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秦之悍卒

第一百零七章 大建设的步伐

  • 作者:蒙小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14:16:05
  • 章节字数:4136字

人,不可避免的都会有趋众的心理。

姬苏的揭榜让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人有了勇气,在番禺、临川、中留、苍梧等岭南各地郡县倒又有十几位自认有才的人氏毛遂自荐,这些人的综合才干虽然不算优秀,但在一些专业领域还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比如:在苍梧揭榜的一个叫周群的人建议由官府成立专门的管理耕牛的部门,并鼓励民间蓄养水牛,逐渐用牛耕来代替人力,这个提议虽然没有多少新奇的地方,但胜在切中要害。

岭南一带,平地少,坡地多,往年稻田翻耕多以人力来主,不仅限制了荒田开垦的数量,而且还使得劳动强度大大增加。牛耕技术如果能大范围的推广的话,不仅能节约人力,还可以扩大稻谷种植面积,进而大幅度提高稻谷的总产量。

在蒙虎的直接干预下,周群被迅速的任命为廪牺令,他的主要工作不再是原先的牧养祭祀用的牛羊,而是管理用于耕作的水牛。

牛耕技术的推广和铁具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开始跳跃式发展,相比之下,北方由于战乱,原本领先的农业科技也逐渐被追上。岭南这一片蛮荒之地在蒙虎等人的努力下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至四月初,大片的荒田得到开垦,除了靠近番禺的西江三角洲地区外,漓水、驮娘江等西江支流小区域的农田耕作也开始更加重视,这三片产粮区的建立,无疑将给未来岭南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加紧建设稻谷产粮基地外,渔业生产方面蒙虎也没有松懈,莫石主导的渔屯规模在过去的二个月里越来越大,他们的船只几乎涵盖了整条西江及其支流。在发展江河渔产的同时,在屠雄舰队的保护下,新兴的海洋捕鱼行业也开始走出探索的第一步。

——。

公开招募人才的效果不彰,蒙虎也就把更多的希望放到了自己培养人才上面,大秦军校开了个好头,第一批学生军在句町一战中表现出色,象胡杞一样的年轻人也已经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这是蒙虎最希望看到的。

既然军校有这么好的效果,其他学科为什么不试试,或许也会有惊喜?抱着这一个目的,二月间,被始皇帝废弃了太学重新在番禺这座南岭边城建立起来。

依照蒙虎的初步设想,新的大秦太学将分成工院,农院、文院等好几个分部,工院的学生选取墨家理论中的精髓之处为讲义,重实践,重发明,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各自的理论成绩还在其次,实践成果占的比重更大,工院也将根据后者将毕业生评定为匠师、大匠工,匠工、学徒等等。

这一点和后世的那些著名书院不同,倒与西方的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一年来,匠师的待遇随着蒙虎的重视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象师无咎这样的有突出贡献的大匠师现在的地位和孟起等秦军中的一流战将不相上下。

太学的成立无疑将在以后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也将是岭南发展的基石。

岭南的大规模建设步伐不仅让那些对蒙虎有怀疑的人闭上了嘴巴,也让在周围的虎视者感到了恐惧。

在各路诸侯之中,从赵军手里接过阳山关控制权的梅绢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实实在在的见证了岭南的变迁,从大战后的大萧条到如今的生机勃勃,这一切的变化就发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阳山关。

与大秦玄色战旗截然不同的一面火红旗帜被朦朦细雨淋湿,没精打采的,就象一个得了瘟疫还未痊愈的病人。

“这又是要钱要粮的,当老子是输送队不成。”关隘上的居所内,看着手中来自北方的催粮军简,梅绢忍不住连声唾骂起来。

这二、三个月来,奉项羽为新领袖的诸侯联军与章邯的大军在漳水对峙,粮秣消耗巨大,秦军一方有关中粮秣补充,而诸侯军则依靠已占领地区的输送,长江以南的地区是楚国故地,势所必然要承担项羽军的补给重任。

四、五月份本就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要他梅绢又从哪里去筹措粮秣,而更加令他不安的是,北方长期的动乱让大量的失去百姓不得不南下求生,这些流民在聚集在长沙郡、九江郡的一带,就如同蝗虫一般每到一地就搜刮一空。

十来天前,番君吴芮给梅绢来了急信,说是有数万的流民正向南进来,这些流民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了岭南富庶,为了能有一口饭吃,为了能寻一条活路而南来,这些流民要是到了阳山关,是放还是不放?

梅绢筹措不定。

最近的一阵子,阳山关与岭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由于阳山关落到了梅绢军的手里,在地形上吃亏的秦军一方严阵以待,在正面的惶溪关,素有秦军头号猛将之称的孟起的一万余精兵虎视眈眈,在侧翼的苍梧地区,秦将白乙文部二万人呈夹击之势,同样来者不善。

四月十九日,在梅绢的暗中授意下,阳山关守军一部悄然遁出,向苍梧一带运动,却不想被严阵以待的秦军白乙文部迎头痛击,一千将卒逃回来只有可怜的三百人不到;四月二十六日,不甘心受阻的梅绢再一次派出三千人向惶溪关一带试探性攻击,这一次,攻击部队的结局更加的凄惨,早就手里痒痒的孟起毫不客气,一个恶虎下山将梅绢军杀得全军尽覆,连带队的校尉也作为俘虏。

连番的受挫加上秦军时不时摆出的强攻关隘的态势,让梅绢坐立不安,岭南的秦军一旦突破阳山关,大军挥师北上,会对还处在僵持中的北方战局造成怎样的冲击,这个后果不用梅绢细说,吴芮也应该明白。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