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架空历史 > 大秦之悍卒

第152章 高阳狂生

  • 作者:蒙小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时间:2021-07-05 14:16:17
  • 章节字数:5976字

一个人心中憋气,当然要寻找释放的缺口。

自打渑池分封以来,刘邦的心中就窝了一肚子的怒火,怎么说他也是统领了十余万大军的西征军统帅,本来他以为,就算有人要找他麻烦,也得先过了楚怀王那一关,但却不想项羽这个莽夫完全不按规律办事,一个渑池大会,不仅将他老刘发配到了这偏僻的汉中郡,而且连楚怀王也被他给废了。

说起来怀王熊心这娃也够倒霉的,年幼小国灭,不得已成了放羊娃,等到好不容易秦末大动荡复国之时,却又先后被项梁、项羽叔侄给当作了傀儡,没有话语权,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君王,这样的日子纵算再风光,也没有什么意义。

楚怀王熊心被尊为了义帝,遣送到衡阳一带后被杀,刘邦没了熊心的暗中支持,也就彻底的没了话语权,在关东追随着项羽入关的诸侯中,哪一个不对这位上将军敬服得五体投地,又有谁敢反抗项羽的命令?

没有了同盟者,刘邦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部队来到汉中,虽然他的身份由武安侯变成了汉王,但这个王明显做得很不甘心。

被项羽一再压迫的刘邦和汉军将领们磨刀豁豁,意图拿巴蜀的秦军开刀,对外征战的胜利,不仅可以激发麾下将士的斗志,还能将领建立威望与信心,环顾汉中周围的各州,确实也没有什么地方比巴蜀更合适进攻的了。

软柿子,谁都愿意去捏!而象项羽这样强横的铁板,就算刘邦现在强行下令,这些汉军将领心中也会戚戚不前。

站在这些头脑发热的将领谋士之中,张良和萧何只得相对苦笑。他们不是不知道,被逼到绝处的刘邦急需要一场大战来提升低迷地士气。但巴蜀的秦军真的那么容易对付吗?当然不容易。

萧何因为前番林挚军的覆没而心有疑虑,能够将一万多大军悉数歼灭的对手,绝对不会是庸手,萧何想要提醒刘邦,但却又不知该如何的劝说。兵困汉中,若不取巴蜀,难道坐困危局不成?

无奈之下,萧何只得一筹莫展的将求援的目光扫向张良,毕竟他所擅长的是后勤粮秣的筹集。而不是出谋划策。

张良却是凝神不语,他地心中还在想着蒙虎这个人的弱点,还在想怎么样让布置在巴蜀的几枚棋子发挥最大作用。

就在张良、萧何俱都无语的时候,在一众谋士文臣之中,却是站出一人,高声说道:“汉王,孙子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咳,老朽愿为使往成都游说。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将归降于我王。”

这声音里带着几许的激动,以至于连咳了好几声,张良、萧何寻声看去,却是陈留人郦食其在慨然自荐。

郦食其,原是秦国守卫陈留城的一个门官。凭着嘴皮子功夫得到了刘邦的信任,这段日子,这位老儒生日子很不好过,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出了一个馊主意:在刘邦占领咸阳之后,郦食其便向刘邦建议立即封锁函谷关不让楚军进入。

按照郦食其的想法,函谷关一旦被封住,楚军就进不来,那么丰饶的关中就是刘邦的地盘了,关中地富庶让刘邦心动。不用多说,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刘邦采纳,结果嘛可想而知。正是这一举动进一步激怒了项羽,这才有了后来刘邦迫不得已去赴鸿门宴的惊险。

鸿门宴上,虽然刘邦没伤分毫,但受得惊吓却是不小,郦食其这个出了馊主意的谋士也就此失宠。

在知晓了郦食其就是那个让好几千精兵丧命于楚军狂暴进攻之手的人之后。汉军中的不少将领看向郦食其地目光也带着不屑。

一介酸儒。没有什么能耐?

这是许多人的想法。

这样的目光让郦食其浑身都不自在,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功名之心并没有消褪,现在听到刘邦有意兵伐巴蜀,郦食其就决定好好的表现一番。

“先生有几成把握说服秦人?”刘邦抬眼看了一下郦食其,不经然的问道。

“汉王,老朽有壮士之心,若此行不能成功,愿领军罪!”郦食其见刘邦态度冷淡,突然提高了声调说道。

壮士之心,成仁之志。

郦食其已经决意一搏,作为一名说客,他的战场就在口舌之间,虽然不见刀光剑影,但却一样充满了危险。

“好,先生有意,我刘季就在南郑等着你的好消意,你去告诉那蒙虎,归降于我的话,封侯为将大家伙一起快活,要是死硬到底,就休怪我十万大军征伐,到时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就不好说了。”刘邦长声而起,赤脚立于榻上大声道。

“老朽领汉王令!”郦食其应和一声,示威般的朝着众将领得意一瞟,然后施施然的出了屋子。

“一跳梁匹夫,也敢倡狂?”看着郦食其地背影,樊哙禁不住嘟哝出声。在诸将之中,也只有樊哙在刘邦面前敢于这么表态,一来是他的身份特殊,老婆是吕雉的亲妹妹,从这层关系算起来,樊哙和刘邦算是连襟关系,再加上有鸿门宴上舍命相救之恩,因此樊哙更得刘邦地器重。

在郦食其出门之际,张良迟疑了一下,也随之跟步而出,待到偏僻之处,连喊道:“先生且慢,可否听我一言?”

这个时候,郦食其正在得意之时,回头却是张良追来,以为是来抢他功劳的,遂面色不善的问道:“原是子房,不知唤我何意?”

张良并不理会郦食其的冷淡,倒是从怀中取出了一册皂卷,递了过去道:“先生此去,人地生疏,可设法与卷上的人取得联系,打探清楚巴蜀一带地情况然后再行决定,若是游说不成,则可早日回归。”

“子房怎知我游说难成,凭郦某地三寸不烂之舌,这个世上还没有办不成的事情。”郦食其挑衅地看了一眼张良,也不接过皂卷就转头而去。

同为文臣,郦食其与张良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在刘邦未到韩地之前,郦食其因为献陈留城的功劳而受到重用,俨然有第一谋士的气势,但在张良到来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刘邦对于张良的恭敬让郦食其感到了巨大的失落。

“先生这又何必,我完全是好意。”张良目送郦食其远去背影,心中不禁泛起阵阵的疲惫。被刘邦重用的欣喜与被人妒忌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让足智多谋的他也感到了人与人交往相处的种种困难。

三月十九日,确切的说,这一年已是西楚的元年,虽然这样的纪年方式在蒙虎知晓的史书上没有出现过,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

强者为王。

项羽已经是西楚的霸王,这个天下现在是他说了算,那么这一年的历史编年就要以他的国号作为正题。

成都。

正在复苏中的蜀郡治所这一天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自汉中的刘邦使者郦食其带着一队手下从南郑出发,经剑门关、绵竹关终于到达成都。

在稍事休息之后,郦食其也不客气,直接从驿馆出发,跑到郡府要求见蒙虎,在这一路上,他可没少听说关于蒙虎的事迹,对于这一位年纪轻轻的秦军将领,他开始有了强烈的好奇之

“郦先生此来,不知所为何事?”大厅内,蒙虎一身甲衣在身,显得英姿飒爽,他刚从校军场检阅将士回来,就听说了郦食其来访,换衣已是来不及了。

“我听说蒙将军的先祖和关中蒙氏有渊源,也算是名门之后,只可惜暴秦无道,诛杀忠臣,将军之族人也悉数身死,实在可叹之至,如今,秦已亡国,天下群豪之中,唯有我家汉王贤良仁义,待人宽厚,将军若是归降于我王,就是开国之良将,他日名垂青史,光宗耀祖,岂不快哉!”郦食其不愧是辩士,一番说辞端是华丽动人,蒙虎要是不熟悉刘邦的为人,还真要被他这番诚意打动。

仁义温良,这个字眼一向是弱者宣扬自己的不二口号,三国时刘备是标榜仁义的典范,如此看来还是出自老祖宗刘邦的真传。

归降刘邦会是什么结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有韩信、黥布、彭越等一众强豪的血淋淋事实在面前,蒙虎想都不用去想,也知道自己若是跟了老刘,会是什么个下场。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