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右边一步是地狱

第17章 烦闷和肿块 1

  • 作者:杜卫东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4 23:14:58
  • 章节字数:5892字

汪海的心里有点烦。

按说,他没有烦的理由。一切都是顺风顺水:股票获利颇丰,丽丽又如小鸟依人,很是善解人意。在爱情的滋润下,他这株老藤竟也有新枝吐绿,精神状态和身体都好起来。特别是和老婆的离婚案,因她过错在先,不但儿子对自己寄予同情,社会舆论也倾向自己。他因祸得福,既有美人可相拥入怀,又得了一个因工作忙碌、一身清廉,才被贪图物质享受的老婆抛弃的美名。

可是他还是有些烦躁。刚才会计为他报销到北京开会的差旅费,他有腰肌劳损,坐不惯软卧,会计执意要把软卧和硬卧之间的差价补给他,他摆摆手说算了,能给国家省一点就省一点嘛,何必算那么精细?会计很感动,说汪局长,如果的干部都像您一样高风亮节,老百姓也就有盼头了。

会计是真诚的,汪海听起来却觉得是在嘲讽自己。如果一年以前这样说,他还受用得起,可是这一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包养情妇、违规炒股,想一想都觉得脸红心跳。他也想过金盆洗手,可是他实在抵御不了丽丽那充满青春活力的,每当他和她发生肌肤之亲时就如同腾云驾雾一般,所有的不安与自责都化做了一缕轻烟。再说,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有几个没有情妇?连成克杰不是也有个李萍相依相伴吗?他不在北京的时候,丽丽一会发过来一个民间流传的黄段子,像什么:一等男人家外有花,二等男人家外找花,三等男人四处乱抓,四等男人下班回家;还有,成功人士是:白天瞎****忙,晚上****瞎忙;不成功的人士是:白天没****事,晚上****没事,等等。开始他还觉得粗俗,但时间久了,觉得也不无道理,有些甚至极为睿智、深刻,对某些社会现象概括得生动而传神。这就说明,这种现象已经极为普遍,自己不过是顺应时代潮流罢了。况且,自己不贪不占,利用内幕信息炒股挣点钱算什么?这件事做得如此机密,天衣无缝,被人知道的概率几乎为零,何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正在离婚,和丽丽也算是正常恋爱,何错之有?再说,你守身如玉,洁身自好谁又说你好?

汪海换了一个姿势,他把头靠在老板椅上,望着天花板。天花板的正中是一盏莲花式的吊灯,白底座、白灯具,连灯泡也是乳白色的。

他不由想起了刚才参加过的追悼会。

逝者是国资局已退休的老局长,为官清正廉洁,老伴是农村的糟糠之妻,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两个子女也无一沾过半点父亲的福荫,至今一个是工厂的工人,一个是小学老师。他死后,存单上据说只有不到五万元,还根据他的遗嘱全部交了党费。可是追悼会却有些冷清,即便去的人也并非全都心怀崇敬。他就听到有人议论:这老头子太老古董了,活着整天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不如死了清净。可不是,像这样跟不上形势的老头,死了倒也是一种解脱。听到这些议论,他在为老局长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动摇了残存在内心的那一点信念。汪海突然明白了,他所以莫名其妙地烦躁,直接的诱因就是这个追悼会

电话铃响了,汪海拿起听筒,是远在加拿大留学的儿子,他就挂断了电话。这已成为惯例,儿子打越洋电话价格太贵,如果在家,他会用座机打回去,因为是在单位,他怕电话有人监听,就用手机打了过去。他知道,独生子来电话肯定又是为了钱的事,这种事还是小心一些好。

果然,儿子在电话中发起了牢骚:”爸,你说给我弄过点钱来,怎么还不见动静啊!什么时候你也到我们这里看看,你知道我周围的一些干部子弟是怎么生活的吗?他们开宝马,吃大餐,上最豪华的夜总会去泡洋妞儿,一出手就是几万十几万,连老外都望尘莫及,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哪来的钱?还不是靠父母在国内用权换来的。我告诉您,人说了,现在是瓜分国有资产的最后一次机会,您不趁乱动手,等您退了休,黄瓜菜可就都凉了!”

”住口!你怎么能这样讲话?”

”本来嘛!您是我爸,我才口无遮拦。我现在有绿卡了,要钱也不是为了挥霍,还不是想办个公司,正南八北搞点加中贸易,这对国家的改革开放还有好处呢!等您退了休,我接你到加拿大来安度晚年,没有点积累,靠人家加拿大政府救济过呀!”

儿子说的倒也是实情。他在国资局,这样的事耳闻目睹得多了。有些人根本没钱,但可以通过多种关系将要收购的国有资产作为事先合约抵押给银行,然后由银行给出现金流转给被收购企业的所有者,而收购者本人不承担任何风险,一夜之间就成功地成为富豪。说白了,这就是用银行的钱来购买国有资产,然后变成自己的。当然,这种国有资产会被压价很低,价值两千万的一个企业,四五百万就会被出手,打的旗号无非是”拍卖”、”公司脱钩”、”招商引资”。他从一个内部资料上看到,近年来国有资产每天以一个亿的速度流失,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亿!看到那个材料,他痛心疾首了半天,随后便是如秋菊残败、夏荷凋零般地失落。

”爸,我说话你听着呢吗?”

”噢我听着呢。”汪海自认为是了解儿子的。大学毕业后儿子到加拿大留学,费尽周折办了张绿卡。他不是那种纨绔子弟,总想在异国他乡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汪海也想给儿子弄些钱,但从金戈处只分到了二百多万。花一百多万买了房子,除去装修,又添了一套高档家具,所剩就寥寥无几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到为丽丽花了上百万,儿子几次来电话要钱自己都没有表示,心中不觉有些歉然,就对着手机说:”你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你想建功立业,靠自己的能力去发展,爸爸也是支持的。不过,干什么事都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中国不有句俗话嘛,欲速”

”行了,我不听你作报告了。”儿子打断了汪海的话,”我的话您好好考虑吧!”说着啪一声挂断了电话。

汪海可以想见儿子生气的样子。也难怪,去年他去英国考察,对方的翻译一再向他惊叹,中国人太富有了!听他说,一些中国的留学生买了曼彻斯特郊区的花园洋房,上下学开着价格昂贵的奔驰SLR级跑车,全身上下一水的HUGOBOSS。相形之下,儿子只租了一间阁楼,上下学还要搭公交车,心态怎么能平衡呢?汪海也知道,这些阔少除了暴发户的子女外就是手中握有实权的干部子弟。他们大把大把挥霍的钱还不是老子损公肥私得来的?可怎么样?儿子在外边花天酒地,老子不照样当着官,人模狗样地在台上讲着”三个代表”、”反贪倡廉”吗?

汪海拿着手机正在愣神,有人敲门。

”请进!”汪海坐直了身子,点燃了一支香烟。

秘书推门进来:”汪局长,两点半了,顺达集团的房总来了,想向您汇报一下国有股转让的问题,不知您时间是否方便?”

下午三点要开一个局长办公会,约房总两点半来本是汪海定的,他对房总的汇报没有多大兴趣,他们肚子里的那点花花肠子他也一清二楚。无奈这房总像被捅了窝的马蜂一样盯住他不放,不好意思再推了,本打算用个十分八钟见一见,敷衍一番了事。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改了主意,很想和房总认真聊聊,就对秘书说:”局长办公会的时间不会很长,你让房总先在小会议室等一等。我开完了会请他们在机关食堂吃晚饭,边吃边谈吧!”

秘书答应一声出去了。

这时手机又响了,不是铃声,而是像蛐蛐一样的鸣叫,他知道是丽丽发来了短信。除了丽丽,没有人给他发短信,如何发短信也是丽丽教的他。

汪海有些笨拙地摁着手机的按键,打开了短信:”老公,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最幸福的人,因为有了你,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什么时候回北京?丽丽想你”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