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秦之悍卒

第三十七章 赵佗的威胁

  • 作者:蒙小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14:15:50
  • 章节字数:3932字

中留城。

位于西江边上的这座边陲小城在被秦军占领之后,逐渐成为了桂林郡的郡治所在地,多达五万的辅兵中,有相当数量是修理军械的兵造工匠、运送给养的后勤人员,还有一些则是获罪的涉徒,他们滞留在中留这个地方,主要是为最南方的战场提供急需的辎重支持。

灵渠开通之后,大量的辎重经由漓水一路南下经过西江,然后向上游到达中留,再中转往南抵达秦国边境线的最南方象郡郡所临川。

除了向上游扩展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辎重顺着西江一路东下,最后到达岭南最富庶的一个郡南海郡的所在地番禺,在番禺城中,南海郡尉府这座象征着秦国在岭南三郡最高统治地位的府邸就在越秀山脚下。在那里,繁华的南国大城,新辟的海路航线,以及各种各样迥异于北方的新奇饰物,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

大秦二世二年三月十五日。从二月初到三月中旬整整二十一天,经过辗转达千余里的长途征程,李信、蒙虎率领秦军一部六百三十九人成功达到桂林郡郡所中留。

相比长眠于长沙城中的那些秦军将士,这些士卒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成功的摆脱了困境,回到了岭南这块可以生息的土地,更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领导者,一个屡屡能出人意外的杰出将领。

龙嘴滩一战,是蒙虎的初战。

而靖阳关破瓯的一役,则彰显着蒙虎在战术指挥以外的能力,合纵与连横——,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将宋末都等一方敌将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已经不能单单以将领的标准来衡量了。

李信回到了岭南。

蒙虎回到了岭南。

秦军经过艰苦的征途回来了。以李信在第十军团的地位和身份,以他在秦军中的资历,要想整合自己的旧部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被抛弃了的棋子又出现在棋盘上,必然会使得掌控中的棋局出现变化,岭南的一切注定会就此不同。

风云变幻。

岭南的天空,因为一枚弃子的出现而变得扑溯迷离。

——。

斥候的情报没有错误,中留城内秦军首脑人物接到一道道来自南海郡尉府的急令,使得这里的军官或被调离,或被解职,或被暗杀,城中留下的最高军职的军官竟然是一名军候。

蒙虎率军毫无阻碍的进入中留,有李信这一面大旗挺着,莫说是区区一级军候,就是更高几级的校尉,见了也要躬身行礼。

军人最敬重的是名将。

大秦数百年来,名将辈出,远有孟明视,中有白起,近有王翦、蒙恬、李信,如今,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渐渐远去,也唯有李信还依旧风姿不减当年。

中留,监军府邸。

蒙虎的案几上,遍是一卷又一卷的竹简,从中留城中的郡所行文里可以得知,南海郡尉任嚣已经于上月病死,接任他职务的是龙川县令赵佗。

“李将军,赵佗这个人,如此心狠手辣,看来不是等闲听命的角色,如果我料想不差的话,象郡的第九军团情况应该和中留差不太多,我们如果不早作打算的话,赵佗的军队迟早会兵临城下!”

“赵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惜当年屠帅未听从我的劝告!”李信摇头叹息道。屠睢兵伐岭南时,李信与赵佗同为将,当时屠睢冒进被瓯王射杀的一役,赵佗军距离最近却救援迟缓,反倒是离得较远的李信率先赶到。

面对危险,保存实力。

这是私心重于公心的行为,也是李信所不能容忍的。

其实,李信这倒是错怪了屠睢,赵佗在咸阳的深厚背景可不是屠睢能够憾动的。赵佗是北国赵地真定人氏,据传与朝中当权的宦官赵高是远亲同宗,年十九时因勇力获赐护驾御剑随始皇帝出巡,之后又被封为东路第五路军统帅征战岭南。

相比秦军在岭西遭遇到了强力反抗,在东线作战的赵佗部并没有受到大的考验,这其中一是因为东面的闽越比西瓯更早的与中原融合,特别是越王勾践在击败了宿敌吴国之后,曾连续对南方的百越用兵,这使得闽越族比西瓯更容易被同化。当然,这其中赵佗的分化策略起了不小的作用,他在龙川推行的和辑百越、推广文字、发展经济的政令均是不错的主张,也得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这也是任嚣将赵佗选为继承人的原因之一,从骨子里,任嚣与赵佗是同一类人,有能力有手段有野心。

有中书令赵高的支持,又有军功可以炫耀,李信的弹劾当然不会有什么作用,结果就是反让他自己降了二级,由第十军团的统兵将领贬为驻守灵渠地方部队的校尉。

——。

斗室里的气氛越来的凝重,想不出对策,莫如先放一放,缓一缓紧张的心绪,这是蒙虎最近想出的休息方法。

推开窗,一缕清风拂过面颊,凉凉的,带着初春的青春气息。李信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他还在为过去而耿耿于怀,而蒙虎则更关心未来。

敌强我弱。

攻又不成,守又不能。

当如何?

眼下,蒙虎手中掌握的军队加上军心不稳的桂林郡驻军约有一万五千人,这些兵力与之前可怜的千余士卒相比,不算少了,但与赵佗麾下庞大的四十万将卒相比,双方的差距又实在太大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