他在读大学时就和死党们对伊凡的成功创业说有争议,现在自己又在这里看到此书,他硬是想把它给吃透。

“如果不是后来那个九一三事变,那他也该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了,可是他野心太大了,想篡位夺权,也没想过,你虽然带兵打仗是行家,可是你在玩政治时,你却是敌不过你的对手的,你的能力只能在战争中才体现得出来,和平年代,武将又能做些什么呢,古人早就说过,文安天下,武保太平,所以所读的那些书,对他根本就没有得到启示的作用。”

余鸿才也捧着一本书,他的心并没放在书上,对夏天看书看得入迷,他真不想打断了他的思路,可是心里装着的话却又留不住,总想找个人来倾诉。

听到余老师总是对评头品脚的,夏天索性把手中的书放下,他要和余老师探讨一下,究竟他为什么会对如此感兴趣。

“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要说也是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不泛他这样的人,在西汉就的这样的事发生,那个韩信,可是刘邦的心腹大将,可是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无论是岳飞还是袁崇焕,他们的结果都只有一个,你就只能生在战场上,没有第二个地方是你的存活之地。”

夏天在余鸿才这里,也敢大胆地对历史人物作评价,他知道就是自己说错了地方,余鸿才老师也不会把自己的话传出去的,他认为学历史就是要用来作借鉴的,如果在公社自己这样说,或许还会惹上麻烦的,但和余老师在一起就没有这样的担忧了。

自己也才从涡窝中脱身出来,要是把刚才自己的话放在公社某些人的面前,他一定是认为你在含沙射影他呢,夏天不想让自己再惹事生非了,他要学会象公社的其他人一样,做到有话也不要乱说,那样自己才会慢慢地适应这冷水的环境。

要知道在公社的某些人眼中,如果你的话稍带有偏向性时,他就会给你上纲上线,使你本来并不是那个意思,你也会百口莫辩的。

余鸿才却不管这些,他过去就是因为没管住自己的嘴而吃了大亏,但是他却又无法让自己不说,来了夏天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夏天这里,他就是有怨气就发,有不满就放,夏天是不会对他再来个绝地反击的。

“相同的想法让夏天把自己工作上的事也常讲给余鸿才听,这次别人对自己的诽谤他也如实地向余老讲起,当余鸿才听完后,他先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再慢慢地开口:

“夏天呀,还以为我就是最不幸的人了,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不能得到公正的认识,我的想法也太简单了,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过去讲究官兵一致,但谁又是真正做到了的呢,是领导就会有领导的规格来对待,我们知道没有绝对的平等,你到冷水来,还只是个办事员,人家不理解你,他是领导,你只能在他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当然没有超越他的意志来办事的,如果你硬想走到另人前面,你能得到什么?”

余鸿才问夏天,使夏天无法回答,他也不想让自己的秘密全让余老师知道了,毕竟他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一些无关要紧的话可以全对他说,但到了该保留的时候还得保留。

“余老师呀,我认为你对是很有研究的,我们现在就来谈谈应该算个什么样的人,我不想妄自尊大,我们只能听上级的话,看中央是如何给作的结论,作为反革命集团的首犯,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他的确是做了那些事,做得就受得嘛,不过黄克诚同志也提出了公正地评价的是非功过。“他虽然在后期自绝于人民,他的后期是反革命的,可是他的前期还是有功于中国革命的,我们对待他就是要一分为二,对与错,罪与功都要划得清清楚楚,不然会对后人就无法交待。”

夏天不想让这样的国家大事给自己上了套,他知道余鸿才老师无非就是想借此喻比,目的还不是说自己过去也是完整的,只是他巧用来为自己说事,夏天对他是非常同情的,但自己届只能当他的听众,可不能给他有多大的实际帮助。

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让象余鸿才这样的人受到了不公的对待,后来在*同志的领导下,这些人陆续得到了平反,可是在地方上也有些人就是没有完全接照中央的规定办事,让那些本该得到公正的人却是公而不正。

余鸿才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可是在公社就有人看不惯他,你余鸿才就是夜明珠又怎样呢,别人叫你余疯子,你还能好到哪里去,现在已经让你能有口饭吃了,你也就该知足了,虽然你身上还有尾巴,可也是你当初的不检点造成的,怪得了谁呢。

对余鸿才的暗示,夏天不想让他得到那种虚无的答复,他说:“余老师,你不用这样了,我知道现在你最想什么,一辈子你也不想离开你那讲台,那三尺讲台就是你毕身的追求,你把那些历史人物来对自己作参照,按说没有错,可是你也知道,很多时候,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余鸿才接过夏天的话,“我本来也是放下了的,可是别人象我这样的都走到自己的讲台上去了,可我还在这里蹉跎岁月,我的时间可是耗不起呀。”

“我也对王县长说过你的事,他还专门记在本子上的,但是县长有那么多的事,我也对此没抱多少希望,所以你还是再等等罢,说不定也有时来运转的那天。”

夏天本想安慰余老师几句的,话从自己的口里出来,却成了这样,看来自己也被他的悲观情结所感染了。

那个伊凡还在对自己微笑,去你的罢,我现在没有心思来研读你了,等我下次再光顾你好吗,带着余鸿才给自己留下的思考,夏天离开了文化站。

现在见余鸿才那急匆匆的样子,夏天就想起了他那些往事,他又会给自己带来点啥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