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秦之悍卒

第八十一章 流星与珍珠

  • 作者:蒙小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14:15:59
  • 章节字数:4106字

大秦旌旗高高飘扬,岭南一隅的争斗终于为北方的诸侯所熟知,蒙虎这个名字渐渐的为项梁、项羽、刘邦、英布等人所提及。在事关全局的大决战面前,反秦诸侯们自然不希望南方的这一支闻之色变的秦军虎师加入到北方的战团中来。

因此,闻知秦军围困阳山关的消息,控制了长江以南大片地区的反秦诸侯之一的吴芮急忙命令麾下大将梅绢严阵以待,以防止秦军北上,吴芮原本是秦国任命的平定长江盗寇作战的地方郡官,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事后,吴芮见秦国大势将去,即决定趁此机会来一个摇身一变,在女婿英布的支持下,吴芮风风光光的成为了反秦诸侯中的一员。

杀人王黥布在袭破长沙击败南方军李信部之后,没有再在长江以南停留率军北上,吴芮乘机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

风云变幻,大秦的天空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眼光缭乱。在诸雄争霸的舞台,蒙虎就象一颗天外流星,以极度炫目的光芒出现在天空的一角,它的光亮是如此的璀璨,让人无法忽视。

——。

战事间歇。

郡库里堆积的稻谷让蒙虎在一段时间内不用再为士兵们的温饱问题而担心了,在桓喜、王丰的努力下,第二季的稻种也已经播下,岭南湿润潮湿的气候完全可以保证在九、十月份稻子依旧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阳光是一切生命之源,滋润天下万物。

对于双季稻的印象,蒙虎只知道第二季稻相比第一季的稻谷来说口感上要差一些,不过这年头有糙米可吃就是最大的奢望了,哪有人会娇贵的嫌弃米不好吃。

在第二季稻的种植上,桓喜没有再象第一季时那样劳心费力,他已经决定给年轻的王丰压压担子,而王丰也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实践他从蒙虎那里听来的稻种移栽、粪水肥田、精耕细作等种植技术。

说起来,蒙虎这个半路出身的二道贩子很没有职业道德,他只是把一些道听途说的理论一古脑的贩卖给了王丰,至于王丰接受了多少,能搞出多少的成绩,则一切都要看王丰的努力以及天意了。

作为一个拥有着后世思想的人,蒙虎自到了大秦这个时代,就想清楚了一点,那就是他不是一个可以屡屡变化出‘金手指’的圣人,也不是通晓万物高高在上的俯视者,要想让岭南的这一片天变化出光彩,他最要紧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

历史的时空,总会不经意的埋没一些人材,王丰、师无咎、屠雄、孟起他们就象被埋在深土里的珍珠,蒙虎要做的就是将他们一颗颗的挖掘出来,让他们重新绽发光彩。

——。

农事无需过多的劳心,蒙虎却也没有时间去偷懒,他的精力完全放到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

建造港口。

港口对于岭南的重要性就如同北方驿道上的十字交叉路口,有了港口,则被包围和封闭起来的岭西秦军就有了贸易的基础,同时,秦军楼船部队也可以以海港为依托,实施近海远程巡航计划。

赵佗海上长途奔袭的计划虽然失败,但给予秦军上下的触动却是相当的大,上至蒙虎,下至象西乞渠这样的屯将一级军官,都对建设一支强大的足以对抗赵军的海上劲旅抱有极大的期望。

要彻底击败赵佗,单单在赵军进攻时给予打击是远远不够的。南海郡郡所番禺是一座港口城市,也是岭南一带最大的商贸港口,秦军如果封锁住海上的通道,也就是扼住了赵佗的命脉咽喉。

从单纯的军事角度上分析,海上封锁凭的就是楼船部队的海战实力,不久前在琼州与雷州之间进行的伏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距离彻底击败赵军楼船主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毕竟,赵佗控制的地方在补给和经济实力上要远强于蒙虎这一方,而他的军队数量也是秦军的四倍。

港口的选择地点没有什么悬念,就在合浦。

合浦这个地方海面开阔,海湾如半圆弧般张开着两臂,正好可以提供船只进入休息,而合浦一带上好的珍珠出产也为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珍珠之外,象郡一带的煮盐技术也在秦军的推进下有了不小的提升,沿着海风,一块块的盐田如星罗般的分布在从雷州湾到红水河的千余里海岸线上。

北部湾的海风吹拂,夏日的骄阳暴晒着裸露的海水,水份在热气中蒸发,盐颗在盐田底下沉积,这一切都为海盐的生产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盐的生产在秦国一直以来是两种方式,其一是巴人发明的井盐,其二就是海盐,不过,在古巴国被灭亡之后,井盐的生产已经陷入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相比较而言,海盐的技术有了大的飞跃,在齐国时期,山东半岛一带就有相当规模的盐场。到了秦国统一之时,海盐的技术由齐地传播到了其他地方,随后,又由进入岭南的秦军推广到了象、桂林等郡。

除了珍珠、海盐这些本来就有的物产,蒙虎另外看中的是合浦港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命令下,师无咎等兵造匠师已经将铁石开采、铁器锻造作为了提升秦军战斗力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而通过船只将铁制兵器、铁制农具运回临川、中留无疑是最为省时、省力、省钱的运输方式。

自然的条件之外,族群人文的原因也不容小视,合浦一带一向是骆越人聚居地,在这次反击赵军的军事行动中,以骆明为首的骆越族人站到了秦军这一方,同时,也因为骆明的及时报信,才使得蒙虎提早一天获知了赵军偷袭的计划。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