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三国志廖化新传

203、詹晏口信

  • 作者:烽岳键客
  • 类型:综合其他
  • 更新时间:2021-08-06 06:08:51
  • 章节字数:9400字

汉军夺取两道防线之后,休整了两天。

期间,江东军并未发起反击,甚至于,敌人抛弃了兴山城外的所有营地,退守孤城。

汉军将士们紧急施工,不仅加固了面朝兴山方向的防御工事,还在原有的浮桥基础上,对北部浮桥进行修缮和加固。

前往熊山报信的汉军士兵,也顺利见过詹晏,带回了詹晏的口信。

汉兵递给廖化一把虎皮弓,“詹将军告诉我,他已经知道了将军的计划,熊山汉军已经完成动员,做好准备,将会出山助战,这一把虎皮弓,就是信物,詹将军让我代为转交。”

接过虎皮弓,廖化简单看了一眼,弓身的虎皮,残破不堪,似曾相识。

廖化从没有见过詹晏使用弓箭,也不了解对方为何会对赠弓这事情有独钟。

不过,有了赠弓往事做基础,廖化倒也痛快的收下了弓箭。

汉兵继续开口:“詹将军让我转告将军,这把弓跟了他很久,是他最喜欢的一把,希望珍惜使用。”

传递口信,转交一件信物,本是件正常的事情。

詹晏的口信内容,却让廖化起了疑心。

仔细抚摸起面前的虎皮弓,廖化感受不到丝毫裂纹。

弓体虽然有些年头了,却非常平整,这不是一把新弓,也没有修复过的痕迹。

唯一可以与断弓产生关联的,就是弓身表面的虎皮。

廖化再次检查了一遍弓体,依旧没能从弓身找到任何标记和暗号。

詹晏没说实话,口信却并不像出现了口误,廖化不得不多想一些。

非常时期,任何一个错误判断,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廖化的表情变得严肃,“除了给我回复,詹晏还说了什么?”

斥候:“詹将军还说了,山里一切正常,希望将军不必多虑。”

疑心一旦产生,所有不合理情报,都会被放大。

廖化从来没有问过熊山状况,詹晏却强调了一句“正常”。

这种回答并非不合情理,只不过,非常时期,廖化总得小心为上。

廖化继续追问:“还有呢?”

汉兵摇摇头。

内容越少,往往事情越大。

从最坏的角度上去思考,熊山大营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变故。

熊山汉军有数千人兵民,詹晏搞不定的麻烦,一定不是小问题。

廖化希望回山看一看,而且,他必须亲眼去见证,去处理。

这种任务,廖化不放心交给部将。

一但廖化带兵进入熊山,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那失而复得的两道防线。

廖化带领将士们攻克了兴山防线整整两天,却没能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援。

关羽统帅的主力部队依旧在路上,大军押送各类物资,行军速度较慢。

这种时候,防线上的汉军只能依靠自己。

廖化立即派出骑兵,通知汉军加速南下,但是,他也明白,短时间内,将士们不可能得到援军。

北方指望不上,南边的危机同样没有解除。

江东军虽然撤回了兴山,却不代表敌人放弃了反击。

为了夺取这两道防线,汉军花费了不少代价。

一旦江东军发起反击,防线再度易手,那时候,汉军不仅兵力受损,还需要面临着敌人破坏浮桥的风险。

比起挡住敌兵的进攻,更重要的,是吓唬敌人不敢进攻。

不战,才是最好的防守。

调集兵力进山之前,廖化有意营造出一种兴山防线兵力充足的假象。

汉军不仅需要在面朝兴山一侧集中兵力,还要组织敌人发现汉军的后方空虚。

在河道边,汉军部署了一些弓箭兵,江东军船队一到,就会使用火箭射击。

在河道中部,使用了拦江绳索。

只要压制住敌人水军,避免江东船队北上侦察,江东军的斥候便很难打探汉军情报。

汉军骑兵集合北上,马尾上绑上树枝,在第一道防线以北进进出出,营造出一种烟尘飞舞,汉军援兵声势浩大的假象。

汉军还在第一道防线上多竖旌旗,扎下很多草人。

草人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躺着的。

通过给草人披甲的方式,迷惑敌人。

这些布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骗过敌人。

虚的部分结束了,实的地方需要增强。

第一道防线上的守兵全部被抽调,集中到第二道防线上布防。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汉军的很多布置毫无用处。

第二道防线上的汉军兵将或许有能力抵挡江东军北上。

然而,一旦江东军船队下定决心北上,进攻第一道防线。

汉军虚实可能会瞬间暴露。

廖化的计划有赌的成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

完成布置后,进山汉军在廖化丁奉二人统帅下,沿着浮桥渡河,直接进入熊山。

上山没多久,汉军来到了废弃的粮草大营。

营地一片肃杀气氛,现场遗留了大量没有烧尽的寨墙,烧焦碳化的粮食和兵将尸体。

仅仅看了一眼,廖化便下令将士们继续行军。

牺牲在营地中的军需官的长相,早已经在廖化的脑海中模糊了,他的尸体更是无从辨别。

粮草大营的损失换来了魏军的轻敌,换来了敌人的孤军深入。

然而,军需官的牺牲却毫无意义。

为了一座原本就准备放弃的营地,牺牲一位忠勇战士,这个代价太大了。

翻越熊山的时候,廖化顾不上收敛英烈的遗骸,这一次,汉军同样急着进山。

廖化暗暗许下承诺,希望英烈们再等待一段时间,只等战事结束,必将帮助将士们收敛尸骨。

队伍连夜西进,赶赴熊山大营。

主力行军的同时,廖化派出少量斥候先行回营。

斥候们以汉军回营搬运物资为借口,伺机打探营中虚实。

同时,通知营内守将做好迎接准备。

如果詹晏真的被人控制了,廖化的出现,将会是保住这名朋友的最好办法。

为了防止敌兵在山路设伏,汉军把兵力分成三组。

派出一名部将,统帅少量部队作为先锋。

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敌人利用地势伏击汉军主力,又可以在汉军主力中埋伏的时候,回身支援。

廖化统帅主力,成为第二支行军部队。

丁奉统帅军中精锐,成为第三支部队。

三支部队间保持距离,任何一支部队遇到麻烦,都会得到友军援助。

行军路上有惊无险,廖化见到了许多执行警戒和值守任务的汉军将士。

在火光的帮助下,廖化看到了不少熟面孔,他们甚至向廖化点头致意。

大军快速行军,安全接近熊山大营。

在营门处,廖化得到了斥候的汇报,确认营内一切正常。

同时,与先行的汉军队伍汇合。

跟守卫营门的汉军通报身份之后,大军有组织开始入营。

不论是营地外围,还是大营内部,一切都显现的非常正常,并没有战斗过的痕迹。

大概是因为时间太晚,营地中巡逻的汉兵少了很多。

廖化统帅汉军入营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多将士注意。

尽管营内一切如常,廖化还是非常小心,约束好自己的部属,朝着詹晏的营帐行军。

到达营帐外,汉兵李二把廖化拦住了。

从位置上看,李二似乎成为了詹晏的卫兵,守卫着营帐门口。

李二的行为,引起了廖化的不满,“我要见伏波将军,快去通报。”

廖化说完后,李二却并没有动身。

李二欠身说道:“报告将军,一支江东军正在进山,展开围剿,詹晏将军刚刚带兵出营下山,这时候,恐怕已经抵达了前线,正布置埋伏。”

廖化刚刚上山,詹晏就下山,时间上也太巧了。

廖化开口询问,“我和詹晏取得了联络,准备共同进攻兴山城,带兵下山这么大的事,他为什么没有通知我?”

李二连忙解释,“敌军的攻势太急促,詹将军恐怕没来得及。”

廖化:“詹晏答应过我带兵支援兴山,为什么食言?”

李二继续帮助詹晏辩解,“将军误会了,我军将士已经完成集结,确实打算支援兴山,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不论李二说出了几成真相,总之,对方确实试图阻止自己进入詹晏营帐。

廖化不再犹豫,命令身边的将士动手,控制住试图拔刀反抗的李二与另一名汉兵。

接下来,廖化命令汉兵强行进入营帐,寻找情报。

汉兵们匆匆跑进营帐内,又迅速返回。

士兵们没有找到詹晏,却带出了几具尸体,其中就有詹晏的亲信李苟。

意外果然发生了,而且危险就在身边。

廖化没有立即组织将士们退出营地,而是要求众人提高警惕,准备战斗。

廖化面色不善的盯着李二。

遇到胆小怕死者,廖化可以拔出刀子,用性命威胁。

面前的李二是个亡命之徒,明显不吃这一套。

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引诱对方开口。

还没等廖化展开行动,营地内外响起了喊杀声,大量“汉军将士”从营帐中冲出,朝着廖化等人冲杀了过来。

从现场状况上看,并不是少数人反叛,可以说,现场绝大多数都是敌人。

廖化命令将士们结阵迎敌。

一样的服装,相同的武器,分成敌我两方。

这一次,汉军将士却成为了被突袭的目标。

不论是阵型,还是战斗力,都远远强于来犯的敌兵。

所以,敌人的进攻轻松被汉军挡住了,廖化甚至有种感觉,他可以轻松完成反击,击败这些敌兵。

廖化没有惊慌失措,把战场交给将士们,他信任这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老兵们。

廖化开始询问,“李二,上次见面的时候,我就曾经跟你说过,你跟随我翻越熊山,南征北战,出了不少力。”

“大伙把你的功劳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李二受到了触动,皱起眉头,“你嘴上这么说,却根本没有满足我的实际要求,仅仅因为过去的小事,就抹杀了我的一切。”

话匣子一打开,李二便忍不住继续抱怨,“廖将军,实话告诉你,这熊山生活太苦了,我早已经呆够了,不单单是我,很多人都不想跟着你们继续打下去了,将士们要回家。”

廖化适当提问,“将士们的饮食和休息都得到了保障,而且,已经坚持了这么久,胜利就在眼前,等到汉中王东征,将士们不仅可以回家,还能够衣锦还乡。”

李二冷哼了一声,“没错,你们确实保障了我们的饮食,但是,我们过的日子,却根本看不到希望。”

“汉中王东征?将士们在熊山征战的这一年间,是否得到了蜀军一兵一卒的支援。”

“你是汉军新星命令,多次立下战功,我们呢,不仅没有立功受赏的机会,就连晚上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

李二的不满似乎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怨气冲天,对汉军有不少误解。

廖化完全可以一一进行驳斥,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

对方的抱怨,是件好事,发泄完了,就会坦白。

说了一会儿,李二总算说累了,“两天前,江东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围剿,当时,詹晏将军采用了诱敌深入的办法,在战斗中歼灭了这伙江东军。”

“除了俘虏,我军还得到了不少酒肉。”

“当天晚上,詹晏将军就把酒肉分给了部将们,但是,酒肉中下了药,凡是饮酒的将士们都中招了。”

“俘虏们连夜行动,迅速控制了几名将军。”

按照李二的说法,汉军等于是遭到了斩首行动。

所有汉军主将都被江东军控制了,别说是无法下令作战了,哪怕外围斥候带回了战情,汉军也无法做出反应。

如果江东军再大胆一些,完全可以伪造詹晏的命令,削弱汉军的防御,给江东军制造长驱直入的机会。

没有打斗痕迹倒也正常,汉军恐怕根本无力反击,便被控制了。

廖化:“詹晏和其他将士现在在哪?”

李二:“将士们刚刚下山,正在押往巴东城,你现在带兵救援,恐怕晚点了。”

廖化摇了摇头,“不管什么时候,立即行动就不算晚。”

李二明显对廖化的豪言壮志不以为然,“你可是自身难保,江东军在大营留了重兵,专程用来应变,就算你杀散了这些敌兵,也就耽误了下山时间。”

廖化摇了摇头,“时间还不晚,或者说刚刚好。

话音刚落,营门外再次响起震天喊杀声。

廖化立即下命令,要求将士们全线反击。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