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官像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多事之秋(1)

  • 作者:竑霖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7-05 11:59:20
  • 章节字数:5660字

导读:

人们编了两句顺口流儿说“洪水无情也有情,灭了沈宝昌火了赵未平”。这一场大水的确把赵未平火大发了,不仅钱似海更看好了他,就连一些省市的领导也认为他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是一棵好苗子。据说钱似海已经正式向市委推荐赵未平为新一届成田县委副书记人选,成为钱似海破格重用人才的又一个有力例证。

正文:

国庆节过后,没有出现以往的“小阳春”。

虽然天空还是那么湛蓝,阳光还是那么明亮,但是温度却大打折扣。随着持续降温和时时骤起的风,人们已经提前感到了阵阵寒意。

大水已经完全退去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渐渐地恢复了原有的节奏,但成田县的政治生活却出现了紊乱,有一种让人手足无措的感觉,其主要的焦点还是集中在人的去留上。

先说县委书记钱似海。

盛传钱似海即将就任市政府副市长,主管农业。这一切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似乎是板上钉钉一般。

关于李森的消息也很乐观。

有消息说,市里本准备派一位书记来,但在征求钱似海意见的时候,被钱似海断然拒绝,坚决力荐李森接任。最后市里和钱似海各让一步,保证李森当书记,但不一定非在成田县。据说李森听到这个消息后,亲自到钱似海家里,当场就给钱似海磕了三个响头,谢谢www。。Com钱似海再造之恩。钱似海则说,我不能让跟着我干活的人吃亏。说的人讲得如身临其境,活灵活现。

赵未平是另一个重要谈资。

人们编了两句顺口流儿说“洪水无情也有情,灭了沈宝昌火了赵未平”。这一场大水的确把赵未平火大发了,不仅钱似海更看好了他,就连一些省市的领导也认为他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是一棵好苗子。据说钱似海已经正式向市委推荐赵未平为新一届成田县委副书记人选,成为钱似海破格重用人才的又一个有力例证。

沈宝昌也偶尔被人谈起,但谈他并不是说他怎么样,而是赞叹钱似海有人情味,把沈宝昌推荐为新一届县委常委纪检书记的人选,接替即将上调回市里的俞任。总之,消息天天有,都说是真的,可又都没落实。但只要有人对这些事情感兴趣,就会有人反反复复,口传心授地讲下去。

这年头,吹牛有可能得上税,编些这类闲闻逸事就简单多了。

杨柳没忘把听来的这些事向孙大壮通风报信。

杨柳说这次乡镇换届反复跌宕,肯定要爆出冷门儿,果然不出所料,被他猜中了。

说这些话时,杨柳还是一副未卜先知的样子,似乎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

一向急脾气的孙大壮,现在修行得气定神闲,好像脱胎换骨一般,对杨柳的小道消息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与关注。

最后还是杨柳憋不住了:“大哥,我现在可是真服你了,你是真沉得住气啊。”

孙大壮冷笑一声道:“他爆多大个冷门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干嘛沉不住气?”

杨柳尿急似的说:“得了,我赶紧告诉你吧,要不把我自己也得憋个好歹的。”

杨柳就来了个“就竹筒子倒豆子”,把他知道的情况——关于钱似海、李森等人的种种传闻全盘托出。

杨柳刚开始说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孙大壮多大的兴趣,但当说到赵未平被破格推荐为县委副书记人选时,孙大壮拿电话的手不禁颤抖了一下,平静的心情被打乱了,甚至从心底涌上来一股屈辱感。

俗话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而实际上,这话说起来容易,真要做到就难了。

放下电话,孙大壮脑袋木木的,心跳有些加快,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就像一双无情的大手,紧紧地揪住了他的心。

一天,市纪检委的几个人来到县里,直接找到钱似海。

钱似海对这些不速之客心里有些不满,就以开玩笑的口吻问,怎么事先也不打个招呼,搞突然袭击?

带队的一位主任就解释说,没什么大事儿,只是接到几个关于临江乡的举报,下来看一看。

钱似海一听就皱起了眉头,问:“没什么大事儿能惊动你大主任出马?举报是署名的还是匿名的?”

主任打着哈哈,说:“钱书记,你别误会,我们也是上指下派。举报虽然是匿名的,但领导作了批示,要求我们查,我们是不得不查。”

钱似海大度地呵呵笑起来,一边给来人递烟一边打趣道:“别说有领导批示,就是没有批示,纪检委要想查谁还不就查谁呀?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说完,打电话叫来县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俞任,要求他积极配合,提供一切便利。临了又补充道:“如果有什么阻力和困难,需要我出面我就出面,别客气。”

就像瘟疫在传染一样,各种举报层出不穷。举报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举报抗洪期间的事儿,有的举报过去的事儿。一时间,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全翻腾起来了,呈现出一种失控的局面。

这些情况,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钱似海的耳朵里。李森不无担心地说“恐怕这里面不仅仅是举报个把问题那么简单,似乎是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钱似海的心里也气愤异常。但李森表现出了担心,他就不能再显得六神无主的样子了。所以,钱似海仍然保持着镇静,同时不失时机地表扬李森“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李森则苦笑着说:“首长,你就别拿我开心了。还是研究研究怎么办吧。”

“天塌不下来。”钱似海自信地说。

举报的风潮好像并没有停歇的意思。这在钱似海主政成田以来是绝无仅有的。

不断的举报,终于激怒了钱似海。

就在市纪检部门在临江调查的时候,钱似海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讲:“我们在这次抗洪斗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这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为了这个胜利,赵未平同志三过家门而不顾,为了这个胜利,孙大壮同志累倒在大堤上……当然我们从来就不否认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问题和矛盾甚至是错误,但是我们取得的胜利和成绩是主要的,这是谁想抹杀也抹杀不了的。有了问题,有了错误,怎么去解决,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这就要看一个人的素质,更要看一个人的品质和动机。有的人有意见讲在当面,有的人有意见却习惯捅猫蛋。我不反对你举报,这是你的权利,但我反对你匿名举报;我不反对你越级举报,但我反对你隔着锅台上炕。为什么?因为你不相信中国***的一级党委,不相信这一班人,不相信我钱似海!”

钱似海的讲话很快就反映到有关领导那里。有的领导对此表示了不满。某领导动怒道:“怎么的,他钱书记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呀?别说没查他,就是查他还有什么不对的吗?还需要事先向他请示吗?”也有领导说:“老钱也太不成熟了,为这点儿事儿大动干戈犯不上。这是啥时候了?马上就要考核了,扯这个闲蛋干啥?”

当然,这些话也通过一定的渠道很快又传回到钱似海的耳朵里。

钱似海根本就没在意。他说:“我不怕谁发火,不怕谁不高兴。我说什么了?我没有反对纪委查案子,相反还要求有关方面积极配合。我的不满是对举报者。我认为这些人的举报不仅仅是个越级的问题,而是对我们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侮辱。怎么的?我们临江不是***的天下吗?难道是国民党的天下吗?我作为一任地方的主官没有权利发出这样的疑问吗?”(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