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红烧大唐

第十章 竹杖芒鞋轻胜马(上)

  • 作者:英年早肥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12:18:19
  • 章节字数:8496字

萧挺笑嘻嘻地道:“皇后娘娘要捧……大不了我还是耍个赖打个滑儿,让她无从捧起就是了,你说呢?”

李敬业闻言不由得皱眉,摇头道:“这件事……只怕没你想得那么容易呀!”

此时的他似乎满腹愁思,倒是真的为萧挺这个结义兄弟担上心了。

“我知道你聪明,但是……你也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容易,你没在朝廷里呆过,不知道那帮子老头儿有多滑,你以为这件事那么等闲的就能让你脱身了?我告诉你,就算是耍滑儿你不让皇后娘娘捧你,那也至少得脱层皮才能从那帮人手里逃出来!”

说到这里,他不由目光炯炯地盯着萧挺,“难道你不觉的,大臣们越是反对,皇后娘娘就越是可能一意孤行的把你捧上去?而只要皇后娘娘的心思不变,只怕你……那么很显然的,你就将成为那帮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说到这里两人目光相对,眼神中都不由得有些担心的意思。

眼下大唐朝的朝堂之上貌似壁垒分明,无非就是支持皇后娘娘武氏继续掌权的一派和支持太子监国一派,但其实,在萧挺和李敬业的眼中,真正可以互相信赖称为一派的,却只有他们两个人,如许敬宗武三思刘之等,在支持皇后娘娘掌权一事上大家固然是利益相同,但是除此之外。大家可都不是一条心!

李敬业犹豫了一下,才道:“来济那些人还好说,只要皇后娘娘护着你。他们就拿你没办法,但是……像武三思……”

两人都是聪明人,有些话自然是点到即止便足够了。眼下李敬业只是提到了武三思这三个字,萧挺立刻便闻弦歌而知雅意。

说起来这两个月以来。萧挺倒是跟那武三思打过几个照面,毕竟现如今大家都顶着同一面大旗呢,而且现在地萧挺正“潜心”读书的,又与他武三思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双方自然是你好我好的把酒言欢。但其实……不管是出于对历史地未卜先知,还是出于个人对他的感观。对于武三思这个人,萧挺都是相当的没有好感。

夸张一点说,那是一个奸雄。

但问题是,他雄地一面差一点,反倒那个奸字,却是做到了十足!

而且偏偏的,他还是皇后娘娘武氏地嫡亲娘家侄子,这是瓷实到了没法再瓷实的血亲,不管是换了谁都明白,一旦两人发生分歧甚至争执。那么皇后娘娘是肯定会站在武三思一边的。而且在萧挺所知道的那段即将发生的历史中,皇后娘娘武氏也确实就是这么做地。所谓疏不间亲者,正是这个道理。

甚至于萧挺隐隐约约的有些印象,好像在真实地历史上,皇后娘娘武氏还曾一度想要把太平嫁给武三思,可见她对这个侄子的宠爱与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所以,其实在萧挺心里,现在朝堂上那些来济啊许敬宗啊之类的大臣,他都是不怕的,因为不管自己怎么得罪了他们,只要自己坚定的站对了方向,有皇后娘娘护着自己,那么他们纵是恨得压根儿痒痒,却也是拿自己无可奈何,但是这武三思,可就不同了。

萧挺这个穿越者自然知道,历朝历代的人皆是如此,不怕得罪大臣,甚至不怕得罪权臣,怕的是得罪极为受宠偏又心胸狭隘,喜欢睚眦必报的皇家亲戚!

而武三思,显然就在此列,所以,萧挺也不得不对他忌惮三分!

这个时侯萧挺忍不住想,要么,自己就干脆顶着压力“从了”皇后娘娘?身为男儿,哪里有不渴望建功立业的,所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嘛,他自然也无法免俗!

再说了,自己固然是想要避开这些不必要的风波,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逃开就能躲得开地,便比如眼下,皇后娘娘非得要硬生生地把自己拉上去,自己这个靠着她乘凉的臣子也只有徒呼奈何地份儿。

既然如此,倒不如不躲了,就趁着这个机会索性的敞开胸怀,做上一番事业,管他成败千秋呢,至少不用像眼下这般前后两头受气了不是?

但是转而一想,萧挺又不得不立刻收起了这个王图霸业的心思。

现在……还不到时候啊!

能成了固然是好,但是一个落足不慎,可就很有可能满盘皆输啊,毕竟自己要面对的,是站立在整个中华民族巅峰时期的最最杰出的一帮精英人物。

有了预知历史的本事,却并不足以保证自己事事皆对!

而像自己这样没有根基的人,可不像长孙家那样,即便是犯了谋反叛乱的大罪,也可以罪不及家人,自己要是出了事情,那可就……

当下他不由苦恼地揉了揉眉头,抬起头来的当儿,见李敬业正看着自己,他不由得耸耸肩苦笑一下,刚想叹口气说话,却是不由得想起一个名字来,当下他不由得心中一动,顿时眼睛变亮了起来。

看见萧挺的眼睛一亮,李敬业不由更是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但是还不等他开口追问,却见萧挺突然伸手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既然是皇后娘娘要召咱们赴宴,那咱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还是该早些到才是恭敬,是不是?”

李敬业被他这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问得一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是啊!”

萧挺一笑,伸手拉他,“那就走吧!”

李敬业闻言一愣。见萧挺拔腿要走,他不由下意识地反手一把拉住他,另一只手伸出来指着他道:“我知道你肯定是有主意了。要说你小子鬼点子还真是够多的,这会儿既然是有了好主意了,那就别跟我卖关子了。赶紧说!”

萧挺闻言不由嘿嘿地笑笑,略想了想。道:“大哥,两年前我认识过一个荆楚之地来的读书人,他跟我念过一首当地地歌谣,那词彩嘛,倒是一般。但其中意境却很是了得,要么。我念给你听听?”

李敬业闻言又愣,他实在是跟不上萧挺这个思维转换的速度,当下不由得皱皱眉,然后摆手道:“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呀,什么歌谣?你们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我可不懂,你也不用念给我听!我就问你,你到底什么主意?”

萧挺闻言神秘一笑,却是双手负后,突然开口大声地吟诵了起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李敬业傻傻地站在原处看着萧挺地背影,过了好一会子才反应过来,不由得皱着眉头咂摸咂摸嘴儿,自言自语道:“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

说是不懂诗文,但作为世家子弟,他毕竟也是自小读书训文的,这字面地意思理解起来自然不成问题,刚听的时候,这长短不一的俚俗句子听得他微微发愣是不假,但是当听完了之后略略的回头一想,却又不由得眼睛一亮,当即拊掌而赞,“好个竹杖芒鞋轻胜马呀!”

抬起头来他却发现,萧挺已经走远了,当下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爷爷,您老人家的眼光可真是准得出奇呀!”

不过感慨完了之后,他又忍不住眨了眨眼睛,是啊,竹杖芒鞋轻胜马……这话是很好,但是,萧挺这小子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他还是没说呀!

大明宫,乾元殿。

此时日已西沉夜正阑珊,远处天际有一闪一闪地星光开始偷偷亮起,以往入夜之后便殿门紧闭一片黑暗的乾元殿,今天却是早早地便由宫娥们掌起了千盏烛灯,其***冷峻璀华处,便如一蓬碧火,映的那天陛相接处亦是一片辉明。

乾元殿内,十几位身着紫衣的大唐高官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处不知道议论着什么,身着郁金裙的宫娥从他们的身边垂首往来,正在布置着宴会。

如果仔细听来便会发觉,这些宫女们即便是脚下行的急促,却仍是不会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毕竟这宫廷里的规矩历来都是大的出奇,这些宫女又都是自十二三岁便入了宫,规矩自是早都习熟了的,所以,她们走路地时候皆如猫儿一般,是踮着脚尖儿地。

也因此,宫娥们那宽大郁金裙的每次旋摆起落,都能引来几个官员地侧首暗觑,毕竟大家心里都知道,在长安坊间的闲人们评来,若是论到风情知趣以及乖巧可人,这大明宫内的宫娥们可是比那些世家小姐们还要强得多了。

不过,他们却也只敢偷偷地看两眼罢了,今晚这宴会,可是皇后娘娘武氏亲自宴请的,这些宫娥说不得也都是她身边使用的,眼馋归眼馋,却没有那个傻子敢打她们的主意。

因为自从皇后娘娘武氏代天子理政以来,尤其是两个月前那次大变故以来,大家对她最深的印象和感觉便是,这皇后娘娘,可真是厉害!

谈笑之间平定了一场弥天大乱,随手又是轻轻松松的便把朝政完全揽在了自己手中,便连那长孙老公爷都不得不垂首认输,至于皇上……至于皇上,已经没有人敢提起这个话题,不过大家都心中有数,只怕皇上已经再也难见天日了济等大臣们仍然在据理力争尽力争取,毕竟这是当时乱后皇后娘娘亲口许下的承诺,而且说实话,要是没有这个承诺,当初那场乱子只怕她还没那么容易就给平定下来呢,但是,看皇后娘娘最近一时间的态度,好像她还没有立刻就放权的打算,所以,这个只怕也是虚无缥缈的紧……

但是偏偏的,到了现在她已经借由上次的事情对朝中进行了大变动,一批诸如许敬宗李敬业武三思等坚决站在她那一边的人已经被纷纷的提拔了上来,所以,来济等大臣们虽然心急心慌,一时间却又拿这位皇后娘娘无可奈何!

而现在,但凡是心中有数的人其实都明白,眼下这朝中虽然看上去混乱,但其实越是混乱,越是两边吵闹不休相互对立,皇后娘娘手里的那权力就握得越紧!

这……还不够厉害吗?就凭这份翻云覆雨的手段,便是比之先太宗皇帝陛下,也已经是不让分毫啦!

此时的乾元殿空旷而宏大,宫女浅行而无声,自然也便越发衬得那殿中三三两两的对话声孤寂而突兀。

今晚的宴会,早就注定了是难以平静的。

萧挺与李敬业在宫门外下了车马之后缓步进来,远远地看着那乾元殿***璀璨,不由得相对耸耸肩,然后才并肩走过去,一直到了殿外不远,萧挺才很自觉地落后了半步,走在李敬业这位黄门侍郎大人的身侧。

李敬业身着紫衣挺胸腆肚神态昂扬,看上去倒是颇有几分宰相气度,而走在他身侧的萧挺却是神情随意的紧,再加上他一身简单的学子衫,看上去简直不起眼的紧,如果不是认识的,还会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士子呢!

要知道对于现如今的朝廷来说,尤其是对于这大明宫来说,萧挺这个名字大家虽然熟悉之极,但是萧挺这个人,他们却是陌生的紧。

不过,那殿门口值守的小太监虽然并不认识他,却也并不会出口拦阻,毕竟他可是跟在李敬业这位当今皇后娘娘驾前的大红人一块儿进来的,而皇后娘娘设宴,自然也还不至于有人敢不奉召就来的。

那小太监点头哈腰地冲李敬业示意,然后高声唱喏道:“黄门侍郎李大人到!”

唱喏声中,李敬业昂然入殿,萧挺自然是跟在他身后走了进去,他们这一进去,立刻便引得殿中众多大臣们停下了谈笑,纷纷看了过来。

唉,人品不好名声不好的缺点就在这里,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怀疑太监……

看来名声差的人果然是没人权哪……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