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医手遮天:将门王妃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箭多雕

  • 作者:澜海青荷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10-15 11:44:45
  • 章节字数:4912字

当天边泛起一缕朝霞的时候,初秋的大地承载着丰硕的收获苏醒了。

隨晋国的京都长隨,看似一片歌舞升平,喜庆丰收的祥瑞之景,实则暗潮汹涌。

各方势力和各位谋权之臣都已纷纷按耐不住这往日的清净,开始伺机而动。

他们相互奔走,交换和收集着各方的消息,打着中秋团圆节的名号,明目张胆的开始站队拉帮结派了。

今日已是八月初六,早朝时间已过将近快半个时辰了,却还不见皇帝来到前朝议事大殿。

早已等候在大殿上的朝中文武百官们翘首以盼,他们各自揣测着皇帝今日迟到早朝的各种可能和原由。

随着这个中秋团圆节的临近,朝中气氛也开始白热化。

皇帝金口玉言,曾下旨意,将在今年的团圆节举行金考,以定夺册立储君之位。

此事并非一朝提起。

早在四年前就已经有了金考一说,正所谓君子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所以,满朝文武皆等着见识这一场史上前所未有的诸皇子文韬武略大比拼。

可谓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

与此同时,满京城都在传说着诸位皇子各自招募戏园子和杂耍班子,搞出来很多奇曲异调,只为在金考之时各摆武艺,一争高低。

此传言被当朝一品大学士刑部尚书赵太尉给听到了耳中,他甚是气愤,甚至直言皇帝简直在拿立储君当儿戏,太轻率,太不像话。

他在今日早朝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他倒是要亲口问一问皇帝,他所谓的金考,到底是为了选取下一代的明君呢?还是为了让诸皇子们争着抢着在文武百官面前比献丑呢?

如此办法选出来的储君,能视天下苍生社稷为何物?难道就不怕未来的江山轻而易举拱手让人吗?

当朝皇帝的此举,在历朝历代的先皇先祖手中还从未有过,这隨晋帝的立储之策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气哼哼的刑部尚书已经在前朝大殿等了足足有大半个时辰了,可还是不见皇帝来上早朝,他的脾气就越大了。

他可是两朝元老,皇帝都敢晾着他这么久,实在等的不耐烦,他起身拂袖而出,一路直奔御书房去了。

既然皇帝不来早朝,那他就去御书房走一趟,看看黄帝究竟在忙什么?竟然连早朝都顾不得上。

……

这时,正在御书房内伺候的姜公公听得御书房门外的禁卫军正在跟赵太尉说话,姜公公急着催促皇上:“皇上,刑部尚书赵大人都追到这御书房来了,您还是先上早朝吧!”

姜公公知道赵太尉对朝政之事向来重视,看来那老匹夫又要扯着胡子瞪眼睛了。

不知道皇帝今儿要找什么理由打发这老油条了。

皇帝看了一眼就立在他身边的老太监,慢条斯理的收起了摆在桌子上面的飞鸽来信:“知道了他来又要给朕耍脾气,那你还不快想办法拦着他?”

姜公公闪了一下眼皮,看着皇帝一副轻松的样子,他心下也松了一口气。

不过,听着赵太尉在外面对禁卫军言辞不善的口气,想必他不知又是从哪里听了什么闲话,这真是带着火气来的。

唉!对付那老匹夫没有个正经的理由和说词,可是很难把他这一大清早上就冒出来的怒火给灭了的。

“皇上呀!容奴才斗胆,说句大不敬的话,这赵太尉可都是两朝元老的老人了,您都惯着他呢,老奴能有什么好办法呀?他这一大早上就气势汹汹的来,恐怕是要找皇上的麻烦呀!”

“嗯?朕又不曾得罪他?他凭什么要找朕的麻烦?”

“依老奴的猜想,他肯定又是听到了市井之间什么不好的传言吧,这是来找皇上您理论的。”

皇帝看了一眼收起来的信笺,叹气道:“这么些日子了,朕的心是越悬越高呀!也不知今日来的这消息是真是假,总之,朕是觉得麻烦越来越多呀!”

“皇上,咱得往好的方面想呀!万一这信中所说的孩子真是良亲王的,那依老奴之见,这该是喜事才对!奴才心里都觉得欣喜,不然的话,您说吧,就福亲王跟馥兰郡主的那个事儿,那叫梁亲王可怎么接受的了呀?”

皇帝听着门外的脚步声近了,抬头瞅着姜公公:“麻溜滴,先想个法子拖住这老匹夫再说。”

姜公公何其人也?都乃是宫中的老人了,堪称人精!对于皇帝和皇后以及太后之间的暗潮汹涌,他可是瞧得真真切切,说话自然也就懂得哪头轻哪头重。

他眼珠子滴溜一转,就在江太尉进来御书房的门之前,他小声地在皇帝耳边嘀咕:“皇上,您不妨提一提福亲王娶侧妃一事,此事可是太后她老人家督促着皇上您才应允的。”

皇帝的眼底闪过愤然,看了姜公公一眼,心下明了。

如今临近团圆节,这市井之间流传出的谣言,最多的也不过是他那个不争气的大儿子安辰瑜要娶侧妃的事情了。

这老太监是叫他把此事推到太后的头上去,那自然,这赵老头儿今日可就没办法再拿他撒气了。

皇帝抬起头,狠狠瞪了姜公公一眼:“哼!你倒是给朕出了个好主意!儿子嫁祸于母,亏你想的出来!”

姜公公吓得脖子一缩,退后了一步,垂手而立退到一旁去了。

这虽然不是个什么上策之法,可确实是太后撺掇的皇帝答应的这件事儿是真不假呀!

纵使那赵太尉嘴里有千条理由万般个不乐意,那他也不会真去找太后啰嗦吧?

这不是现在火烧眉毛,实在没办法了,才出此招为皇上解围的吗?姜公公以为他这点子还算能说得过去。

至少不会叫满朝文武百官都觉着是皇上做出此等荒唐决策的,那会影响皇帝的英明声誉。

若说是太后和皇后非逼着皇帝答应的,那也不无坏处,毕竟事实如此。

如此一来那些急着站队拉帮结派的官员心里可就该打鼓了。

在姜公公自以为,此举何止一箭双雕,简直一箭多雕!

他们自以为今年的团圆节,皇帝既然在三皇子回京之前便答应了大皇子娶侧妃一事,那就说明可能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是安辰瑜莫属。

可此事若说成是太后和皇后娘娘的意思,那众人可就得好好地思量思量了。

毕竟还不是皇帝主动做的主,那皇帝可还有转还的余地,自然也就会给安辰羿回京后多留一条路。

若安辰羿真是带着妻儿回京来的,皇帝也好有了替他说公道话的机会,不至于被小人抓着安辰羿的小辫子说事,再因妻儿之事自毁前程。

姜公公觉得自己这主意甚好,对安辰羿是大大有利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