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官像

第三十六章 桃色事件(8)

  • 作者:竑霖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5 11:58:52
  • 章节字数:9010字

导读:

敲门声。不紧不慢的敲门声。

戚少康从梦中猛地惊醒。

脑海里,梦境依稀;而现实中,敲门声就在耳边。

戚少康突然意识到“这是黄莺回来了!”

梦境竟然与现实惊人的一致。

戚少康顾不得穿鞋,三步并作两步,抢出屋去,直奔院门。

正文:

那是一个极度痛楚的眼神,一个完全绝望的眼神,同时也是一个揭示了秘密的眼神。

戚少康,也就是黄莺的男朋友,任凭他用双手狠狠地抠住自己的脑袋,死死闭上眼睛,也无法摆脱内心巨大的伤痛。

“黄莺,你在哪儿呀?你在哪儿呀?”

戚少康哀嚎着,在夜里,在旷野,在心灵濒死的边缘。

那一幕,如此短暂,如此简单,而又刻骨难忘。

戚少康依稀记得,那是上一个周末的晚上。

按约定,戚少康要与黄莺一起回到乡下的老家,准备第二天给父亲过六十大寿。

见时间还早,正在县公安局巡警队接受岗前培训的戚少康,带着买好的东西,回到他和黄莺临时租住的小屋,等待黄莺下班回来。

在镜子面前,戚少康展示着自己健壮的身躯和暴涨的肌肉。

作为男人,戚少康绝对不缺少雄性、胸怀和抱负。

高考失利后,戚少康没有怨天尤人,他选择了从军,准备到部队这个大熔炉中,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和追求。但是,现实并不像戚少康想像的那样美好、乐观。

部队里同样也有着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那种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三六九等,从进部队的第一天起就无需辩驳地存在着。

尽管没有经济条件,没有权力背景,但倔强的戚少康坚却信自己的实力,他不想靠什么关系,不想依附于哪一个人,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去博得属于自己的世界。

戚少康不攀不比,把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全部融入每天的坚苦训练之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伤痛,对技术精益求精,在困难的环境下,磨练自己、锻造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新兵连里的三个月,戚少康就因为技术标准高,军事素质过硬,表现突出而屡受表扬。这也使戚少康信心倍增,更增强了他要在部队发展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新兵连结束后,戚少康被分配到炮团。到基层连队后,戚少康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进步,被选为班长。平日里,戚少康除了带好自己的一班人马外,还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温习文化课,一心一意为报考军校作准备。

喜鹊蹬枝,好运连连。

在转过年的春天,经老同学介绍,戚少康认识了来部队驻扎地办事的黄莺。在短短的几天里,双方加深了了解,都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表达了继续相处下去的良好意愿。

分别后,信件、手机、短信,总之,一切可以利用的通讯手段,连接起身处异地的两颗心。随着戚少康在部队的一天天进步,他与黄莺的感情也日积月累,日渐成熟。

在戚少康的热切期盼中,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戚少康具备了报考军校的资格。

在第一关文化课预考中,戚少康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团拔得头筹。戚少康在第一时间里,赶紧把这个喜讯喜讯告诉了黄莺。黄莺送来衷心的祝愿,希望他再接再厉,高歌猛进。

可是,天不随人愿。沧桑的世事,是人力难以掌控的。

就在戚少康满怀信心,踌躇满志的时候,在一次帮助地方抢险过程中,戚少康不幸腰部受伤,被送进了军区医院,一住就是三个月。他也因此失去了继续参加考试的机会。

黄莺惊闻戚少康受伤的消息后,专程赶来探望。

“我留下了后遗症,不可能再考了。”面对黄莺,戚少康流下了失望的眼泪。

黄莺劝说戚少康不要想得太多,应该把眼光放的远一些。未来,并不仅仅就考军校一种选择。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

在部队,戚少康失去了报考军校继续深造的可能,也就没有了其它的选择。服役期将满,戚少康不得不面对复员回家的现实。

按照现行的政策,像戚少康这样的农村退伍兵,只能是从哪儿来的回到哪儿去,不存在安排工作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部队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胸怀远大抱负的戚少康只能再回到农村,回到他那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家乡。

在这个时候,戚少康首先不得不考虑的是他与黄莺的关系。城乡差别,社会地位的差别,使戚少康陷入痛苦而现实的思虑当中。他辗转反侧,茶饭不思,不能自拔。他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与黄莺分手。

从此,戚少康不再与黄莺进行任何联系,同时委托老同学,把不再继续相处的决定转告给黄莺。

老同学接到戚少康传来的信息,纳闷地问:“我看你们相处得好好的,你怎么说不处就不处理呢?”

戚少康无奈地摇摇头,说:“我配不上小黄。”

老同学更加疑惑地问:“你这话是怎么说的呢?我看你们挺般配的,怎么整出配上配不上的嗑儿来了?”

戚少康坦言相告:“我不是说别的,而是说工作。我马上就要复员了,得回农村去,将来怎么样,根本就没有谱儿。小黄是国家公务员,家又在城里,这之间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就是现在这样处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到最后,也是劳燕双飞,不可能走到一起。”

老同学沉吟起来,她不得不承认戚少康说的很现实,的确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黄莺在家里也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其理由,与戚少康所言如出一辙。

父母坚决反对女儿继续与戚少康相处下去。强调他们不能不为自己的独生女儿今后的生活和幸福着想。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黄莺发现戚少康是一个身上没有沾染多少世俗尘埃的人。他的单纯、热情、质朴和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当今青年人中是少有的。

黄莺相信自己的眼睛,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黄莺主动登门,到部队找到戚少康,对他说:“我不在乎你的出身,不在乎你是不是回农村,也不在乎你将来的发展,我只在乎你这个人。”

戚少康被黄莺的真挚所感动,更为黄莺的果敢和坚贞而惭愧。他紧紧抓住黄莺的手说:“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我会加倍努力,兑现我的承诺。”

戚少康终于离开了部队,回到了成田。他要赶紧就业,尽快摆脱经济上的窘困,一方面要维护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对得起黄莺——那个脱离了世俗偏见,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孩儿,兑现对她许下的承诺——给她一生一世的爱情,一个美轮美奂的家庭和一个永远快乐的生活。

为此,戚少康放下自己的尊严,甚至低下高贵的头颅,四处求人请,托关系,走后门,希冀着命运的改变。然而,成效甚微。

不久前,依然就业无门的戚少康,再度陷入经济困境。

黄莺的父亲住院,高额的医药费,使戚少康和黄莺目瞪口呆。尽管他们千方百计,极尽所能,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黄莺痛苦的泪水,戚少康的心都碎了。他恨自己无能,不能给自己深爱的黄莺以帮助,他恨世道的不公,恨医院的黑心,恨……,然而,光有恨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戚少康已经筋疲力尽,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爱情,他都无能为力,无计可施。

世事难料,造化弄人。就像上帝掩护追击者,同样也掩护被追击者。似乎是一夜之间,幸运之神开始垂青于他,吝啬的命运之光,也终于高悬于他戚少康的头顶。

正应了那句俗话:马粪蛋子也有发烧的时候。因岳父住院时缺少医药费的窘困,自己不能就业的尴尬等等一系列困难,在一瞬间都得到了解决。而解决这么多困难,仅仅就是靠黄莺姓唐的领导的一句话、一个善举。从天而降的喜事,使戚少康和黄莺极度兴奋,两人顶礼膜拜,谢谢www。。Com上苍,谢谢www。。Com那位救苦救难的唐主任。

最近,好事不断的戚少康,精神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生活向他敞开了怀抱,他自己的心里也重新充满了阳光。他要加倍努力,紧紧抓住幸运之神的双手,开创全新的生活。

院外传来开门的声音,打断了戚少康纵横无忌的遐思。

戚少康看到黄莺走进了院门。

黄莺进了门,颓然地坐到床上,神情疲惫,落落寡欢。

戚少康注意到黄莺情绪上的这一变化,赶紧凑到跟前,关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黄莺没有说话,两眼直直的,目光显得呆滞。

“你这是究竟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戚少康焦急地追问。

黄莺半天才出来一口气,转过头,轻轻地对戚少康说:“今天,我就先不回去了,你自己回去吧,我晚上还要到单位加班。”

戚少康发现黄莺的衣衫不整,脸上有泪痕,这使他越发地焦急起来。

“不对劲儿,你今天不对劲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挨领导批评了?和同事吵架了?还是……?”

“你别问了,我什么事儿也没有,就是有点儿累了,真的,你不用担心。”黄莺故作轻松地说,“你赶紧收拾,快回去吧,老人还等着你哪,快去。”

戚少康摇着头,他分明意识到,在黄莺极力维持平静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伤痛。

“我不回去了。你要跟我说清楚,你告诉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戚少康急得眼睛都红了,他抓住黄莺的双手,好像生怕她跑了似的。

“你说,你说呀,是谁欺负你了?你的同事?主任?领导?唐主任……?”戚少康咬着牙,心急如焚。

当戚少康说到“唐主任”三个字的时候,黄莺抬起头,瞥过来一个眼神。这个眼神,似乎证明了什么。

漆黑的夜晚,戚少康独自卷缩在沙发里,目光失神地在黑暗中游荡,犹如他的灵魂,没有所踪。

黄莺仍然没有任何休息,留给戚少康的仅仅就是几句话。黄莺在短信上说,让他好好生活,不要惦念她,不要寻找她,她不会去寻短见,只是要离开这个污浊的现实环境,到另一个清净的世界里生活。

凭着敏感,戚少康判断,黄莺出走一事肯定与姓唐的有某种关联。于是,他采取了敲山震虎的策略,直接去找了姓唐的。从姓唐的种种表现来,证明了戚少康的判断。但并没有抓住真凭实据。

戚少康没有放弃。他继续采取极端的行为,毅然砸了姓唐的汽车,想逼迫姓唐的自己暴露。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姓唐的并没有对自己采取什么报复性的行动。戚少康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甚至谴责自己对恩人的不公不敬。

戚少康的大脑陀螺似的旋转着。他不能就这么没有头绪地瞎琢磨,不能就这样盲目地瞎等待。他要行动,必须行动。

黄莺说自己不会去寻短见,这让戚少康惴惴不安的心有了稍许宽慰,同时也似乎提供了一个线索。平时,黄莺就信奉佛教,特别是当生活遇到困难,情感不如意时,经常向佛祖祈祷。那么,黄莺说的“要离开这个污浊的现实环境,到另一个清净的世界里生活”,是不是说她要出家?

戚少康决定调整自己的思路,首先把寻找黄莺作为头等大事,等天一亮,就马上开始行动。

紧张的思考,身心的疲惫,使戚少康的大脑陷入缺氧状态,倦意袭来,意识渐渐朦胧。

混沌中,戚少康清晰地看到黄莺回来了。

戚少康惊喜万分地扑上去,紧紧地拥抱住黄莺,涕泪交流……

敲门声。不紧不慢的敲门声。

戚少康从梦境中猛地惊醒。

脑海里,梦境依稀;而现实中,敲门声就在耳边。

戚少康突然意识到“这是黄莺回来了!”

梦境竟然与现实惊人的一致。

戚少康顾不得穿鞋,三步并作两步,抢出屋去,直奔院门。(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